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教师要从时间保证与课堂结构优化上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取多种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过程;主动学习;数学教学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获取知识,成了当前教学改革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本文拟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作一些探讨。
一、转换教师角色,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学习氛围
传统课堂教学偏重讲解教材,传授知识。教师主宰课堂,置学生于依附地位,是一种“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满堂灌的局面,学生成了留声机,造成了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要转变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打破教师垄断课堂的局面,营造生动活泼、民主协商、主动探索的氛围。教师要从时间保证与课堂结构优化上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条件。
1.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要生动,要突出重点,做到精讲、多练,不多说一句多余的话。教师要从嘴里节省出时间,让学生充分地看书、思考、讨论、练习,投身到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只是适时设疑、点拨。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变过去“一问一答”式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构建能突出学生主体参与实践探索的课堂结构。如,“复旧引新——师生明确目标——提示达标方法——学生看书自学、教师辅导(教师设疑、学生讨论)——汇报学习情况——达标检查、深化练习。”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开始,它能促使学生一步步走下去,培养和引导学生的兴趣,对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有着很大的作用。学习兴趣的培养应该从学生的好奇心开始,其中在情境中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动手操作等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实践证明,愉悦的气氛可以使学生的身心活动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对学习充满信心,产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取多种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课堂上,教师适时提出一些有趣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教学过程变成与学生一道探索,一道认识和发展的过程。如教学“2、5、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设计一个问题:同学们可以随便说出一个多位数,老师不用笔算,就能判断它是2、5、3的倍数。尝试后,全班同学兴趣盎然,个个十分好奇,急切想悟出其中奥妙,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发展了学生思维。
2.设计新颖习题,使学生能在乐学中巩固知识。在巩固练习中,形式单调、枯燥乏味的机械性练习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影响其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如果设计内容新颖有趣的习题,不但能起到吸引学生乐于动脑、巩固知识的作用,而且更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教师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针对学生容易把小数点对错了位的情况,设计了一些是非题,改变成直观判断,把它变成诊断病例,让学生当医生,查病因、开药方等。同学们很感兴趣、个个积极参与,细心观察、积极思考,在欢乐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三、让学生参与,提供实践机会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学的统一。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对数学学习内容进行探索、思考与实践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小学生都具有好动、好奇的特点,教师要根据这一点,应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条件,提高课堂效率。可采用教具演示、学具操作、游戏及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促进知识技能、智力的协调发展。
1.参与操作,充分感知,积累表象。数学是思维的操作,而操作和思维互不可分。操作是前导,操作能促进学生把外部获得与内容思维活动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探索规律,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通过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等方法进行操作,主动探索、观察、讨论、发现、交流,大胆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通过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后,我问: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 ),那么梯形的面积公式是?这样,学生自己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我再问:还有其他方法吗?看谁想的方法多,学生通过实验找到了多种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方法,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语言参与、表象概括,发展思维。语言是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形成概念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知识的获得与相应的思维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语言的参与。如在加减法的简算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的语言参与。首先,出示一组口算题,加数和减数都是整十、整百、整千,学生能很快口算出结果。然后再把加数减数改成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让学生对比原题,观察数的特点,进而用语言表达:加上或减去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可以把它们看作多少去算?然后怎么办?最后让学生口述归纳简算方法。这样语言参与,表象概括,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程提倡小组合作学习,从教学方式的角度来看,合作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挥,使能力差的学生会如何学习,改进学习方法;合作有助于学生发挥良好的个性,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形成和谐的教育气氛。在解决新的复杂问题时,学生间的合作要胜于个人的努力。
课堂上,学生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所以我们要重视这个差异。上课时改变原来以个人为中心的上课模式,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数学成绩好的同学担任小组长,具体负责小组内同学的学习情况。在上课时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可以求助于组内的其他同学,也就是“兵教兵”。这样每个学生都可能体会到当“小老师”的喜悦,我适时表扬这些“小老师”,使学生的学习劲头更足,都想学数学,都想当小老师。这种合作式的课堂带动起来,使每个小学生都能有事做,这种兵教兵的做法,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在教学中只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地探究知识,提高课堂效率,这样能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学习技能,发展智力,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思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六个“关注”[J].小学数学教育,2016(10):14-15.
[2]梁金莲.从“理念”到“实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J].小學数学教育,2016(1-2):004-014.
[3]徐寿鹏.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16(4):12-13.
【关键词】教学过程;主动学习;数学教学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获取知识,成了当前教学改革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本文拟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作一些探讨。
一、转换教师角色,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学习氛围
传统课堂教学偏重讲解教材,传授知识。教师主宰课堂,置学生于依附地位,是一种“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满堂灌的局面,学生成了留声机,造成了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要转变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打破教师垄断课堂的局面,营造生动活泼、民主协商、主动探索的氛围。教师要从时间保证与课堂结构优化上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条件。
1.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要生动,要突出重点,做到精讲、多练,不多说一句多余的话。教师要从嘴里节省出时间,让学生充分地看书、思考、讨论、练习,投身到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只是适时设疑、点拨。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变过去“一问一答”式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构建能突出学生主体参与实践探索的课堂结构。如,“复旧引新——师生明确目标——提示达标方法——学生看书自学、教师辅导(教师设疑、学生讨论)——汇报学习情况——达标检查、深化练习。”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开始,它能促使学生一步步走下去,培养和引导学生的兴趣,对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有着很大的作用。学习兴趣的培养应该从学生的好奇心开始,其中在情境中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动手操作等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实践证明,愉悦的气氛可以使学生的身心活动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对学习充满信心,产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取多种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课堂上,教师适时提出一些有趣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教学过程变成与学生一道探索,一道认识和发展的过程。如教学“2、5、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设计一个问题:同学们可以随便说出一个多位数,老师不用笔算,就能判断它是2、5、3的倍数。尝试后,全班同学兴趣盎然,个个十分好奇,急切想悟出其中奥妙,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发展了学生思维。
2.设计新颖习题,使学生能在乐学中巩固知识。在巩固练习中,形式单调、枯燥乏味的机械性练习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影响其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如果设计内容新颖有趣的习题,不但能起到吸引学生乐于动脑、巩固知识的作用,而且更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教师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针对学生容易把小数点对错了位的情况,设计了一些是非题,改变成直观判断,把它变成诊断病例,让学生当医生,查病因、开药方等。同学们很感兴趣、个个积极参与,细心观察、积极思考,在欢乐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三、让学生参与,提供实践机会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学的统一。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对数学学习内容进行探索、思考与实践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小学生都具有好动、好奇的特点,教师要根据这一点,应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条件,提高课堂效率。可采用教具演示、学具操作、游戏及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促进知识技能、智力的协调发展。
1.参与操作,充分感知,积累表象。数学是思维的操作,而操作和思维互不可分。操作是前导,操作能促进学生把外部获得与内容思维活动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探索规律,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通过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等方法进行操作,主动探索、观察、讨论、发现、交流,大胆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通过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后,我问: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 ),那么梯形的面积公式是?这样,学生自己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我再问:还有其他方法吗?看谁想的方法多,学生通过实验找到了多种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方法,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语言参与、表象概括,发展思维。语言是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形成概念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知识的获得与相应的思维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语言的参与。如在加减法的简算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的语言参与。首先,出示一组口算题,加数和减数都是整十、整百、整千,学生能很快口算出结果。然后再把加数减数改成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让学生对比原题,观察数的特点,进而用语言表达:加上或减去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可以把它们看作多少去算?然后怎么办?最后让学生口述归纳简算方法。这样语言参与,表象概括,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程提倡小组合作学习,从教学方式的角度来看,合作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挥,使能力差的学生会如何学习,改进学习方法;合作有助于学生发挥良好的个性,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形成和谐的教育气氛。在解决新的复杂问题时,学生间的合作要胜于个人的努力。
课堂上,学生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所以我们要重视这个差异。上课时改变原来以个人为中心的上课模式,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数学成绩好的同学担任小组长,具体负责小组内同学的学习情况。在上课时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可以求助于组内的其他同学,也就是“兵教兵”。这样每个学生都可能体会到当“小老师”的喜悦,我适时表扬这些“小老师”,使学生的学习劲头更足,都想学数学,都想当小老师。这种合作式的课堂带动起来,使每个小学生都能有事做,这种兵教兵的做法,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在教学中只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地探究知识,提高课堂效率,这样能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学习技能,发展智力,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思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六个“关注”[J].小学数学教育,2016(10):14-15.
[2]梁金莲.从“理念”到“实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J].小學数学教育,2016(1-2):004-014.
[3]徐寿鹏.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16(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