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永恒爱典,斯待超越

来源 :销售与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j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月11月11日,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走了,留下了30多部不朽的著作和数不清的闪耀着光芒的管理思想。尽管95岁的老人走得并不意外,但我们还是有些遗憾。德鲁克已经为20世纪的管理厘清了轮廓,我们本还希望他为21世纪的管理指点迷津。
  无论用什么溢美之词评价德鲁克都不为过。《哈佛商业评论》说:“只要一提到彼得,德鲁克的名字,在企业的丛林中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倾听!”美国管理协会则做了如此类比:“如果说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管理的话,那么,彼得·德鲁克无疑是最伟大的发明家。”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坦言:“在所有管理学书籍中,德鲁克的著作对我影响最深。”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将其重要的企业决策归功于德鲁克:“1981年,我整合通用电气的第一个核心思想来自彼得·德鲁克。”而英特尔主席安德鲁·格鲁夫的评价是:“德鲁克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的著作和思想非常清晰,在那些对时髦思想狂热的人群中独树一帜。”
  德鲁克的理论体系不仅博大,而且深刻、有洞察力。如果你想质疑德鲁克,最后你会发现:你所想到的,德鲁克几乎全都说过了;你没想到的,德鲁克也早替你想到了。事实上,当你全面而深刻地了解了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后,你会非常气馁!因为无论你有着怎样重要的所谓“新发现”,在你转了一圈后,就像孙悟空难逃如来佛的手掌心一样,最终总是会落入德鲁克庞大而深刻的管理理论体系中。
  尽管德鲁克的理论体系博大精深,足够专家们解读的。但我们更关心的是:德鲁克的这些理论是如何产生的?如何超越德鲁克?我们不希望从此只能“解读德鲁克”。
  德鲁克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家常”,他的理论通常是从那些被常人视为“习以为常,并普遍使用着”的基本概念的重新解读开始的。在德鲁克的大脑里,没有“常识”和“理所当然”。比如,人们通常认为岗位对人的要求越高越好,德鲁克一针见血地指出,一定要把岗位设计得普通人能够胜任,如果一个岗位只有“上帝”才能胜任,那一定是个“坑人”的岗位。再比如,当领导者对那些“左膀右臂”大加赞扬的时候,德鲁克提醒大家,“少不了的人”可能是最有害的人。德鲁克的深刻,就在于他不相信“理所当然”的“常识”。其实,管理并不是从高深的理论开始,而是从常识开始,如果我们把那些日常使用的管理“常识”、“公理”推敲一番,也许会像德鲁克一样深刻。
  德鲁克的理论体系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我们先看看他对创新的论述吧。德鲁克说,创新不是“缪斯的宠儿”,他们的创新是“灵光乍现的结果”,这样的创新无法再现、无法教授、无法学习,创新是通过艰苦、有组织、有目的的工作得到的结果。正因为如此,美国管理专家汤姆·彼得斯谈到创新时说,他最“反感”的人就是德鲁克。因为德鲁克的创新充满了德意志式的理性,一点也不激动人心。确实,德鲁克的理论朴实、深刻,远不交口汤姆·彼得斯那般浮华、吸引眼球。
  同样,德鲁克的理论也不是“灵光乍现的结果”。就像德鲁克发现创新的“七个来源”一样,他有一套发现理论的“源泉”和“流程”,这就是贯穿于德鲁克所有理论体系的思维模式。德鲁克的深刻,源于对所有问题“追根究底”——如果你想征询他对某个问题的意见,他一定会问“你的目标是什么?”,这就是德鲁克重要的思考模式。大多数人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企业的目的是赚钱,德鲁克通过他追根溯源的思考告诉你,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别人都在问“我如何成功?”而德鲁克却在问“我如何贡献?”别人都在追问“我怎么做才能使自己有价值?”而德鲁克却在问:“我怎么做才能对别人有价值?”当管理者埋头于提高效率时,德鲁克却提出管理者要“有效工作”。
  正像物理学家总想发现更小的基本粒子一样,德 鲁克总在追问最原始的问题。然后,通过他德意志式的 理性、逻辑“流程”,他会告诉你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
  德鲁克,一个世纪的经典。为了学习,需要认真解 读他的理论;为了超越,需要解读他的思维模式。
  
  (文章编号:11201)
其他文献
近年来,女性饰品消费刮起一阵阵热潮,各种女性小饰品店蜂起,甚至出现了饰品一条街。在市场快速成长的形势下,以阿呀呀为代表的诸多饰品连锁品牌在全国纷纷跑马圈地,加快了市场扩张力度。由于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投资额也不高,这种饰品店受到众多上班族的热捧。  然而,各饰品店眼睛都盯着标新立异的青少年,大打时尚牌,从店名到店面陈列,从饰品种类到广告诉求,无不跟风模仿。饰品业如何进行有效的品牌运作?尤其是,作为市
期刊
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总经理陈某一个斩钉截铁的决策,让一个经营不错的公司一夜之间巨亏6亿多美元。当一本一本的“x x决定成败”的烫手大作陆续出笼时,我们赫然发现:“决定论”林林总总,但都有意无意忽略了一个更尖锐、更残酷的“源头”问题。  当我们把一些令人心悸的事件联系在一起,我们便不能再回避这样一个事实:真正左右一个企业经营成败的“根本”,就是作为企业决策者的老板。  今年以来,许多浙江企业都在因一个名
期刊
A公司是个原本活得挺滋润的区域性家庭音响品牌,几年前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扩张,培养了一批吞吐量颇大的客户,曾在业内传为佳话。但这些大客户一旦羽翼丰满,却成了喂不饱又甩不掉的鹰,令A公司痛不堪言,成了“家”里最难念的经。    第一章:病急乱投医,赊销留病根    A公司一度是当地区域市场的三强之一,但随后的两年一直在这个位次上徘徊。  当时业内通常采取的渠道模式是省级独家经销,再经分销后进人卖场销售。
期刊
速达公司是一家专营市内配送的物流公司,替各厂家向市内务大超市门店配送商品。最近不知是何原因,商品准时到达门店率明显下降,好几个超市都因配送不及时出现了缺货。客户已经向速达公司的李经理发出警告,称如果再不解决此问题,就更换物流商!李经理大为光火,决定彻查一番。  速达公司共有9辆配送车辆,每辆车搭配一名跟单员。在调查时,几乎所有的跟单员都异口同声地把原因归结到以下几点:1、交通环境太差,有时还有临时
期刊
1、特许经营提升了家装行业整体水平。  特许经营模式的导人,提升了各个城市家装市场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家装企业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设计及工程服务质量。  2、连锁店数量增长迅猛。  调查显示,家装行业总店铺数同比增长47.70%,直营店铺数增长有限,仅为4.8%,而加盟店增长高达85.2%。特许加盟成为2004年中家装行业企业的主要经营模式。(如图1)  3、营业额增长平稳,
期刊
ToM在前期所做的一切都近乎完美,现代化新营销手段也运用得当!但TOM最终为自己梦工厂的幻灭输得“无怨无悔”。    背景    主角——职业营销人TOM:在某大型百货店任职,主要从事促销活动策划、广告策划、公关活动等工作,有8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与当地媒体有着良好的客情关系。TOM一直想将自己在营销方面的见解完全操作一下,但苦于不可能在任职的百货店进行操作,所以当看到万隆百货的招商简介后,立即决定
期刊
预防功夫要做足  王中华    1、控制门店的利润空间。  门店总希望供应商给予铰大的利润空间,供应商也会充分考虑到门店对利润空间的要求。但利润空间过小,门店不主推,销量难上去;利润空间过大,则会导致未来各门店间价格竞争,从而威胁供应商自身的价格体系。  以空调行业为例,供应商留给国美、苏宁、永乐等零售门店的利润一般在零售价的10个百分点左右。但实际上,不同品牌留给门店的利润空间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别
期刊
对于大众型休闲服饰品牌而言,最为痛苦的莫过于新品上市即要进行打折销售。面对现今市场中消费者“不打折,不购物”的消费怪圈,每一位商家都会无比头痛。打折销售不仅让品牌商的利润流失殆尽,也让消费者对品牌产品增加了不信任感,无形中在削弱品牌在市场中的消费价值。  2004年8月,又是服装品牌开始进行秋季销售的季节,各个服饰品牌也开始为新品上市进行最后的冲刺,各种促销活动陆续上演。服装作为广州一家中型休闲服
期刊
战略在竞争中创新    新世纪,以北京申办奥运会和上海申办世博会为契机,中国迎来了城市建设的新高潮,房地产行业不但在数量方面大干快上,在品质方面也迅速提升——主题概念与现代风格大行其道。主题概念蔚为大观,亲水概念、健康概念、休闲概念、阳光概念、生态楼盘等等;现代风格多种多样,寒冷中简洁厚实的北欧风格、大海边热情摇曳的澳洲风格、绿树掩映的美利坚风格、小桥流水亭榭花木的中国园林风格、秦砖汉瓦黄钟大吕的
期刊
鹏智公司的罗总希望了解到一些关于企业发展命脉的深层次问题,同时还需要一个系统来全面了解企业的具体运营情况,但是在财务报表中却得不到这些答案。于是,他被迫开始了一场平衡计分卡的实践历程……    新产品开发为什么成鸡肋    鹏智公司是一家家用消费品公司,但是经历过令人振奋的高速增长和发展阶段后,公司已经连续两年在原有位置上徘徊了,罗总非常着急。  鹏智公司目前有两个事业部:家用事业部和电器事业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