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KI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数学知识的难度大、理论性强,教师若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提升教学的质量.目前,多种现代技术在教学领域被广泛应用.而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可以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受,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面,笔者就谈一谈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多媒体技术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现代教育技术,其核心组成是计算机.用计算机来综合处理媒体元素,再通过图像、视频等形式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可以为学生带来更为直观的视觉体验.在新的形势下,教师应当充分把握此项技术,将其与教学内容融合起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剖析数学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以“三视图”的教学为例.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若教师仍旧以教材为主开展教学,很难使学生深入理解该知识点.通过调查,笔者发现有些学生不能准确区分三个视图.因此,笔者在课前搜集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将其整合为PPT课件.在课堂上,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动态演示三个视图的形成过程,用不同的颜色重点标记需要研究的几何体的面,动态旋转立体图形,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使学生充分认识“投影”,明晰三视图的区别和相同之处: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分别是从几何体的正前方、正左方、正上方观察得到的投影.正视图与侧视图的高相等,正视图与俯视图的长相等,侧视图与俯視图的宽相等.采用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可增加学生的视觉感受,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三视图的理解。
  二、运用几何画板。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高中数学包含大量与图形相关的知识点,用传统方式讲解这些知识点,必然会抑制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将这些知识点形象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深入分析.教师可充分运用几何画板,展示知识的生成过程或者演示曲线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探究各种定理、公式、概念的实质,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这样,不仅节约了教学的时间,而且能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极大地优化了教学方案。
  四、运用希沃白板。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希沃白板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平台,具备云课件、思维导图等多种功能,覆盖各式各样的教学工具,具有拓展性、共享性的特点.这一现代化教学平台操作起来较为简单,运用希沃白板可将教学内容生动地呈现出来,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为了构建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应当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托希沃白板设置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云课件、思维导图等,逐步引导学生展开深度学习,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环节。
  例如,在教学“三角函恒等变换”时,笔者首先依托希沃白板播放与三角函恒等变换相关的思维导图(如下图),罗列出三角函数概念、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诱导公式、两角的和、差公式、二倍角公式等,然后讲解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技巧,如公式的变形、逆用、“1”的变换,以及一些常见的化简、求值、证明题型.通过这样系统的深入研究,学生在进行三角函数恒等变换时,便知道运用哪些概念、公式,选择哪些方法解答相应的问题。
  五、运用班班通。增加师生间的互动
  班班通是一个系统性的教学平台.在新课改背景下,班班通已经成为混合式教学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是强化信息化实践教学的关键要素.教师应充分发挥班班通实时线上互动的功能,鼓励学生主动通过班班通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回答问题,并利用班班通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教师还可以在其中增添一些多媒体元素,科学规划课堂教学流程,来增加师生间的互动。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几何画板,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运用手机投屏,优化课堂教学方案;运用希沃白板,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运用班班通,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同时,教师要重视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案,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努力。
  本文系龙岩市永定区高中教学研究课题《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定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感知力是一个大课题。以外研版教材为例,其中多处引用的中英诗歌是非常好的教学素材。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以翻译对比为主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鉴赏和分析两种诗歌所反映出的两种文化的内涵,提高学生跨文化的感知力、同理心和传播力,进而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 中外诗歌中的“典故”翻译  “典故”,常被运用于诗歌当中,通常来自于一种文化历史悠久的文化典籍、神话传
期刊
由于数学知识抽象、内容复杂,造成了学生的排斥心理强烈、注意力难以持续、学习效果不佳。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设问、追问与点拨,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的质量。  一、以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快速领悟新知识  教师要寻找合适的方法做好新舊知识的过渡,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接受新知识,避免出现知识遗漏或逻辑混乱的状况。而设问的方式既能引起学
期刊
群文阅读,是指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中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一种阅读活动。在教学中,笔者主张采用“1+x”教学模式,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整体观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诗歌的文化之美、韵律之美、情感之美。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使用“1+x”教学模式。  一、明确1组议题。组选X个文本  诗歌的产生和历史时代、社会事件密切相关。以唐代边塞闺怨
期刊
有关平面几何的问题一直是国内数学竞赛必考的内容。有关平面几何的创新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直观想象能力。本文主要谈一谈第5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一道平面几何题的解法。  该解法灵活运用有关圆的基本定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从而建立起各角之间的等量关系,证明了结论。  这几种方法体现了平面几何竞赛题的灵活性。在解答平面几何的相关问题时,同学们要注意展开联想,从不同的角度、层面思考解题的
期刊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频繁出现证明不等式问题,这类问题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解法灵活。本文结合实例来谈一谈如何运用导数法证明不等式问题。  在解答本题的过程中,学生首先将不等式变形,然后利用导数求出函数的切线方程,使求得的切线方程上的点既大于被导函数上的点,又能方便与其它解析式比较大小。教师要提醒学生,要注意结合函数的图象进行分析,合理变形不等式,这样才能简化解题的过程。  总而言之,在证明较为复杂的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构建符合学生发展要求的高效数学课堂,是值得每个教师深思的问题。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案。  一、创建富有趣味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具有趣味性的课堂,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尽量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游戏、实验、动手操作活动等融入教学内容中。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可
期刊
导数可以刻画曲线的瞬时变化情况。所以导数法在解答有关曲线的问题中应用广泛,尤其是函数问题。本文主要谈一谈导数法在求解函数的最值、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中的应用。  一、求函数的最值  有些函数较为复杂,运用导数法来求该类函数的最值,能使解题过程更为简洁。在求函数最值时,我们首先要对题中已知函数进行求导,然后根据导数来分析在定义域内函数图象的变化趋势,求出相应的极值,从而确定最值。 
期刊
研究近几年新高考的高考数学试题,我们可以发现数学试题越来越新颖,越来越灵活,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在解题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采取针对性策略加以应对。  一、重视对典型题目的延伸与拓展  在新高考背景下,很多高考题目都能在教材或者平时的习题中找到“原型”。因此,在解题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典型例题和习题的讲解,还要注意对其进行相应的延伸和拓展,对这些典型问题进行深入挖掘。围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虽然目前教师普遍提倡“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仍然不佳。“深度学习”是一种能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深人理解知识,探索知识内在规律的新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效率,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一、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挖掘知识的本质  概念、定理、公
期刊
《童年》是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该作品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回忆过去,我以为自己那时可以说是个蜂窝。各式各样的知识和思想,都尽可能地被我吸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