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联结,构建和谐教育

来源 :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8329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补充和延续。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的质量和孩子的健康成长。学校教育只有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实现教育目的。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文化以及地理位置、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家庭教育环境,极易造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脱节。寻找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家访的有效方法,构建和谐教育,对学校和老师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贫困山区少数民族;教师家访;策略
  中图分类号:G7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6-025-02
  
  1提出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学校教育越来越显示出了它的重要性和独特性。而作为学生第一堂课的家庭教育,在日新月异的教育改革和发展面前,已越来越显得滞后。特别是贫困山区少数民族的家庭教育,不可避免的与学校教育出现了严重脱节。家校教育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做好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家访工作?如何协调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家校教育冲突以促进学校教育高效发展?这些都成为了摆在学校和老师面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分析问题
  
  现代社会正处在变革和转型期,各种思想交融、互动,各种矛盾不断凸显。在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和传统思想不断碰撞、冲击,处在了极其矛盾、复杂的社会氛围中。
  
  2.1家庭教育的社会因素
  山区少数民族居住地,多远离城市,山高路陡、交通不便。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地区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现代技术很难发挥作用,多以传统手工艺进行生产,对体力的要求远超过智力需求。
  
  2.2家庭教育的家长因素
  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接触新鲜事物少,信息不灵、眼界不宽、思想封闭。对孩子教育容易出现两个极端。要么严厉至极,希望子女“成龙成风”;要么听之任之,让子女随意发展。加之家长对学生学习的困难、挫折估计不足,引导不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
  
  2.3家庭教育的学生特点
  山区少数民族学生由于所处环境、地理和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自尊又自卑的人格特点。他们从小受到民族传统、民族文化的熏陶,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但因贫穷、语言障碍、学习困难等影响使他们普遍存在自卑感。
  
  3解决问题
  
  面对诸多因素,只有采取有效手段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与沟通,尽量使家长的观念与学校教育同步或设法得到家长对学校和老师工作的积极配合.学校教育才会有益、有效、有功。
  家访,正是家校联系的有效手段,是学生得到全面教育的有效方法。家访是老师与家长之间相互沟通、相互说服、相互信任,为孩子的成长共同努力,从而达到家校共同满意的过程。这个过程处理得好,就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学校工作就能顺利开展;家访过程处理得不好,就会严重阻碍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采取一定的策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家访准备
  3.1.1熟悉学校情况。家访教师要对学校办学方向,工作计划、工作措施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把握,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敏感问题要清楚明白,对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的目的、意义、方式要说得清道得明。
  3.1.2了解民族风情。家访教师要对本地的民族习惯、生活方式、民族风俗进行深入研究;对各村各寨的民风民情、特殊忌讳要心知肚明;对村寨的经济发展、人口分布、村民舆论导向、名门望族、村干部及在外工作人员等情况都要有所了解,以做到入乡随俗,有话可说,有例可举。
  3.1.3掌握学生情况。任何家长都对孩子在校的表现有知情权。知情,就是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各种情况,如:学习情况、纪律情况、思想状况、身体状况,与老师、同学的关系情况等等。教师只有随时掌握学校、班级教育教学方向,多与其他任课教师交换意见,多观察、多交谈,才能对家访学生有深入、具体的了解,才能向家长提供学生真实的、客观的、全面的表现。
  
  3.2家访原则
  3.2.1适度原则。家访次数、频度要适中,一学期不宜超过5次,最好3次。山区外来人员相对较少,老师的到来很可能引起不小的轰动,一旦频繁家访,将成为山村茶余饭后的焦点话题,也会制造出流言蜚语,对家长和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3.2.2主次原则。教师家访要一村多访,杜绝一村一户。重点目标要解决问题,其他目标要以沟通、交流为主。这样既可以分散村里人的注意力,也可以了解村俗民约和村民、家长思想动态,为针对性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3.2.3艺术性原则。教师家访要讲究一定的艺术性。学生处于班集体中,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优点或缺点。在谈到学生情况时,先讲优点,后讲缺点;多说优点。突出缺点;优点要实事求是,缺点要讲清根源,明确改正方向。遵循这样的原则,家长愿听,学生愿意接受,比较容易把问题解决好。
  
  3.3家访策略
  任何家访,最终都是要说服家长或学生放弃错误的观点和立场,回到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上来。因此,寻找契机,抓住时机,采用适当方式进行说服,就成为家访成功的关键。
  3.3.1找准突破口。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因索之间的矛盾与失调会带来心理上的不快感、压抑感,这时人们就设法减轻或消除其不协调的关系。当认知因素之间的不协调强度愈大,人们想要减轻或消除不协调关系的动机也愈强烈。因此,找准矛盾聚集点,恰当消除认知因素的不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某中学两位学生抽烟成瘾,一天两三包烟仍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班主任老师通过思想教育和买戒烟灵、水果糖、口香糖等办法想使他们戒烟,仍无济于事。后经了解,发现问题出在家长身上。家长不仅纵容孩子抽烟,而且发展到家长发烟并教孩子抽烟筒的地步。通过调查分析,班主任找准了突破口:甲学生家庭较富裕,家长很关心孩子的学习和健康成长,但认为抽烟是很正常的事,无所谓。因此,家访的关键在于讲清“抽烟致癌,危及生命的道-,让家长认识到抽烟是恶习,对孩子健康成长有极大危害的道理。乙学生家庭困难,为供他读书,父母节衣缩食,艰苦劳作。因此,家访的关键在于算好经济帐。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后,班主任进行了家访,改变了家长的态度,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两位学生逐步戒了烟。
  3.3.2掌握“火候”。俗话说,火候不到,大事难成。矛盾的形成,发展和解决,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说服时间过早,条件尚不成熟;时间晚,又会错过时机。所以,只有掌握好说服的时间,才能使矛盾的解决比较自然和顺利.收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效果。某初中二年级学生李某,老师经过一年级的教育和说服,仍无法改变他和父母“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只是迫于普九的压力,加之年龄偏小,勉强到校混日子。因此,这个学生上课睡觉,缺旷、打架是家常便饭。今 年,面对村里家家烤烟收入过万元,而该生家的烤烟却几乎是“颗粒无收”。究其原因,该生父亲将农药比例兑错,造成大面积减产。该学生父母悔恨不已。老师及时抓住这一时机做了家访工作,讲清了农村仍需要知识和科技的道理。家长醒悟了,该学生的思想也有了很大变化,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
  3.3.3掌握分寸。“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半句六月寒。”老师在家访时一定要注意方式。同样的内容,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讲出来,效果大不一样。家访不是泄愤,不能一股脑把对学生的不满发泄到家长身上,而是要想法设法得到家长的理解和认同,共同教育,共同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达到发场成绩,克服缺点的作用。有这样一位老师,他一见学生家长.就说:“你怎么生了这样一个儿子.抽烟、喝酒、打架、斗殴、小偷小摸样样是“高手”,还动不动在课堂上给老师难堪”。这时的家长脸青了,紫了,学生的脸也白了。可想而知,这样的家访会是怎样一种结果?
  3.3.4“迂回包抄”。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和一定形势背景下进行的。只有审时度势,不断改变策略,有效接近目标,才能达到目的。否则,就会导致失败。在家访时,有些问题不好直接告诉家长,特别是家长抵触情绪较大或认识不一致时,老师就不要正面“强攻”,而要“迂回包抄”,即先避开主题不谈,而说其他的事情。通常是拉家常,问寒问暖或投其所好说些家长感兴趣的话题,当气氛和情绪缓和后再不断靠近“主题”内容,让家长逐步意识到错误所在。笔者认识一位校长,老师们三番五次家访不能解决的问题,只要他去,就会迎刃而解。究其原因,就是他对农村情况了解,能有效把握说话方式。家长的几句牢骚,他就能准确地切入家长所关心的主题,并提出好的建议。等家长产生信任感后.他会站在家长的角度,用通俗的语言,简明、扼要地分析问题的利与弊,让家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迪,自然而然地感悟问题。
  3.3.5耐心持久。教师家访,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如学生逃课、打架、偷窃、学习不认真、上课迟到、旷课及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支持等等。无论何种原因的家访,教师都要明确自己的任务和位置。家访时要宽容大度,耐心听取家长和学生的意见。在山区少数民族地区,老师们经常可以听到家长说:“孩子送到学校,要钱、要粮,我们给。怎样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面对这样的家长,老师们要能忍着性子用身边的事例一点点感化他,逐步改变他们的观点。面对这样的家长,老师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能奢望一次两次就能解决问题。
  3.3.6善于调解矛盾。家庭是构成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学生一生有十几年是在和父母亲密接触中成长。这种长时间朝夕相处,难免会产生矛盾,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做好调解工作,起到针线的缝合和万能胶的粘合的作用。例如期中考试结束后不久。一位家长怒气冲冲地来到学校,对校长说:“我家孩子英语才考了30分。我为了他读书起早贪黑地干。怕他锇着,送饭来;怕他冷了,送衣来。回到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地不让他下,家务不让干。可他考试还考不好。干脆不让他读了,回家跟我干活去。”说完还怒气未消。而孩子却说:“我都长大了,还什么都管。把我关在家里,门都不让出。干脆也不读了,活受这份罪。”对这样的家长,老师要充分理解,给家长讲清道理,告诉家长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同时,对这样的学生,要让他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及父母对他的爱护.要求他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通过相互理解,解开了父子心里的疙瘩。
  总之,家访工作是一项复杂的教育说服工作,是教师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在家访中要做一个有心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讲究家访方式,认真准备,有策略的家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善尽美地完成家访任务,让每一次家访都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从而架起家校联系的桥梁,促成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有效支持,构建平等、和谐、健康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出版,2004.
  2程正方.现代管理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王德清.现代管理学原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刘芳.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
其他文献
摘要:人文素质是高校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教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诗教具有文化涵润、精神传承,启迪智慧、净化灵魂,凝聚精华、诗以道志的作用。要把诗教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校歌的创作和传唱过程对于高校诗教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现实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人文素质;诗教;校歌;我们去远航  中图分类号:Gi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
期刊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保障,但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还有待加强,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6-007-04    20世纪80年代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初步兴起,并逐步受到了政府和教育部门
期刊
摘要: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给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带来新的课题。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对稳定职工队伍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结合当前流动党员管理现状,分析了面临的多重问题,探索与尝试了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流动党员;管理;难点;举措  中图分类号:D2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6-024-02    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党的先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理论不断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在学校教学中,传统的评价模式已经制约了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的多样化。多元智能理论在学生评价方式上为教师们提供了一套新颖的思路,从评价方法、评价主体到评价内容等各方面都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的不断加强。我依据多元智能的评价理论,尝试将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应用到我的专业课教学中,一个学期以来。不仅有效的带动了教学模式的改变,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学生党员数量不断增加,学生党建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建工作中,一些高校对党员发展的标准存在一定的误区,出现唯“学习论”。唯“社会工作论”等,本文结合高校党建的实际情况,针对出现的各种问题,分析产生这些误区的背景和原因,结合党章提出大学生党员发展中应坚持的基本标准和具体标准。  关键词:党建工作;质量标准;价值观念  中图分类号:8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迅速发展,使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以新形势下学校外部环境、学生主体、学校及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为依托,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方法,从学生管理的思维、语言、形式到学生管理工作者的魅力塑造,再到加强学生管理者综合素质等五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应如何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方法,深入进行德育教育,从而达到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成才的目
期刊
摘要:2008年“90后”首次成为大学新生进入高校。使其更加备受关注,“90后”所处的时代背景、新特点,都要求我们做到因材施教,转化教育者的思想观念,做好引导工作。本文通过分析“90后”大学生的成长背景及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探讨了“90后”大学生所拥有的时代烙印和自身特点,并针对“90后”大学生这一新的教育对象,展开具有针对性和时代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90后”;特点;教育管理;模式  
期刊
摘要:语文是有着丰富人文内涵的课程,语文教育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本人通过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探索和研究。认为在人文养育点的设定要建立人文总目标与教材相统一的目标对应体系;在人文蕴育点的挖掘上要挖掘‘凸显、有机整合、拓展延伸;在人文素养的培育上要强化体验学习、重视以情施教、营造平等和谐的人文课堂;在人文评价施行中要突出对情感的激励、体现对差异的尊重、个性的倡导和生命的关爱;在模式方面要
期刊
摘要: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从当前高校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所面临的两大重点工作——岗位设置及绩效工资出发。对这两项工作的重点、难点、原则及一些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探讨,为这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出了一些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新思路。  关键词;高校人事;分配改革;岗位设置;绩效工资  中图分类号:G6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6-019-
期刊
摘要:结合图书馆工作实际,从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高尚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知识素养这四方面,阐述了图书馆员应该具备的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素质;图书馆员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6-029-02    随着科技的发展。图书馆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变,怎样才能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人们愈加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