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影视剧与课文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253119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乙己》是一篇经典课文,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宝藏,但由于年代原因,语言文字相对现在生活有差距,学生不太愿意阅读这篇课文。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引入生活的活水,使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就有了笔者的三教《孔乙己》。
  第一次尝试教《孔乙己》时,电视正在热播《笑傲江湖》,我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电视中的独孤求败一生罕逢敌手,他练剑经历了四个层次:锋芒毕露;举重若轻;举轻若重;出化自由。而我们文坛的鲁迅先生也堪称这样一位英雄:青年时期锋芒毕露发出“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呼喊,中年时期举重若轻在《自嘲》中发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呐喊,不论形式多么严峻依然写作,后来开始关注民众的思想写下了《孔乙己》这样光彩夺目的小说。有人评价先生的作品“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当学生听完这段导语后,阅读课文就迫不及待了。
  时隔四年我又一次教《孔乙己》,此时学生特爱看电影《英雄》和《十面埋伏》,我设计了一节鉴赏课,课一开始我调侃了一句,大家知道张艺谋的导演启蒙老师是谁吗?是鲁迅先生。学生一脸疑惑。因为他受到了《孔乙己》的启发。我于是在黑板上写了“思想与实际相矛盾,存在多余,悲剧产生”。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会思想的芦苇。问题在于思想不受约束,当这个人想的是“我”一定要进入火里这类思想时,那么由于芦苇一燃烧就会消失,这就产生了思想与实际的矛盾,这种矛盾对了人来说是痛苦的,思想与实际矛盾就意味着悲剧的产生。如果事情如此就得改变,以人为例,要么改变思想,要么变改自己不是芦苇,变成其他,当此种情况不能改变,这样人的存在就多余,当人的存在多余时就意味着将被取代而消亡。大多数影视剧中的悲剧人物皆如此。
  第三次教小说《孔乙己》。就更加注重小说本身的艺术魅力和学生的能力培养了:我们初步认为孔乙己可以当“笑星”了,因为他一出现,人们便有了欢笑。可是我们仔细阅读就会发现孔乙己的笑和笑星的笑完全是两回事,笑星生活在追捧之中而孔乙己生活在嘲笑当中。孔乙己一进酒店所有喝酒的人都对他笑,这时人们嘲笑他的外貌,见孔乙己不回答,进一步讽刺揭短“你偷了人家的东西了……”这时人们开始笑孔乙己的语言神态了。如果这时孔乙己依然不答,人们或许不笑了,可是孔乙己偏偏想清白做人,拿出读书人的架子,事实上他又偷了,这样就更加显得迂腐可笑,把人们的嘲笑推向了一个高潮,如果说外部伤痕被嘲笑就已经刺痛了孔乙己的心,那么下边的嘲笑更是伤口上撒盐了。孔乙己靠“读书人”的称号支撑自己的精神生活则彻底被摧毁。当人们问道“你怎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他的自尊扫地,人们在取笑他时得到了一种满足,但这种满足是短暂的,虚无的。而当孔乙己给孩子们茴香豆时,孩子们的笑是真正的笑,孔乙己才得到些快乐。
  如果孔乙己只生活在嘲讽之中是不至于消失的,那么他在结尾为什么消失了呢?原来孔乙己一出场时就已经预示了他的悲剧性,文中写到“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由此可以看出在咸亨酒店这个小社会中他想成为“长衫”,经济地位又决定他是“短衣帮”,没办法只好穿长衫做短衣帮喝酒的事。他的思想与实际严重矛盾,他成了一个“唯一”的多余人,他又迂腐到不想改变的地步。这种人短衣帮不容,“长衫”看不上,他处于悬空状态,社会的生存法则是不许这样的人存在的,所以他的消亡是必然的。
  小说结尾写到“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死亡是必然的,可为什么加一个“大约”呢?真正的孔乙己死了,可类似于孔乙己的“矛盾体”古今中外依然存在,这是鲁迅先生警醒世人啊!孔乙己死是必然的,但小说要用形象的语言说话,所以孔乙己是如何走向死亡的,我们还有必要向小说探究一下。小说是通过几处对比实现的:1.前后两次外貌描写的对比变化。前者是“身材高大,站着喝酒”,后者是“坐着用手走路,双腿盘着,脸色黑且瘦”,孔乙己身材高大时且不会营生,弄得愈来愈穷,况且现在双腿被打断,哪里会有什么谋生本领呢?2.当时的天气状况与孔乙己的穿着。中秋时节一天冷比一天,小伙计靠着火炉尚且穿着棉袄,而孔乙己穿着破夹袄,全身以瘫痪,还经常处于饥饿当中,且处于那个冷漠的社会谁还会同情这个多于人呢?3.孔乙己三次“辩”的不同。孔乙己唯一的精神支柱就是“我是读书人,我高人一等”。当别人问他是否偷书时,他有词去争辩,当别人问他是否识字时,他不屑置辩。当他被打折腿后,不能做读书人时,别人问什么,他都不争辩,他的精神就已经在他的躯体里死我了,精神支柱已没有了,他能不死吗?4.“排与摸”的动作。前者在哄笑当中“排”出九文大钱,而后者“摸”出表明四文钱藏的多严实,经济何等窘迫,生活何等艰难。
  他和无名一样无名无姓,可都在告诉人们一个事实,当思想和实际不一致时我们要改变,否则就会被淘汰出局。时代在发展,我们对课文的思索会更加深入,名篇的宝藏我们会进一步发掘。
  (责任编校:蓉莞)
其他文献
“华兴小学把国防教育的旗帜插在了老百姓的心里,把精神扎在了孩子的心中。”参加第八届全国少年军校示范校年会的代表们观摩了华兴小学后如是评价。  成都市华兴小学作为一所紧邻南三环,位处八一太平园家私城的城郊小学,于2007年5月成功创建为武侯区首所小学“少年军校”以来,秉承“含英咀华,修已达能”的办学理念,以培养“知事理、明自我、健体魄、强精神”的现代小公民为己任,以培育学生“五自”(生活自理、学习自
期刊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多种教三育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体验、建构、发展的媒介。随着不同主题的生成和更换,区角活动也要顺应主题的变化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也意识到区角活动是推动主题活动发展的动力和酶质;但在调整和发展区角活动内容和情境时,教师往往会应接不暇、疲于奔命的撤除、增加、更换。怎样使区域活动的材料更有教育价值、更有生命力。笔者在实践过程中有了以下一点体会。  一、让区域活动成为主题背景下主题延
期刊
[策划人语]  四川文化源远流长,亘古不息;四川教育独竖一帜,不断发展。改革开放、气象万千,催生四川教育迈向新的高度;实干圆梦、气贯长虹,提升四川教育特有的实践追求。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肩负伟大的历史使命,与许许多多的中小学校长、老师—道,在实践的砥砺和探索中生长着教育实践智慧,升华着四川教育的品质与品格,谱写着恢弘的历史诗篇。  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在党和国家教育大政方针的引领下,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
期刊
同课异构、课改论坛、校长沙龙……在务实奋进的氛围里,校长和教师们交流讨论的热情高涨,一次次意见交锋,一次次魅力绽放,每一条真知灼见都凝聚着一线教育工作者们的智慧和心血,在这个深秋的时节里奏响川派教育最强音……  四川省第二届初中课博会暨高效课堂学术报告会于11月6—8日在遂宁安居育才中学隆重召开。  一年一度的四川省初中课博会,是全省各地市州初中校长和相关专家,以及一线教师们就关系国家民族未来发展
期刊
“川”,四川也。“四川”一名源于“川峡四路”。一因境内有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四条大江,古语中,“江”便是“川”,由此得名四川;二因境内有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古人日:“万夫有川,川上有路”。由此得名四川。  “派”,即是“系统分支”、“别水之流”。“派”,气派也、九派也。风度气派自成一家,体系归属同中有异。九派为同宗,气派各不一;仰看是气派,俯看是九派。  四川的文化源远流长,如川江
期刊
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学得扎实又轻松是每个老师的愿望。但在现实中,“扎实”与“轻松”很难同时做到,我们不能期待一个整天玩耍的孩子有扎实的数学功底。作为一名高中数学一线教师,对高效课堂的强烈渴望促使笔者不断地思考与探索。在笔者心目中,高效的课堂应该能兼顾基本知识的落实和数学能力的提升,这个看似简单的目标实践起来却并不容易。  为什么我讲得那么好,他们还要走神?为什么我讲过了,他们还不会?  我刚入职时
期刊
一、课堂上让学生有话讲,有事主动找老师求助  学生被动学习乃至厌学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他们眼里知识是枯燥乏味的、是灰色的,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善于发掘蕴含于知识本身的情感,并善于艺术性的赋予知识以情感。有了情感,知识就有了生命,学生就会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和价值,对于自己感到有魅力和价值的东西,学生怎能不孜孜以求?对学生而言,积极的情感比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责任感都重要。带着沉重的心理惶恐感,学生怎么能自
期刊
2011年,新版生物《课标》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概念教学”。理解生物的基本概念是教学大纲的基本能力要求,但是近年来高考试卷分析表明:基本概念不清是考生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概念教学是强化生物学科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笔者查阅资料发现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被同行较多地关注,受益匪浅,但是也发现某些问题,笔者从理解概念本质的角度对其补充,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概念
期刊
“自主——合作——探究”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最终目标,探索一种以主动参与、经历过程、协同合作、发展个性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模式。  一、探究从领悟自主开始  1.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激活神经系统,使注意力、感知记忆、想象等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  2.
期刊
想象是一种立足于现实而跨越时空的创造性的高级思维活动,想象在人的思维中占有重要地位。想象是创新的钥匙,只要学生有了丰富的想象能力,就有助于他将来去解决未解之谜。想象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后,能使人学得生动活泼,把“死”的知识变成“活”的知识;而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一直是学生实践能力较差的原因之一。怎样在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呢?  一、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  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视学科知识的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