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案例 泥哇呜诞生记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_yv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嘴山市科技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哇呜进行课程研发,设立了泥哇呜系列体验课程。课程对接3-4年级和5-6年级《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STEAM为教学理念,打破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及数学多学科之间的壁垒,将科学和艺术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综合利用科技馆内设立的泥哇呜工作室和物理展区的“声音的传播” “传声管”等特色展品,以及学校教室和泥哇呜传承基地进行课程实施。自课程开展以来,社区、学校及各社会团体都踊跃预约泥哇呜系列体验课程,201 7年4月至201 9年3月,共授课368节,受益人数达到12 000余人次。
  项目前景
  经过对石嘴山市中小学校的实地调研,发现目前在学校教育中科学课教育形式不够丰富,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且学校教学进度快,科学实践探究环节相对薄弱,无法让学生动手动脑做科学。泥哇呜系列课程的开展,既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让学生掌握了其中的科学知识,更是让学生充分了解了民俗乐器,增强了文化自信。
  项目介绍
  基于对泥哇呜工艺流程的深入研究,泥哇呜诞生记系列体验课程被分为4大模块,分别介绍了不同的科学知识。
  走近泥哇呜
  本节课将学生带人大自然,讓学生挖泥、采泥、筛泥、粉碎泥料和揉泥,将泥封存成腐,随后进行泥哇呜图案设计,培养他们的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
  了解土壤。通过观察土壤样本,学生了解土壤分类(如片状结构体、块状结构体、柱状结构体和团粒结构体),探究土壤样本不同结构的成因。
  认识土壤的物质构成。通过对土壤进行简单的分离实验,让学生学会区分土壤中的成分。
  识别土壤分类。探究土壤成分与分类的关系,通过观察3种不同的土壤,对其进行分类。
  采集泥料。学生来到泥哇呜泥料采集地进行采泥和筛选,随后进行粉碎、揉泥,封存在泥缸中成腐。
  设计泥哇呜。学生将泥料封好后,对泥哇呜进行图案设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土壤结构,知道土地中的物质构成(如岩石、沙、黏土等),学会对土壤分类,学会与同学合作进行实验,逐步形成对土壤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对土壤产生亲近感,初步感受我国土壤资源的丰富。
  制作泥哇呜
  在本节课中,学生经过十余道工序,制作自己的泥哇吗。
  课程引入。教师吹奏泥哇呜引发学生的探究欲,再播放视频介绍泥哇呜的发展历史、传承人及当代特色。
  泥坯成型。学生通过揉泥、搓条、擀板、搪坯、长边、合模,了解制作泥哇呜的工艺流程,知道结构与声音产生的关系。
  修坯打孔。学生通过脱模、修边、修坯、打眼、调音、水洗,初步学会对泥哇呜调音。
  探究总结。泥哇呜制作完成后,学生交流制作经验,分享制作心得,明白振动频率与声音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泥哇呜的历史与发展,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懂得音调变化的原因及振动频率与声音的关系。活动提升了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加深了他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
  烧制泥哇呜
  本节课介绍了陶器的相关知识,学生将泥哇鸣放入电窑烘烤,记录各阶段烧制的温度,观察烧制后的改变,随后对泥哇呜进行绘画。
  课程引入。学生通过视频与教师讲解了解陶器的相关历史,知道温度会使物质状态发生变化。
  烧制准备。将干燥的泥哇呜入窑烘烤,观察温度变化,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电窑阶段温度设定的原因。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观察的能力。
  美化泥哇呜。将烧好的泥哇呜取出,观察成品与烧制之前的不同之处,用丙烯颜料给泥哇呜上色。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陶器的成因与历史,观察物质状态变化的现象,了解泥哇呜烧制后颜色、硬度、重量变化的原因,提升了学生的审美与动手能力,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吹响泥哇呜
  本节课学生吹奏泥哇呜,通过学习泥哇呜的发声方法、音阶、音色,学会吹奏简单歌曲。
  课程引入。利用物理展区的“声音的传播…传声管”等特色展品开展小游戏,使学生初步了解声音的知识。随后教师吹奏泥哇呜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介绍泥哇呜。教师深入介绍泥哇呜的音色特点及历史演变,使学生了解泥哇呜的演变历史,知道泥哇呜声音产生的原因及其音色特征。
  学习泥哇呜的音阶与音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吹响泥哇呜,并了解其音阶指法。
  吹奏曲子。学生学习简单的曲目,如《小星星》《生日歌》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泥哇呜的演变历史、泥哇呜能发声的原因及音色特征,学会了吹奏简单的乐曲。活动既提升了青少年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了审美能力,又为他们实现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的美好愿望奠定了基础。
  总结
  泥哇呜诞生记系列课程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紧密结合,以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延伸课堂,走进大自然,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哇呜,课程开展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项目深入调研,优化项目方案项目开始之初,石嘴山市科技馆深入乡镇进行调研,发现泥哇呜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制作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原理,开设泥哇呜系列课程既能让青少年了解泥哇呜中的科学,又能提升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因此石嘴山市科技馆对泥哇呜进行课程研发,设立了泥哇呜诞生记系列体验课程。
  创新课程模式,提升课程效果 泥哇呜诞生记不同于其他科学课程,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开展形式也丰富多样,从采泥到吹奏,学生的学习地点也从教室转移到了大自然、泥哇呜传承基地和泥哇呜工作室之中,通过合作与探究,学生在动手实验中深入体会到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既提升了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也提高了青少年的艺术修养。
  开展馆校结合,探究科学知识在石嘴山市科协与石嘴山市教体局的大力支持下,泥哇呜诞生记课程走进了石嘴山市各中小学校,学生在学校也能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哇呜的独特魅力,学习到其中的科学知识,体会到与众不同的科学课程。与此同时,各中小学校也会来到石嘴山市科技馆,体验科技馆中泥哇呜工作室的系列课程。通过动手实践,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声音变化的奥秘,通过教师引导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扩大受众人群,传承优秀文化 自泥哇呜课程开设以来,社会各界对该课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常常课程报名信息刚发出就立刻报名满额,来参加泥哇呜课程的不仅有来自石嘴山市及周边地区的中小学生,还有来自各地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爱好者。在芬芳的泥土中,不仅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更是承载着广大公众对科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热情。
其他文献
随着香港和北京各大拍卖公司春拍结束,2016年艺术品春拍大幕基本落下,在中国经济总体下滑,经济基本面不断恶化,政府反腐败波及艺术品市场,2015年下半年的股灾洗劫,艺术基金全面退却,艺术品信贷深陷泥潭等各种导致艺术品市场流动性空前紧张的形势下,中小拍卖公司步履维艰,但是大拍卖公司却能不受太大影响甚至逆势上扬。中国嘉德去年秋拍的18.3亿到今春的21.8亿,北京匡时加盟宏图高科后又恰逢十周年庆典,今
2012年12月23日,建国以来最大的雕塑集体捐赠活动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53位雕塑家和已故雕塑家家属向国博无偿捐赠近60件经典雕塑作品。“国博百年中国百年雕塑展”研讨会、中国雕塑学会成立20年学术活动同日举办。这次捐赠的作品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雕塑学会共同主办的“国博百年中国雕塑百年作品展”的部分作品和雕塑家自己的收藏。  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广州美院院长黎明主持了开幕式,中国雕塑学会
2002年金秋时节,适逢天津第二届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开幕,笔者陪同周俊杰先生专程到天津大学黾园拜访王先生。  2006年,我到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担任编辑以来,我又六次游学黾园,得以就书法、绘画的创作、中国书法的高等教育等相关问题向王先生请教。这期间,王先生阐述了一些未曾在他以往出版的著作中收录的重要观点,值得我们注意。  2013年10月8日,王先生驾鹤西去。现在将这些访谈内容整理出来,相信
2018年12月初,故宫博物院举办的“赵孟頫书画特展”落下了帷幕。借助于故宫博物院这一具有天然优势和话题属性的信息传播平台,在举办书画展览的三个月里,赵孟頫这一历史人物走到了公众面前并被人们所知晓。于是,这位宋朝皇室后人、生活在宋元两代的艺术家一下子就火了起来,或者说,变得更加广为人知。  如果你曾留意过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其他同类展览的话,就会发觉赵孟頫这次展览的命名方式与众不同。比如刚刚结束的“历
楹联书法,兼具楹联、书法之长。其内含楹联联语之意,外彰书写逸美之状,陶然兴会,耐人追寻。千百年来,文人乐此而雅悬斋壁,书家好此以酬应赠答。时至今日,具有独特传统文化气质的楹联书法,其发展大势亦表现出不同既往之貌,业界践行不怠,硕果累累,其文化愈显独特,其艺术愈增颜色。  2013年1月19日,由中国美术馆策划主办的“中国美术馆癸巳新春楹联书法大展”于中国美术馆3楼展厅开展,展览展至2月24日。展览
杜滋龄《1941—)  1941年生,天津人。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师从叶浅予、李震坚先生。曾任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系主任,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防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第一、二、三届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五、六、七届理事。  现任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编者按] 
[编者按]  近年来,我国美术事业繁荣发展,美术创作活跃,优秀美术作品大量涌现。与此同时,各种机构及个人对美术作品的收藏数量迅速增加,而伴随其后的则是对美术作品储存与展示空间的需求增大。因此,除官方公益性美术馆新建及扩建之外,各种社会力量投资建立的民营美术馆也蓬勃兴起。如此发展态势,客观地促进了我国的美术馆事业的快速发展,总体形势是喜人的。虽然从硬件上看,政府及社会各界加大了对所属美术馆的建设投入
1875年,在英国颇具影响力的“亚瑟王”贝尔福(Arthur James Balfour,1848-1930)在伦敦买了套新房子,亟待装修。作为英国首相和伦敦当时上流社会最有影响力的团体——“心灵会”(The Souls)的领袖人物,贝尔福品位高雅,追慕古风,是当时英国艺术最有力的支持者之一。他需要一个最佳人选来创作“一系列足以代表他艺术特征的绘画”,以此装饰他新购置的房间。贝尔福选定了爱德华·伯
[摘要] 北魏平城书法并非艺术史中的孤例。以云冈石窟三则太和造像题记为例可见,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艺术生命体,北魏平城书法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和发展轨迹;作为一个书法史中的“过渡”产物,它和十六国时期北凉体书法、洛阳时期魏碑体书法具有密切关联。因此,本文关注北魏平城书法的文化内涵、史料价值、审美取向、创作手法诸方面问題,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魏晋南北朝不同地域之间的书风差异与交流融合的史实。  [关键词]
展览时间:2014.01.09至02.24  展览地点:北京今日美术馆  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学术研究展之中国当代数字艺术展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今日美术馆共同主办,吴为山担任策展人、王端廷担任执行策展人的大型当代数字艺术展。展览得到了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的学术支持。  数字艺术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当代艺坛兴起的最新艺术门类,它不仅是近年来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和圣保罗双年展等国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