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嘴山市科技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哇呜进行课程研发,设立了泥哇呜系列体验课程。课程对接3-4年级和5-6年级《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STEAM为教学理念,打破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及数学多学科之间的壁垒,将科学和艺术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综合利用科技馆内设立的泥哇呜工作室和物理展区的“声音的传播” “传声管”等特色展品,以及学校教室和泥哇呜传承基地进行课程实施。自课程开展以来,社区、学校及各社会团体都踊跃预约泥哇呜系列体验课程,201 7年4月至201 9年3月,共授课368节,受益人数达到12 000余人次。
项目前景
经过对石嘴山市中小学校的实地调研,发现目前在学校教育中科学课教育形式不够丰富,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且学校教学进度快,科学实践探究环节相对薄弱,无法让学生动手动脑做科学。泥哇呜系列课程的开展,既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让学生掌握了其中的科学知识,更是让学生充分了解了民俗乐器,增强了文化自信。
项目介绍
基于对泥哇呜工艺流程的深入研究,泥哇呜诞生记系列体验课程被分为4大模块,分别介绍了不同的科学知识。
走近泥哇呜
本节课将学生带人大自然,讓学生挖泥、采泥、筛泥、粉碎泥料和揉泥,将泥封存成腐,随后进行泥哇呜图案设计,培养他们的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
了解土壤。通过观察土壤样本,学生了解土壤分类(如片状结构体、块状结构体、柱状结构体和团粒结构体),探究土壤样本不同结构的成因。
认识土壤的物质构成。通过对土壤进行简单的分离实验,让学生学会区分土壤中的成分。
识别土壤分类。探究土壤成分与分类的关系,通过观察3种不同的土壤,对其进行分类。
采集泥料。学生来到泥哇呜泥料采集地进行采泥和筛选,随后进行粉碎、揉泥,封存在泥缸中成腐。
设计泥哇呜。学生将泥料封好后,对泥哇呜进行图案设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土壤结构,知道土地中的物质构成(如岩石、沙、黏土等),学会对土壤分类,学会与同学合作进行实验,逐步形成对土壤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对土壤产生亲近感,初步感受我国土壤资源的丰富。
制作泥哇呜
在本节课中,学生经过十余道工序,制作自己的泥哇吗。
课程引入。教师吹奏泥哇呜引发学生的探究欲,再播放视频介绍泥哇呜的发展历史、传承人及当代特色。
泥坯成型。学生通过揉泥、搓条、擀板、搪坯、长边、合模,了解制作泥哇呜的工艺流程,知道结构与声音产生的关系。
修坯打孔。学生通过脱模、修边、修坯、打眼、调音、水洗,初步学会对泥哇呜调音。
探究总结。泥哇呜制作完成后,学生交流制作经验,分享制作心得,明白振动频率与声音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泥哇呜的历史与发展,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懂得音调变化的原因及振动频率与声音的关系。活动提升了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加深了他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
烧制泥哇呜
本节课介绍了陶器的相关知识,学生将泥哇鸣放入电窑烘烤,记录各阶段烧制的温度,观察烧制后的改变,随后对泥哇呜进行绘画。
课程引入。学生通过视频与教师讲解了解陶器的相关历史,知道温度会使物质状态发生变化。
烧制准备。将干燥的泥哇呜入窑烘烤,观察温度变化,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电窑阶段温度设定的原因。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观察的能力。
美化泥哇呜。将烧好的泥哇呜取出,观察成品与烧制之前的不同之处,用丙烯颜料给泥哇呜上色。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陶器的成因与历史,观察物质状态变化的现象,了解泥哇呜烧制后颜色、硬度、重量变化的原因,提升了学生的审美与动手能力,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吹响泥哇呜
本节课学生吹奏泥哇呜,通过学习泥哇呜的发声方法、音阶、音色,学会吹奏简单歌曲。
课程引入。利用物理展区的“声音的传播…传声管”等特色展品开展小游戏,使学生初步了解声音的知识。随后教师吹奏泥哇呜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介绍泥哇呜。教师深入介绍泥哇呜的音色特点及历史演变,使学生了解泥哇呜的演变历史,知道泥哇呜声音产生的原因及其音色特征。
学习泥哇呜的音阶与音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吹响泥哇呜,并了解其音阶指法。
吹奏曲子。学生学习简单的曲目,如《小星星》《生日歌》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泥哇呜的演变历史、泥哇呜能发声的原因及音色特征,学会了吹奏简单的乐曲。活动既提升了青少年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了审美能力,又为他们实现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的美好愿望奠定了基础。
总结
泥哇呜诞生记系列课程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紧密结合,以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延伸课堂,走进大自然,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哇呜,课程开展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项目深入调研,优化项目方案项目开始之初,石嘴山市科技馆深入乡镇进行调研,发现泥哇呜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制作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原理,开设泥哇呜系列课程既能让青少年了解泥哇呜中的科学,又能提升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因此石嘴山市科技馆对泥哇呜进行课程研发,设立了泥哇呜诞生记系列体验课程。
创新课程模式,提升课程效果 泥哇呜诞生记不同于其他科学课程,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开展形式也丰富多样,从采泥到吹奏,学生的学习地点也从教室转移到了大自然、泥哇呜传承基地和泥哇呜工作室之中,通过合作与探究,学生在动手实验中深入体会到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既提升了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也提高了青少年的艺术修养。
开展馆校结合,探究科学知识在石嘴山市科协与石嘴山市教体局的大力支持下,泥哇呜诞生记课程走进了石嘴山市各中小学校,学生在学校也能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哇呜的独特魅力,学习到其中的科学知识,体会到与众不同的科学课程。与此同时,各中小学校也会来到石嘴山市科技馆,体验科技馆中泥哇呜工作室的系列课程。通过动手实践,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声音变化的奥秘,通过教师引导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扩大受众人群,传承优秀文化 自泥哇呜课程开设以来,社会各界对该课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常常课程报名信息刚发出就立刻报名满额,来参加泥哇呜课程的不仅有来自石嘴山市及周边地区的中小学生,还有来自各地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爱好者。在芬芳的泥土中,不仅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更是承载着广大公众对科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热情。
项目前景
经过对石嘴山市中小学校的实地调研,发现目前在学校教育中科学课教育形式不够丰富,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且学校教学进度快,科学实践探究环节相对薄弱,无法让学生动手动脑做科学。泥哇呜系列课程的开展,既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让学生掌握了其中的科学知识,更是让学生充分了解了民俗乐器,增强了文化自信。
项目介绍
基于对泥哇呜工艺流程的深入研究,泥哇呜诞生记系列体验课程被分为4大模块,分别介绍了不同的科学知识。
走近泥哇呜
本节课将学生带人大自然,讓学生挖泥、采泥、筛泥、粉碎泥料和揉泥,将泥封存成腐,随后进行泥哇呜图案设计,培养他们的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
了解土壤。通过观察土壤样本,学生了解土壤分类(如片状结构体、块状结构体、柱状结构体和团粒结构体),探究土壤样本不同结构的成因。
认识土壤的物质构成。通过对土壤进行简单的分离实验,让学生学会区分土壤中的成分。
识别土壤分类。探究土壤成分与分类的关系,通过观察3种不同的土壤,对其进行分类。
采集泥料。学生来到泥哇呜泥料采集地进行采泥和筛选,随后进行粉碎、揉泥,封存在泥缸中成腐。
设计泥哇呜。学生将泥料封好后,对泥哇呜进行图案设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土壤结构,知道土地中的物质构成(如岩石、沙、黏土等),学会对土壤分类,学会与同学合作进行实验,逐步形成对土壤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对土壤产生亲近感,初步感受我国土壤资源的丰富。
制作泥哇呜
在本节课中,学生经过十余道工序,制作自己的泥哇吗。
课程引入。教师吹奏泥哇呜引发学生的探究欲,再播放视频介绍泥哇呜的发展历史、传承人及当代特色。
泥坯成型。学生通过揉泥、搓条、擀板、搪坯、长边、合模,了解制作泥哇呜的工艺流程,知道结构与声音产生的关系。
修坯打孔。学生通过脱模、修边、修坯、打眼、调音、水洗,初步学会对泥哇呜调音。
探究总结。泥哇呜制作完成后,学生交流制作经验,分享制作心得,明白振动频率与声音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泥哇呜的历史与发展,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懂得音调变化的原因及振动频率与声音的关系。活动提升了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加深了他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
烧制泥哇呜
本节课介绍了陶器的相关知识,学生将泥哇鸣放入电窑烘烤,记录各阶段烧制的温度,观察烧制后的改变,随后对泥哇呜进行绘画。
课程引入。学生通过视频与教师讲解了解陶器的相关历史,知道温度会使物质状态发生变化。
烧制准备。将干燥的泥哇呜入窑烘烤,观察温度变化,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电窑阶段温度设定的原因。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观察的能力。
美化泥哇呜。将烧好的泥哇呜取出,观察成品与烧制之前的不同之处,用丙烯颜料给泥哇呜上色。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陶器的成因与历史,观察物质状态变化的现象,了解泥哇呜烧制后颜色、硬度、重量变化的原因,提升了学生的审美与动手能力,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吹响泥哇呜
本节课学生吹奏泥哇呜,通过学习泥哇呜的发声方法、音阶、音色,学会吹奏简单歌曲。
课程引入。利用物理展区的“声音的传播…传声管”等特色展品开展小游戏,使学生初步了解声音的知识。随后教师吹奏泥哇呜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介绍泥哇呜。教师深入介绍泥哇呜的音色特点及历史演变,使学生了解泥哇呜的演变历史,知道泥哇呜声音产生的原因及其音色特征。
学习泥哇呜的音阶与音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吹响泥哇呜,并了解其音阶指法。
吹奏曲子。学生学习简单的曲目,如《小星星》《生日歌》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泥哇呜的演变历史、泥哇呜能发声的原因及音色特征,学会了吹奏简单的乐曲。活动既提升了青少年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了审美能力,又为他们实现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的美好愿望奠定了基础。
总结
泥哇呜诞生记系列课程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紧密结合,以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延伸课堂,走进大自然,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哇呜,课程开展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项目深入调研,优化项目方案项目开始之初,石嘴山市科技馆深入乡镇进行调研,发现泥哇呜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制作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原理,开设泥哇呜系列课程既能让青少年了解泥哇呜中的科学,又能提升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因此石嘴山市科技馆对泥哇呜进行课程研发,设立了泥哇呜诞生记系列体验课程。
创新课程模式,提升课程效果 泥哇呜诞生记不同于其他科学课程,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开展形式也丰富多样,从采泥到吹奏,学生的学习地点也从教室转移到了大自然、泥哇呜传承基地和泥哇呜工作室之中,通过合作与探究,学生在动手实验中深入体会到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既提升了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也提高了青少年的艺术修养。
开展馆校结合,探究科学知识在石嘴山市科协与石嘴山市教体局的大力支持下,泥哇呜诞生记课程走进了石嘴山市各中小学校,学生在学校也能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哇呜的独特魅力,学习到其中的科学知识,体会到与众不同的科学课程。与此同时,各中小学校也会来到石嘴山市科技馆,体验科技馆中泥哇呜工作室的系列课程。通过动手实践,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声音变化的奥秘,通过教师引导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扩大受众人群,传承优秀文化 自泥哇呜课程开设以来,社会各界对该课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常常课程报名信息刚发出就立刻报名满额,来参加泥哇呜课程的不仅有来自石嘴山市及周边地区的中小学生,还有来自各地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爱好者。在芬芳的泥土中,不仅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更是承载着广大公众对科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