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视域下的池州傩戏研究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p1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池州傩戏是国家级非产。本项目从传播学视域出发,通过历史文献法、 田野调查法和访谈法,考察池州健戏的表演方式演出圆目、嵋法唱腔、面具道具、服要:饰砌末及其文化空间,收集整理大量文献、口述史和现场影像资料,为池州催戏的传承保护提供合理性建议,并从文化研究,文化自觉创新改造、合理传插等多种途径,台理建构池州健戏的传承路径。本项目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确立文化自信,为传统戏曲的传承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池州傩戏;传播与创新;文化遗产
  一、前言
  池州傩戏作为一种民间傩(或称乡人傩),是中国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行于安徽池州的田野乡间,具有深厚的池州地方特色,并且深受徽州儒家文化、九华山佛教文化、道家文化的影响,由此形成了具有浓厚的皖南地域特色的池州傩戏。
  二、池州傩戏的起始渊源、历史沿革
  (一)起始渊源
  池州傩戏赖以生存的农耕社会文化土壤、朴素的 宇宙观、巫傩之术内含的鬼神崇拜、口传心授的宗族传承等在现代社会被逐渐改变 乃至消解。现代性对于传统文化而言有利有害,一方面高科技强化着不同文化,将它的独特性立体凸显,另一方面也挑战着它的文化根基,因而在时代背景下,剖析 池州傩戏作为传统文化代表与当代媒介文化的连接与断裂很有必要,为池州傩戏的 传承发展找出科学正确的路径。
  (二)历史沿革
  被誉为“戏曲活化石”的池州傩戏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戏曲种类,由于其蕴含着 丰富的历史资料和人文价值,因此对其起源的考古则是学者一直以来关注的重点。 学界普遍认为,中国傩诞生于远古时期的自然崇拜,而池州傩戏的成型大致是明代。
  三、池州傩戏的艺术特色、文化价值、审美价值
  (一).艺术特色
  傩事活动盛大而隆重,几乎举全村之力,各姓氏宗族倾力传承。仅在梅街镇刘 街居委会,25个村民小组中就有17个村民小组有傩戏会,被称为“傩窝子”。除了傩 神会的成员搬演傩戏,年首、执事人、乐队、地马队等各司其职,各宗族男童也要 托举各具意义的彩旗加入到傩事活动之中,外村宾客也受到礼遇,尤其是近些年来, 学者专家、摄影爱好者、游客等也表现出对池州傩戏的尊重和浓厚兴趣,纷纷加入 到这场盛大的活动中。“刘锣代铳汪夹板,南边的旗帜荡里的伞,山里山外光呐喊, 宋村黄家垫脚板,郑村人探头看,汪村人骂他好大胆!”,这是一句流传于傩乡的 古i彦语,意思是各姓氏宗族在朝庙时表现的舞龙灯、舞五色伞、舞彩旗、敲锣打鼓、 夹板、呐喊等形式,这句俗语就能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鲜活生动地展现在眼前。 固化的一年一度的傩事,成为一个民间节日、一种民俗活动、一次村落狂欢,不仅 达到了请神尊袓、消灾祈福、心灵慰藉的作用,更是凝聚宗族、身份构建、消闲娱乐的重要活动。
  (二)文化价值
  池州傩戏是以宗族为单位,在固定的日期和时间里,以祭祀仪式和搬演傩戏为 表演内容,以佩戴木制彩绘面具、简单重复的舞蹈动作、大段叙事性唱词为表演特 征,通过娱人娱神的热闹方式传达着请神祭袓和驱邪纳福的淳朴心愿。它的演出道 具傩面具成为神灵的象征,剧本台词中蕴含着祈求丰收和顺的心愿,数字符号中隐 藏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盛大的傩事活动更是成为全民狂欢的大聚会。它汇聚着 古朴淳厚的乡土特性,也交融着儒、佛、道、巫的的多元性,因此这种古老神秘的 戏剧形式具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三)审美价值
  池州傩戏作为一种民间祭祀性戏曲表演活动,它以戴面具为表演形式和文化特 色,所以很多学者将研究重点聚焦于面具研究。面具作为傩神的载体,被认为“面 具系统是山民向神灵谀媚和慑惧于神的二重心理机制的文化聚焦”气金龙从面具历 史追溯、属性分类、雕刻记忆、造型艺术等方面追寻池州傩面具的审美欣赏价值@, 其硕士论文较有新意,着眼于利用现代传承模式对贵池摊面具的延续,从数字化图 形设计的研发、拓展与应用的角度促进池州傩面具的继承与保护汪胜水、石雁则 将池州傩戏面具视为人神交接的实物符号、造型艺术及艺术的代言体、朴野斑斓——巫楚文化类型的一种重要表现形态檀雨桐的硕士论文《池州傩戏面具文化研究》以贵池梅街镇的面具为例全面地梳理了池州傩戏的面具文化,从其制作工藝、 美学特征、文化功能、应用与发展思考等角度论述了傩面具的宗族认同、神灵象征、 强化象征的功能。
  四、池州傩戏的传承现状
  池州傩戏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功能,国内外 专家学者对于池州傩戏的研究重心集中于此,学界基本认同池州傩戏体现着原始宗 教寄托、远古文化积淀、宗族伦理观念等文化内涵。《在假面的背后——安徽贵池 傩文化研宄》对池州傩文化从宏观考察和微观探析两个方面入手,重点分析了贵池 山民跳傩的文化心态以及傩文化中的伦理观念等,认为其中蕴含着对于动物、鬼神、 袓先、生殖、巫术的崇拜,也反映了一种微观的封建宗法社会。王义彬在其博士论 文中,参照一些社会学理论得出结论,傩戏是一种泛宗教的民间信仰体系, 是民众在现实生活中的精神寄托。气曲六乙则将视野至于整个民族乃至亚洲文化圈, 善于运用对比研究,对研究主体从起源、主体、哲学、神话、仪式等方面进行比较 研究,从而总结傩文化的特征和“追傩”的影响。
  此外,来自日本、美国、德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众多学者曾多次前 往安徽池州进行实地调研,并对傩戏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其中,中国与日本、韩 国同属东亚文化圈,同根同源,并且具有类似的文化因子,因而日韩的学者对于傩 文化的研究较多。其内容主要是从傩戏祭祀和面具透析中国的内核文化,对两国传 统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并分析中国戏剧文化对其本国文化的影响。日本对于中国古 戏曲的研究较早,其中日本著名的汉学家田仲一成作为日本学界权威人物,善于从 民俗的角度对戏剧进行研宄,并且在90年代实地考察过池州傩戏,其著作《古典南 戏研究:乡村、宗族、市场之中的剧本变异》《中国戏剧史》《中国祭祀戏剧研究》 建立起独特的戏剧和戏剧史研究框架。学者广田律子针对傩文化撰写了十余篇资料 翔实的调查报告,其代表作《鬼之来路一中国的假面与祭仪》《中国少数民族的假 面剧》,论述了傩文化的发展历程,并描述了含有鬼神形象的祭祀戏剧、民间信仰 的表现形态,寻找日中鬼神比较研宄的线索。此外,日本学者诹访春雄《日本的祭 祀与艺能:取自亚洲的角度》、德国学者布莱希特作品《陌生化与中国戏剧》、德 国学者德国儒道夫·布朗德尔的《安徽贵池刘街乡姚姓家族永兴大社的傩及其社会心 理学功能》、布朗德尔与王兆乾合作出版的《NUO》(德文版安徽贵池傩)都对本文的撰写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五、池州傩戏的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5年,国务院将池州傩戏被列入“国家首批非遗名录”。池州傩戏是一种古 老的汉族戏曲剧种,被誉为戏曲活化石,并被中国傩戏研究会副会长王兆乾先生称 为“古文化的层叠积淀”。作为我国当下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代戏曲之一, 它所蕴含的原始自然崇拜,可以帮助现代人透视远古文明,理解袓先生活的轨迹和 心理;巫、儒、道、佛文化的交融,呈现出文化自身的包容性,折射傩文化的多元 内核;世代沿袭带来的稳定性,原汁原味地传递古朴淳厚的魅力。由此作为一个出发点可以推 测中华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进程。傩戏中可以看出民谣习语、南戏、宋剧、 目连戏等戏剧形式对其影响,其对黄梅戏、地方庙会等的影响。傩仪可以看出面具、 道具、服饰、祭祀空间、宗族思想等细节化的宗教仪式性戏剧。
  六、结语
  发扬池州地区的地方特色,开发池州傩戏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成为建设池州傩文化的生产性保护或者设立池州傩戏生态保护区的坚实后盾。
  参考文献:
  [1]檀雨桐.池州傩戏面具文化研究-以池州市贵池区梅街镇的傩戏面具为例[D]合肥:安徽大学,2014.
  [2]王义彬.池州傩戏艺术以及文化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4.
  [3]杨冰.池州傩变迁的人类学考察[D]合肥:安徽大学,2013.
  基金项目:
  本文属传播学视域下池州傩戏的传承与创新研究(编号:201910378304)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时期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的记忆力很强,思维逻辑能力、认知能力在不断发展中,在这一时期教师需要注重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后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支持。因此,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融合起来,使小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文章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融合进行了分析。  
期刊
3月23日,午间时分,主楼后,樱园畔,古筝与二胡齐奏,衣袂与樱花共舞,乐声悠扬,落英缤纷,掀开了武汉科技大学第二届樱花节的序幕。“大家要发现校园中的美,发现身边的美,以花交友,享受生活。”武汉科技大学副校长冯征向大家传达了本次樱花节主题“樱韵芳华,魅力科大”的内涵。他表示,我们应该注重环保,关注校园环境建设,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校园文化底蕴。走进樱园,一路樱花上挂满了灯谜牌,“哇,好难啊,猜不出。”
期刊
摘要:在注重素质教育的当下,各高校也更侧重于培养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以及人文素养。开展美育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三观,不但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还可以帮助同学们加快适应社会。本文解释了什么是美育教学,指出新时代下美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几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美育教学对策,希望对有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美育教学;教学对策  将美育教学融入高
期刊
摘要:在市场经济的引领下,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学成为了高校教学体系中的热门学科,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在整个大学学习中占据重要位置。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包含大量图表分析、公式记忆的学科,内容繁多,且在实际生活中可操作性较低,因此,学生在学习宏观经济学时容易常常因为内容枯燥而失去学习兴趣,使得整體学习效率低下。目前,宏观经济学课程存在诸多问题,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现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地,需要在教学中赋予更多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但在综合素质的培养外,还需要因材施教,具体分析每位学生的真实水平与操作情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本文从体育教育的角度出发,探索高职院校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创新。第一部分阐述高职院校在体育公共课实施分层体育教学的原因,第二部分提出分层体育教学的必要性以为高职院校提出更加完善的培养方案助力,进而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高
期刊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教师要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实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努力获得英语学习的成功体验。分层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分层教学;学生分层;教学目标;评价  一、分层教学法的准备工作  1.对学生予以正确的分层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教学必须做到有的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中职财经专业的课程更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本文借鉴“五育”的教育思想,对中职财经专业的实务教学深入分析,将“五育”渗透会计实务教学各环节,进而形成“理实一体”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五育思想;中职财经;实务教学;渗透融合  1引言  近代中国杰出的教育家蔡元培明确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不可分割、相互融合的整体。任何学科的教学,
期刊
摘要:精准扶贫对于高校不仅是一项政治任务,还是发挥高校服务育人的重要功能之一。文章针对高校精准扶贫问题存在问题的反思,认为高校精准扶贫存在认识不足、定位不够、精确不当等因素,导致高校在精准扶贫中存在重物资轻智力、重任务轻发展、重投入轻培育等问题。因此,文章通过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精准扶贫工作的实践分析,从高校参与精准扶贫路径方面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高校;精准扶贫;误区;对策  打赢脱贫攻坚战,
期刊
摘要:校企合作模式思路下的人才培养改革是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而指定的,服务于学生,是以各方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基础的, 以合作共赢、风险共担、成果共用为基本原则, 规定人才培养制度,让校企教学有的放矢,有依可行,有法可依,双方结成协同育人共同体, 实现技术创新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教学模式  一:培养目标  按照高校应用型本科教育要求,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培
期刊
摘要:教育的问题向来不是单方面的问题。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学校教育跟家庭教育应该紧密结合起来,做到相辅相成,携手共进。本文尝试从组建班级家委会;定期召开家长会;进行高质量家访;借助今信息媒体这四方面进行简单阐述,探讨有效的家校共育策略,希望形成教育合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家校共育;有效沟通;提升素养  学校是培育人的地方,但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单靠学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