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花关索传》的民间叙事策略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ming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花关索传》作为民间说唱艺术的底本,充分体现了民间艺人的叙事策略:其一,《花关索传》的重复叙事模式;其二,《花关索传》的民间审美色彩。它所蕴涵的民间叙事策略为明代小说的繁荣昌盛提供了珍贵的艺术经验。
  关键词:《花关索传》 重复叙事模式 民间叙事策略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民间叙事,是指说唱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叙事,这种叙事和文人叙事是相对应的,即民众的艺术叙事。《花关索传》作为民间说唱艺术的底本,充分体现了民间艺人的叙事策略:其一,重复叙事模式;其二,民间审美色彩。它保留了最原始形态的小说因素,体现了小说的母体胚芽状态。作为一部在明代广泛流传的一部长篇说唱文学,它所蕴涵的民间叙事策略为明代小说的繁荣昌盛提供了珍贵的艺术经验。
  一 《花关索传》的重复叙事模式
  《花关索传》情节追求曲折动人、一波三折、跌宕生姿,唱本不断地展开一个个新的天地,强烈地吸引着听众和读者,而且情节形成环中套环的叙事模式,让听者读者都深陷其中。唱本中情节最迂回曲折的是关于关索娶鲍三娘的情节。在关索与鲍三娘的故事情节链上,大情节中套小情节,套中有套,鲍三娘出场就经历了三次伏笔。关索在认母之后启程寻父。在启程前,外公就交代“宁吃三斤姜,莫引鲍三娘。”就为关索遇到鲍三娘埋下伏笔,同时向听众和读者从侧面暗示鲍三娘的厉害,这是鲍三娘正式出场前的第一次伏笔。在去西川的路上,关索经过鲍家庄,分 亭的大言碑上写道:“斗得我的,与他结为夫妻;输于我的,与我碎尸万段。”这是鲍三娘正式出场前的第二次伏笔,从侧面反映出鲍三娘的武功超群以及独立不群的性格,要亲自比武招亲,寻得自己的如意郎君。关索来到鲍家庄挑衅,杀了喽 十九个,前来应战的鲍三娘的父亲鲍凯,被关索用箭射中。鲍凯受伤回到家中,鲍三娘的两位兄长前来应战,又被关索双双捉住,这才引出鲍三娘的正式出场,显示出民间艺人高超的叙事艺术。鲍三娘正式出场见到关索之后,虽然对关索一见钟情,但还是要比武招亲。关索如愿以偿娶得鲍三娘,关索娶鲍三娘似乎已经结束,但是民间艺人并没有停止高超的叙事艺术。关索娶得鲍三娘,本以为修成正果,然而又横生枝节,鲍三娘的未婚夫廉康出现了,要和关索争夺鲍三娘。关索与廉康太子之事既是关索与鲍三娘故事情节链上的小情节,同时也是一个波澜起伏的大情节。关索和廉康一番大战,最后廉康落马而死,本以为鲍三娘一事已经结束,但是艺人还不满足,让情节再生波澜让关索带领众军马兄弟踏破廉康太子的大寨,结果廉康之弟廉旬逃走了,为下文廉荀为寻报仇的情节埋下伏笔。关索在见到父亲之后,廉康之弟廉旬前来找关索报仇。关索出场与廉旬交战,可惜关索的豹雷马害怕廉旬的金精兽,关索处于败势,最后姜维出主意,给关羽的因旨马下药,从而骗出因旨马,关索骑上因旨马,才战胜了廉旬,关索娶妻鲍三娘之事才最终结束。
  由此可见,唱本采用的是金线串珠的结构方式,表现出脉络分明、井然有序的线性特点,书情起伏跌宕,张弛相间。说书人之所以采用这种线形结构模式,主要考虑到听众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如果线索多了,听众容易搞混,理不清头绪,说唱表演效果就差了,所以故事情节尽可能惊险曲折,但故事线索则必须单纯明朗。由此可见,鲍三娘之事,包括二个大情节。关索娶妻鲍氏,与鲍三娘之父亲先打斗,然后是鲍氏之兄弟,最后捉住鲍三娘,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娶得鲍三娘,这是第一个大情节。关索与廉康太子之事是第二个大情节。每个大情节包括若干小情节,最终形成大情节套小情节,大情节与大情节环环相扣的叙事艺术。在两个大情节中,又分别重点描绘关索和鲍三娘的打斗以及关索和廉旬的打斗,情节叙述得奇之又奇、曲折有致、一波三折,整个说唱过程的叙事艺术具有摇曳生姿之美,正如郑振铎所言:“说书家是唯恐其故事之不离奇、不激昂的,若一落于平庸,便不会耸动顾客的听闻。所以他们最喜欢取用奇异不测的故事、惊骇可喜的传说,且更故以危辞峻语,来增高描述的趣味。”
  纵观《花关索传》的叙事艺术,基本上形成“闯关”的模式。关索似乎一关一关地闯,在娶妻、认父、下西川、替父报仇四个重大情节中,形成了一个稳定的重复模式。即遇到阻碍——克服阻碍——成功。一个关口一个关口的克服,在克服了一个关口后,又会遇到新的关口要闯,这些关口分开来也成为一个独立的故事,每个关口充分体现了叙述的三段式结构。这种“闯关”重复叙事模式的形成,是和说唱的现场性有关系。这种重复叙事模式,叙中又有变化,让听众在熟悉感和陌生感中带来新的审美感受。长篇说唱不是一会儿就能说完的,为了符合演出特点,便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环环相扣就形成了鸿篇巨制,这是历代民间艺人的杰出创作。《花关索传》保留了民间叙事奇之又奇的叙事艺术,为后代说唱艺术保留了模仿的标本和学习借鉴的文本,为明清小说的繁荣提供了可供学习借鉴的叙事模式和珍贵的叙事经验。《花关索传》“是从元刊本翻印的,初刻的年代还可以推前一百多年。”即元末明初。作为在《西游记》之前的一部广为流传的说唱文学作品,它对《西游记》创作模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花关索传》这种重复叙事的模式结构正是《西游记》所采纳的模式结构。《西游记》是文人作者在民间说唱以及戏曲的基础上融合文人的叙事才能而创作的流传千古的名著。唐僧师徒在取经途中的历险故事,就是运用一个大体相近的模式加以演说的:“师徒途径某地→妖魔捉住唐僧→孙悟空斗败妖魔救出唐僧→到某地妖魔又捉住唐僧。这些类同、袭用现象,主要就是由于说唱文学因循某些基本模式演说故事造成的。”由此可以看出,文人小说对说唱叙事的借鉴,也可以看出明清小说在民间说唱的基础上脱胎而出,民间高超的叙事艺术是文人小说取之不尽的源泉。正是民间说唱和文人小说的这种密切关系,《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在说书的基础上形成文人写定本,小说又用固定的文本形式保留了民间叙事的杰出成就。
  二 《花关索传》的民间审美色彩
  《花关索传》的叙事带有浓厚的民间色彩,符合民众娱乐的消遣心理和审美心理,在叙述中体现了民众的道德观念和审美观念。   第一,讲究场面的热闹,特别是武打场面的热闹。正如元杂剧《风月紫云庭》一曲《混江龙》所言:(旦)我勾栏里把得四五回铁骑,到家来却有六七场刀兵。我唱的是《三国志》先饶十大曲,俺娘便《五代史》续添《八阳经》。女子和母亲吵架的热闹情形用说唱艺术的热闹来比喻。《花关索传》中的场面描述得热闹动人,特别是关索和众多人的打斗,都写得场面热闹,引人入胜,使听众仿佛身临其境。
  《花关索传》中的武打场面非常热闹,也符和民众猎奇的审美感受。《花关索传》中众多的武打场面构成了说唱词话的主要部分。据粗略统计有关索下山给师父找水喝,遇到十几个强徒落草人,关索与之打斗;关索回到外公家后与索要金银的太行山两个草强人许拔山、赵拿云的打斗;关索去寻找父亲的路上与野猪山强人的打斗;与吴国使者宋金刚的打斗;与鲍凯的打斗;与鲍氏兄弟的打斗;与鲍三娘的比武打斗;与廉荀的打斗;与芦塘寨王桃、王悦的打斗;与廉荀的打斗;落凤坡宴会上与吕高、张林的打斗;下西川与巴州吕凯的打斗;阆州与王志的打斗;与周霸的打斗;与成都周仓的打斗;与吕蒙、吴王、陆逊的打斗;与曾霄的打斗等一共近20处武打场面的描写。每次武打场面都有所不同,说唱艺人对每次武打场面的描述重复中又有变化,如对十八般武艺的描绘:关羽的三停刀、关索的宣花斧、周霸的火须刀、鲍三娘和关索的红锦索和箭术,让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每场武打场面艺人都描述得热闹非凡而且层次分明,如关索和鲍三娘的比武场面,热闹中又赋予变化。两人共进行了四次打斗,每次打斗都换了一种兵器。首先两人用刀枪比试。“鲍氏三娘双刀使”“关索也把枪来使”,比武打斗的过程非常激烈。“一来一往打龙战,一你二往凤番身。三似龟山降水母,四如焚会定鸿门。五似□命争社稷,六如虏木下沙门。七似九霄云里去,八如那吒降尼兵。九似蛟龙扯断索,十如猛虎僮山门。看看斗经多时节,几曾输了几曾瀛。”然后,两人又换了兵器继续比武。鲍三娘的飞镯武器暗器袭击关索,关索开弓射箭。鲍三娘用飞镯和关索的弓箭比试。二人弓箭与金镯的比试,还是分不清输赢,紧接着又比试箭术,二人射金钱上的四个字,射中为赢。关索的射箭,“金钱上面观仔细,荸眼何曾差一分。”鲍三娘“金钱上面观仔细,劈开前□甚分明。”二人已经比试了三番,还没有分出胜负。之后,关索与鲍三娘又换了兵器,鲍三娘和关索分别用自己的红锦索锁住了对方,二人打了一个平手,最后,张擒龙用箭帮助了关索,这场激烈的比武才算结束。
  第二,道德观念的简单鲜明。这表现在对孙吴、曹操的贬低与嘲弄,“拥刘反曹”倾向明显。由于关索替父报仇题材的特殊性,艺人又突出了“反吴”的明显倾向。艺人认为,刘备是汉室的真龙天子,因此,对曹操、孙吴一方尽情的嘲弄和讽刺。民间艺人还虚构关索打败吴王的情节。艺人对吴王的命运之所以这样处理,显然是出于民间对关羽之死的遗憾,因此,不顾真实的历史让关索杀了吴王替父报仇,这让市井平民听后感到十分痛快、解气,这也反映了民间大众崇拜英雄、敬慕忠臣、痛恨奸贼的民族文化心理。
  第三,艺人喜欢用一些误会巧合营造喜剧效果。如关羽与东吴的姚宾结为兄弟,结果姚宾起了歹心,盗走了关羽的因旨马。因为,姚宾骑了关羽的宝马,打扮的跟关羽相似,身长一丈,一部胡须。姚宾正好骑马经过关索的营寨,而且他自称是关羽。关索信以为真,但是也不至于鲁莽,就让母亲胡院君来认人。此时正好张飞前来,才解除了误会。又如,关索认了父亲之后,廉旬前来找关索报仇。提名找关羽替兄弟报仇,又引起一个喜剧性的小误会。关公回去后错怪关平,以为是关平干的好事,这样的误会巧合使得情节松张有驰。还有一些搞笑性的小情节,如关索认了父亲之后,廉旬前来找关索报仇,关羽生了关索的气。在打斗过程中,由于关索的豹雷马害怕廉旬的青金兽,关索处于劣势。姜维为了让关索骑上关羽的因旨马,就给马下药,然后假装给马看病,骗出关羽的宝马,这样的情节让人捧腹大笑。
  《花关索传》的民间审美色彩对明代小说有着重要启示与影响,尤其是对小说《三国演义》。第一,小说中取材民间说唱的情节特别讲究场面的热闹,如关羽千里走单骑中的武打场面。小说详细描述关羽与东岭关孔秀、洛阳韩福和牙将孟坦、汜水关卞喜、荥阳太守王植的斗智斗勇场面,场面惊险刺激。第二,《花关索传》道德观念的简单鲜明,艺人根据市井平民的好恶来改动历史,进行虚构和渲染,对待曹操一方,关索在落凤坡的宴会上轻而易举地杀了曹操手下的吕高、张林,逼得曹操无路可退,曹操只好拱手将荆州送给刘备。“拥刘反曹”的倾向影响了小说《三国演义》的道德倾向。第三,艺人喜欢用一些误会巧合营造喜剧效果,在小说中误会巧合的情节在诸葛亮、关羽、张飞的故事情节中比较突出。
  在小说《三国演义》成书之前,关索故事已经广泛流传。《花关索传》是关索故事的集大成者。在小说《三国演义》成书之后,关索的故事也成为其中的一个部分。万历年间坊刻的《三国志传》建阳本有关索故事,最早的叶逢春本加入关索故事。小说成书以后即建安本又插入关索故事又证明:小说在成书以后依然吸收民间养料,使得说唱文学的民间审美色彩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花关索传》的民间审美色彩对明代小说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影响。
  参考文献:
  [1] 程蔷:《民间叙事模式与古代戏剧》,《文学遗产》,2000年第5期。
  [2] 朱一玄校点:《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花关索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3] 郑振铎:《论元刊全相平话五种》,《古典文学论文集》(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4] 赵景深:《谈明成化刊本“说唱词话”》,《曲艺丛谈》,中国曲艺出版社,1982年版。
  [5] 纪德君:《民间说唱与通俗小说双向互动研究》,博士后出站报告,2007年。
  作者简介:韩霄,女,1978—,河南南阳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明清文学),工作单位:南阳理工学院文法学院。
其他文献
在掩埋所有证据之后,阴谋永存。  —— 林凛    阴谋!  什么阴谋?      故事的开始发生在华盛顿。  一天晚上,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女人下班回家,她一边看新闻,一边做晚餐。玛格丽特有着和所有普通人一样的生活:上班,下班,吃饭,睡觉。  此时,电视里正在播放一条车祸的消息,并且放出了死者生前的照片。死者是一个叫罗恩的中年男性,开车回家时刹车失灵,导致车祸。一看到这张照片,玛格丽特搅拌蔬菜色拉的
期刊
摘要 《福尔赛世家》这部小说是英国20世纪现实主义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的代表作,作家在这部小说中通过现实主义手法叙述了他所处时代的英国社会生活,其中所突出的异化主题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进行关联,通过福尔赛人们各种异化表现,揭示出作品的深刻思想意义。  关键词:约翰·高尔斯华绥 《福尔赛世家》 异化表现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约翰·高尔斯华绥出生于英国有产家庭,他生活的时期是
期刊
摘要 本文从存在主义角度分析托马斯·哈代小说《远离尘嚣》中的伽百列的生存哲学。伽百列充分意识到世界的荒诞性,勇敢地接受荒谬与挑战,属于现实中的个体。伽百列相信个体的独立与自由。他通过自由选择超越荒诞现实,创造自己的本质,同时也为自己和他人的选择负责。最终伽百列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心爱的人芭丝希芭走到了一起,实现了存在主义意义上的婚姻。  关键词:自由选择 现实 存在主义 本质  中图分类号:I106
期刊
摘要 作为文学中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受到了俄罗斯作家的特别关注。多个世纪以来,由于受多神教万物有灵观的影响,俄罗斯人对自然母亲表现出了无限的敬仰与热爱。这一点在莱蒙托夫的作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但随着对少数民族了解的深入,他们的野蛮与粗俗使他意识到,“文明”对“自然”进行改造的必然性。于是,在作家后期的一些作品中,其自然观便呈现出矛盾的一面。这是他对人类生存及社会发展进行思索的结果
期刊
谨以此文献给竹之内先生。  序幕:  久木寺位于逗子市郊的达摩山上,背山面海。已经有了六百年的历史。  游客穿过正红色的寺门,登上台阶,就能看到里面古朴的大观明石塔。塔身最下端的圆敦上有历代书法大师的题字摹刻,塔身上则留有刚健有力的“观明自在,虚华静空”八个大字。背后则又是一偈:“念念照常理,心心摄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在石塔周围,素白的石灯于蜿蜒坡道中一字排开,透着肃穆。清脆竹节和树段
期刊
摘要 游览诗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产物。它再现了当时人们游览活动的盛况,对中国旅游文化影响深远。游览诗在创作实践中,构建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四者相结合的艺术模式,虽然不如此后的旅游文学成熟,但对于山水诗和游记散文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游览诗 艺术模式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游览诗类出自梁代太子萧统的《文选》,共录游览诗23首。游览诗是魏
期刊
摘要 有着移民经历的谭恩美十分关注华裔女性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其小说也多以展现华裔女性生活为主题。本文以谭恩美小说中对中美文化夹缝中华裔女性身份的追寻为研究对象,对华裔女性在两种文化中寻求自身的身份定位的过程进行了论述。  关键字:谭恩美 中美文化 华裔女性 身份定位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移民国家,但多种文化的碰撞使得这些身受多重文化影响的人们在文化冲突和碰
期刊
摘要 饮茶风俗在宋代极盛,文人茶诗数量众多,苏轼尤甚。苏轼茶诗内容丰富,不仅有种茶、煎茶、品茶等风俗,而且以茶喻人、借茶讽世、饮茶参禅,体现了诗人物我两忘、万事随缘的人生体悟。  关键词:苏轼 茶诗 丰富性 人生态度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宋人尚茶。葛兆光在他的《禅宗与中国文化》一书中说:“唐代与宋代文人士大夫一热一冷、一粗一细、一动一静、一尚武任侠一修文
期刊
摘要 曹麟开的《塞上竹枝词》有着明确的创作追求:意宁浅而较真,事虽新而必切体。三十首竹枝词化深奥为浅显,以客观描写代主观叙述,体现了对“真”的追求。构思精心、典故巧妙,想象奇丽,时空对举、郎妾模式的运用都较好地体现了曹麟开对于竹枝体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其诗将新疆地域性文化与南方竹枝词的形式、情调融合为一,创作出来的竹枝词风味浓厚,在乾隆朝乃至清代新疆竹枝词创作中独树一帜。  关键词:曹麟开 《塞上
期刊
摘要 潘岳在仕途坎坷之时创作了《闲居赋》,表达了自己归田养拙的隐逸思想,这与西晋的社会政治环境紧密相连。西晋社会黑暗,士族制度兴盛,政治斗争激烈,而且儒学衰退,玄学兴起,士人在仕与隐之间徘徊。潘岳虽然隐田园,过着自给自足、充满亲情友爱的生活,但是他自幼受儒学影响,以治国安邦为己任,心忧黎民百姓,所以仍想积极入仕。  关键词:政治环境 儒学家风 委曲求全 仕途坎坷 创作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