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的山水之情

来源 :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hi9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前333年,战国时代的楚国于石头山筑金陵邑,从而开创了南京城区设置行政管理机构的先河。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改应天为南京,南京之名便始于此。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从此名号不改,也结束了历史上南京先后出现过的70多个各具特色的名号。
  北有北京,南有南京,伟大的先人为我们这座城市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文化符号。作为南京人,我们常常留恋于长江大桥的磅礴气势之中,耳边时常响起当年轰隆隆的坦克压桥之声;高耸入云的金陵饭店虽不像以前那样是金陵的地标建筑,但一直是南京人心底的一个情结,在那里吃一顿饭,总能津津乐道一整年;高大的梧桐树,一直通向伟人足迹的中山陵,能遮风避雨。南京,对于北方人来说属于南方,而真正的南方人,却说这里是北方。这里是南北文化交流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历史上所有王朝和政权共有18次定都于南京,产生了61位帝王(含总统和主席),在位时间449年6个月。
  走在城市的街头巷尾,你会发现水是南京特有的文化气息,十里秦淮连接着城南城北,而宽阔的长江又是南京这座城市的灵魂。不知不觉间,从大桥到四桥,总是在寻找过江的最短距离和路线。乘江而行,在摄山镇古老的江乘渡口,依然流传着当年秦始皇北渡长江的故事。这就是栖霞,也是栖霞文脉的开始,依山而居,依水而临,依山水而生,源远流长。一座座高楼,一代代学子;一座座丘陵,一个个故事……说不完,讲不清。六朝以来的大部分故事,都发生在长江南岸的栖霞山,莘莘学子的现代求学和探索之路,也发生在这充满灵气的仙林之地。
  在栖霞这片土地上,人,走着走着就不想走了。就如同字典中的“栖”字,有停留栖息的含义。这里不光有灿若云霞的秋览丹枫,还有层林尽染的大江大河。70年以来,勤奋的栖霞人民,让文化停留、让人才停留,仙林在崛起,紫东在创意,龙潭在发展,人民在幸福的中国梦、栖霞梦里沉醉。走着走着,还未走出栖霞这片热土;看着看着,还没看够时代发展的道路;听着听着,还没听完学子的激情演讲和热情歌颂。
  南京的地铁、中国的高铁、世界的船舶不停地穿梭于棲霞大地之中,日新月异,从未停止。栖霞的红枫和折扇、龙袍的汤包和蟹黄、龙潭的金箔和码头,都在代代相传,交相呼应。仙林湖畔的金鹰天地倒影于湖水碧波之中;万达茂现代气息的崛起沉浸于悠然与安静的山水之间;燕矶夕照的沿江风景徜徉于一苇渡江的故事与传奇。习惯了高楼林立的压抑,这里有寂静山水的等候;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喧闹,这里有碧波荡漾的宁静;习惯了城市里一不小心的穿梭和别离,这里仍然有慢慢停留的安详气息和赏之不尽的长江风景。
  繁忙之余的轻松与宁静,栖霞会给你;在你感叹时间都去哪里了的时候,栖霞会给你慢慢欣赏的时间和机遇。欣赏栖霞,不仅保留着古老的安静,也不缺催人奋进的机遇。栖霞,1500余年以来,不曾改过的封号和名气,请您花点时间慢慢停留,这里会有您想要的一切,以前有,现在有,未来还会有。
  七十年风雨沧桑,伟人足迹,十月奇迹,挥一挥手,大胆往前走。
  四十年改革前行,砥砺奋进,栖霞创新,挽一挽袖,永远跟党走。
其他文献
见识在“牲畜大巴扎”  喀什有一处并未被列入旅游景点的“景点”,这就是“牲畜大巴扎”。“巴扎”系维语,翻译过来就是交易市场的意思,若想了解喀什的风土人情,这里不失为一理想之地,喜爱文史和摄影的游客都喜爱去这里采风。我们到喀什时正遇赶会交易日(市场逢周日开放),于是大家一致赞同来这里采风。  进了市场,只见载运牲畜的汽车、拖拉机一辆辆从我们身旁驶过,卷起尘土。这里以牛、羊、骆驼、驴、马为主要交易品种
期刊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七千年悠远历史文脉演进时节如流  随着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奔向远方  七十载栉风沐雨  扬子江畔逐浪行  老山龍脉层尽染  凤凰山畔烽火起  求雨山巅慰忠骨  巍巍青山铸英魂  追寻江浦、浦镇、浦口足迹  “三浦”战役永载中华史册  血雨腥风惊天地  一马当先最江浦  静观其变风不止  知己知彼战不殆  长江渡口红旗飘  天堑通途燃飞扬  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  以战无不胜
期刊
最早接触茅台酒是我在部队有了女朋友的时候。我提干后,认识的女朋友,相恋得十分迅速。就要到年跟前了,女朋友爸爸要从部队回来探亲,想见见我。这是决定我和女朋友的恋情能否继续发展的大问题。我赶紧找几个要好的战友商量。战友问我,你女朋友的老爸哪里人?喜欢什么?我说他是我们友邻部队的团参谋长,东北人,比较爱喝酒。战友说,这事好办了,弄瓶茅台酒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战友把我的事当成头等大事,相互间一串联,就通
期刊
八卦洲街道最早的时候,只有少数农民从事一些“非法”初级的商贩活动。那时的商贩,民间称之为“货郎”。货郎挑个装有小商品的担子,从东家门口走过,向西家后屋吆喝。小商品也无外乎是针线、鱼钩、糖块等物品。在最初的印象里,货郎的吆喝是乡村特有的一个景象,货郎的身后总跟着一些孩子。孩子们追逐货郎,把眼睛盯在那些糖块上,指望着担子里的糖块会不经意中落到地面。我也曾经是货郎屁股后面小队伍中的一名“战士”。  货郎
期刊
五百多年的龙潭古镇  心中装着太多的故事  一张嘴  就是一段传奇  古镇像一瓶原装的茅台酒  愈久愈醇,愈久愈香  歷经数百年的古镇  多么期盼有位能人  像当年巴拿马世界名酒博览会一样  打碎酒瓶  香飘四溢  倾倒四座  一鸣惊人  古镇像一位书法家  手执扬起大漠尘土的狼毫  把流水和山歌放在砚墨里发酵  面对铺好的宣纸  泼墨挥毫  113  写着“江畔人家”的小楷  写着“龙潭港”的大
期刊
天色将晚,李海军想去酒店住。但他心中犹豫,不如今晚就回镇上。可回去住哪里?老宅多年无人居住,恐已成废墟。他有些不由自主,好像有一种强大磁力,将他的身体往那片废墟吸引过去。车到半路,天空几乎全暗下来。车灯在乡村公路上照出去不到十米。四周均是黑魆魆的树木、山岭,以及零星几处亮着昏暗灯光的房屋。他感到轻微不安。事已至此,非回去一趟不行。  汽车颠簸近一小时。到达镇上,已是夜幕沉沉。坐在车上的几人,鬼魅般
期刊
我年轻时就爱做文学梦。在1995年前后,我试着给《金陵晚报》“南京万家”栏目投稿,未曾想刊用了七八篇,这极大地激发了我的积极性。后来又陆陆续续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发表了几十篇文章,并参加了区作协。那些刊发的文章比较杂,有论文,有经验介绍,有典故,也有趣闻轶事。而且由于工作忙,时常写写停停。但我文学爱好从未改变,我写书出书的梦想也从未泯灭。  好不容易盼到2015年退休。正准备厚积薄发,大展拳脚,充实
期刊
编者的话  中国的语文,显然不仅存于我们已知、可见的印刷品和出版物上。不说街谈巷议、村言俚语,遍布于网络中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已然成为当代中国最大的阅读内容,构建了当下最具有群众基础和影响力的“语文现象”(广义的)。这,只是一个事实。作为传统媒体,接受这一事实我以为既不羞耻,也很必要。与“数字语文”获得互动,对传统媒体而言,应是一个不无裨益的交流方式。所谓共享,自是应有之义。不过,囿于刊物形式
期刊
小区附近新开了一家“老百姓大食堂”,从选址到装修,从广告宣传到正式营业,前后用時仅两个月,其速度之快、效率之高,足见中国建造与中国制造的厉害。  走进食堂,有一整面墙壁,饰以丙烯彩绘,大意是讲文明就餐,推进光盘行动。画风朴实,内容实在。再看店堂布局、菜肴制作,商家的用心谋划可见一斑。点餐者入门,先取托盘,排队沿着摆满餐碟的橱窗口依次前进。橱窗内不锈钢托盘里大荤、小荤、素菜、汤羹、糕点,按照价格高低
期刊
“儿子,开车时有人打你手机,你怎么办?”回到老家,还未落座,父亲就关切地问。  我一怔,心想:那还不简单!使用蓝牙呗!  我还未说话,父亲拿着“华为”手机,指着屏幕上的“百度”:“你看,蓝牙,不仅功能齐全,设备先进,而且开车时可以直接戴耳套接,可以不拿手机,这样行车更安全,不容易出车祸。”  看着父亲郑重其事的模样,我忍俊不禁:“老爸,您放心吧。我早就使用了。”  “那就好,你妈叫我一定要提醒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