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南朝乐府民歌和北朝乐府民歌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649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北朝乐府民歌是在《诗经》十五国风和汉乐府民歌之后,我国诗歌史上第三次比较集中出现的一次诗歌形式。尽管大体出现在同一时期,但由于当时南北朝政权更替频繁,南北朝之间长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对峙隔绝。再加上受统治阶级个人爱好的影响,致使南北朝乐府民歌产生了不同的风格和社会意义。南朝乐府民歌主要产生于城市都邑,几乎全是情歌,表现了人民对爱情生活的美好追求。诗歌篇章短小,风格婉转柔媚。北朝民歌数量虽 稍等不及南朝民歌,但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表现了北方民族尚武的精神面貌,质朴刚健,富有骨力感。
  南北朝民歌差异社会背景 一、南朝乐府民歌和北朝乐府民歌产生的社会背景差异
  南朝是当时南迁的汉族封建地主建立的。他们在北方彪悍的少数民族强势南下的形势下,不得已南下,偏安江南,不思进取,小朝廷更替不断。他们也继承了政府采集民歌的传统,但他们采集民歌的目的不是为了“观风俗,知厚薄”,而是为了统治阶级的声色之娱。汉乐府诗中“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民歌特色已荡然无存。那些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民歌自然也在“屏蔽”之中。南朝民歌主要来自城市都邑,实际上是“都市之歌”,这决定了南朝民歌地域的狭隘性,也难免有小市民低级的趣味,梁裴子野《宋书》说:“王侯将相,歌妓填室,鸿商客贾,舞女成群”。这是南朝民歌几乎全是情歌的原因,而且有些还具有浓厚的脂粉气。
  和南朝隔江对峙的北朝,由于游牧民族各军事集团在中原争夺,政权更替频繁,使中原长期陷入大分裂,大动乱的局面。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崇尚武力,相互征战、杀伐,使北方的文化遭到严重破坏,统治阶级根本无暇组织采集民间歌谣。“自晋永嘉后,运钟丧乱,宇内分崩,群风肆祸,生民不见俎豆之容,黔首惟睹戎马之迹;礼乐文章,扫地呢将尽!”。这是北朝民歌流传下来较少的原因之一。
  在北朝动乱的年代里,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的激励下,那些“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民歌必然层出不群,但由于北朝各代统治者忙于攻城略地而无暇采集民歌,广大人民由于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许多有现实社会意义的民歌只能口口相传,最后逐渐散失,这也是北朝民歌数量少的原因之一。
  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和汉人杂居一起,语言隔阂很大,相互交流困难,彼此不了解。“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折杨柳歌辞》)。语言的障碍,许多少数民族和汉族的民歌不便交流,也不便记录。这也是北朝民歌散失,至今流传下来较少的原因之一。
  北朝民歌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艰难生存,并大浪淘沙般的流传下来,虽然数量上远远少于南朝民歌,但北朝民歌经历了历史的洗礼,现在流传并保存下来的六十多首北朝民歌,无论在思想内容的深度,还是题材的广度上都高于南朝民歌。
  二、南朝乐府民歌和北朝乐府民歌思想内容的差异性
  南朝乐府民歌大多数是情歌,其中绝大部分是积极健康的。最能体现其民歌特色的是那些天真和痴情的描写。“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这种打破常理的想象,自然是一种极度的夸张,但对如胶似漆的爱却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对爱情的描写,和汉乐府《上邪》中“我欲与君相识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异工同曲,是古代民歌对爱情描写的继承和发展。
  以情歌为主流的南朝民歌,在内容上的一大特色是,这种爱情婚姻观和封建礼教是格格不入的,“合冥过藩来,向晓开门去”,说明彼此只能暗中来往,因为他们的爱情是不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南朝乐府民歌中情歌的大量出现,说明当时人们对理想爱情的大胆追求。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魏晋以来封建礼教对男女婚姻束缚的相对削弱。这是千百年以来劳动人民努力奋斗的成果。南朝乐府民歌中“神弦曲”大部分也是人神相恋的故事,这是劳动人民超越现实,在神话中寄托对美好的理想向往与追求。
  在南朝小朝廷有意识的采集下,在风景迤逦的南国风情的影响下,催生了以表现男女爱情为主题的代表作《西洲曲》。全诗歌辞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婉转动人,集中体现了南朝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北朝时期,入居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不断相互攻杀兼并,他们用血腥的杀戮和落后的军事统治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很少重视文化建设,致使北朝文化遭到严重破坏,现在记录的北朝民歌仅存六十多首。
  北朝乐府民歌虽然数量少,但他们的社会意义却是广泛而深刻的,他突破南朝乐府民歌的题材局限,深入到北朝社会的方方面面,通过多视觉描写社会生活,多角度的反映了北朝时期的社会现实。
  “雨雪霏霏雀劳利,长嘴饱满短嘴饥”。(《雀劳利歌》)揭露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残酷和压迫。
  北朝民歌中,还有一些直接写战争的,“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尸丧峡谷中,白骨无人收”(《企喻歌》)。这首民歌是北朝长达一百多年战乱的真实写照。北朝的长期战乱,不仅使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而且在那大动乱的社会里,大量士兵、征夫、流民、游子无家可归,流落他乡,许多思乡的民歌便应时而起。“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乡?”(《紫骝马歌辞》)诗中用风吹山头树的落叶比喻动乱时期人民大批的逃亡和迁移,漂流四散。
  北方辽阔的草原,以游牧为主的生活,孕育了北朝波澜壮阔的民歌。“勅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气魄宏大豪放,动人心魄,高度概括了北方游牧生活北方草原的壮丽与高远。
  以上北朝民歌的内容是南朝民歌所不具有的,也是北朝民歌远远胜于南朝民歌的方面。北朝民歌中也有情歌。但在北朝民歌中,由于北方人的粗犷豪爽,他们对爱情的表达也是直截了当,毫不掩饰的。而南朝民歌则表现得委婉含蓄。一柔一刚,风格迥异。
  “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哪得孙儿抱”(《折杨柳枝歌》)。把女子要求出嫁的心情,非常直率地说出来。北朝民歌的这种大胆与追求与南朝民歌的委婉含蓄形成强烈对比。
  在北朝崇尚武力,战争频繁的大背景下,浓缩了北朝民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代表作《木兰诗》应运而生,流传至今。
  由于南北朝乐府民歌形成的社会背景不同,地域风物不同,民族习惯不同,人性气质、文化习染不同,在思想内容上形成了显著不同的风格。南朝民歌题材狭窄,表情细腻,缠绵,委屈婉转。北朝民歌题材广泛,抒情干脆,直抒心曲,亢爽,泼辣,刚健清新,气势豪放。
其他文献
在新课改全面推行后,传统的教学方法正在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新的教学形式粉墨登场。传统的形式是长久以来经过时间检验的,其中有糟粕也必有精髓。  初中语文 教学艺术 板书教学  一、教学现状  在新时代的教学背景下,多媒体遍布大大小小的教学楼,占据了各个教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板书被我们遗忘,小时候老师讲台上放成一排一盒一盒的粉笔不见了,零落的几支躺在那里,常常是许久不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引入,教师不再
期刊
合唱教学是一种比较高端的歌唱,体现了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合”实际上是指在一起演唱,是将声音的强弱、音调的高低与不同的音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灵活地运用各种旋律,最终达到让乐律走进学生心灵的目的。  小学音乐 合唱教学 合唱意识 营造氛围  音乐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技术性,无论是基础知识还是基本技能都需要扎扎实实地练习,作为童声合唱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在全国各地的校园内普遍开展。虽然普及
期刊
要在实践中引导、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就要找寻一个较好的切入点,搭建科学的教育平台,以促进学生们的成长。在实际的科学教育工作过程中,作为普通的科普老师,更多的是要考虑探索一种能够具有实操性、可持续性的对学生实现科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而这种途径和方法又能被多数奔波在学校和课外各种学科辅导班之间的青少年发自本心地接受。于是,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摸索出了“少年科学新闻社”这种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的模式(
期刊
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导”要促进“主体”的发展,其真谛应是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实现。自我教育则应开发潜在的积极因素,引导其开悟。  绘画创作 主导作用 自我教育  学生在平时的绘画过程中,所绘制的绘画作品有时候具有很丰富的想象和冲击力,这种绘画作品就如同未经雕琢的璞玉,虽有精华而不能放光彩。“山隅之石,得利斧,精雕琢,可成玉,光芒四射……”教育艺术具有或春
期刊
作为一名新晋园长,总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如何处理关系到事态的发展。通过几个案例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一名新晋园长该如用心来管理幼儿园,让幼儿园在稳中求发展。  新晋园长突发事件幼儿园管理2010年以来全国学前教育迎来了春天,各个地区都在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仓山区政府也不例外,一方面大力创建新幼儿园,一方面重新调整部分公办幼儿园的领导班子队伍提高办学水平,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我区学前教育事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养成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教给学生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学能力。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目的是为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自奋其力,自致其知,掌握学习的最佳方法,探究认知的最佳途径,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  语文自学能力培养《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学校不可能
期刊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的运用中已经得到很大的普及,可是在实际的运用中,有很大一部分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应用错误的问题。分析了部分错误的原因,并对如何改进错误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公开课信息化时代下,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教育领域的应用,使教育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小学教学。但正由于
期刊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就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为目的,为学生营造一个能大胆思维的环境,为学生构建一个能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主张的宽松创造环境,促使学生不把眼光锁在狭小的学业天地之中。促使学生独立、自信地审视周围环境,锲而不舍地探索未知世界。  中专语文创新教育创新教学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创新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
期刊
九年义务制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感受与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针对小学6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依据课标7~9年级的学段目标而施教。实践证明,初中生对于音乐的表现要素(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相对容易把握,但对其音乐风格与风格的感知与鉴赏直至掌握成为难点。  德国艺术歌曲教学赏析针对欧洲艺术歌曲这一概念,人音社八年级第七单元”乘着歌声的翅膀”除门德尔松的同名歌曲外,《西班牙女
期刊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积极开发体育人才和迅速提高学校运动技术水平的基本途径。加强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完成学校教育任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和社会群体骨干具有重要意义。抓好学校体育运动队业余训练,推动学校体育竞技水平提高,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得我们基层体育工作者深思和讨论。  运动队业余训练训练制度一、选材是抓好训练队的前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