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作业如何设计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o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作业看似“小事”,实则是“连接着教师与学生,沟通着学校与家庭”的“大事”。有关调研、测评结果表明,在一些地区和学校,作为减负增效重要突破口的作业,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薄弱环节甚至“重灾区”,作业设计无创意、作业讲评无实效,造成教和学的“高投入、低回报”。2021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明确了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十条要求”,让作业管理有了“标尺”。关于“作业设计与讲评”,教学一线不乏有创意、有思想、有实效的做法。本期《本刊特稿》栏目,特别推出“作业”专题,呈现相关探索。
  摘要:在推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除了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外,教师有必要安排好阅读任务,设计出理想的作业。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应关注趣味性,促进学生的目标达成,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乃至于生发其心灵的深层渴望与自由求索;关注应用性,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下解决问题,聚焦思维发展和素养提升;关注整体性,在单次作业与贯穿始终的历次作业之间实现整体性、连贯性以及内在逻辑和原理的合一。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儒林外史》
  当下,整本书阅读之于语文学习以及学生素养提升的必要性已成共识。阅读,某种意义上,自然是个人化的独立的精神行为。然而,面对大部头、有难度的名著经典,教师如何在推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妥当安排好阅读任务,设计出理想的作业方案,是需要费一番思量的。
  本文以统编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的《儒林外史》这一名著阅读的作业设计为例,谈几点对于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的思考。
  一、设计趣味性作业
  作业,本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所学不可或缺的阶段。但是,由于当下学业任务重,作业往往变成了负担。因此,如何布置出有趣味、让学生喜欢的作业,成为作业设计的首要技术。
  让学生喜欢的作业,通常不是枯燥、乏味的纯知识记忆型任务,或刻板式抄写的“体力活”,以及检测性的功能试题或机械应答。它表现在能促进学生的目标达成,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乃至于生发其心灵的深层渴望与自由求索。
  以《儒林外史》第一回为例,笔者设计过这样一份作业:
  《儒林外史》第一回阅读提示
  建议你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咬文嚼字,边读边思考: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以下阅读提示,仅供参考,不拘泥于此)
  1.试从“小说家为什么这样安排”的角度提出你阅读时的疑惑。比如,为什么交代王冕画荷呢?历史上的王冕可是画梅的,他写过七言绝句《墨梅》。
  2.尝试用示意图画出文中胖子、瘦子、胡子谈话时的座位关系。思考:胖子的话有何意味?
  3.列举文中重要人物,留心其不同身份——他们都是后面章回的原型人物,往下读,寻找对应。
  这份作业,其标题即为“提示”。所以,它很好地消解了硬性完成的根本性要求,而成为一个支架、一份支持,能够引领和辅助学生高质量完成第一回阅读,激發其继续往下读的愿望,并协助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策略与方法(小说,从“为什么这样写”的维度思考)。
  作业第2题是画座位示意图的设计,因为《儒林外史》里有许多吃饭、喝酒的聚会场景。我国古代尤其讲究礼仪,因此,饭桌上谁坐主位,谁是主客,哪一位是陪客,是不可僭越的;其中也暗含了人物的身份、等级、个性、话语方式等微妙的差异。所以,在阅读之初,请学生画这份示意图,在好玩与趣味之余,更是为后文的深度阅读奠基。
  又如,在读到马二先生游西湖章回时,笔者将作业设计为:
  1.你去过西湖吗?还记得我们学过的《钱塘湖春行》吧?说一说你知道的西湖景点及传说故事。
  2.根据这张西湖高清地图,梳理马二先生游湖的路线。思考:他错过些什么?
  3.关注马二先生游湖时所见。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这样的设计,让阅读与真实的生活产生了勾连,也在真实的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推动了学生对马二人物形象与心理的认识。当我们流连于西湖的山光水色以及杭州的风土人情时,马二先生眼里却只有吃食和女人,其迂腐与庸俗便跃然纸上了。
  此外,戏剧表演、片段朗读、海报设计、画思维导图、主题辩论会、影视欣赏与比较,以及过程性的阅读报告分享等,也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作业设计方案。
  二、设计应用性作业
  作业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素养提升。单就阅读方面而言,至少表现在运用阅读策略和方法,能够感受、体验、思考,进而实现综合、分析、推理、评价,实现自身生命与他者和世界的联结、对话及交互。所以,设计出运用知识和能力,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下解决问题的应用性作业,自然是聚焦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素养提升。
  这类作业区别于阅读练习册、纸笔测试等传统形式的问答。它往往不是诸如提问“写了一件什么事”“表现了什么样的人物个性”“写法上有什么特色”“语言风格是怎样的”之类的题目。倒不是说这类题目不重要、无法提升学生的阅读力,只是这类题目设计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往往还比较单一,其运用过程的策略与角度通常也有法可循,缺失真实应对现实的挑战与复杂。
  同样是马二先生的章回,笔者曾用马二劝说匡超人举业为重的相关话语设计作业,指导议论文写作“论证要合理”。作业内容如下:
  1.思考马二先生对匡超人说的这段话。你同意吗?请从观点、论据、论证思路三个维度分析。
  贤弟,你听我说。你如今回去,奉养父母,总以文章举业为主。人生世上,除了这事,就没有第二件可以出头。不要说算命、拆字是下等,就是教馆、作幕,都不是个局。只是有本事进了学,中了举人、进士,即刻就荣宗耀祖。这就是《孝经》上所说的“显亲扬名”,才是大孝,自身也不得受苦。古语道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而今什么是书?就是我们的文章选本了。贤弟,你回去奉养父母,总以做举业为主。就是生意不好,奉养不周,也不必介意,总以做文章为主。   2.请就“人生世上,第一重要”提出观点,完成论证。
  因为这是真实阅读下的真实情境,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避免“被同化”,需要理解马二先生讲了什么,同时更进一步地思考:马二先生的话有道理吗?其话语经得起推敲与分析吗?这既是小说阅读策略方法的指导,又是阅读过程中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也是“论证要合理”这一议论文写作难点突破的理想素材。
  学生在深入研读,厘清观点、概念,分析论据与论证思路的过程中,就会发现:
  马二先生所谓“人生世上,文章举业第一重要”的观点,其本身就是错误的。“不要说算命、拆字是下等,就是教馆、作幕,都不是个局”无法证明“文章举业第一重要”,这是论证不充分;《孝经》里也从没有说过“‘显亲扬名’,才是大孝”——《孝经》原话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 ,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此谓论据失当,隐含假定不成立。由此推出的“自身也不需要再受苦了”,则与事实不符。引用的古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价值观念偏差;“读书,就读我们的文章选本”这是方法,无法作为理由。
  观点错误、观念偏差、论据失当、论证不充分、隐含假定不成立等诸多问题暴露无遗。而这些问题又恰恰成为“论证要合理”的基本要素,因此,构成第二项作业设计的起点。
  这样的作业设计,根本上讲就是引导学生从实际的问题与真实的体验出发,通过对根本性问题的探问,借由阅读与作业的媒介,就普遍知识与具体问题完成主动、深度的分析、推理与探讨,进而实现思维思想的发展、能力素养的建构、深度学习的发生。
  当然,这里的“应用性”还有更为广泛的空间。其设计的形式与思路也很丰富,比如戏剧的创编与排演,结合传统文化之于“礼乐”“科举制度”“琴棋书画”“十八世纪的中国”等维度,《儒林外史》的阅读与探索都可以给出极为丰富且深刻的回应。
  三、设计整体性作业
  这里的“整体性”,表现为单次作业和整本书阅读全过程的历次作业(包括最后一次的整合作业)两个层面的整体。整本书阅读,区别于单篇文本的阅读,其重要特质即在其篇幅、架构、深广等宏阔性的综合呈现。因此,其作业设计也应当在单次与贯穿始终的历次之间重视整体性、连贯性以及内在逻辑和原理的合一。具体地讲,就是单次作业设计内部的整体与历次作业设计的整体。
  仅就前文示例所见,第一次作业设计为“阅读提示”,此后,各章回亦有其对应的作业设计。单就某一次作业而言,其中的几个问题或任务是有其内在整体性的。仍举第一回的“阅读提示”为例,因为是第一次作業,所以“提示”里首先明确的是阅读策略和方法——“建议你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咬文嚼字,边读边思考: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引导学生“提出疑惑”。其次,画示意图确定人物位置关系。最后,关注重要人物作为原型与后文的对应关系。三道题,有策略,有方法,有操作,有暗示。这既是整本书阅读的方式,也是第一回阅读的入门。
  其后,“整体性”还表现为循序渐进。未必每一回都有“阅读提示”或作业,而是要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按线索、事件发展的顺序,以及人物的设置等,做阶段性、单元式的划分,努力做到不同阶段的单元目标有不同、有进阶、有结构。由此,实现整本书阅读全过程的整体设计与布局。
  那么,整本书阅读完成后的作业,如何设计呢?
  在读《儒林外史》的过程中,笔者曾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疑惑,有意识地提出问题来,尝试为整本书阅读完成后的“专题研究项目”做准备。笔者提醒学生将做专题研究本身作为重要的阅读策略与方法,指向生活,跟自身联系,创造性地去发现问题,明确选题;进而深入研读,提出假设与观点,深入分析与阐释,从而得出结论。这样的作业,其目标甚至不在最终的结论本身,更为重要与珍贵的是其探索过程中的关注与思考,进而能够实现整本书阅读完成后的整合与贯通。
  在选题前,笔者给学生作出示范,包括选题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对选题做界定、怎样进行分类讨论、重新研读文本时有哪些注意事项,以及怎样运用批判性思维、得出的结论又要有审慎的态度。
  事实上,学生的思维与关注点是活跃而有意思的。以下是学生的部分选题:
  《儒林外史》中的老爹研究、《儒林外史》中的饭局研究、《儒林外史》中的假名士研究、《儒林外史》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儒林外史》中的君子标准研究、《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姓名字号研究、《儒林外史》中的人物结局研究、《儒林外史》中的人物类型研究、《儒林外史》中的银钱用途及用量研究、《儒林外史》中的家族兴衰与家教关系研究、《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出场研究、《儒林外史》中的话语方式研究、《儒林外史》中的景物描写研究、《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刻画研究……
  这些选题既有从内容层面提出的,也有基于写法创作维度的,有些选题还能看出学生鲜明的个性与日常关注的角度和思考。因为这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选题与研究项目,自然有其强烈的主体意识与内在驱动力。笔者需要做的,是切实地给予每一位学生至少两次点对点的指导,其中包括研究方案与过程思路的安排和确定,以及最终专题报告的修改和呈现。至此,整本书阅读作业的整体化设计,实现了其主体建构下的阅读、思考与创造之于文本内容、言语形式与内涵深义的理解、运用与领会。
其他文献
摘 要:传统理论学习和现场实践相分离的职前教师教育模式有先天的缺陷,因此,有必要探索“临床式”的职前教师教育方式,使学生兼具理论的“思考力”和实践的“行动力”。三年的试验表明,运用课堂观察表进行科学规范的课堂观察可以成为“思考力”向“行动力”转化的桥梁。以师范生通识课程“有效教学”为例,其课堂观察有模拟课堂观察、随堂观察等六种形式,基本过程主要包括编制课堂观察表、课堂观察准备、实施课堂观察、分享与
期刊
写作此文之时,又快要到诗人海子的纪念日了。不论一些煽情的人怎样美化,一个人选择了自杀,总归是人生的悲剧。因为,自杀是与人的生命相违背的。人的生活是什么?就是生下来,活下去。自行选择结束生命进程,而且是在这样的青春妙龄里,总有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这里不排除人确实有自杀倾向性格的因素,然而,人的生命历程如果按照自然进程,应该会选择活下去,而不是选择结束生命,除非生命的因素,受到了外来的严重干扰。  最
期刊
摘要:通过线上调查、线下访谈和案例研究的方式,对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理解、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兴趣爱好、专业发展和职业认知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问题及成因,提出初中数学教师结构有待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需要“知”“行”合一、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等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问卷调查初中数学教师数学教学专业发展  一、缘起  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把中小学教师分为三类,第一类充满正能量,工作敬業,有事业追
期刊
我最近赶时髦,在追一篇网络玄幻小说,题目叫“完美世界”。主人公石昊是一个修道者,每一个修炼的境界总要拼命压制自己,千锤百炼,把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以此追求自我超越的一种极境,直至完美无缺后才会跨升入下一个境界。就这样,他以超越天地的决心和勇气磨练自己,百死还生,最终力挽狂澜,以完美的自己造就了完美的世界。  虽然我看文学作品不多,更不热衷玄幻小说,但是对这部小说却追得如痴如醉,夜深人静也不肯放下。
期刊
儿童哲学无疑正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尽管稚嫩显而易见,但它的登堂入室,成为人类哲学大厦乃至学校正规儿童教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是时间问题。恩格斯曾在《自然辩证法》中把“思维着的精神”喻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如果还要在这些“最美的花朵”里再选出“花王”,无疑非哲学思维莫属。而哲学启蒙在我看来,就是让儿童的思维绽放出“花王”般美艳的花朵!  由于对哲学有特别的嗜好,我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给南通
期刊
摘 要:对台湾作家苏伟贞和南京大学知名学者刘俊教授选编的《穿过荒野的女人——华文女性小说世纪读本》作简要解读,通过全书31篇小说的梳理,探究近百年女性书写的女性命运的内在倾向,寻找近一个世纪以来两岸三地女性书写的逃脱与出奔,不甘与破碎,梦境与现实的人性纠缠,以及对于中国现代女性的悲悯情怀与人性关注。  关键词:女性 世纪 逃脱 梦境 破碎  女人如花花似梦  女人花,摇曳在红尘中  女人花,随风轻
期刊
摘 要: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格林卡一生创作的八十余首浪漫曲,是他音乐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方的星》是格林卡浪漫曲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它的精致、深刻是许多作品所远不及的,对这首经典的浪漫曲进行微观分析,旨在对演唱格林卡作品有所启示和帮助。  關键词:格林卡 浪漫曲 音乐形象 演唱情感表现  一、“美妙的音诗”——浪漫曲  浪漫曲,是俄罗斯艺术歌曲的通称。俄文为POMAHC,可以音译为“罗曼斯”,
期刊
摘 要: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自主学习能力是学习化社会教育事业对教师基本能力的要求之一,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是中小学教师的后备力量。调查发现教师教育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处在中等发展水平,可以积极营造自主学习氛围,转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观念;从制度上进行顶层设计,保障自主学习理念的贯彻落实;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指导。如此,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教
期刊
摘 要:体育教师要让学生真正喜欢体育课,养成运动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必须改变自己传统的角色。通过对美国SPARK课程与我国新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对比分析,以期加强体育教师对自身所扮演角色的认识,达到优势互补。希望通过对“他山之石”的借鉴,为我国体育教师更好地认知与践行自身角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课程 SPARK课程 教师角色 对比分析  教师
期刊
一提“理论”,总难免给人一种“一入侯门深似海”的高深莫测感。在好多人看来,“理论”一般都被看作是比较系统化、结构化的概念体系,是经过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的知识体系,是关于客观事物所谓“本质”“规律”的正确认识,是通过一系列概念、判断和推理等理性活动的产物或成果。但是,对于理论涉及的知识本质的认识始终存在一个“泰阿泰德问题”,它涉及理论知识的根源与本质到底是感性还是理性、理性还是非理性、认识还是行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