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铜鼓文化的守护者

来源 :文化月刊·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083832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鼓王”的铜鼓收藏馆
  他是县政协主席,为什么要四十年如一日地收藏铜鼓?又缘何走上了一条举巨债建民间铜鼓收藏馆的艰辛路?为此,笔者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民间铜鼓收藏馆,采访人称“鼓王”的壮族收藏家陈耀灵。
  走入铜鼓收藏馆,东汉以来多的百余面形态各异的铜鼓跃入眼中。收藏馆按铜鼓的历史、性质、用途等分为鼓王厅、鼓源厅、鼓庆厅、鼓威厅、鼓神厅展示,有铜铸大力士双手擎铜鼓像,有铜铸罗汉肩挑铜鼓像……不管是铜鼓还是少女、罗汉等配件,工艺之精湛都令人叫绝,铜鼓身上的纹样更是千姿百态,从乳钉纹、人鱼纹、兽形纹、云雷纹,到狩猎、战事、祭祀、十二生肖像、双龙祈祷图,再到吉祥用语“永世家财万代进宝”、“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等,许许多多的民间传说、故事都呈现其上。衣着朴素、面容和蔼的陈耀灵告诉笔者:“其实,每一面铜鼓都是一部民族史书,记载着民间传说、农事、历史事件等内容。”
  铜鼓是中国古代南方及东南亚世居族群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史学界有“北鼎南鼓”之说。目前世界上仅有2400多具馆藏铜鼓,以“世界铜鼓之乡”而闻名的广西河池市民间现存的传世铜鼓1400余面,几乎与全国其他地区馆藏铜鼓总量相等。而东兰县现存传世铜鼓有612面,为全球民间铜鼓收藏之最。铜鼓在广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700多年前,当时被视为通神“神器”和权力“重器”,也作为乐器。东兰县民间藏鼓、护鼓、养鼓、祭鼓、赛鼓、舞鼓之风至今犹盛,可谓铜鼓文化绵延千古的“活化石”。
  铜鼓在当地壮族、瑶族人民心中是吉祥之物,是最神圣、最具威信的器物。广西河池沿红水河流域民众只有在节日庆典、喜丧仪式中,才使用铜鼓,平时则深藏不露。
  悬壶济世获赠铜鼓
  “命中注定,我与铜鼓结缘。”说起收藏铜鼓,陈耀灵难掩心中的喜爱。他说:“12岁那年,我一年内三次掉进波涛汹涌的红水河,居然每次都化险为夷。父亲求问一位算命先生,先生说我落的河段叫‘铜鼓岸’,是水中的铜鼓救了我。”陈耀灵不迷信,从此却对铜鼓产生了兴趣。
  陈耀灵的祖辈行医治病,专治疑难杂症,他自幼得到家传,上中学就开始跟着父亲悬壶济世。1973年冬的一天,陈耀灵外出时遇见一位40多岁的男子背着一个十来岁的男孩满头大汗地奔跑,后面紧跟着七八位青年男女,经打听得知小孩被毒蛇咬伤,正急送医院抢救,陈耀灵急忙追上去叫大家停下,只见小孩脸色紫黑,气微脉弱。“让我试一试!”说话间,陈耀灵到路边采了一把草药,放在嘴里嚼起来,把嚼好的药涂抹小孩伤口四周,然后包扎,又用嘴里的药液对着小孩的对哺,不久,小孩气粗了,眼睁开了,可以小声说话了。
  小孩得救后,孩子家人要以牛作答谢礼。当地农家视牛如命,送牛是大礼,陈耀灵当然不肯接受,最后小孩家人以一面家传铜鼓相赠,这就是他第一面铜鼓的来源。
  “为了这一对护鼓神和守鼓神,我追踪了12年!”陈耀灵指着办公室兼仓库里存放的两面大力士铜鼓感叹。笔者上前仔细观看,只见其中一面铜鼓图案是壮家汉子仰头,双手擎起一面鼓,双臂肌肉突出,鼓面光滑圆润,透出一股威严的气势。
  陈耀灵说:“刚开始铜鼓主人不舍得,说这是祖传宝贝,每一年都要祭拜。于是,我逢年过节都去看鼓,一直到第12年,主人家的孙子被烫伤,我把小孩治好,主人才把这面鼓送给我。”
  陈耀灵还曾经在治好一家5口人的疑难杂病后,得到了一具大型铜鼓。他们诚恳地说:你喜欢铜鼓,这是你的缘份,更是我们的福份,你收下这不值钱的铜鼓,只是铜鼓换主换家换地方,铜鼓永远还在。”
  就这样,陈耀灵业余行医40年,一边为群众治病,一边寻访收藏铜鼓,许多铜鼓都是妙手回春的回报,这让他成为笔者目前所知的全国个人收藏铜鼓最多的人。
  举债建馆护“活化石”
  广西铜鼓集冶炼、铸造、雕刻、绘画、装饰、音乐、舞蹈和宗教文化于一身,是融多元性和独特性为一体的民族文化遗产,以其活态性、完整性成为不可多得的民族文化“活化石”。2006年河池市“壮族铜鼓习俗”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兰县于2009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铜鼓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
  “收藏的铜鼓不展示、不研究,就失去了传承的意义。相信我保存下来的铜鼓,将来会有一天发出璀璨的光芒。”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陈耀灵从2006年开始先后借贷600万元人民币建立民间铜鼓收藏馆,历时三年后并开馆迎客。
  在借债建馆的几年间,陈耀灵拉上了亲朋好友一起出钱出力,就这样减少了近一半的资金。另外,除了自己进行设计和组织施工外,所有材料都是自己负责采购,平整地基、开挖基础、搬运材料等技术要求难度不大的工作也是亲力亲为。借钱还债的压力,让陈耀灵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也领略到了创业的酸甜苦辣。
  陈耀灵介绍:“在我最艰难的时候,除了政府支持,我的亲戚、朋友纷纷伸出援手,慷慨解囊。在南宁做生意的韦才员,我以前从不知其人其名,在南宁偶尔相遇,交谈中他得知我到南宁找朋友借钱建馆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一事,当场就借给我5万元,连借据都不要我写。还有20年不见面的北海朋友覃庆开,得知我建馆困难,马上寄来两万元,直到现在,他的电话我也不知道,连一句感谢话都没法对他说。还有广西百色、南丹几位好朋友都是如此,我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些雪中送炭的兄弟。”
  壮心不已步伐矫健
  现在,陈耀灵的“东兰民间铜鼓收藏馆”已经成为广西传承和发展壮族铜鼓文化的重要载体。走进这家民间铜鼓收藏馆,就如同走进壮族历史文化的活态陈列。然而,陈耀灵坦言:“其实,我的收藏馆并没有完工,有一个大展示厅还没钱装修,有几十件非常精致的铜鼓还在三处秘密存放。”
  经再三请求,陈耀灵带笔者看了他鲜为人知的“宝贝”。笔者看到,每个房间里都堆满了铜鼓,且个个格外精致,其中一件是图案为半裸少女,披着薄纱,高挑丰满,面部表情栩栩如生,肩上扛着铜鼓,手提花篮,令人观之如沐春风。笔者欣赏良久不禁感慨:“这简直是中国的‘维纳斯’雕像啊!”
  “铜鼓是我们壮族人民的骄傲,铜鼓上的各种图饰和配件,都是古代骆越人熟悉的事物,一方面展示了他们的生活场景,另一方面体现了他们独特的审美意识和战胜自然的信心。可以说,这些铜鼓集中体现了我们壮族先民的勤劳与智慧。”陈耀灵一语中的。
  世界的铜鼓在中国。如今“东兰民间铜鼓收藏馆”已经成为当地文化和旅游的名片,收藏馆对外开放至今,已有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及游客前来参观,不少专家对东兰县深厚的铜鼓文化赞叹不已。
  俗话说:上阵父子兵。如今,陈耀灵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广东当了几年建筑工程师也被他拉进团队。陈耀灵透露:“以后我还要想办法出一至两本关于铜鼓文化的书,向世界推介铜鼓文化。”
  如今馆内收藏的100多面铜鼓凝聚了陈耀灵40年的心血。陈耀灵表示:“自己是东兰最穷的人,也是最富有的人。馆内所有的鼓都是我的,又不是我的,不过物品的归属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能够为传承和发展我们民族铜鼓文化尽自己的一份责任……”
  听,这就是陈耀灵前行在铜鼓文化收藏与传承路上,艰难而铿锵的脚步声!
其他文献
是谁导演这场戏  在这孤单角色里  对白总是自言自语  对手都是回忆  看不出什么结局  ——许茹芸“独角戏”  一辈子  打小儿听惯了“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的我们,时常会陷入一种恐慌,就是站在生命的换乘口,却已忘记了千折百回的来路。  有一类人在自述中,描摹着他人的故事;在对他人的讲解里,隐喻着自己的悲剧。就像老舍先生,就像《我这一辈子》。  老舍先生的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四万来字,第一人
期刊
我生长在齐齐哈尔周边的一个村子里,这里留下了我关于新年的全部记忆。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一提到腊八节,我就会想到从儿时起就熟记于心的一句民谣:“腊七腊八,冻掉下巴”,于是,我们便习惯用大黄米作原料,熬成腊八粥,黏住人们的下巴,以免被冻掉,那时我们一帮孩子可是真信这个。  过了腊八是“小年”,东北人习惯读为“小年儿”,听着亲切。这一天,是人们祭灶神的日子,东北人俗称“祭灶王爷”。今
期刊
我的家乡河南省滑县在豫北平原上,毗邻浚县。这里,没有大山大川,也无大江大河,小时候我常常望着庄稼地发呆,心中暗想——什么时候我可以到大山、草原、沙漠还有海洋去看一看?长大后,我到了很多“远方”,却越发留恋家乡的一草一木和一事一物。记忆中常常闪回般重现的就是家乡过年。  记忆中的过年连着几个节——腊八、祭灶、除夕和元宵,节节有味、秩序井然。印象中,一场大雪常常预示着一个普天同庆,福乐无边的日子就要到
期刊
腊月二十三晚上,父母摆好供桌,焚起佛香,点燃已经打上纸钱印记的火纸,开始过“小年”。这天,家家户户都忙着祭拜灶王爷。灶王爷地位不高,但却是最接“地气”的神灵。老辈相传,这天是灶王爷去天庭叙职的日子,会把这一年的福祸都上报给玉皇大帝,所以民间有俗语说:“腊月二十三,灶君老爷升天,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小年”是山东莱芜春节的开篇,也是一个美妙的伏笔。莱芜是鲁中地区一个宁静安逸的小城,依山傍水
期刊
“一把勺、一块肥肉、一碗蛋浆和肉糜,围着炉边做蛋饺……”,好多年轻人怕是闻所未闻的儿歌,唤起了许多老上海人对过年的记忆。客堂间(沪语指客厅)里大扫除、灶披间(厨房)里做蛋饺、跑到楼下放爆竹、打开家门迎财神、吃年夜饭讨红包、拦个差头(出租车)作人客,这些不仅是对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顽强坚守,更承载着上海市民对于过年的记忆。  相比大部分地区古老的传统,上海人过年似乎没有固定的套路,除了小年夜、大年夜
期刊
“以前啊,吕蒙正很穷很穷,穷到在腊月二十四拜新面公(即灶神,潮汕人称灶王爷,司命宫或者新面公)的时候,连块猪肉都没有,只能拿夫人刘月娥的金钗跟屠夫换一块猪肉。谁知道,屠夫怀疑金钗是假的,追到吕蒙正的家中,取回已经下锅的猪肉,只剩下一碗猪肉水,吕蒙正只能以这碗猪肉水拜新面公。于是,灶王爷知道了吕蒙正穷到连块猪肉都没有,禀奏玉帝,说一定要让吕蒙正中今科状元……”随着母亲年年说着这位“吕蒙正”的陈年往事
期刊
襄阳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在此影响下的襄阳文化便具有明显的交融性、兼容性特征,有史志记载,湖北各地“俗尚杂而多端”,襄阳所在的鄂西北地区便“民兼秦晋之俗”,“有西北之风”。这种多元杂糅的文化特征,在当地节日习俗中体现地尤为明显。襄阳素有“四大节”之说,以春节为首(其三为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襄阳的“过大年”是从腊八节开始的。“吃罢腊八饭,便把年货办。”这是流传于襄阳的一句俗语。腊八
期刊
年三十晚上,时针指向12点。火锅的香味还未散去,窗外的鞭炮声起此彼伏,节日的喜庆萦绕在屋里每个角落。厨房里的一盏添油灯还亮着,这是“守岁烛”,孟浩然有诗云:“续明催岁烛,守岁接长筵”,说的就是守岁烛。母亲对我说,这盏灯要点到年后。  这里是汕头,今年是马年春节,从北方回来,更觉家的可爱。  汕头,是一个在北回归线上的城市。它位于广东省东部,是粤东的政治文化中心。作为中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汕头
期刊
在我的家乡,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赶集的好日子,更是一年的年头。赶集置办的年货中,青菜、海带、年肉、春联与鞭炮是必不可少的五大样,“提溜”(当地方言,提着的意思)不多不少的年货踏上回家的山道,年就这么过开了。  小年后,腊月二十四是扫尘日。扫尘不仅要打扫环境卫生,还要搞好个人卫生。当地讲究,过年不能“陈头”,否则会穷舅舅,这是祖宗流传下来的老话儿,人们会在除夕前剪头发、洗澡,让自己精精神神、干干净净
期刊
临近年末,各种盘点甚嚣尘上,电影圈也不例外,2013年12月初,明星片酬问题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新闻直播间》栏目,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又被拿来“嚼冷饭”,无非是一线影视红星的高片酬给制片方带来了压力,导致影片投资成本水涨船高,无论业内业外都虎视眈眈的拿明星片酬开刀,制作方吐苦水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一个“钱”字,即使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如果花费高昂的价钱请到的明星不能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那这笔高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