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与应答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ub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国内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戏剧表演法已经逐步引起重视。但一些教师往往只是把表演法作为课堂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没有真正把它当成一种“教学方法”,这是对表演法的误读,也是对其意义的低估。从教学论的角度看,表演法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且是代表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因此,深入理解表演法的意义并探究其应用的原则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表演法要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合理应用,教师素质是关键。但在中国传统教师培养体制中,表演环节常常被忽略。在中小学,真正有表演能力的教师少之又少,甚至一些教师还对表演法有偏见,认为是“作秀”和“浪费时间”。可见,表演法在国内,要真正登上教学改革的“大雅之堂”,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戏剧表演法 初中语文课堂 应用
  表演法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之后受到关注,其合理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帮助初中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但由于戏剧表演本身的复杂性、情感性、情境性、创造性,教师在应用时遇到不少困惑,容易陷入为表演而表演的误区。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对近年来教师在应用表演法过程中的主要困惑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一、表演目的的确定
  语文教学不仅要实现语言的工具目的,更要达到其人文目的,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阅读、应用、体认、参与等手段与作者产生共鸣,达到情感的认同和升华。表演法在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普遍的问题是:授课教师常对表演的目的含混不清,忽略课程目标的情况随处可见,如教师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角色,而是一种“符号性”的提示或解说表演,结果只是博现场一笑,热闹一番;教师面对学生的课堂表演,只要逗乐搞笑就认为是达到教学目的了,没有实现价值的升华;大多语文教师不具备鉴赏学生表演的专业能力,不知如何把握和引导学生正确表演。
  我认为,应首先清楚“为什么表演”,即表演的目的。表演目的应遵循如下原则:
  首先,以课程目标为表演目标。对于初中语文而言,表演法是实现新课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初中语文新课标提倡一种新的课程理念: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传统意义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外,还要重视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的培育,以及良好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交际能力的养成。而表演法在这些方面,都有独特的优势。
  新课标还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如前所言,表演法改变了课堂的结构和形式,学生通过表演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在表演中实现了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笔者通过调研发现采用表演法教学,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其次,以课堂目标为表演目标,即学生这堂课收获了什么的问题。由于情感和价值观的目标是抽象的,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即除了采用传统的讲述法来“言传”外,还要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
  二、表演内容的选择
  表演内容选择是一线教师的主要困惑。错误的表演内容选择不但会打乱教学计划,还会影响教学进度。虽然有课堂互动,但是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为表演而表演。那么,究竟应该以什么衡量所选片段呢?笔者认为,选择表演内容要遵循以下四大原则。
  1.适合性(适切性)原则。选择合适的戏剧、小说类的课文可以确保表演法得到更好的应用。同时,表演内容必须适合学生,这里的“适合”应从学生的综合素质考虑,确保表演内容在学生承受的范围之内。例如,从学生的性格、台词、肢体表现、思维特征几个方面衡量,综合考虑。然后,表演内容要适合环境,城市学校和偏远山区都可不同程度地应用表演法。在条件较好的环境中可以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准备音乐、道具、服装、舞美等;在条件较差的环境同样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肢体和声音来表演。此外,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道具不但可以增强其自信,还会有意外收获。
  2.趣味性原则。选择趣味性的表演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又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内容趣味性,即所选的表演部分有强烈的矛盾冲突和积极的人物心理活动。另一方面是方式趣味性,即善于应用戏剧表演元素的训练方式,将表演方式与表演内容巧妙结合。
  3.多样性原则。表演法的应用是多种多样的。根据课堂内容的设计,形式上分为语言类、肢体类、语言肢体并存;规模上分为单人、双人或多人交流;内容上分为无言或少言的交流;篇幅上分为雕塑式表演、片段式表演、完整式表演。
  4.灵活性原则。在表演法的应用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投入多收获少”,针对这一点,教师完全可依据灵活性原则进行课堂的组织。主要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不是所有的表演呈现都是按照教师的预测进行的,有时会从学生的创作中发现闪光点,只要是好的就应该鼓励提倡。
  根据上述原则,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教材适合应用表演法的课文有很多,如《范进中举》、《皇帝的新装》、《丑小鸭》、《蚊子与狮子》、《白兔和月亮》等。
  三、表演角色的安排
  角色是表演的主体,因此在表演中,角色的安排非常重要。一些教师在角色安排上缺乏必要的考虑,一方面随意点将,不考虑学生是否适合角色,另一方面又强制安排,不考虑学生是否愿意,如此种种都破坏了表演的教育效果和艺术效果。
  笔者认为,首先,教师在表演法应用中发挥着“导演”的作用。一般来说,导演要根据演员的形象、气质、性格等来合理安排角色。对教师而言,不必克隆,但同样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一般来说,在选择学生方面,形象思维较强、性格活泼的学生占优势。既然是表演,就少不了声音、台词、肢体、演绎,因此学生的综合素质尤为重要。在具体操作中,也要遵循学生自愿的原则,让学生自觉参与其中,做到自觉、自愿、自动。例如有目的的能力训练“寻找枪手”中,笔者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同样的训练,开场白不同,学生的积极程度也不同。传统开场白:请问同学谁来扮演枪手?(这样的开场白,往往会使学生紧张,惧怕孤独的当众表演。)另一开场白:在介绍完训练规则后,在神秘的音乐的渲染下,教师不经意间指定“枪手”,宣布游戏开始,反而效果更好。   其次,教师要发挥调剂的作用。教师虽然相当于导演,但不是事无巨细都过问,应该更多地组织、引导学生,带动学生通过表演体验角色的情感,鼓励学生勇于挑战角色,转换角色;要避免一味地做表演示范,造成“批量生产”。对于距离自己遥远的角色,应培养学生借鉴生活中情感的能力,把角色的血液流淌在“自己”身上,角色就能演“活”了。
  其三,通过学生的表演提高综合认知。性格活泼的同学可以扮演戏分重和特点明显的角色,性格内向的同学可以扮演戏分轻和接近本色的角色,这样不会使表演者有压力而产生抵触。例如,学生表演一个内容是地主恶霸欺压百姓的片段,这时环境提示是“寒风凛冽,狂风暴雪”。部分学生来演绎“寒风凛冽,狂风暴雪”。我的提示表演是:“你”是有生命的狂风暴雪,其情感同样是根据剧情的变化而变化的。只见六个表演者站成一排,手与手连接且交叉,并将一条条长纸条捏在手里。当地主恶霸无情的用拐杖把穷苦百姓打倒在雪地里的时候,有生命的“狂风暴雪”也在随剧情的节奏肆虐摇摆,人与自然情感交融。这种角色扮演也是一种分工合作,但形分神不分,应鼓励学生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自由的发挥,从中感受表演的乐趣。在预习课文的前提下,提倡课堂即兴表演,并非一定要准备形象的道具,也可安排学生演员做道具。
  学生对于角色的认识和选择将是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的体现。在此基础上展现出学生对于世界的认识问题,相对于成人,学生未经世俗观念雕刻的心灵具有一种天然的、开创性的视角,对这种纯自然的创造力的开发,是教师的使命。
  四、表演尺度的把握
  作为教学方法的表演法与真正戏剧表演还是有所不同的。表演法是以“教育”为度,实现表演与教育的有机融合,更多地发挥其教育作用,而真正的戏剧表演是以“表演”为度。在操作中,教师不能正确地把握表演尺度会为学生带来不良后果,造成事倍功半。表演过了或表演不到位,都是要避免的误区。表演过度,表演的成分盖过教育的成分,可能会陷入为表演而表演的境地而无法有效实现课程目标;表演不到位,难以调动学生的情绪,表演如隔靴搔痒,无法体现表演法的独特效果。
  笔者认为,教育的“度”决定了表演的“度”,表演的度,应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来制定。表演法的应用过程中,不用过于强调学生钻研表演的技巧,只需学生了解表演的基本要求,学会表达人物的情感,掌握角色的有机交流,尽快进入假设的情境。通过教师的引导,使表演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简单、明了、具体,在把握了课文主题的基础上进行自由的角色表演,避免师生对表演过度陌生,望而却步。此外,在应用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剧情的变化而变化,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也正是表演法所特有的延伸性、生成性和超越性。
  五、教师作用的发挥
  对于表演法,不少一线老师们的态度是:中看不中用。据调查,此看法产生的根源是一些教师对戏剧表演法的本质、特点及功能理解有误,教师的观念和素质不能适应表演法的要求。应用表演法的关键不在“应用”二字,而在于“理解”、“转变”、“提升”。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表演法,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表演法难以正确的发挥作用。
  其一,教师是合格的教育者。在表演法应用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说戏”。教师要从教育的角度来进行指导,理解表演的教育性,才能避免为表演而表演。通过说戏来实现以下功能:感染功能,教师说戏要做到“真听真看真感觉”,感动自己才能感染学生;审美功能,要体现作为教师这个特殊岗位用语的准确性,除“声情并茂”外还要注意语言的节奏、传达信息的轻重音等细节,区别于导演的说戏方式;促动功能,促使学生建立心理行动的功能。
  其二,教师是表演者。教师在表演法的应用中非常重要,但教师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导演,而是以“导”为切入点,激发和感染学生“演”的欲望,从而放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理解力、创造力、想象力。
  其三,教师是组织者。课堂组织在应用表演法的课堂是对教师的一大考验。因为在此课堂上未知元素较多,例如,演员,呈现效果,学生观众的点评等等。这就需要教师随机应变,因材施教,把握课堂整体情况做即兴处理。
  其四,教师是欣赏者。教师的“欣赏”具有“生成性”和“教育性”。作为欣赏者,就是要参与观看学生的表演,享受其中的美好,领略其中的乐趣,并通过回应帮助学生成长。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判断的能力,充分地理解学生表演。此外,教师的“欣赏”可促进师生的演后交流,同时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习惯。
  其五,教师是协调者。这里的协调包括时间的协调、空间的协调、课堂的协调、角色的协调。
  由此看来,表演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彻底更新思想观念,打破传统式教学模式,在科学表演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真正理解表演法的本质,从而实现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政涛.表演:解读教育的新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23.
  [2]梁伯龙李月.戏剧表演基础[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
  [3]李晓东.教育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苏]玛.阿.弗烈齐阿诺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精华[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
  [5]张鸿苓.语文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其他文献
摘 要: 优质教学资源光盘的推广使用,是一线的名、特、优师为我们呈献的一道教学大餐,各层次的教师可从中领略到他们精湛的教学艺术与个性化的教材处理手法。集思广益,丰厚自己的内涵。实际教学中,作者既尊重、遵循主讲教师的教学脉络,又不断充实进自己处理的东西,以达到因材施教,水乳交融的境界。值得借鉴之处:教学层次分明,环环相扣,体现坡度;教学得法,详略得当,由扶到放。个人润色之处:矫正过往,实现难点突破;
摘 要: 既具备专业技能又具备英语交际能力的人才紧缺,给高职英语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开发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资源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本院实际情况提出了英语课程资源建设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 高职英语 课程资源建设 现状分析  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应用导向的现状问题分析  1.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应用导向存在认识误区。  现在许多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没有一个明确
摘 要: 素质教育要一步步走向健全,就必须重视美育。美育就像一支登山途中的行杖,没有美育就没有完全的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应当将美展现在学生眼前,用丰富的形式,优美的措辞,多维观察视角引领他们去认识、体味、感悟,再现,再创造,最终达到以美育美、精心呵护、再生美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 审美 激发情感 以美育美  当人们大声地赞颂“教师是天底下最崇尚的职业”时,也许只看到教育是有意义的,却没
摘 要: “ぽい”是日语常用接尾词之一,其语义多样,用法灵活的特点颇受年轻人喜欢,这使该词的使用范围变得十分广泛。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青年使用者的极力推动下,“ぽい”的意义和用法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作者通过网络检索,并与词典释义进行对比,归纳出“ぽい”在接续、语义和用法上的新变化。  关键词: “ぽい” 用法变化 接尾词  “ぽい”是日语中常见的年轻人用词,颇受日本人的喜爱。同时,「ぽい」的用法也在不
抓好思想品德课复习阶段的工作,既是对全部学习内容的一次系统梳理和知识整合,又是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知识和技能的集中强化及冲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几年来中招复习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要善于发挥毕业班教师教学的合心作用,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力量合成作用,形成统筹联抓、力量联动的格局,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成绩这个根本目标。  一、加强团队协作,心思向抓好复习聚集  我们充分发挥思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方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实现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无缝衔接方面,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做出了积极努力的探索,在与产业对接,统筹专业设置,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的衔接,以及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衔接方面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中高职教育 无缝衔接 实践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我国经济发
摘 要: 陶冶是以社会主流价值理念为核心,将教育意向和教育内容寓于生动形象、趣味盎然的环境与活动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的一种育人方法。本文在简要介绍陶冶式教学模式及其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探索发现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陶冶式教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新课标 陶冶式 小学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语文教育作为汉民族的母语教育,传承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历史传统,负载着我们民族的情感、思想和哲学,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我对《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认识归纳起来是三句话:培养能力是重点;搞好自学是关键;狠抓作文破难关。语文是工具,掌握工具必须具备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在学懂语文知识的前提下,以培养能力为重点。  过去的语文老师只看重卷面成绩,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我感到语文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工具”,语文课是培
摘 要: 当今应试教育及全球化背景下,“母语出现危机”。危机不仅影响人们的交际、认知,而且事关国家民族的尊严与存亡。重视语文、学好语文已上升为“保语护根”的职责。正确认识语文课程和语文教师的作用,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正确施教,有效教学语文。  关键词: 保语护根 语文课程 有效教学    今日,语文界人士对语文学科的忧虑已达到了最深层。且不说从课程排行“老大”降到“鸡肋”之位,且不说从日渐失宠到日渐边
摘 要: 本文从六个方面阐述多媒体走进美术教学课堂:借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借助多媒体教学,指导学生观察,提高赏析能力;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示范,掌握技法;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欣赏,陶冶情操;使用多媒体教学进行讲评,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凭借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想象力,拓展思维。通过这六个方面的论述,得出发挥多媒体优势,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结论。  关键词: 多媒体 美术课堂 教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