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概念是化学教学中重要内容,化学概念掌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习化学的难易程度。农村学生由于生活阅历、信息掌握程度不足,在学习化学概念时遇到很大的困难,以前的文献提及这一问题总是从单一方面进行阐述。本文试图从分析学习化学概念时的心理过程入手,讲述教师怎样依靠这样的心理过程进行概念的教学,从而提高化学概念有效性。
关键词:农村中学;化学概念;教学有效性;方法
初中化学是自然学科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概念是学生思维形式重要的准则,在学生操作和解题过程中的一条标准;同时也是系统学习化学理论、解释化学现象的重要基础。没有化学概念支撑,那么学习和运用化学知识就将成为空中楼阁。但是,在农村中学中,化学概念成为很多学生的梦魇。笔者通过对学习概念时有效学习的心理过程进行分析,讲述教师怎样依靠这样的心理过程进行概念教学,试图提高化学概念教学有效性来帮助学生掌握化学概念。
1、分析学习新概念时有效学习的心理过程
由于学生认知的程度不同,对同一个化学概念理解的程度就不相同。农村学生由于接受事物程度、事物丰富情况不同,造成认知情况不同,就产生概念认知的不同。
1.1掌握认知策略,丰富图示的体验
学习化学概念的方法有很多,概念的最佳掌握方法就是运用概念解决生活问题尽量将概念转化为技能。技能的有效性比记忆的有效性持续时间长很多。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化学概念的同时也要注意丰富学生图示体验,运用不同的图示结构来解决选取最佳理解概念的途径。这样一旦学生在学习概念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在认知图示的帮助下,自我寻求主动变化不同的方式来理解概念。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1.2概念的形成与概念的同化相互渗透的策略
现代的心理学将概念的获得大致的分为两种: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有些概念可以通过概念形成来获得,有些概念可以通过概念的同化方式来获得,有些需要两者兼顾才能获得。
1.2.1概念的形成可以从感性事物中直接获得。
例如氧化物的概念,教师就可以首先提出这个概念,然后通过大量的实际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这个概念。在投影仪上展示氧化铁、二氧化硫等物质,学生就能很好的掌握和理解氧化物的概念。
1.2.2概念的同化
概念的同化: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解释为学习者需要利用原有的认知图示,并根据原有的认知图示了解概念的关键特征来获得概念的一种学习方式[1]这样的表述突出了学生原有头脑中图示在新概念获得中的作用。首先对于新概念的认识看是否属于原有认知体系下的图示,将新的图示与原有图示进行联系,初步的理解新的概念。其次,比较概念的精细化差别,了解相近而又不相同的概念运用条件是否相同。最后,融汇贯通,让新的概念以适当的图示结构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
通过上述内容,农村学生学习新的概念主要是依靠上述过程进行知识的接纳和吸收,因此在教学过程之中就必须让教师的教法适应学生这样的接纳过程,否则教师付出的劳动就很难取得成效。
2、教师授课环节对化学概念学习的影响
通过文献的查阅[2],教师授课过程之中九大模块真正起到决定性的过程只有引起注意、告知目标、提供学习指导、测量行为表现、促进保持和迁移。
2.1引起注意对学习概念的影响
适合学生心理的方式引起注意可以保持学生的的内在动机,将学生的欲望保持在学生愿意接受的思维层面。符合图示的顺应和联系潜移默化的将化学学习概念转变为他们愿意接受的知识。
2.2告知目标对学习化学概念的影响
这一模块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的预期期望,主动地利用原有知识图示构建新的概念体系,有效的将学习目标放的更远。为下一步的概念运用奠定了心理的预期和欲望。同时教师的下一步讲授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接受。
2.3提供学习指导上对化学概念的影响
提供学习指导是学习化学概念的构成和核心部分。教师在这一模块的讲解必须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条理性,促使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甚至是错误的知识储备)进行概念的内化。这要求教师在讲解化学概念的时候能够准确的解释并运用例证和匹配的反例来解释概念的本质特征和相关概念的内在联系与差别。在教学时要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3],结合学生已具备的知识进行信息的输出,使得这些信息的输出让学生接受起来条理化、结构化。
2.4测量行为上的指导对化学概念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4]当学习一项新概念,这个概念与旧的知识相似而又有区别的时候,采用一个比较性的组织者会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初中化学这样的联系很多,因此在选取先行组织者时要注重选取,把学习的知识和生活知识有关联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变得鲜活起来。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生活中的疑问,在一定程度上既完成了测量行为指导,又完成化学概念的转化。
2.5促进保持和迁移对化学概念的影响
讲述一个概念之后,如果仅仅是用这个概念解决问题,那么在概念的保持上就不如运用多个与之相连的多个概念解决问题保持的时间长久。针对这样的现象,笔者认为只有将新的概念纳入相应的概念系统之中,与其他的概念进行系统的、联系的建立一个概念网,才能让学习者全面的、深入的掌握和运用概念。在实际中可以运用网状示意图帮助学生进行概念的记忆。[5]
综上所诉,教师在讲授概念的过程之中,必须以学生的有效心理活动为依据,运用相关的心理活动将概念教给学生。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使得概念的教学效果高。
参考文献:
[1]陈鲲,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11,23-24
[2]原青林,美国有效教学方法简介[J],比较教育研究,2004,6,38—40
[3]张琦,学习理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202-204
[4]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221
[5]李善良,论概念联系与概念网路在数学概念学习中的作用[J],课程 教材 教法2005,53-58
关键词:农村中学;化学概念;教学有效性;方法
初中化学是自然学科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概念是学生思维形式重要的准则,在学生操作和解题过程中的一条标准;同时也是系统学习化学理论、解释化学现象的重要基础。没有化学概念支撑,那么学习和运用化学知识就将成为空中楼阁。但是,在农村中学中,化学概念成为很多学生的梦魇。笔者通过对学习概念时有效学习的心理过程进行分析,讲述教师怎样依靠这样的心理过程进行概念教学,试图提高化学概念教学有效性来帮助学生掌握化学概念。
1、分析学习新概念时有效学习的心理过程
由于学生认知的程度不同,对同一个化学概念理解的程度就不相同。农村学生由于接受事物程度、事物丰富情况不同,造成认知情况不同,就产生概念认知的不同。
1.1掌握认知策略,丰富图示的体验
学习化学概念的方法有很多,概念的最佳掌握方法就是运用概念解决生活问题尽量将概念转化为技能。技能的有效性比记忆的有效性持续时间长很多。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化学概念的同时也要注意丰富学生图示体验,运用不同的图示结构来解决选取最佳理解概念的途径。这样一旦学生在学习概念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在认知图示的帮助下,自我寻求主动变化不同的方式来理解概念。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1.2概念的形成与概念的同化相互渗透的策略
现代的心理学将概念的获得大致的分为两种: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有些概念可以通过概念形成来获得,有些概念可以通过概念的同化方式来获得,有些需要两者兼顾才能获得。
1.2.1概念的形成可以从感性事物中直接获得。
例如氧化物的概念,教师就可以首先提出这个概念,然后通过大量的实际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这个概念。在投影仪上展示氧化铁、二氧化硫等物质,学生就能很好的掌握和理解氧化物的概念。
1.2.2概念的同化
概念的同化: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解释为学习者需要利用原有的认知图示,并根据原有的认知图示了解概念的关键特征来获得概念的一种学习方式[1]这样的表述突出了学生原有头脑中图示在新概念获得中的作用。首先对于新概念的认识看是否属于原有认知体系下的图示,将新的图示与原有图示进行联系,初步的理解新的概念。其次,比较概念的精细化差别,了解相近而又不相同的概念运用条件是否相同。最后,融汇贯通,让新的概念以适当的图示结构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
通过上述内容,农村学生学习新的概念主要是依靠上述过程进行知识的接纳和吸收,因此在教学过程之中就必须让教师的教法适应学生这样的接纳过程,否则教师付出的劳动就很难取得成效。
2、教师授课环节对化学概念学习的影响
通过文献的查阅[2],教师授课过程之中九大模块真正起到决定性的过程只有引起注意、告知目标、提供学习指导、测量行为表现、促进保持和迁移。
2.1引起注意对学习概念的影响
适合学生心理的方式引起注意可以保持学生的的内在动机,将学生的欲望保持在学生愿意接受的思维层面。符合图示的顺应和联系潜移默化的将化学学习概念转变为他们愿意接受的知识。
2.2告知目标对学习化学概念的影响
这一模块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的预期期望,主动地利用原有知识图示构建新的概念体系,有效的将学习目标放的更远。为下一步的概念运用奠定了心理的预期和欲望。同时教师的下一步讲授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接受。
2.3提供学习指导上对化学概念的影响
提供学习指导是学习化学概念的构成和核心部分。教师在这一模块的讲解必须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条理性,促使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甚至是错误的知识储备)进行概念的内化。这要求教师在讲解化学概念的时候能够准确的解释并运用例证和匹配的反例来解释概念的本质特征和相关概念的内在联系与差别。在教学时要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3],结合学生已具备的知识进行信息的输出,使得这些信息的输出让学生接受起来条理化、结构化。
2.4测量行为上的指导对化学概念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4]当学习一项新概念,这个概念与旧的知识相似而又有区别的时候,采用一个比较性的组织者会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初中化学这样的联系很多,因此在选取先行组织者时要注重选取,把学习的知识和生活知识有关联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变得鲜活起来。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生活中的疑问,在一定程度上既完成了测量行为指导,又完成化学概念的转化。
2.5促进保持和迁移对化学概念的影响
讲述一个概念之后,如果仅仅是用这个概念解决问题,那么在概念的保持上就不如运用多个与之相连的多个概念解决问题保持的时间长久。针对这样的现象,笔者认为只有将新的概念纳入相应的概念系统之中,与其他的概念进行系统的、联系的建立一个概念网,才能让学习者全面的、深入的掌握和运用概念。在实际中可以运用网状示意图帮助学生进行概念的记忆。[5]
综上所诉,教师在讲授概念的过程之中,必须以学生的有效心理活动为依据,运用相关的心理活动将概念教给学生。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使得概念的教学效果高。
参考文献:
[1]陈鲲,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11,23-24
[2]原青林,美国有效教学方法简介[J],比较教育研究,2004,6,38—40
[3]张琦,学习理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202-204
[4]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221
[5]李善良,论概念联系与概念网路在数学概念学习中的作用[J],课程 教材 教法2005,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