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老先生曾经提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随着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推进,越来越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学生在生活中感兴趣的内容讲枯燥的理论知识,政治作为社会人文科学更应走进学生的心灵,贴近学生的实际,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学习得轻松、幸福。
学生中有很多不喜欢政治课,对政治课不感兴趣,其根本原因在于很多教师在升学率的重压下,将考试内容以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加诸于学生。空洞的说教远离了生活,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久而久之学生当然就产生厌烦心理,教学实效可想而知。我认为,将政治课堂引向生活,使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参与、自觉获得知识的过程。
创设情境,体验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政治学科知识和情境,我们要进行选择引入课堂,让学生积极探索,利用已有的经验,建立新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联系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经过内在思维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感到“原来你就在这里”。在经济生活中讲到“个人所得税”时,我拿出当月的工资条,让大家一起动手算算,要不要纳税?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往往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发言,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调动了起来。同时也可以把生活原型搬入课堂。如在经济生活中,讲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把学生组织起来排成小品,自己扮演父亲、母亲、儿子、女儿等角色,通过相互间的沟通,切身的体验,大家认识到了父母的艰辛,平时花钱大手大脚,购买名牌衣服等等给父母带来了多大的负担。大家在讨论中表现积极,纷纷表示:原来提倡艰苦奋斗不是让我们过苦日子,而是让我们要克服攀比、从众、求异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健康合理消费。这样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得课堂少了原来空洞的说教,让学生在真实、平凡的生活体验中主动获得知识,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同时也对学生的品德修养进行了熏陶。
留心社会资源,营造生活意境。一堂课的灵魂不是该堂课的教学内容,而是在教学中体现出来的一种认识,一种精神。社会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而我们思想政治中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生活的内容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直接反映。把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带入课堂能够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渗透能力。如在讲到《生活与哲学》中“实现人生价值”时,我引入“长江大学学生救人事迹”: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15名同学在长江荆州宝塔湾江段野炊时,因救两名落水儿童,陈及时、方招、何东旭三名同学不幸被江水吞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同时还播放歌曲《生命》:“从没想孤独远航/自己还需要成长/常被妈妈挂心上……”放完后同学们的心情都很沉重,感觉到了生命的可贵,也认识到了这批大学生的伟大。同时,我也插入一段视频:当时大学生们“磕头作揖,(渔民)就是不救,他说他要救死人,要一万两千块钱”。对于不救的原因,是因为“活人不救,救了只是精神可嘉,了不起就是表扬,救死人划得来,捞上来就有一万多块钱”。看完后同学们义愤填膺,议论纷纷。此时,我正好趁热打铁让大家就从人生价值角度去分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大家都很积极,有同学说:当时那些大学生的目的很简单,也很真实,救人,只是救人而已;也有人说:谁也没有想到救人后是否会得到什么荣誉或报酬,也不会料到会成为新闻的焦点;也有一些同学提出: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我们现在可以做这样一个假设,如果在一个特殊的场合,自己的生存和另一个生命发生冲突时,我们是否有勇气舍弃自己的生命。或许,有些人不乏勇气,他们缺少的是“人情”,像那些渔民……一堂课下来,学生直观地感受了生活,同时也在课堂上学会了生活的道理。
与时俱进,符合学生实际。我们的政治课要关注好学生的生活,进入学生的生活场景。因为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教师的人生阅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不同的,有些时候学生是无法理解的,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更多的探讨他们所关切的问题。中学生的生活离不开歌曲,许多歌词本身就是很好的教学素材,如在讲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时,我先问学生:“最喜欢哪位歌手啊?”很多学生马上很兴奋地说“周杰伦!”“他的《青花瓷》大家都知道吧?”然后我一放歌曲,大家的兴趣就上来了。我趁机问大家:“大家知道青花瓷是谁发明的?”学生们议论纷纷,谁也不知道。我告诉大家青花瓷是工人在长期的烧瓷过程中发明的,没有固定的发明人。马上有同学就做出了反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就这样大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堂课的学习中,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总之,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转变“学习资源仅限于书本”的观念。教学要回归生活,把丰富多彩的生活纳入课堂,真正提高政治课的实效性,提高可信度。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三厂中学)
学生中有很多不喜欢政治课,对政治课不感兴趣,其根本原因在于很多教师在升学率的重压下,将考试内容以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加诸于学生。空洞的说教远离了生活,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久而久之学生当然就产生厌烦心理,教学实效可想而知。我认为,将政治课堂引向生活,使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参与、自觉获得知识的过程。
创设情境,体验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政治学科知识和情境,我们要进行选择引入课堂,让学生积极探索,利用已有的经验,建立新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联系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经过内在思维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感到“原来你就在这里”。在经济生活中讲到“个人所得税”时,我拿出当月的工资条,让大家一起动手算算,要不要纳税?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往往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发言,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调动了起来。同时也可以把生活原型搬入课堂。如在经济生活中,讲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把学生组织起来排成小品,自己扮演父亲、母亲、儿子、女儿等角色,通过相互间的沟通,切身的体验,大家认识到了父母的艰辛,平时花钱大手大脚,购买名牌衣服等等给父母带来了多大的负担。大家在讨论中表现积极,纷纷表示:原来提倡艰苦奋斗不是让我们过苦日子,而是让我们要克服攀比、从众、求异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健康合理消费。这样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得课堂少了原来空洞的说教,让学生在真实、平凡的生活体验中主动获得知识,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同时也对学生的品德修养进行了熏陶。
留心社会资源,营造生活意境。一堂课的灵魂不是该堂课的教学内容,而是在教学中体现出来的一种认识,一种精神。社会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而我们思想政治中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生活的内容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直接反映。把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带入课堂能够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渗透能力。如在讲到《生活与哲学》中“实现人生价值”时,我引入“长江大学学生救人事迹”: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15名同学在长江荆州宝塔湾江段野炊时,因救两名落水儿童,陈及时、方招、何东旭三名同学不幸被江水吞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同时还播放歌曲《生命》:“从没想孤独远航/自己还需要成长/常被妈妈挂心上……”放完后同学们的心情都很沉重,感觉到了生命的可贵,也认识到了这批大学生的伟大。同时,我也插入一段视频:当时大学生们“磕头作揖,(渔民)就是不救,他说他要救死人,要一万两千块钱”。对于不救的原因,是因为“活人不救,救了只是精神可嘉,了不起就是表扬,救死人划得来,捞上来就有一万多块钱”。看完后同学们义愤填膺,议论纷纷。此时,我正好趁热打铁让大家就从人生价值角度去分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大家都很积极,有同学说:当时那些大学生的目的很简单,也很真实,救人,只是救人而已;也有人说:谁也没有想到救人后是否会得到什么荣誉或报酬,也不会料到会成为新闻的焦点;也有一些同学提出: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我们现在可以做这样一个假设,如果在一个特殊的场合,自己的生存和另一个生命发生冲突时,我们是否有勇气舍弃自己的生命。或许,有些人不乏勇气,他们缺少的是“人情”,像那些渔民……一堂课下来,学生直观地感受了生活,同时也在课堂上学会了生活的道理。
与时俱进,符合学生实际。我们的政治课要关注好学生的生活,进入学生的生活场景。因为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教师的人生阅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不同的,有些时候学生是无法理解的,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更多的探讨他们所关切的问题。中学生的生活离不开歌曲,许多歌词本身就是很好的教学素材,如在讲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时,我先问学生:“最喜欢哪位歌手啊?”很多学生马上很兴奋地说“周杰伦!”“他的《青花瓷》大家都知道吧?”然后我一放歌曲,大家的兴趣就上来了。我趁机问大家:“大家知道青花瓷是谁发明的?”学生们议论纷纷,谁也不知道。我告诉大家青花瓷是工人在长期的烧瓷过程中发明的,没有固定的发明人。马上有同学就做出了反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就这样大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堂课的学习中,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总之,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转变“学习资源仅限于书本”的观念。教学要回归生活,把丰富多彩的生活纳入课堂,真正提高政治课的实效性,提高可信度。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三厂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