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内涵丰富,系统阐述了新时期扶贫的目标任务、指导原则、实践途径、绩效考核等内容,揭示了精准扶贫工作的内在逻辑和外在联系,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工作的科学指导思想。
关键词:精准扶贫;六个精准;五个一批
一、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背景
1.1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基础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2014年10月在首个“扶贫日”之际,第一次提出了扶贫应“注重精准发力”。习近平指出: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共同富裕是精准扶贫思想产生的理论源泉,在2020年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共同富裕,重点在农村、困难也在农村。习总书记曾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中国扶贫已经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必须确保如期脱贫,就需要精细化的扶贫思想,因此,精准扶贫是中国扶贫进行到新阶段的最新举措,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1.2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实践背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工作,2001年国家扶贫重点对象转向15万个村级贫困区域,实施整村推进扶贫。2011年国家划定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进行重点扶贫,以区域为对象推进扶贫工作,实践表明有助于在短期内集中政策和资金资源,有助于改善发展的基础条件,有助于让有能力的贫困人口尽快脱贫。同时我们看到,一些地方为了争取到国家贫困县或贫困村或贫困地区而放“鞭炮”时,农村仍有几千万人口需要脱贫,可见公共的和社会的资源配置在扶贫脱贫方面存在的错位,需要新思想。
习近平在形成精准扶贫思想时就提出扶贫要实事求是,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切忌喊口号。习近平于2015年6月在贵州提出,扶贫工作要做到“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织”,“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扶贫必须精准识别工作的对象,真正弄清楚扶持谁,让谁脱贫,既要把现有的贫困家庭确定出来,又要把已经脱贫的家庭退出去,把返贫的家庭纳为帮扶对象。这是精准扶贫和脱贫的基础性工作。只有精准识别了扶贫对象,才可能确保扶贫资金、扶贫资源和扶贫力量精准配置到户到人。
二、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特征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的一系列讲话和论述,将社会主义扶贫规律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开辟了当代中国扶贫开发的新起点。
2.1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主要内容
扶贫工作要做到“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必须做到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的“六个精准”和精准脱贫的主要途径五个一批,并将精准扶贫思想概括为“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精准扶贫途径概括为:“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2.2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基本特征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形成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大背景下形成的,是认真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扶贫工作的实践经验,结合新时期扶贫攻坚的新情况形成的。具体来说,是体现在两个方面,就是精准扶贫思想的创新性,针对性。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提出是参考国外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的结果,也是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扶贫成功经验的结果,更是走出当前农村扶贫现实困境的必然结果。
三、现实困境及其扶贫攻坚的对策建议
3.1现实困境
农村贫困状况仍较严重,一是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二是贫困程度深、农民收入低,扶贫投入增长的难度加大同时,受经济下行影响,新增就业岗位减少,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困难;三是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大量存在。
经济环境对扶贫的约束趋紧,经济增长放缓,财政减收,扶贫投入增长的难度加大。二是受经济下行影响,新增就业岗位减少,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困难。
扶贫制度还需完善,一是建档立卡指标体系还需逐步完善,数据精准度还需进一步提高。二是扶贫项目存在不接地气、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社会认可度和群众参与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专项扶贫资金投入不足、社会资金整合度不高,客观上存在“小马拉大车”的问题,为了兼顾平衡,不少地方采取了“大水漫灌”扶贫方式,难以做到精准扶贫。
3.2对策建议
一是提高贫困人口就业能力,为精准扶贫打下新基础,致力于发展特色产业并且壮大劳务输出产业,各地实施就业精准培训为再就业加强贫困人口职业教育,同时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政府给予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扶持,提高创业成功率。二是完善扶贫政策,为精准扶贫提供新保障。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农村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完善教育扶贫制度,均衡发展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三是实施社会力量,为精准扶贫注入新动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扶持帮助贫困地區,并完善社会救助帮扶体系,提升社会关爱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08.
[2]习近平.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R].人民日报. 2015.6.20,第1版.
[3]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R].人民日报. 2012. 12.29,第1版.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26.
作者简介:
高洋(1989.08.20),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西大同。学历: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关键词:精准扶贫;六个精准;五个一批
一、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背景
1.1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基础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2014年10月在首个“扶贫日”之际,第一次提出了扶贫应“注重精准发力”。习近平指出: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共同富裕是精准扶贫思想产生的理论源泉,在2020年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共同富裕,重点在农村、困难也在农村。习总书记曾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中国扶贫已经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必须确保如期脱贫,就需要精细化的扶贫思想,因此,精准扶贫是中国扶贫进行到新阶段的最新举措,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1.2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实践背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工作,2001年国家扶贫重点对象转向15万个村级贫困区域,实施整村推进扶贫。2011年国家划定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进行重点扶贫,以区域为对象推进扶贫工作,实践表明有助于在短期内集中政策和资金资源,有助于改善发展的基础条件,有助于让有能力的贫困人口尽快脱贫。同时我们看到,一些地方为了争取到国家贫困县或贫困村或贫困地区而放“鞭炮”时,农村仍有几千万人口需要脱贫,可见公共的和社会的资源配置在扶贫脱贫方面存在的错位,需要新思想。
习近平在形成精准扶贫思想时就提出扶贫要实事求是,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切忌喊口号。习近平于2015年6月在贵州提出,扶贫工作要做到“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织”,“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扶贫必须精准识别工作的对象,真正弄清楚扶持谁,让谁脱贫,既要把现有的贫困家庭确定出来,又要把已经脱贫的家庭退出去,把返贫的家庭纳为帮扶对象。这是精准扶贫和脱贫的基础性工作。只有精准识别了扶贫对象,才可能确保扶贫资金、扶贫资源和扶贫力量精准配置到户到人。
二、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特征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的一系列讲话和论述,将社会主义扶贫规律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开辟了当代中国扶贫开发的新起点。
2.1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主要内容
扶贫工作要做到“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必须做到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的“六个精准”和精准脱贫的主要途径五个一批,并将精准扶贫思想概括为“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精准扶贫途径概括为:“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2.2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基本特征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形成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大背景下形成的,是认真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扶贫工作的实践经验,结合新时期扶贫攻坚的新情况形成的。具体来说,是体现在两个方面,就是精准扶贫思想的创新性,针对性。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提出是参考国外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的结果,也是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扶贫成功经验的结果,更是走出当前农村扶贫现实困境的必然结果。
三、现实困境及其扶贫攻坚的对策建议
3.1现实困境
农村贫困状况仍较严重,一是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二是贫困程度深、农民收入低,扶贫投入增长的难度加大同时,受经济下行影响,新增就业岗位减少,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困难;三是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大量存在。
经济环境对扶贫的约束趋紧,经济增长放缓,财政减收,扶贫投入增长的难度加大。二是受经济下行影响,新增就业岗位减少,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困难。
扶贫制度还需完善,一是建档立卡指标体系还需逐步完善,数据精准度还需进一步提高。二是扶贫项目存在不接地气、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社会认可度和群众参与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专项扶贫资金投入不足、社会资金整合度不高,客观上存在“小马拉大车”的问题,为了兼顾平衡,不少地方采取了“大水漫灌”扶贫方式,难以做到精准扶贫。
3.2对策建议
一是提高贫困人口就业能力,为精准扶贫打下新基础,致力于发展特色产业并且壮大劳务输出产业,各地实施就业精准培训为再就业加强贫困人口职业教育,同时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政府给予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扶持,提高创业成功率。二是完善扶贫政策,为精准扶贫提供新保障。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农村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完善教育扶贫制度,均衡发展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三是实施社会力量,为精准扶贫注入新动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扶持帮助贫困地區,并完善社会救助帮扶体系,提升社会关爱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08.
[2]习近平.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R].人民日报. 2015.6.20,第1版.
[3]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R].人民日报. 2012. 12.29,第1版.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26.
作者简介:
高洋(1989.08.20),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西大同。学历: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