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上有座山,因她命名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63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瓦莲京娜·弗拉基米罗夫娜·捷列什科娃是世界上第一位实现太空飞行的女性,曾获得联合国和平金奖、列宁勋章,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以她的名字命名。她说:“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有幸成为人类最早开拓航天道路的一员。”

普通女孩的太空梦

瓦莲京娜·弗拉基米罗夫娜·捷列什科娃

  瓦莲京娜·弗拉基米罗夫娜·捷列什科娃是世界上第一位实现太空飞行的女性,曾获得联合国和平金奖、列宁勋章,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以她的名字命名。她说:“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有幸成为人类最早开拓航天道路的一员。”
  捷列什科娃出生在苏联雅罗斯拉夫尔州图塔耶夫区马斯连尼科瓦村的一个工人家庭。读完高中,她走上了工作崗位,第一份工作是在州属“红渠”纺织联合工厂当纺织工。繁忙的工作之余,捷列什科娃报了夜校,学习大学课程。因为工作积极,当年她还兼任工厂共产主义青年团书记。
  22岁时,捷列什科娃受好友邀请,参加了雅罗斯拉夫尔航空俱乐部,并首次接触到了跳伞运动。在天空和大地之间的自由落体中,激起了捷列什科娃对飞翔的渴望。
  1961年,尤里·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名宇航员进入太空。捷列什科娃将加加林视作偶像。她和航空俱乐部的女友们一起联名给有关部门写了一封长信,强调男女平等,并呼吁在条件成熟时也能派遣女子宇航员登上太空。
  令她惊喜的是,没过几天,所有在信上署名的姑娘都被邀请去莫斯科。在莫斯科,集合了许多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姑娘,大家的目标一致: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宇航员。
  经过三个多月严格的考核与培训,只有五人通过甄选,其中包括捷列什科娃。但各项成绩最优秀的并不是她,而是航空俱乐部的队友塔季扬娜·莫洛兹切娃。捷列什科娃一直被作为第一候补,但她并未因此自暴自弃,而是在更加刻苦的训练中磨练自己。幸运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在一次例行体检中,莫洛兹切娃被检查出意外怀孕,不再适合担任首飞任务,捷列什科娃顺位替补而上。
  从1962年2月16日开始,捷列什科娃正式开始宇航员训练,经历了注意力训练、手脑协调训练、耐热训练、失重训练等科目。后二者尤为痛苦,耐热训练要求宇航员穿着宇航服进入一个“蒸笼”,在温度为70℃,湿度为30%的空间里呆上许久。失重训练是让宇航员坐上米格-15教练机,在高空做抛物线飞行,过程中,宇航员要熟练完成吃饭、饮水、写字、操作设备等科目。

第一位步入太空的女性


  1963年6月16日上午9时29分52秒,成功挺过所有训练项目的捷列什科娃躺在“东方6号”飞船舱中,搭乘东方K火箭顺利进入太空。代号“海鸥”的她在“东方6号”飞船中说道:“天空啊,摘掉你的帽子吧,我来了!”
  作为第一位女宇航员,捷列什科娃这样回忆自己的首次太空飞行:“我稳坐在宇宙飞船的密封舱内,没有想到自己的家庭,也没有想过是否能返回地球。脑子里只装着未来24小时内承担的使命和责任:拍照片、拍电影、做科学实验等。当我在太空中看到无比壮观的地球时,实在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对它深深的眷恋。我向地面指挥中心提出延长在太空逗留的时间,领导批准我绕地球运转48圈。飞船的速度是每小时2.8万公里, 86分钟就能绕地球一圈。难以想象我们的星球是那么美丽壮观,它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光泽。它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至今在我梦中还常常浮现出它那动人的画面。最后,我飞行了70小时50分钟,约200万公里,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福。”
  然而,捷列什科娃的此次太空之旅并非完美。三十多年后,捷列什科娃才向外界透露了当时飞天的一些细节。她说:“在驾驶飞船升空时,飞船在自动驾驶模式下曾出了些小偏差——飞船本应下降,但在实际飞行中却脱离了原有轨道。我不是离地球越来越近,而是每绕一圈距离就越远。”捷列什科娃立即把情况向地面做了汇报。直到第二天,系统中输入了新的数据后,飞船轨道才被调整正常。
  此外,人们常见的捷列什科娃首次飞天归来的照片上,她微笑如花,殊不知这是后来补拍的。飞行归来载人舱近地弹射时,她的头被头盔狠狠撞了一下,着陆后,人们发现她的脸部和太阳穴严重淤青,人也几乎失去了知觉。当时,她被紧急空运到莫斯科进行抢救。直到第二天,相关人员专门为她精心化妆,让她重新步入载人舱,补拍了一系列镜头。

先行者的梦想


  从太空成功返航后,捷列什科娃收获了各种荣誉。随后,她前往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深造,并于1977年获得工程学博士学位。其间,她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成员,担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成员、苏共中央委员会成员。1997年,捷列什科娃退休后回到了本来的生活节奏,并曾经担任过国际妇联副主席和苏联妇女大会秘书长。
瓦莲京娜·弗拉基米罗夫娜·捷列什科娃着陆照片

  2003年,中国“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后,捷列什科娃受邀来中国参观中国科技馆和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她说:“杨利伟的太空之行是中国在航天科技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谈到中国有计划选拔女航天员时,捷列什科娃眼睛顿时就亮了,她说:“我知道中国有‘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说法。我充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太空将迎来美丽的中国姑娘!” 她还向中国未来的女航天员建议道:“对于女性走入太空,做好地面的训练至关重要,太空工作是在失重条件下进行的,十分复杂而紧张,随时可能出现不可预见的情况,因此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太空不会优待女性,她们的工作条件与男性完全一样。”
  2012年,中国航天员刘洋成为首位步入太空的中国女性。捷列什科娃知道这一消息后非常高兴,她说:“尽管历尽千辛万苦,但看到更多女性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空间的成员,真让人欣慰。”
  目前,年逾八旬的捷列什科娃还在继续积极从事各种社会活动。她表示,如果有机会的话,愿意踏上火星之旅,即使这意味着她可能再也无法重返地球。因为,前往火星是捷列什科娃一直以来的梦想。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
其他文献
郭淑娟  郭淑娟是中国第一位女子冲浪冠军。在成为中国第一代职业冲浪运动员之前,她也曾是囿于朝九晚五的普通上班族。从纠结柔弱,到霸气逆袭,她选择了充满挑战的路,也从此打开了属于自己的快意人生。被生活驯服,不如去驯服懦弱  18岁,有人在成人礼的仪式感中继续按部就班地生活;也有人一脚踏出舒适圈,体验真正意义上的“长大成人”。  2008年,18岁的郭淑娟走出家门,来到香港大屿山学习冲浪。在此之前,她的
期刊
“村官不是官,干好不简单。”从成为大学生村官的那一刻起,吉园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再当一次学生。从育苗到撒种,从修路到秸秆禁烧,从疫情防控到防汛……10年间,吉园虚心请教,一步一个脚印,带领康乐村村民走在致富奋斗的路上。吉园闻“汛”而动  “今天要多巡逻几次。”一场大雨来袭,泰州市高港区大泗镇康乐村的村干部和网格员穿好雨具,开始了上午的巡逻。村干部吴余根巡逻到横沟桥时,发现了一个1米左右的豁口,就靠
期刊
很多人觉得环保是专家教授才能解决的事,普通人能做的有限,大多只能参与到垃圾分类、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等层面。在家中建太阳能民用电站,搭建生态菜园,用厨余垃圾堆肥……环保公益组织“绿色光年”创始人倪欢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家庭环保的多种可能。自建生态家园  走进倪欢的家,最引人注目的是阳台上一套黑色半透明的薄膜光伏发电“玻璃板”,这是民用CIGS太阳能薄膜发电站。倪欢说,阳台上有16块太阳能板,每块150
期刊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她有条不紊地开展防控、排查、梳理;面对汛情,从南京潮水位站至中山码头,都有她巡查的身影……从世茂滨江社区到唐山路社区,扎根基层14年的凡建萍,勇挑重担,不畏考验,带领社工、党员、志愿者,打赢了一场场防疫防汛战。社區总动员,防汛有“我”凡建萍(左一)和志愿者在江边巡查  6~7月,长江水位不断上涨,位于江边南路的南京潮水位站,最高潮水位达10.39米,超警戒线1.69米。坐落在滨江
期刊
沉沉和公婆中国媳妇教防疫  2020年年初,全国各地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此时身在意大利米兰市的沉沉如坐针毡。自从和爱人阿尔伯特结婚后,沉沉便定居米兰,以往春节小两口都要回国,今年她只能通过视频关心家人近况。  沉沉预感,中国不会是唯一暴发疫情的国家。果不其然,很快美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国家也纷纷遭遇疫情。那段时间,沉沉陷入了恐慌,几乎不怎么出门。  和沉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意大利本土居民,绝大多
期刊
没有爱,没有阳光  1890年4月,一个风雨潇潇的夜晚,莫斯科雅罗斯拉夫利火车站里弥漫着离愁别绪,亲友们正在为安东尼·巴甫洛维奇·契诃夫送行。  自从契诃夫获得普希金文学奖后,赞美和诽谤相约而至,既有人对他大献殷勤,也有人攻击、质疑他的作品。这让他苦闷不已,生出了长途旅行的想法。读过普希金的《致西伯利亚囚徒》后,30岁的契诃夫决定去万里外的萨哈林岛(今库页岛),那是沙俄时期的监狱岛,他觉得自己有责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戴建业和老伴相濡以沫,感情特别好。当别人问及他婚姻保鲜秘笈时,他说:“婚姻,就是上天乱点鸳鸯谱,没有什么理想的婚姻,如果哪个要追求理想的婚姻,那你就打光棍!”  或许,起初我们都是因为滚烫的爱情走进婚姻,但到最后,都会绚烂至极归于平淡。要知道,恋爱是一个不断发现对方优点的过程,而婚姻,是一个不断发现对方缺点的过程。一万句“我爱你”,也不如一辈子心甘情愿迁就你。  几年前
期刊
“后疫情时代,我们特别注重人们的生活状态、心态和思维变化。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服务基层?我们在探索治理的方式方法。”如何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优化治理体系,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周里村党总支书记王琳玲有着自己的思考。扎根基层的她,方向坚定,思路清晰,举措得力,带领着村民共建理想生活。筑牢“红色堤坝”,战风斗雨显担当王琳玲  “6月开始,社区在圩堤上设置了4个防汛值守点——1个总值班室、3个集装箱落脚点。我和
期刊
一见如故  1947年,北平中老胡同32号院的沈从文旧居中,34岁的张充和与32岁的傅汉斯情愫暗生。  傅汉斯的父亲和舅舅是西方古典文学界知名学者,自小耳濡目染的他对中国古典文学亦有造诣,美中不足在于中文水平有待提升,这倒为他经常登门沈家寻到了较为贴切的借口。才女张充和借住于此,正筹备在北大开设昆曲和书法课的事宜。为了离张充和更近一步,傅汉斯愈发沉浸到汉学世界,期间翻译的《木兰辞》颇富意境,被美国
期刊
1  嗶哩哔哩网站的一位up主(上传视频、音频的人)在视频中分享了自己对于当下婚姻的困惑:结婚19年,孩子刚考入大学,丈夫一周起码有五六天晚上都见不着面,他不是在加班,就是与朋友聚会喝酒,自己则是在家吃饭、健身、喂猫、刷剧、种花、做大扫除,全是一个人。这位up主对着镜头前的粉丝说:“有时候我很恍惚,我过的是婚姻生活吗?我该不是正在单身吧?”她的话引起了粉丝的共鸣,弹幕上,大家纷纷留言:  “男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