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在张爱萍将军身上似乎已经衍化成一种对真理的追求,而不是一个能否实现的问题,对他来讲更是一种信仰,这种信仰超越了共产主义本身,显然这些在当今社会早已失落了,而我试图在文章中展现的还远远不够。
张爱萍,1910年生人。15岁投身第一次大革命洪流。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开国上将。他是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者;新中国第一支海军部队的创建者;我军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登陆作战的前线司令员;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实验总指挥。在改革开放时期,成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和两弹一星事业的领军人物。官至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2003年7月5日去世,享年93岁。
1990年我开始给父亲录音,听他口述人生。父亲自幼追求理想社会,并终身为之奋斗。应该说,他的人生是很辉煌的。但我写的这本书却多少带些悲剧色彩。为什么呢7因为面对今天的世界,信仰陷入了困顿。我们的路走到今天,我们为它流血牺牲,今后应该怎么走,我们走得对吗?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究竟怎样来评价他们这一代人开创的事业呢?这个问题要由下一代人来回答了。
英雄剧从来就是悲剧,和许多历史人物不同,他不是个人处境上的悲剧,而是心境上的悲哀。英雄主义是一种情怀。一代人为之奋斗的事业,一个人再壮丽的人生,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显得那样的渺小。父亲永远是忧国忧民的。
“今天深山修道,明天下界普度众生”
父亲第一次见毛泽东是在中央苏区,当时他是共青团的秘书长,红军打了胜仗,他们就组织庆祝活动,在台上主持的时候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但没有更多的接触,在红军大学,父亲开始真正接触毛泽东思想。
有一天,我问他红军大学里最值得回忆的是什么事情?他沉吟片刻,回忆说,“开学典礼上,毛泽东上来第一句话就问。这是个什么地方啊?指指背后的那座山。这是原始天尊修炼的地方!今天,坐在这里的,就算是原始天尊的弟子啦!你们这些弟子跋山涉水地跑到这里来做什么呢?是求道!求中国革命之道!不要多久,一个新的局面就要到来了,就要轮到你们下山了。今天我要说的是,你们今天是深山学道,明天就要下界去普度众生!”
“毛泽东预言的要到来的将会是怎样一个新局面呢?”父亲当时继续说到,“按那时算,中国革命已经走过15个年头,历尽千辛万苦。我写过一篇文章《从遵义到大渡河》,为什么截止到大渡河?因为过了大渡河,就进了藏民区。蒋介石追堵到这里,他认为红军完了,雪山草地,就是不打你,也会冻死饿死。辗转到了陕北,从在中央苏区的几十万人,到现在的几千人。革命的前途在哪里呢?我们的学习快结束时,西安事变爆发了。在毕业典礼上,周恩来给我们做了关于西安事变的报告,全国抗战的新局面到来了。我恍然大悟,这就是毛泽东在开学时所讲的新局面啊!结业时。毛泽东对大家说,现在该是你们下山的时候了!”
我看过许许多多有关红大的回忆文章,但是没有一篇记载过毛泽东讲的这句话,父亲的回忆文章,初稿是在“文革”前写的。题目叫《亲切的教诲》,也没有提到“原始天尊”。我问他,他说,执笔的同志怕引起歧义,给删掉了。
这篇文章实际上就是父亲的感悟,一个人如果要成就大事,有三条,一个是才智,一个是勤奋,还有一个就是通神,什么叫做通神,那么多人听了毛泽东讲课,他们怎么没领悟呢?他觉得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是负有使命的,并且终生为此奋斗,成就这个民族,成就这个国家,在毛泽东的点拨之下境界升华了,不再是昏昏噩噩的一个人了。
“战争没能让女人走开”
当时苏北的土地是贫瘠的,但风光却很美,父亲在那里遇到了我母亲,母亲生下了我们兄妹四人,直到父亲去世,他们在一起走过了61年的时光。
对他们来说,这次结合,都已是第二次婚姻了。在这之前,妈妈一直在新四军皖南军部工作。年轻时的她端庄大气,温文尔雅,在和我父亲认识的时候,她的前夫在皖南事变中牺牲一年多了。我父亲的前妻也是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曾当过周恩来秘书的国家卫生部部长杨纯。在我们这代人看来,婚姻的变故虽然不幸,但也是很正常的,可他们老一代往往对此讳莫如深。
父亲似乎不很愿意谈论这样的话题,问起他怎么认识我妈妈的,为什么会看上她,父亲却答非所问,“我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你妈妈,她为我吃了很多的苦,我耽误她了。”
倒是我妈妈很愿意谈他们相爱的经过,这时候父亲就在一边默默听着,若有所思的样子。妈妈总会讲着讲着,冷不丁地问他一句,“是不是这样?”父亲会笑一下,但从没有点过头,或是摇摇头,那神态好像是不置可否,甚至使人感觉到他心里在嘀咕,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有什么好说的,婆婆妈妈的。
妈妈说她不是家属,而是一名抗日战士,她的丈夫还在和敌人厮杀,她要和他一起战斗。通向敌后的反程道路同样很艰险,妈妈说:“家里当然不让我再回去了,我就把自己的名字改了,把幼兰(曾用名,现名又兰)改为玉化。玉化这两个字,代表了我的决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民族存亡不做兰花,而是战士。”
哥哥8个月时,妈妈把他留给了外婆,先到了浙东谭启龙(时任浙东游击纵队政治委员)那里,陆路不敢走,就由海路返回苏北。船在途中遇上了风暴,桅杆折断了,只能随洋流飘零。风暴过后,一丝风都没有,渴得受不了,就喝海水,嘴上尽是盐花。只盼着下雨,所有能接水的东西都用上了,大雨过后又是暴晒。她们挣扎了两个月后,终于看到了地平线。
战争最后还是没能让女人走开,我弟弟曾向他的一些外国朋友谈起父母的这段故事,这些老外们怎么都听不明白,他们无法理解,世界上怎么还有这样一支军队,他们是带着老婆打仗的,还生儿育女。
“南街村是他的一个梦”
建国40周年的时候,国防科工委编辑了一本大部头的纪念册,邀父亲为此撰文,他写了篇《回顾与寄语》。这时他已经离休,他对代笔的同志讲了四条。其中有一条写的是,“最后转告我的同志们,商品社会了,不要把自己的人格也变成商品卖了!”,文章发表时,却改为了“发扬为民为国的无私奉献精神。”
我说你讲的不错,但不像是寄语。他厉声呵道,“我这是警告。”后来他在报纸上知道了南街村,似乎看到了他理想社会的影子,他非要亲自去一趟那里。
父亲拿着报纸,使劲地晃着,对我说:“你看看,你看看,你们几个都认真看看!”他给在郑州的解放军电子技术学院政治委员李殿仁打电话,说你赶快到实地考察一下,把真实情况告诉我。他很不相信现在的报纸。
几天后,李殿仁回话,哎呀,那地方确实好啊l比报纸上介绍的还要感人呢,还带来了一部南街村的纪实录像片。崭新的楼房,宽阔的马路,到处可见的绿树鲜花。分 配方式带有明显的“共产主义”色彩。
父亲于是给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分别写了一封信:
“心境愉悦,深受教育,并感慨万分。不禁想到恳请中央电视台把此片在全国普遍播放几次,让全国党政军民都了解南街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特色,以受启迪和教益。……更望南街村的群众世代永远坚持,发扬这种革命精神,直到走上共产主义。”
1994年7月11日的《人民日报》在显著位置发表了父亲的这封信。
父亲很执拗,一定要到南街村去看看。李长春那时是河南省委书记。陪同他一起考察。
父亲对南街村村支书王洪彬说,“你讲了很多,但我最欣赏的,是你们领导干部除工作外,能和群众一起劳动;一而所得报酬却是中等偏下的,不要把这个看成是小事,这是我们共产党的根子。”
南街村,或许只是个幻影,或许它会被周围市场经济的大潮淹没。但“共同富裕”这一点,却让父亲那颗日渐衰老的心感到了安慰,或许,这就是他的梦。
“他感到‘末日到了’”
2002年1月9日是他92岁的生日。全家都准备要好好为他庆祝一下,可是,前一天晚上,他突然发病了,而且很重。
他显得焦躁不安,一会儿要起来喝水,一会儿要起来小便,一会要坐着。一会儿又要躺下,医生劝他说。“不能再折腾了,必须静躺,现在保存体力比什么都重要。”
但父亲做不到。他自尊心太强了,他根本不允许任何人摆弄他的身体,他一次又一次挣扎着站起来,每次都气喘吁吁。
父亲几十年的习惯养成,你要他吃喝拉撒靠别人,对他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也许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军人,从穿上军装的第一天起,都要把自己视为社会的典范和楷模。
他是那样的固执,他不允许别人贴近他,在他眼里,生命是有尊严的,看得出。他在挣扎。很快。他身上残存的那一点力气都耗尽了。他再也站不起来,无法吃饭,无法喝水,甚至不能自主地呼吸,医生切开了他的气管,插上了鼻饲管。
后来,父亲示意拿一张纸来,颤抖的写了几个字:“末日来了。”
早些时候,我就有了预感,他的话越来越少。时常一个人呆呆地坐着,目视远方。有时看见他屋子里的一个小摆设,我会随口说,挺漂亮的呦。他会说,“拿去吧,作个纪念。”我不敢去看他的眼睛。只是感到由衷的酸楚。
我们父子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情感?他真的是我的父亲吗?还是老师?或是我心目中的偶像?甚至是神……说不清,也许是,也许都不是。
共产主义理论和实践在这个星球上确实发生过吗?从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到曾经烧红过半个地球的“劳工神圣”的共产主义运动。父亲这一代人心中的理想社会究竟是什么?我并不很清楚。也许历史自有它的运行规律,也许,今天的社会本来就应该与他所希望的相去甚远;也许,他终身怀抱的理想只存在于梦中……
2003年7月5日,他走了,墓碑上刻着一首他生前写的小诗:门前青山一老榕,风霜雨雪犹葱茏;岁月如流沧桑变,顶天立地做苍穹。除了这首诗,墓碑上没有功绩,也没有名姓。
采访手记:
感谢叶子女士的牵线,我们有幸运采访到了张胜先生,让广大读者得以重新认识那段历史,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张爱萍将军年轻时候读到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开始决心追求心中的理想社会,后来遇到了孙中山和他的三民主义,最后见到了毛泽东,知道了共产主义,从此把它当作一生的事业。在张胜眼中,父亲是一个天真的共产主义者,一个一生只坚持一个理想的英雄,他说英雄最后终究是悲剧式的,一代人为之艰苦奋斗的事情在另一代人往往看得平淡无奇。
随着采访的深入,我越发开始对那个时代心怀向往,那些充满了青春激情和理想的岁月,中央苏区里那些充满热血的年轻人,我甚至想到了另一位理想主义者——切·格瓦拉。英国传教士薄复礼在阴差阳错地跟着红6军团在长征路上走了18个月之后写道:他们正年轻,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革命的激情,他们的热情是真诚的,他们对新世界的追求和希望,对自己信仰的执着是前所未闻的,他们相信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在张爱萍将军身上似乎已经衍化成一种对真理的追求,而不是一个能否实现的问题,对他来讲更是一种信仰,这种信仰超越了共产主义本身,显然这些在当今社会早已失落了,而我试图在文章中展现的还远远不够。
张爱萍传记《从战争中走来》
严格讲,这本书不是正统认同的那种传记,写这本书,也不单纯是为纪念我的父亲。书中涵盖了我和父亲两代军人,对历史的解读和对未来的思考;是在时代更迭期和社会转型期,对我们民族价值观和信仰重建的企盼。我只是试图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告诉今天的人们,我们曾有过怎样的共产党人;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从衰败走向振兴,正是源于我们民族曾有过这样的脊梁。也许新时代的人们会有完全区别于他们前辈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但我相信,以身许国,追求真理,伸张正义,保持自己做人的节操,不屈服于邪恶势力,这样的英雄,在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是能被认同的。
——张胜
张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战役局局长。1964年参军,曾在步兵连、营、团和合成军指挥机关任职。文革中发配农场劳动;当过5年钳工。中文专业毕业。
张爱萍,1910年生人。15岁投身第一次大革命洪流。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开国上将。他是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者;新中国第一支海军部队的创建者;我军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登陆作战的前线司令员;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实验总指挥。在改革开放时期,成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和两弹一星事业的领军人物。官至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2003年7月5日去世,享年93岁。
1990年我开始给父亲录音,听他口述人生。父亲自幼追求理想社会,并终身为之奋斗。应该说,他的人生是很辉煌的。但我写的这本书却多少带些悲剧色彩。为什么呢7因为面对今天的世界,信仰陷入了困顿。我们的路走到今天,我们为它流血牺牲,今后应该怎么走,我们走得对吗?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究竟怎样来评价他们这一代人开创的事业呢?这个问题要由下一代人来回答了。
英雄剧从来就是悲剧,和许多历史人物不同,他不是个人处境上的悲剧,而是心境上的悲哀。英雄主义是一种情怀。一代人为之奋斗的事业,一个人再壮丽的人生,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显得那样的渺小。父亲永远是忧国忧民的。
“今天深山修道,明天下界普度众生”
父亲第一次见毛泽东是在中央苏区,当时他是共青团的秘书长,红军打了胜仗,他们就组织庆祝活动,在台上主持的时候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但没有更多的接触,在红军大学,父亲开始真正接触毛泽东思想。
有一天,我问他红军大学里最值得回忆的是什么事情?他沉吟片刻,回忆说,“开学典礼上,毛泽东上来第一句话就问。这是个什么地方啊?指指背后的那座山。这是原始天尊修炼的地方!今天,坐在这里的,就算是原始天尊的弟子啦!你们这些弟子跋山涉水地跑到这里来做什么呢?是求道!求中国革命之道!不要多久,一个新的局面就要到来了,就要轮到你们下山了。今天我要说的是,你们今天是深山学道,明天就要下界去普度众生!”
“毛泽东预言的要到来的将会是怎样一个新局面呢?”父亲当时继续说到,“按那时算,中国革命已经走过15个年头,历尽千辛万苦。我写过一篇文章《从遵义到大渡河》,为什么截止到大渡河?因为过了大渡河,就进了藏民区。蒋介石追堵到这里,他认为红军完了,雪山草地,就是不打你,也会冻死饿死。辗转到了陕北,从在中央苏区的几十万人,到现在的几千人。革命的前途在哪里呢?我们的学习快结束时,西安事变爆发了。在毕业典礼上,周恩来给我们做了关于西安事变的报告,全国抗战的新局面到来了。我恍然大悟,这就是毛泽东在开学时所讲的新局面啊!结业时。毛泽东对大家说,现在该是你们下山的时候了!”
我看过许许多多有关红大的回忆文章,但是没有一篇记载过毛泽东讲的这句话,父亲的回忆文章,初稿是在“文革”前写的。题目叫《亲切的教诲》,也没有提到“原始天尊”。我问他,他说,执笔的同志怕引起歧义,给删掉了。
这篇文章实际上就是父亲的感悟,一个人如果要成就大事,有三条,一个是才智,一个是勤奋,还有一个就是通神,什么叫做通神,那么多人听了毛泽东讲课,他们怎么没领悟呢?他觉得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是负有使命的,并且终生为此奋斗,成就这个民族,成就这个国家,在毛泽东的点拨之下境界升华了,不再是昏昏噩噩的一个人了。
“战争没能让女人走开”
当时苏北的土地是贫瘠的,但风光却很美,父亲在那里遇到了我母亲,母亲生下了我们兄妹四人,直到父亲去世,他们在一起走过了61年的时光。
对他们来说,这次结合,都已是第二次婚姻了。在这之前,妈妈一直在新四军皖南军部工作。年轻时的她端庄大气,温文尔雅,在和我父亲认识的时候,她的前夫在皖南事变中牺牲一年多了。我父亲的前妻也是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曾当过周恩来秘书的国家卫生部部长杨纯。在我们这代人看来,婚姻的变故虽然不幸,但也是很正常的,可他们老一代往往对此讳莫如深。
父亲似乎不很愿意谈论这样的话题,问起他怎么认识我妈妈的,为什么会看上她,父亲却答非所问,“我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你妈妈,她为我吃了很多的苦,我耽误她了。”
倒是我妈妈很愿意谈他们相爱的经过,这时候父亲就在一边默默听着,若有所思的样子。妈妈总会讲着讲着,冷不丁地问他一句,“是不是这样?”父亲会笑一下,但从没有点过头,或是摇摇头,那神态好像是不置可否,甚至使人感觉到他心里在嘀咕,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有什么好说的,婆婆妈妈的。
妈妈说她不是家属,而是一名抗日战士,她的丈夫还在和敌人厮杀,她要和他一起战斗。通向敌后的反程道路同样很艰险,妈妈说:“家里当然不让我再回去了,我就把自己的名字改了,把幼兰(曾用名,现名又兰)改为玉化。玉化这两个字,代表了我的决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民族存亡不做兰花,而是战士。”
哥哥8个月时,妈妈把他留给了外婆,先到了浙东谭启龙(时任浙东游击纵队政治委员)那里,陆路不敢走,就由海路返回苏北。船在途中遇上了风暴,桅杆折断了,只能随洋流飘零。风暴过后,一丝风都没有,渴得受不了,就喝海水,嘴上尽是盐花。只盼着下雨,所有能接水的东西都用上了,大雨过后又是暴晒。她们挣扎了两个月后,终于看到了地平线。
战争最后还是没能让女人走开,我弟弟曾向他的一些外国朋友谈起父母的这段故事,这些老外们怎么都听不明白,他们无法理解,世界上怎么还有这样一支军队,他们是带着老婆打仗的,还生儿育女。
“南街村是他的一个梦”
建国40周年的时候,国防科工委编辑了一本大部头的纪念册,邀父亲为此撰文,他写了篇《回顾与寄语》。这时他已经离休,他对代笔的同志讲了四条。其中有一条写的是,“最后转告我的同志们,商品社会了,不要把自己的人格也变成商品卖了!”,文章发表时,却改为了“发扬为民为国的无私奉献精神。”
我说你讲的不错,但不像是寄语。他厉声呵道,“我这是警告。”后来他在报纸上知道了南街村,似乎看到了他理想社会的影子,他非要亲自去一趟那里。
父亲拿着报纸,使劲地晃着,对我说:“你看看,你看看,你们几个都认真看看!”他给在郑州的解放军电子技术学院政治委员李殿仁打电话,说你赶快到实地考察一下,把真实情况告诉我。他很不相信现在的报纸。
几天后,李殿仁回话,哎呀,那地方确实好啊l比报纸上介绍的还要感人呢,还带来了一部南街村的纪实录像片。崭新的楼房,宽阔的马路,到处可见的绿树鲜花。分 配方式带有明显的“共产主义”色彩。
父亲于是给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分别写了一封信:
“心境愉悦,深受教育,并感慨万分。不禁想到恳请中央电视台把此片在全国普遍播放几次,让全国党政军民都了解南街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特色,以受启迪和教益。……更望南街村的群众世代永远坚持,发扬这种革命精神,直到走上共产主义。”
1994年7月11日的《人民日报》在显著位置发表了父亲的这封信。
父亲很执拗,一定要到南街村去看看。李长春那时是河南省委书记。陪同他一起考察。
父亲对南街村村支书王洪彬说,“你讲了很多,但我最欣赏的,是你们领导干部除工作外,能和群众一起劳动;一而所得报酬却是中等偏下的,不要把这个看成是小事,这是我们共产党的根子。”
南街村,或许只是个幻影,或许它会被周围市场经济的大潮淹没。但“共同富裕”这一点,却让父亲那颗日渐衰老的心感到了安慰,或许,这就是他的梦。
“他感到‘末日到了’”
2002年1月9日是他92岁的生日。全家都准备要好好为他庆祝一下,可是,前一天晚上,他突然发病了,而且很重。
他显得焦躁不安,一会儿要起来喝水,一会儿要起来小便,一会要坐着。一会儿又要躺下,医生劝他说。“不能再折腾了,必须静躺,现在保存体力比什么都重要。”
但父亲做不到。他自尊心太强了,他根本不允许任何人摆弄他的身体,他一次又一次挣扎着站起来,每次都气喘吁吁。
父亲几十年的习惯养成,你要他吃喝拉撒靠别人,对他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也许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军人,从穿上军装的第一天起,都要把自己视为社会的典范和楷模。
他是那样的固执,他不允许别人贴近他,在他眼里,生命是有尊严的,看得出。他在挣扎。很快。他身上残存的那一点力气都耗尽了。他再也站不起来,无法吃饭,无法喝水,甚至不能自主地呼吸,医生切开了他的气管,插上了鼻饲管。
后来,父亲示意拿一张纸来,颤抖的写了几个字:“末日来了。”
早些时候,我就有了预感,他的话越来越少。时常一个人呆呆地坐着,目视远方。有时看见他屋子里的一个小摆设,我会随口说,挺漂亮的呦。他会说,“拿去吧,作个纪念。”我不敢去看他的眼睛。只是感到由衷的酸楚。
我们父子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情感?他真的是我的父亲吗?还是老师?或是我心目中的偶像?甚至是神……说不清,也许是,也许都不是。
共产主义理论和实践在这个星球上确实发生过吗?从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到曾经烧红过半个地球的“劳工神圣”的共产主义运动。父亲这一代人心中的理想社会究竟是什么?我并不很清楚。也许历史自有它的运行规律,也许,今天的社会本来就应该与他所希望的相去甚远;也许,他终身怀抱的理想只存在于梦中……
2003年7月5日,他走了,墓碑上刻着一首他生前写的小诗:门前青山一老榕,风霜雨雪犹葱茏;岁月如流沧桑变,顶天立地做苍穹。除了这首诗,墓碑上没有功绩,也没有名姓。
采访手记:
感谢叶子女士的牵线,我们有幸运采访到了张胜先生,让广大读者得以重新认识那段历史,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张爱萍将军年轻时候读到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开始决心追求心中的理想社会,后来遇到了孙中山和他的三民主义,最后见到了毛泽东,知道了共产主义,从此把它当作一生的事业。在张胜眼中,父亲是一个天真的共产主义者,一个一生只坚持一个理想的英雄,他说英雄最后终究是悲剧式的,一代人为之艰苦奋斗的事情在另一代人往往看得平淡无奇。
随着采访的深入,我越发开始对那个时代心怀向往,那些充满了青春激情和理想的岁月,中央苏区里那些充满热血的年轻人,我甚至想到了另一位理想主义者——切·格瓦拉。英国传教士薄复礼在阴差阳错地跟着红6军团在长征路上走了18个月之后写道:他们正年轻,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革命的激情,他们的热情是真诚的,他们对新世界的追求和希望,对自己信仰的执着是前所未闻的,他们相信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在张爱萍将军身上似乎已经衍化成一种对真理的追求,而不是一个能否实现的问题,对他来讲更是一种信仰,这种信仰超越了共产主义本身,显然这些在当今社会早已失落了,而我试图在文章中展现的还远远不够。
张爱萍传记《从战争中走来》
严格讲,这本书不是正统认同的那种传记,写这本书,也不单纯是为纪念我的父亲。书中涵盖了我和父亲两代军人,对历史的解读和对未来的思考;是在时代更迭期和社会转型期,对我们民族价值观和信仰重建的企盼。我只是试图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告诉今天的人们,我们曾有过怎样的共产党人;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从衰败走向振兴,正是源于我们民族曾有过这样的脊梁。也许新时代的人们会有完全区别于他们前辈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但我相信,以身许国,追求真理,伸张正义,保持自己做人的节操,不屈服于邪恶势力,这样的英雄,在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是能被认同的。
——张胜
张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战役局局长。1964年参军,曾在步兵连、营、团和合成军指挥机关任职。文革中发配农场劳动;当过5年钳工。中文专业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