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物教学中得到的启示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tait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命现象复杂性的认识逐渐深入,对生命本质从各个角度进行了重新思考。在生命的各种描述性、实体性及功能性定义等基础上,又有人提出了生命的信息定义。该定义从信息论角度阐发了生命系统的本质属性、生命对环境的适应与进化的本质,它将有利于人们重新认识生命,对于高中生物教学也将具有启示作用。
  1对生命本质的不断探索与生命的信息定义
  生命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很难下定义的概念。高中生物教材在绪论中借助于形形色色的生命形式列出了生命的六大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生物体特有的组成与结构、应激性、生长发育与生殖、遗传变异与进化、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等。这种对生命的描述性定义虽然容易理解,但是并不能真正体现出生命的最本质属性。长期以来,许多哲学家、生命科学研究者都试图给生命下一个更能反映其本质属性的抽象性定义,当今许多生物哲学家都把生命本质问题作为其著述立说的主要论题之一。作为高中生物教师更应当对生命的本质定义有所了解和认识。
  近年来有人从信息论角度对生命进行了剖析,认为生命的本质在于生长和繁殖过程中信息的传递作用。该定义强调两点:①强调生命的本质在于它是一个信息系统,是一个能够通过自我复制与自我繁殖不断地传递信息的系统;②强调生命的出发点不是个体,而是群体,生物群体具有无限度地不断适应新环境的特征。该定义启示我们,任何生命机体之所以表现出生命,其根源在于其系统中信息的不断传递和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事实上,大量证据表明生命过程本质上就是信息传递过程。
  2生命机体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网络系统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在生物机体内部,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内部各大分子之间普遍存在着信息流动,这种信息流动与环境的信息流动相互协调,从而构成了机体内环境的动态平衡——稳态的形成。高等动物尤其是人类机体内的信息网络系统主要是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构成,其信息传递过程大致如下所示。
  首先是细胞外的信息分子,包括神经递质、激素、细胞调节因子等,它们构成了第一信使,作用于细胞之间,传递各种信息,调节着机体发生、发展、生存和死亡;其次是受体系统,细胞接受信息具有选择性及特异性,其关键在于细胞膜上与信息分子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即受体;第三是第二信使,当第一信使与其相应受体结合之后,在细胞膜上各种酶的作用下产生出许多有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如c—AMP、c—GMP、Ca2+、NO等,它们构成了专门在细胞内起调节作用的第二信使;接着第二信使将信息继续输送,逐级放大,引发一系列特异性反应,在细胞内激活一系列特异性激酶,每一个激酶又有多种底物,由此引发出千变万化的生理效应。这些信号在传递过程中出现的信息量多少以及信息传递通道是否畅通等等,都直接影响调控的正常或失常,并与各种疾病的产生直接相关。
  从信息角度看生物进化,进化实质就是生物遗传信息在一代又一代的传递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它同时体现出环境信息对于生物遗传信息的选择与协调。由于人们认识到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个体,因此从宏观上看,物种的信息流以群体的形式向下传递,而生物群体具有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于是,种群的遗传信息就以基因库的形式存在并传递下去。
  综上所述,不仅生命机体本身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网络,生命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也构成复杂的信息网络。上述事实充分证明,生命的信息定义中所强调的生命本质属性有助于我们从信息角度深刻认识生命。
  3生命的信息定义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启示
  高中生物教学侧重于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本质和活动规律。长期以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比较注重于利用生物学研究成果来解释生命现象,而较少注意到用其他学科研究成果探索生命的本质和规律。教育部最新制定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在实施建议中提出:“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各门学科,其思想方法、基本原理、研究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同时,生物科学和数学、技术科学、信息科学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统一的科学概念和过程,建立科学的自然观,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生命的本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生命世界。
  生命现象是复杂的,20世纪下半叶,生命科学研究的主流是分子生物学,人们试图借助于认识生命的分子基础如蛋白质、核酸等,进而认识细胞或个体的活动规律。尽管分子生物学在近半个世纪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它没能完全揭示出生命的本质属性。有人认为,部分原因可能在于它研究的生命层次多处于“线性的”或“还原论”水平,因此很难从本质上解释纷繁复杂的生命现象。例如,生物体内各种生物化学代谢途径和信号传导过程具有一定的层次和秩序,相互间构成信息网络传输系统,并与环境相适应,这些现象用信息科学成果可以解释。
其他文献
作文难,作文难,一提起作文心就烦。这既是学生们的一大心病,也是让老师头痛一个问题。如何解决这个教学难题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平地这个坚实的基础,一切的高楼大厦将成为海市蜃楼、玉帝的宫廷,成了虚幻世界。我们的作文也离不开身边的人、事、景、物这些坚实的写作基础。如果离开这一基础,写起文章来就等于无米之炊,画
期刊
新课改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作为这场变革中处在第一线的教师应怎样去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和理念,是当前的一个主要话题。我想通过自己亲身体验的一堂课,来谈谈对新课改背下教师教学行为的一点反思。  那次是上“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一课,我是通过求Sn=1+2+22+……+2n-1这一实例,来讲解如何用“错位相减法”推导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前项和的公式。  师:记Sn=1+2+22+……+2n-1①  2
期刊
【摘 要】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阅读和习作的基础。鉴于此,本文对当前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弊端、方法、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识字教学 小学语文 规律    1当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弊端所在  1.1热衷于识字教学方法的挖掘、更新,追求更多更快地识字,而不顾儿童的实际心理发展和能力现状,或者对儿童识字提出过高的要求,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
期刊
有人说,小学生的作文就像白开水一样没“味道”,甚至像是从橘皮里榨出来的汁一样“涩”。问及学生时,他们坦言:“老师,不是我们不想写,而是实在不知道写些什么……”翻翻他们的作文本。也不难看出来,有的学生一篇文章“换汤不换药”地写了好几遍,有写得前言不搭后语;有的学生记“流水账”,没有中心,不分主次;有的学生是根本没话写;还有的干脆抄范文。总之,只要让作文交了,“工”就完事。而对这一问题,教师要采用一些
期刊
吕淑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不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所以,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一个朔造美的艺术家。这就要求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充分调动各种艺术因素,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使学生能在这种艺术氛围的熏陶中,尽情遨游于语文这座博大精深的艺术殿堂,去深刻领会文学作品内容的丰富精深、结构的精巧多变、形象的生动传神、情感的跌宕起伏、
期刊
兴趣是作文最大的内驱力。《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初始阶段的目标设定上,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作文教学中的赏识性批改,能促使学生相信自我、赏识自我、挖掘自我、超越自我,点燃学生写作的热情与信念,将“要我写”的尴尬局面扭转为“我要写”。赏识性批改是以温馨的语气、探讨的口吻、欣赏的眼光去滋润一颗颗写作幼苗,让它们在赏识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期刊
1走进生活,捕捉孩子的心灵  在习作训练中,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入手,积极引导学生挖掘写作之源。让学生通过看、听、经历和感受,引导其进入生活领域寻找习作素材,为学生的作文练习提供丰富的源头活水。首先要引导学生参与生活、观察生活。教师可与学生家长联系,转变其观念,让家长把孩子带进多彩的生活之中,让他们积极参与生活。学校可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借助各种形式让学生体验生活。让学生了解人生百态,品尝到生活的酸甜
期刊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体系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把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后发现:鼓励组的学生进步最大;表扬组的次之;批评组的开始进步,然后陡然下降;不表扬、不批评组的学生成绩最差。上述研究表明,教学中实施鼓励性评价对学生取得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看来我们一贯信奉的“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古训,应该在英语教学中改一
期刊
1把握一条途径——挂图的有效利用  挂图可以说是板书的“前奏”,其内容往往是课文的重点。每篇课文中都会有配套的挂图,我们可以把它作为板书的一部分来利用。  例如,一、二年级中的识字教学占的比重比较大,学生为了记这些生字总是想尽办法,我对形声字的教学,通过转动转盘,达到足够吸引学生眼球的效果。在转盘的使用过程中,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边转边写出这一课中所要学的形声字,这样学生很容易记住了这些形声字,并
期刊
“师生互动”这一课堂教学理念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自古就有的。无论是中国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还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都或多或少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师生互动”的先导。师生互动,教师在课堂由“演讲者、表演者”转化为“引导者、管理者”,由“一言堂”变为“众言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给学生搭建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平台。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相互讨论,打破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