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宏聪,1918年生,广东蕉岭人,毕业于西南联大,曾任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2011年8月去世。吴先生逝世后,中共中央组织部及习近平、张德江、李源潮、刘延东、汪洋等同志致送花圈表示悼念。 ——编 者
在吴宏聪教授的追悼会上,我凝视着他静静躺着的遗容,想到以后再不能看到他玉树临风的神采,想到他对中山大学中文系的贡献,想到他几十年对我的支持和栽培,想到我们曾经同欢乐、共患难,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不禁悲不可抑,无法自持。
在高等院校,既需要专心从事教学和研究的学者,也需要精通教育业务且具有管理能力,擅于团结师生的行政人才。吴宏聪教授毕业于西南联大,是著名文学家闻一多的高足。他讲课效果极佳,深受学生欢迎;对中国现代文学有深入的研究,也发表过不少有分量的学术著作。由于工作的需要,他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管理方面,牺牲了许多教学科研的时间,却为全系师生的发展,为树立中文系的良好学风,打下了基础。
在宏聪老师逝世后的那几天,我一直忙着帮助处理后事。等到目送遗体上了灵车,心神稍安,过去几十年与他相处的往事,便一幕幕奔来眼底。
我是在1956年毕业留校工作的。1957年,吴老师被调来中文系担任副主任,实际上,系里的教学科研工作,由他全面主管。以后,除了在“文革”时期,有几年他作为“走资派”靠边站以外,直到1983年,他一直以全副身心,负责领导全系的工作,特别是对年轻老师,一直注意细心培养。当年,我在教学和工作稍稍做出些成绩,他便鼓励表扬,让我增强信心。可以说,他和所有的青年教师、学生亲密无间,感情融洽。下乡劳动时,他和年轻人一起挑泥犁地,摸爬滚打。有一段时期,系里不知何故流行了“老”的称呼,连年轻老师也被称之为“老”,像我刚当上讲师,便被称为“黄天老”。吴老师当然比一般年轻教师年长,大家便戏称他为“吴老老”。这昵称,一直延续了几十年。
我最难忘的,是在“文革”期间,他和他太太黄慕兰同志,在天堂山半山腰抢救我的事。
1969年冬天,我们全系教工到粤北坪石附近的天堂山,参加“五七干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天堂山位于粤湘交界的金鸡岭附近,海拔900多米。一天,我们连队接到通知,要到坪石购买粮食,然后挑米上山。那时,我们每人要挑起几十斤大米,从山路往上走,劳动量实在不轻。不过,当时我还年轻,而且经历过一段时期的挑担锻练,负米上山,自我感觉还算良好。那天的天气不冷不热,我挑的两箩筐大米,也不算重,仗着年轻力壮,便迈开大步,一口气直上山腰。到了稍平的小坡上,才放下肩担歇息。
谁知不歇则已,一放下担子,顿觉天旋地转,两眼发黑,颓然倒地。和我一起挑米的同志大吃一惊,立刻招呼抢救。那时,吴老师夫妇恰好跟在我后面。事起仓促,他俩赶紧和同志们一起,把随身携带的药物塞进我嘴里。我则迷迷糊糊,什么也不知道,只觉眼前慢慢泛起一片黄色的雾,又觉得双腿渐冷,冷气往腹部上升,到了胸口,便失去一切知觉。后来不知是谁在我的“人中”穴位捏了一把,又不知是谁往我嘴里灌入“驱风油”,我才渐渐苏醒。我张开眼睛,只见黄慕兰同志蹲在地上,替我抹着额上的冷汗。我挣扎起来,半开玩笑地说:“今天我差一点真的上天堂了。”黄慕兰便批评我:“你这家伙死性不改,还有心思开玩笑!”话刚落,我忽然又昏了过去。以后同志们怎样心情紧张,怎样多方抢救,我全都不知道。又过了好一阵,我总算醒了过来。休息了好一会,大伙儿才扶起我,继续上山。
那时,吴老师夫妇搀扶着我,慢慢地往山上走。他俩一边批评我好胜逞能,不自量力,不知道不能一口气直奔山腰;一面和我开些玩笑,让我分散注意力。黄慕兰见我神色渐趋平复才告诉我,我的第二次昏厥,是同志们最为担心的时候。附小的何老师身躯肥大,还俯卧地上,让大家抬起我躺在他的背上,隔开冰凉的地气。那时,同志们真心关爱,患难相扶,使我既感激,又感动。而吴老师夫妇对我细心呵护的情景,也一直令我念念不忘。
1974年,学校“复课闹革命”,吴老师也已“解放”,被任命为中文系教改领导小组负责人之一。有一天,我忽然听说他晩上骑自行车,不小心摔了下来,身体受伤,便抽空前往探望。原来,那段时间黄慕兰因病住院,吴老师骑自行车给她送汤水,回家晚了,没看清路上的石阶。车子直冲过去,他跌倒在地,胸部疼痛难忍。到校医室诊治,才知道折断了两根肋骨,而校医水平有限,只能作一般处理。那时,我妹妹在广州市荔湾区医院工作,那里有擅长骨科的名医。我征得吴老师同意,立即陪他前往治疗。
吴老师伤势严重,作为系的负责人,是可以通知学校派车送往医院疗伤的。当时,我建议和有关方面商量,但吴老师坚决不同意,说疗伤是私事,不能动用公车。于是,我只好陪他坐上公共汽车。那个年代,中大前面的新港路还未铺上水泥,马路上坑坑洼洼,汽车上下颠簸,增加了吴老师的痛楚,但他一直强忍着。在疗伤的日子里,我们一直是坐公共汽车来来去去的。吴老师公私分明,不以私事耗费公帑的行为,使我深受教育。身教重于言教,那几个星期,与其说是我陪吴老师治伤,不如说是他给我上了一堂深刻的品德教育课。
一转眼,又到了1989年夏天,我忽然听到黄慕兰同志逝世的消息,十分震悼。我们接触虽不多,但总感觉到她对我常常关切,视我如弟。当时,我却不方便到吴府慰问,只好打听追悼会的时间,径自到殡仪馆参加追悼仪式。
那天,我刚到殡仪馆休息室,吴老师一眼瞥见,便走了过来,紧握着我的手,一面哭,一面说:“这个时候,怎么你也来了呀?”到现在,我已不记得自己是怎样回答的了(后来听钦俊说,当天接到通知要学习文件,全系党员教工都不能参加追悼会),只记得他的泪水滴在我的手背上。当时,吴老师有丧妻之痛,我则处境困难。古人有言,涸辙之鱼,相濡以沫。吴老师滴到我手上的泪珠,不正是我们相濡之沫么?廿多年过去,当我在殡仪馆追悼吴老师时,骤然想起了他曾在这里和我握手泪垂的情状,这一回,轮到我眼泪夺眶而出。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在黄慕兰同志追悼会上,吴老师对我说的几句话,也让我记了一辈子。 1999年,吴老师80岁了。中文系领导和历届毕业校友,出于对吴老的衷心爱戴,也为了感谢他对中文系发展作出的贡献,决定组织起来,举办吴宏聪教授八十大寿庆祝活动。校友们知道了,纷纷积极响应。到11月25日寿诞当天,400多位来自各地历届毕业同学的代表,齐集中大礼堂,大家兴高采烈地祝愿吴老健康长寿,深情回忆他在课内外对学生的教诲。寿庆十分隆重,喜气洋溢,许多校友还带来祝寿礼物,诸如寿屏、花瓶、贺联之类,堆满了整整一屋子。在许多礼品中,他尤其喜欢那套为他量身订制的蓝色西装。校友们想得也真周到,连同这套西装,还有新衬衣、新袜、新鞋、新领带等一整套装备。那天,为了让校友们高兴,他特地穿上了这套崭新的行头,出席庆祝活动。
祝寿会尽欢而散,校友们知道老人家会精神劳累,相约近期不要去打扰他,让他好好休息几天。谁知第二天早上,吴老师却匆匆来到我家。甫坐下,他便说:“这回麻烦了!汕头的几位校友,送来了一个红包,当时不以为意,以为是贺卡之类。昨晚回家打开一看,原来贺卡里夹带着人民币5000元。这怎么行呢?我怎能收红包呢?”我说,这是校友的心意,收下应是可以的。他说坚决不能收,可若是退回去,则拂了校友尊师之意,也不妥。我见他左右为难,气急败坏,只好和他认真研究。忽然想起,当时在读的学生,有不少人经济困难。既然他执意不收,如果把这寿礼用以帮助有需要的学生,未尝不是两全其美的办法。吴老师一听,高兴了。过两天,他就把校友的这笔贺金,转送有关方面。
吴老师爱美,总是衣冠楚楚。可是,他的心灵更美。校友们爱戴他,一起凑贺金以表心意,感情是纯洁的,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吴老师既感谢校友,又对金钱有自己的态度。在今天一些人看来,或许会觉得他似乎有点“迂”,但受过传统教育的人,他的“迂”,往往和清廉、狷介连在一起。从这件小事里,我看到吴老师的人生操守,感佩之情油然而生。
过了几天,我又见到吴老师,便和他开玩笑说,“您最喜欢那套崭新的西服吧!”他哈哈大笑,说:“知我者,黄天也!”跟着说:“其实我更喜欢你写的挂在小礼堂上的对联,因为它表达出中文系师生的情谊。”然后,他欣然背诵了这副对联:“数十载耕耘,喜看秀木成林,诚为人间乐事;三千士踊跃,同沐春风化雨,深感世上真情。”我看到他陶醉于师友之情的样子,一时兴起,就说,“秀才人情纸一张,以后按这意思,再给您写一对如何?”他说:“好呀!”
谁知道,此话竟成讖语。在他85岁的寿筵上,我没有写寿联。等到吴老师去世,突然想起了对他的承诺,便写了一副挽联。这挽联,就根椐吴教授生前喜欢的贺联,调整改写:“数十载耕耘,看秀木成林,更义厚情深,老园丁今生无憾;三千士爱戴,记春风化雨,忽梁摧柱折,众弟子今日同悲。”草拟这挽联的时候,百感交集——我想,吴老师在天之灵,是会知道我为什么如此下笔的。
杜甫有句云:“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月江花岂终极。”我平生不易流泪,但在吴老师的追悼会上却不能自已。今天,吴老师离开我们一年了,每想起他的音容笑貌,总忽忽如有所失。他和我,本属不同的辈分,但成了忘年之交。细想起来,也是人生中难得的缘分!
(作者系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原常务副院长,中文系教授、博导,本刊编委)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3年第5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吴宏聪教授的追悼会上,我凝视着他静静躺着的遗容,想到以后再不能看到他玉树临风的神采,想到他对中山大学中文系的贡献,想到他几十年对我的支持和栽培,想到我们曾经同欢乐、共患难,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不禁悲不可抑,无法自持。
在高等院校,既需要专心从事教学和研究的学者,也需要精通教育业务且具有管理能力,擅于团结师生的行政人才。吴宏聪教授毕业于西南联大,是著名文学家闻一多的高足。他讲课效果极佳,深受学生欢迎;对中国现代文学有深入的研究,也发表过不少有分量的学术著作。由于工作的需要,他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管理方面,牺牲了许多教学科研的时间,却为全系师生的发展,为树立中文系的良好学风,打下了基础。
在宏聪老师逝世后的那几天,我一直忙着帮助处理后事。等到目送遗体上了灵车,心神稍安,过去几十年与他相处的往事,便一幕幕奔来眼底。
我是在1956年毕业留校工作的。1957年,吴老师被调来中文系担任副主任,实际上,系里的教学科研工作,由他全面主管。以后,除了在“文革”时期,有几年他作为“走资派”靠边站以外,直到1983年,他一直以全副身心,负责领导全系的工作,特别是对年轻老师,一直注意细心培养。当年,我在教学和工作稍稍做出些成绩,他便鼓励表扬,让我增强信心。可以说,他和所有的青年教师、学生亲密无间,感情融洽。下乡劳动时,他和年轻人一起挑泥犁地,摸爬滚打。有一段时期,系里不知何故流行了“老”的称呼,连年轻老师也被称之为“老”,像我刚当上讲师,便被称为“黄天老”。吴老师当然比一般年轻教师年长,大家便戏称他为“吴老老”。这昵称,一直延续了几十年。
我最难忘的,是在“文革”期间,他和他太太黄慕兰同志,在天堂山半山腰抢救我的事。
1969年冬天,我们全系教工到粤北坪石附近的天堂山,参加“五七干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天堂山位于粤湘交界的金鸡岭附近,海拔900多米。一天,我们连队接到通知,要到坪石购买粮食,然后挑米上山。那时,我们每人要挑起几十斤大米,从山路往上走,劳动量实在不轻。不过,当时我还年轻,而且经历过一段时期的挑担锻练,负米上山,自我感觉还算良好。那天的天气不冷不热,我挑的两箩筐大米,也不算重,仗着年轻力壮,便迈开大步,一口气直上山腰。到了稍平的小坡上,才放下肩担歇息。
谁知不歇则已,一放下担子,顿觉天旋地转,两眼发黑,颓然倒地。和我一起挑米的同志大吃一惊,立刻招呼抢救。那时,吴老师夫妇恰好跟在我后面。事起仓促,他俩赶紧和同志们一起,把随身携带的药物塞进我嘴里。我则迷迷糊糊,什么也不知道,只觉眼前慢慢泛起一片黄色的雾,又觉得双腿渐冷,冷气往腹部上升,到了胸口,便失去一切知觉。后来不知是谁在我的“人中”穴位捏了一把,又不知是谁往我嘴里灌入“驱风油”,我才渐渐苏醒。我张开眼睛,只见黄慕兰同志蹲在地上,替我抹着额上的冷汗。我挣扎起来,半开玩笑地说:“今天我差一点真的上天堂了。”黄慕兰便批评我:“你这家伙死性不改,还有心思开玩笑!”话刚落,我忽然又昏了过去。以后同志们怎样心情紧张,怎样多方抢救,我全都不知道。又过了好一阵,我总算醒了过来。休息了好一会,大伙儿才扶起我,继续上山。
那时,吴老师夫妇搀扶着我,慢慢地往山上走。他俩一边批评我好胜逞能,不自量力,不知道不能一口气直奔山腰;一面和我开些玩笑,让我分散注意力。黄慕兰见我神色渐趋平复才告诉我,我的第二次昏厥,是同志们最为担心的时候。附小的何老师身躯肥大,还俯卧地上,让大家抬起我躺在他的背上,隔开冰凉的地气。那时,同志们真心关爱,患难相扶,使我既感激,又感动。而吴老师夫妇对我细心呵护的情景,也一直令我念念不忘。
1974年,学校“复课闹革命”,吴老师也已“解放”,被任命为中文系教改领导小组负责人之一。有一天,我忽然听说他晩上骑自行车,不小心摔了下来,身体受伤,便抽空前往探望。原来,那段时间黄慕兰因病住院,吴老师骑自行车给她送汤水,回家晚了,没看清路上的石阶。车子直冲过去,他跌倒在地,胸部疼痛难忍。到校医室诊治,才知道折断了两根肋骨,而校医水平有限,只能作一般处理。那时,我妹妹在广州市荔湾区医院工作,那里有擅长骨科的名医。我征得吴老师同意,立即陪他前往治疗。
吴老师伤势严重,作为系的负责人,是可以通知学校派车送往医院疗伤的。当时,我建议和有关方面商量,但吴老师坚决不同意,说疗伤是私事,不能动用公车。于是,我只好陪他坐上公共汽车。那个年代,中大前面的新港路还未铺上水泥,马路上坑坑洼洼,汽车上下颠簸,增加了吴老师的痛楚,但他一直强忍着。在疗伤的日子里,我们一直是坐公共汽车来来去去的。吴老师公私分明,不以私事耗费公帑的行为,使我深受教育。身教重于言教,那几个星期,与其说是我陪吴老师治伤,不如说是他给我上了一堂深刻的品德教育课。
一转眼,又到了1989年夏天,我忽然听到黄慕兰同志逝世的消息,十分震悼。我们接触虽不多,但总感觉到她对我常常关切,视我如弟。当时,我却不方便到吴府慰问,只好打听追悼会的时间,径自到殡仪馆参加追悼仪式。
那天,我刚到殡仪馆休息室,吴老师一眼瞥见,便走了过来,紧握着我的手,一面哭,一面说:“这个时候,怎么你也来了呀?”到现在,我已不记得自己是怎样回答的了(后来听钦俊说,当天接到通知要学习文件,全系党员教工都不能参加追悼会),只记得他的泪水滴在我的手背上。当时,吴老师有丧妻之痛,我则处境困难。古人有言,涸辙之鱼,相濡以沫。吴老师滴到我手上的泪珠,不正是我们相濡之沫么?廿多年过去,当我在殡仪馆追悼吴老师时,骤然想起了他曾在这里和我握手泪垂的情状,这一回,轮到我眼泪夺眶而出。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在黄慕兰同志追悼会上,吴老师对我说的几句话,也让我记了一辈子。 1999年,吴老师80岁了。中文系领导和历届毕业校友,出于对吴老的衷心爱戴,也为了感谢他对中文系发展作出的贡献,决定组织起来,举办吴宏聪教授八十大寿庆祝活动。校友们知道了,纷纷积极响应。到11月25日寿诞当天,400多位来自各地历届毕业同学的代表,齐集中大礼堂,大家兴高采烈地祝愿吴老健康长寿,深情回忆他在课内外对学生的教诲。寿庆十分隆重,喜气洋溢,许多校友还带来祝寿礼物,诸如寿屏、花瓶、贺联之类,堆满了整整一屋子。在许多礼品中,他尤其喜欢那套为他量身订制的蓝色西装。校友们想得也真周到,连同这套西装,还有新衬衣、新袜、新鞋、新领带等一整套装备。那天,为了让校友们高兴,他特地穿上了这套崭新的行头,出席庆祝活动。
祝寿会尽欢而散,校友们知道老人家会精神劳累,相约近期不要去打扰他,让他好好休息几天。谁知第二天早上,吴老师却匆匆来到我家。甫坐下,他便说:“这回麻烦了!汕头的几位校友,送来了一个红包,当时不以为意,以为是贺卡之类。昨晚回家打开一看,原来贺卡里夹带着人民币5000元。这怎么行呢?我怎能收红包呢?”我说,这是校友的心意,收下应是可以的。他说坚决不能收,可若是退回去,则拂了校友尊师之意,也不妥。我见他左右为难,气急败坏,只好和他认真研究。忽然想起,当时在读的学生,有不少人经济困难。既然他执意不收,如果把这寿礼用以帮助有需要的学生,未尝不是两全其美的办法。吴老师一听,高兴了。过两天,他就把校友的这笔贺金,转送有关方面。
吴老师爱美,总是衣冠楚楚。可是,他的心灵更美。校友们爱戴他,一起凑贺金以表心意,感情是纯洁的,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吴老师既感谢校友,又对金钱有自己的态度。在今天一些人看来,或许会觉得他似乎有点“迂”,但受过传统教育的人,他的“迂”,往往和清廉、狷介连在一起。从这件小事里,我看到吴老师的人生操守,感佩之情油然而生。
过了几天,我又见到吴老师,便和他开玩笑说,“您最喜欢那套崭新的西服吧!”他哈哈大笑,说:“知我者,黄天也!”跟着说:“其实我更喜欢你写的挂在小礼堂上的对联,因为它表达出中文系师生的情谊。”然后,他欣然背诵了这副对联:“数十载耕耘,喜看秀木成林,诚为人间乐事;三千士踊跃,同沐春风化雨,深感世上真情。”我看到他陶醉于师友之情的样子,一时兴起,就说,“秀才人情纸一张,以后按这意思,再给您写一对如何?”他说:“好呀!”
谁知道,此话竟成讖语。在他85岁的寿筵上,我没有写寿联。等到吴老师去世,突然想起了对他的承诺,便写了一副挽联。这挽联,就根椐吴教授生前喜欢的贺联,调整改写:“数十载耕耘,看秀木成林,更义厚情深,老园丁今生无憾;三千士爱戴,记春风化雨,忽梁摧柱折,众弟子今日同悲。”草拟这挽联的时候,百感交集——我想,吴老师在天之灵,是会知道我为什么如此下笔的。
杜甫有句云:“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月江花岂终极。”我平生不易流泪,但在吴老师的追悼会上却不能自已。今天,吴老师离开我们一年了,每想起他的音容笑貌,总忽忽如有所失。他和我,本属不同的辈分,但成了忘年之交。细想起来,也是人生中难得的缘分!
(作者系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原常务副院长,中文系教授、博导,本刊编委)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3年第5期,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