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宾要吃“大闹天宫”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methean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的外国人还很稀罕。那时候来北京的外国人,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多半颇为了解。
  有一天,一位来访的老外在贵宾楼问服务员:听说你们中国有一道菜很有名,叫“孙悟空大闹天宫”,明天他要用这道菜讲讲中国文化。
  服务员回来一说,厨师们都炸了!“孙悟空大闹天宫”?没听说过,川鲁湘粤也没有这道菜啊!思虑片刻,派了个伶俐的服务员出去套套外宾的口风。
  外宾告诉他:解放前我在上海点过,印象很深。
  几个师傅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是发动群众吧。嘱咐众厨:你们找找师兄师父,只要有上海厨师关系的,遍访高手!
  有一位师傅跑来说:我联系上了,我的师叔会做这道菜。真巧,师叔现在在咱们这儿干采购呢。说着那位采购师傅就回来了。几位师傅都摩拳擦掌:咱们今天晚上先试做一回怎么样?这位师傅一乐:听我指挥!
  弄一大平盘做家伙,大海蟹壳一个,上面堆好炸酥的粉丝,撒些青丝红丝,这是花果山,前面萝卜雕花,刻成演武场、铁索桥、桌椅凉亭……
  问题是:你那猴呢?上动物园取么?
  不用,你上后头取活的青河虾一斤,挑细长的豆芽菜一斤。师傅让徒弟把豆芽掐头去尾,只要笔直的中段,烧两大锅滚油。把虾和豆芽一块儿扔下第一锅里去了。
  然后,马上捞。再扔到第二锅里,然后再次迅速捞起来。这是给材料“定型”。基本做完了,师傅说。
  完了?大伙儿涌上来看。活虾被抛入油锅,将熟未熟之际,蹿蹦挣扎,千姿百態。其中不少虾稀里糊涂就抓住或者抱上了豆芽。
  师傅吩咐:把没抱上豆芽的、抱上两三根豆芽的虾统统摘出去,剩下的,按照姿态,随心所欲地在水帘洞、铁索桥、凉亭各处挂的挂、放的放。转眼间,菜盘子里就形成了一个绝妙的场景:红红的炸虾姿态各异,手中的豆芽或抱或抡,有的仿佛在演武,有的仿佛在对练,活脱脱上百只举着金箍棒的猴子在大闹花果山!众人纷纷鼓掌。
  那位师傅笑道:这个菜并无特别,河虾就是孙悟空,豆芽则是金箍棒。确实各菜系都没有传承,但当年算是一道名菜,还上过外文报纸呢!
  据说这个菜的创立和马歇尔元帅有关。这位五星上将到中国调停国共内战,一天工作很晚,忽发奇想,叫勤务兵到附近的一个饭馆叫几个菜来,要尝尝地道的中国饭菜。
  那时多数饭馆已打烊,勤务兵看到还有一家开门,便闯了进去。老板见来了一个兵,吓得够呛。无奈厨间只有三个菜能对美国人口味,按照中国习惯,无论如何要凑够四个才好。厨子看到正好有一盆河虾、一盆豆芽,便想用豆芽作底做一盘炸河虾,慌乱中把河虾和豆芽一齐丢进了炸锅,急忙起锅,却是色香味俱全。这时勤务兵已经等急了,把这一盘也作为一个菜带去了。
  马歇尔见这一盘炸虾姿态各异,很多炸虾舞动豆芽,活像古代军队在交锋。作为将军,他不禁饶有兴味,便问陪同的国民党官员此菜何名。
  那官员也没见过此菜,看着炸虾的形态,信口道:“孙悟空大闹天宫”,并把孙猴子的事迹讲了一番。一边的美国记者觉得有趣,便把这菜拍照下来,发到上海的外文报纸上。以后,在上海的外国人,有一段时间吃饭经常点这道菜,这道菜也逐渐增加了海蟹壳和萝卜雕刻的布局,不过此菜基本是局限在外滩的几个饭馆。不过几年,上海就换了天下,所以,大多数的中国厨师,对它一无所知。
   (归雁生摘自《新快报》)
其他文献
你上一次用水壶是多久以前的事?如今的小孩就连去幼儿园也都不用水壶了,但我记得自己大概直到小学四年级也还一直背着个水壶上学,十分幼稚。  而幼稚就是水壶的形象了。成年人谁会像个小孩一样带水壶上街呢?假如你用的是保温水瓶,那么你要不是不喝茶不行的老头,就是过时的老太。假如你挂在身上的是个印了运动品牌的胶壶,或者包了迷彩衣的铝壶,没错,这的确很运动,但你绝对不会这样子跑去见客吧?无论如何,水壶就是登不了
期刊
一位叫艾迪的游乐场维修工,在他83岁生日那天,一场意外事故中,为了救一个小女孩,失去了生命。艾迪生前一直不快乐,他的自我评价很低:“我的一生一无是处,也没有好的工作,只是做了个没有出息的游乐场修理工。”其实年轻时的艾迪是有自己的人生规划的,他一直想等存够了钱后,就去学习,然后当工程师。  故事是从艾迪去世后开始展开的,去世后的艾迪灵魂出窍,进了天堂。在天堂,他依次遇到了五个人。  一个陌生人、一个
期刊
在網上闲逛,无意中听到一首名叫《麦子》的歌,狂躁不安的鼠标突然安静下来,我想起了喂养我长大的麦子。  关于麦子的美好情感,让我无法绕过写和唱这首歌的人。《麦子》是一个叫胡畔的民谣歌手自创自唱的歌,这位歌手对于不太关心音乐的我来说相当陌生,但因为他是农民的儿子,所以我还是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聆听。  “我是被割倒的麦子/躺在一望无际的麦田/等待别人的收购/我再也不能迎风摇摆/我再也不能迎风歌唱/我因
期刊
当时,电视上正在播放一档“海峡两岸”之类的节目。  讲的是一位年已古稀的老太太在丈夫40年前去了台湾后音信全无的情况下自己拉扯大几个儿女的故事。讲到动情处,老太太满眼泪花,喃喃地说:“怎么能不想他呢,40年来,我多希望他能给我捎来一点消息……想必他现在也和我一样白发苍苍了,可他离去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年轻而美丽的女人。”说着,老太太娴熟地拢了一下耳际的发丝,那缕发丝在一个特写的镜头下,让我清清楚楚地
期刊
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们认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动物跟人一样有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   直到最近,人类还被认为是唯一有复杂的情感和道德感的物种。但科罗拉多大学的生物学教授马克·贝科夫提出,所有的哺乳动物的大脑当中都根植有道德感,正是道德感使不少好勇斗狠的动物们依然能够成群地生活在一起。贝科夫教授说,动物有天生的公平感、移情表现,还会帮助其他遇到危难的动物。   在新书《荒野的公正》当中,贝科夫教授
期刊
2008年8月,英国一位顾客购买了一款iPhone手机。在激活手机时,他惊奇地发现,手机里出现的竟然不是默认图片,而是一张中国女孩的照片。照片中,女孩儿身穿粉色工作服,头戴粉色工作帽,显得非常可爱,胖嘟嘟的脸上露着微笑,半趴在工作桌上,两只戴着白色手套的手向镜头做出“V”字手势。在她身后,车间的情形一览无余,有其他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工作。  此外他还发现,手机里关于这个中国女孩儿的照片,竟然不止一
期刊
澜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一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读者》、《知音》等报刊签约作家,已出版作品集《珍珠锦囊》、《生命静谧处的美丽》等十余部。    请简单地描述一下自我。  一个热爱写作、写作天分不高,却相信会一直写下去的人。  从什么时候对文学产生兴趣的?是受到哪个人(或哪件事)的影响?  我大约四五岁时,做教师的父亲就不断地或买、或借小人书回家,应该从那时开始,我就开始梦想成
期刊
在作文教学中提倡观察似乎已是一个极其陈旧的话题,尤其是在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中更显幼稚。观察的含义没有人会陌生。“观”就是“看”,“察”除了看的意思外,还有调查的意思。联在一起,观察就是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各种现象。更进一步说,观察就是运用我们的各种感官——眼、耳、鼻、舌、身(皮肤)去接触、认识、思考客观事物。从小学开始,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就不断地灌输着这种极富科学精神的观察理念,把“逼真”、“栩栩如生
期刊
我在国内一所语言学校当老师。前不久,小岛君从学校的上海总部调到我们分校任教,是我们学校的第一位日籍教师。出于礼貌,我请这位老外同事吃了一顿饭,算是为他接风洗尘。   那天忙完自己的事,我来到我们预约的那家餐厅,小岛早就在那里等我。餐厅环境优雅,放着舒缓的音乐,小岛一见到我连忙站起身来,对我鞠了个45度的躬,真诚地说:“余君,您请我吃饭,真是太谢谢您了。”“咱们还没开始吃你就谢我,别这么客气。”我笑
期刊
清晨去早市,遇到一个卖土豆的,土豆长得有些特别:不是圆头圆脑的一块,而是一大一小的两块紧连在一起,成了8字形。我问小贩,这种土豆不好吃,怎么和别的土豆卖一样的价钱?小贩惊讶地看着我说,你怎么知道不好吃?  我当然知道。多年前,我就是一個种土豆的,也曾多次种出过这种土豆。土豆长成8字形,往往是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在地里种下土豆秧子,接着土豆就发芽、出苗、生长、开花,然后在地下结出果实。可就在长势正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