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宝玉”的相逢与离散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qi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红楼梦》;教育启示;解读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4-0071-02
  《红楼梦》第十三回到第十五回,一直都在写秦可卿的丧礼,但作者没有把所有笔墨都放在丧礼本身这件事上,而是在好多段落里,把丧礼当作了叙事背景,引出若干其他精彩的故事。这些内容看上去像故事的“旁枝”,并不十分重要,但仔细品读,还是能够读出作者的良苦用心和笔笔深意。例如,贾宝玉跟随家人去铁槛寺送灵的路上,一天之内先后认识了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出场,其实与整部小说没有多大的关联。作者既然写了,而且把他们的出场放在了同一天,让他们直接与贾宝玉这个全书第一主人公相遇并接触,那自然大有奥妙。
  第一个人,是位高权重的北静王水溶。北静王在道旁设灵帐,吊唁秦可卿。期间,他向贾家人提出要见宝玉。宝玉闻知后的反应是:“那宝玉素闻北静王的贤德,且才貌俱全,风流跌宕,不为官俗国体所缚,每思相会,只是父亲拘束,不克如愿。今见反来叫他,自是喜欢。”
  可见,虽未曾会面,宝玉对此人也是颇有好感的。见面之后,宝玉眼中的北静王是这样的:“头上戴着洁白簪缨银翅王帽,穿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系着碧玉红鞓带,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丽人物。”
  北静王看了宝玉,称赞道:“名不虚传,果然如‘宝’似‘玉’。”然后又看了宝玉出生时含着的那块玉,还把皇上刚赐给自己的鹡鸰香串送给了宝玉。
  这是北静王在前八十回里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正面出场。这一段区区几百字,平平淡淡,没有什么大的事件发生,却颇值得玩味。大家有没有发现,北静王的气质,和宝玉十分相似?而且,两人互相吸引、惺惺相惜,似乎有某種神秘的联系。
  笔者认为,这个才貌俱全、气质不凡的北静王,其实就是贾宝玉的一个幻像,是他希望自己将来成为的那个样子。就像很多人在少年时,都会在心里树立一个完美的偶像形象,不经意间就会去模仿他的言行,让自己无限靠近那个影子。而北静王之所以亲近宝玉,是因为他也把宝玉当成了昨天的自己,对那份少年的淳朴、真诚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宝玉在这一天里遇到的第二个陌生人,是城郊乡村里一个叫二丫头的村姑。拜别北静王,送殡队伍出了城,路过一个村子,王熙凤要下车休息,就带着宝玉等人进了村。
  这是宝玉第一次走近并接触农家生活的场景。书上说他:“凡庄农动用之物,皆不曾见过。宝玉一见了锹、镢、锄、犁等物,皆以为奇,不知何项所使,其名为何。小厮在旁一一的告诉了名色,说明原委。”
  这时,他看到炕上有个纺车,很是好奇,于是动手玩了起来。就在此时,只见一个十七八岁的乡下姑娘跑过来喊道:“别动坏了!”
  宝玉的随从们吓坏了,急忙去呵斥这个村姑。宝玉本人却并不在意,“忙丢开手”,并陪笑说:“我因为没见过这个,所以试他一试。”
  那丫头道:“你们那里会弄这个,站开了,我纺与你瞧。”说着,就纺起线来。宝玉正要说话,有村里的大人来把姑娘叫走了。宝玉顿时觉得“怅然无趣”。
  歇息了一会儿,要走了。宝玉仍惦记着那个丫头。上车走了不远,终于迎面看见:“二丫头怀里抱着他小兄弟,同着几个小女孩子说笑而来。”
  这时候,作者写了这样一句话:“宝玉恨不得下车跟了他去,料是众人不依的,少不得以目相送,争奈车轻马快,一时展眼无踪。”
  在前八十回里,这个二丫头,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可是,通过宝玉的反应可知,这个人物的出现,并非是作者随便写的。曹公此笔有何深意?此女与宝玉有何关系?笔者认为,这个质朴憨直、天真无邪的村姑,也是另一个宝玉,是未曾受过儒家文化浸染的宝玉。
  如果说北静王是高配版的宝玉,那二丫头就是低配版的宝玉,是纯真自我的化身。短暂的相遇,宝玉的“怅然无趣”“恨不得下车跟了他去”,正是因为对纯真自我的依依不舍。
  宝玉此时的心情,也许只有一个人能理解。就是北静王。因为他对宝玉的情感,正是宝玉对二丫头的情感。从后边的情节来看,北静王虽未再出场,但通过别人的叙述看得出,他对宝玉的挂念一直在持续。而宝玉对二丫头,想必也是如此。
  这种留恋,这种不舍,是一个人在成长路上,对昨天的自己的频频回望和幽幽缅怀。
  人生路上,每个人都在奔向远方的自己。北静王是如此,宝玉是如此,二丫头也是如此。
  只是,每一步前进,都要与昨天的自己有个告别,难免伤感。正如作者所言:“争奈车轻马快,一时展眼无踪。”又如脂砚斋所批:“人生离聚亦未尝不如此”。
  现在,很多学校会在毕业典礼上设计一些关于“告别”的内容和仪式。很多孩子会不舍,会哭泣,会因为离开熟悉的校园生活而心生惆怅。其实,那就是对过往另一个自己的告别。
  对于这样的告别,心理学大师马歇尔·卢森堡在书中写道:“感到遗憾是难免的,但是,正是这种遗憾,让我们一步比一步更靠近自己的目的地。”
  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成人礼,是学会告别。
  学会告别,就是把曾经的自己珍藏在心底,面向前方,努力去追赶那个理想中的未来的自己。这个瞬间,就是生命成长的高光时刻。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其他文献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当今教育形势下的中职教育更是如此,学生厌学之风时起,如何让学生学好《基础会计》课,领学生迈入会计之门,让会计专业的学生有继续学习下去的热情,是每一位会计教师积极探索的问题。多数教师认为《基础会计》这门课简单,但是并不好教。让学生从一点都不会到入门,直至精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学生把基础内容掌握了,真正读懂了会计这门语言,就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在以后的学习中犹如顺水行舟,
懂乒乓球的人都知道,现在有一种打法叫“拧拉”。过去,“搓”“削”“推”等打法比较常见,现在往往是看到对手的球过来就直接“拧拉”,拧得带劲,拉得有力,既好看,又管用。“拧拉”成为乒乓球比赛中的关键一招,也是高手过招时的制胜法宝。  “拧拉”关乎输赢,人生贵在“拧拉”。如果把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比作一场乒乓球赛,那么比赛的成败输赢就在于“拧拉”。“拧拉”的好处是给自己拧出机会和主动,拧出干劲和冲劲,
〔关键词〕生命教育;心理辅导;挫折教育;反思  曾经,年轻的我一直以为公开课的精彩在于课堂气氛的活跃,在于教师生动的语言,在于学生精彩的发言,而那一次公开课,让我真正地感受到了什么才是精彩的心理活动课……  《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开展生命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长期以来,由于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常常得不到及时指导,对无法预料且时有发生的隐性伤害往往难于应对,导
〔摘要〕心理剧作为学校团体辅导的一种方法,可从促进个体人格完善、形成正确合理的人际认知、提高人际沟通能力、降低情绪困扰等方面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本研究将心理剧融入班级管理和班会课中,效果良好。  〔关键词〕心理剧;班会课;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13-0039-03  班会通常是德育工作的有效形式,能够集中解决班级中存在的
〔摘要〕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现实中的教师群体职业倦怠、幸福感缺失、情感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等种种心理不适应现象日益严重。为改善这些不利于教师身心发展的状况,本研究在教师培训的实践活动中引入心理剧技术,帮助教师发现工作中潜在的意义及自身的优势,唤醒人生幸福感,构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心理成长共同体。  〔关键词〕心理剧;教师共同体;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
〔关键词〕生涯教育;生涯启蒙;生涯探索;生涯决策    生涯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学校、个人的全面关注,人们普遍寄希望于通过生涯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生涯规划能力,让学生从人生发展角度思考当前的学习生活。然而,如何构建生涯教育体系为学校和老师广为关注。“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的生涯教育模式,从生涯启蒙、生涯探索、生涯决策三个角度全方位开展生涯教育,成为符合生涯教育规律的生涯教育新模式。  王涛
时间定格在2015年9月16日13时。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亲王郑重宣布:中国杭州获得2022年第十九届亚运会主办权。这意味着自1990年北京亚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后,杭州成为第三个举办亚运会的中国城市。??????正在修建中的杭州奥体中心。亚运带来什么夏亮新华社浙江分社2022年亚运会举办权花落杭州,这也是亚运会第三次与中国结缘。但这一次很多人对亚运的态度十分冷淡,甚至表现出抵触,认定举办
少年负壮气武磊被称作“武球王”,字面上看是称赞,却透着显而易见的调侃。说句最“诛心”的话,尽管被认为是当下中国最好的前锋,可他进入顶级联赛以来还从未尝过夺冠的滋味。2017赛季是武磊离中超冠军最近的一次,个人状态不错,上海上港也兵强马壮,球队提出了“三线争冠”的目标。中超联赛的现实意义与夺冠希望同样大,上港倾注了巨大投入,前2/3个赛季中一直在积分榜上同广州恒大形影相随。随后,上港获得三次赢球即可
我对克里斯·威克姆教授《罗马帝国的遗产》一书有浓厚的兴趣,因为我觉得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摆脱柳宗元对封建制的过度悲观主义、对郡县制的过度乐观主义。威克姆对欧洲古代史的看法,也让我想起了顾炎武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总结。  在古代社会是否真正存在过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如何来界定古代的中央集权统一帝国?如果我们将封建理解为与中央集权统一国家对立的状况,在多大程度上,古代国家能够脱离
英国学者彼得·拉斯莱特(Peter Laslett)在其里程碑式的《洛克〈政府论〉导论》(以下简称《导论》)中,以颇为纳罕的语气告诉我们:“审慎”的洛克直至去世前大约一两周,才终于在遗嘱中承认了自己是《政府论两篇》(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的作者,“如果没有这份十分偶然的临终遗言,我们将没有任何他写了此书的直接证据”。其实,从该书出版的那一天起,人们便已纷纷猜想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