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所谓教学情境,就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执教者根据教学的內容和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及现实条件等,创建一种引起学生情感反应的对学习意义建构发挥帮助、促进作用的环境。其根本意义即在于,是课堂学习思维的兴奋剂,是提升教学质效的催化剂,是链接教学情感的粘合剂;它能综合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通过外显教学活动形式,营造合适有效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并积极参与到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善于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够充分发挥整合知识、提升质效、熏陶情感、启发智慧和激励驱动的综合作用。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情境创设 提质生效 实践与探讨
据有关研究和实验资料显示: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之中,视听两种感官对外界的综合反映在94%以上,远超鼻嗅、触摸等其他多种感官的总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本文认为,教学活动的情境创设,就是以形象生动的直观方式,生成或再现书本知识中所表述的实际事物或隐含背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各种感官来综合反映,从而有效解决多种知识中所内藏的实际与理论、形象与抽象、感性与理性和新知与旧知之间的对立矛盾。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具有生活性、针对性、形象性、情感性和诱发性等基本特征,对于激发学习情趣、活跃教学状态、提升教学质效、培养学习能力等方面有着事半功倍的促进作用。
那么,如何才能行之有效地开展情境式教学活动呢?笔者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体会,试对此进行讨论。
一、设计精美导语创设情境,有效激起课堂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的首要环节。一种优美的导语,能够烘托出特异的情感氛围,把学习情境有效地牵引到课文情景中,从而发挥铺设心境、先声夺人、潜移默化和引人入胜的作用。如教学《春》课文时,笔者设计了如下导语:大自然中的冬妈妈在历尽天寒地冻、饱经风霜之后,终于孕育生产了一位婀娜多姿、光彩照人的春姑娘。而这位春光无限的姑娘又吸引了古往今来的无数文人骚客来崇拜她、赞颂她、描绘她。不是吗?我们从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能够领略到春姑娘的活泼可爱;从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中可以感受到春姑娘的柔美芳姿;再从杜甫的“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中可以体味到春姑娘的悦己娱人和风情万种。这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那么,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笔下描绘的春姑娘又是如何呢?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观赏《春》的美貌芳韵。这段优美可人的导语成就了师生的良好心境,是课堂教学的精彩序幕。
二、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有效激活课堂学习状态。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教育中,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凭借其无与伦比的优势功能,已然逐渐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辅助手段,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青睐和极力推崇。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学应当大有用武之地。无论在课堂导入、教学期间还是教学尾声,都可以创设出形像声并茂的教学情境,并精彩应用。本文以教学《父母的心》一文为例。进入课堂之初,笔者没有直接进入教学程序,而是首先播放了当代著名歌手阎维文演唱的《母亲》MTV。当“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儿,有人她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的歌声深情响起的时候,全体师生们的心灵被深深感染了,大家或先或后地互动跟唱起来,歌声激越之时,甚而有许多人的眼角都闪现着晶莹剔透的泪花,从学生的表情不难看出,全体人的内心就像星火燎原似地被迅速点燃了,课堂气氛自然而然地异常热烈起来。
三、设计艺术提问创设情境,有效活跃课堂学习思维。
学起于思,而思起于疑。笔者认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艺术性提问,不仅可以做到“一石激浪、以疑激趣、增进互动”,而且在创设情境之中能够有效发挥引领学习思维、培养学习能力和提升教学质效的作用。如教学《孔乙己》一文时,为了编排“悲剧孔乙己”而非“滑稽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并给学生铺设一种课堂学习的心理基调和潜在心境,我们可以效仿上海于漪老师的教法,来上一个四两拨千斤的艺术撬动,直接向学生发问:“孔乙己叫什么名字?”乍问发懵之下,学生们不禁会心中起疑——难道他不是“姓孔名乙己”吗?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呢?学生们自然会寻根究底。就在学生通过读书探究得知原来孔乙己只有姓,名字却是“别人随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的时候,也就自然会对他滋生同情之意。再问:孔乙己苦读半生,最后却落得乞讨为生、穷困潦倒,甚至连名字都没有,为什么呢?就这样,通过一问再问的情境创设,即能够引发学生对教学主题作出深刻的思考。
四、扮演角色形象创设情境,有效深化课堂学习感悟。
套用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从本质上来说,学生个个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不仅有着潜在的表演天赋,而且具有表演时的个性化特征。对于活泼好动的初中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若是以角色表演创设教学情境,则必将会促使其投入内容的学习表演和深刻感悟之中。而这种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身心俱佳的临摹学习活动,使学生们在兴致盎然的“动”“乐”之中体会课文内蕴,比较成功地走进人物形象的语言、动作、神态、性格及内心世界。如在教学《变色龙》课文结束之后,笔者组织和引导学生运用课本剧表演形式,把文中的部分情节在课堂上形象逼真地予以精彩再现。尽管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而意犹未尽,但是学生们还是比较成功地把握了文章的表现方法,比较深刻地体会了文中所表达的实质性内容。如此,既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他们善学乐学的兴趣,身临其境,增强了学生的“言传意会”之感,从而为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植入了师生互动的活性元素。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情境创设 提质生效 实践与探讨
据有关研究和实验资料显示: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之中,视听两种感官对外界的综合反映在94%以上,远超鼻嗅、触摸等其他多种感官的总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本文认为,教学活动的情境创设,就是以形象生动的直观方式,生成或再现书本知识中所表述的实际事物或隐含背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各种感官来综合反映,从而有效解决多种知识中所内藏的实际与理论、形象与抽象、感性与理性和新知与旧知之间的对立矛盾。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具有生活性、针对性、形象性、情感性和诱发性等基本特征,对于激发学习情趣、活跃教学状态、提升教学质效、培养学习能力等方面有着事半功倍的促进作用。
那么,如何才能行之有效地开展情境式教学活动呢?笔者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体会,试对此进行讨论。
一、设计精美导语创设情境,有效激起课堂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的首要环节。一种优美的导语,能够烘托出特异的情感氛围,把学习情境有效地牵引到课文情景中,从而发挥铺设心境、先声夺人、潜移默化和引人入胜的作用。如教学《春》课文时,笔者设计了如下导语:大自然中的冬妈妈在历尽天寒地冻、饱经风霜之后,终于孕育生产了一位婀娜多姿、光彩照人的春姑娘。而这位春光无限的姑娘又吸引了古往今来的无数文人骚客来崇拜她、赞颂她、描绘她。不是吗?我们从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能够领略到春姑娘的活泼可爱;从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中可以感受到春姑娘的柔美芳姿;再从杜甫的“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中可以体味到春姑娘的悦己娱人和风情万种。这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那么,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笔下描绘的春姑娘又是如何呢?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观赏《春》的美貌芳韵。这段优美可人的导语成就了师生的良好心境,是课堂教学的精彩序幕。
二、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有效激活课堂学习状态。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教育中,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凭借其无与伦比的优势功能,已然逐渐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辅助手段,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青睐和极力推崇。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学应当大有用武之地。无论在课堂导入、教学期间还是教学尾声,都可以创设出形像声并茂的教学情境,并精彩应用。本文以教学《父母的心》一文为例。进入课堂之初,笔者没有直接进入教学程序,而是首先播放了当代著名歌手阎维文演唱的《母亲》MTV。当“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儿,有人她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的歌声深情响起的时候,全体师生们的心灵被深深感染了,大家或先或后地互动跟唱起来,歌声激越之时,甚而有许多人的眼角都闪现着晶莹剔透的泪花,从学生的表情不难看出,全体人的内心就像星火燎原似地被迅速点燃了,课堂气氛自然而然地异常热烈起来。
三、设计艺术提问创设情境,有效活跃课堂学习思维。
学起于思,而思起于疑。笔者认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艺术性提问,不仅可以做到“一石激浪、以疑激趣、增进互动”,而且在创设情境之中能够有效发挥引领学习思维、培养学习能力和提升教学质效的作用。如教学《孔乙己》一文时,为了编排“悲剧孔乙己”而非“滑稽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并给学生铺设一种课堂学习的心理基调和潜在心境,我们可以效仿上海于漪老师的教法,来上一个四两拨千斤的艺术撬动,直接向学生发问:“孔乙己叫什么名字?”乍问发懵之下,学生们不禁会心中起疑——难道他不是“姓孔名乙己”吗?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呢?学生们自然会寻根究底。就在学生通过读书探究得知原来孔乙己只有姓,名字却是“别人随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的时候,也就自然会对他滋生同情之意。再问:孔乙己苦读半生,最后却落得乞讨为生、穷困潦倒,甚至连名字都没有,为什么呢?就这样,通过一问再问的情境创设,即能够引发学生对教学主题作出深刻的思考。
四、扮演角色形象创设情境,有效深化课堂学习感悟。
套用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从本质上来说,学生个个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不仅有着潜在的表演天赋,而且具有表演时的个性化特征。对于活泼好动的初中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若是以角色表演创设教学情境,则必将会促使其投入内容的学习表演和深刻感悟之中。而这种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身心俱佳的临摹学习活动,使学生们在兴致盎然的“动”“乐”之中体会课文内蕴,比较成功地走进人物形象的语言、动作、神态、性格及内心世界。如在教学《变色龙》课文结束之后,笔者组织和引导学生运用课本剧表演形式,把文中的部分情节在课堂上形象逼真地予以精彩再现。尽管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而意犹未尽,但是学生们还是比较成功地把握了文章的表现方法,比较深刻地体会了文中所表达的实质性内容。如此,既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他们善学乐学的兴趣,身临其境,增强了学生的“言传意会”之感,从而为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植入了师生互动的活性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