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因此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其中提出问题是关键. 因为,一方面,问题的提出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方法应用的基础上,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恰当的方法应用就不可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另一方面,一个好的问题的提出,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也能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创造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师的提问有以下几种现象:
(1)提问缺乏主动性. 教师提出问题后几乎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思考的时间和学生提出问题的时间,几乎就是老师提问题,学生答问题. 学生几乎没有主动提问题的意识,而教师反复重复和打断发言等现象普遍存在.
(2)提问缺乏艺术性. 由于问题过于呆板、机械,或者语言表达缺乏艺术性,把数学问题设置成了判断题,致使学生很多时候变成了“应声虫”,异口同声地“是”或者“不是”. 尤其是新教师,常常犯这样的错误.
(3)提问随意性较大. 在一堂数学课中有的教师提问多达十几、二十几个,少则一两个有时甚至没有. 根据什么设置问题?需要设置多少问题?一些教师对此是模糊的、随意的.
(4)提问深度把握不准. 有些问题过于浅显,不能反映思维的深度,有些问题过于深奥,学生不知所云,不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提问缺乏思考的价值. 有些问题缺乏探究性,不能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事实性问题比例比较高,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进行分析的问题比较少.
基于这样的现状,笔者认为应以课改理念去“洗涤”,不断地优化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提问,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增强教师的提问意识.
一、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针对学生知识出现的断层和新旧知识的衔接点. 例如:在讲授苏教版数学第一册的“认识钟表”时,首先出现两个钟面的挂图(一个不到七时,一个已经过了七时),我提问: “这兩个钟面上的时间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的目的是想激起学生的思考,以便探求新知识. 再由于所提出的问题本来就是这节课要解决的新问题,针对性很强,学生思维的起点和方向很容易定位,和这节课刚刚学过的内容“认识整时”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学生还提出了“怎样表示七点一刻”的问题,进而引出下一个新的内容“认识大约几时”.
二、提出的问题要有阶梯性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对小学的课堂还不是很适应. 比如一年级的新生在学习“认识0~5”时,先出示挂图,我问:“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但是回答的内容角度不同,有的回答我看到了2盆花,有的回答我看到了花,有的回答我看到了有人在跳舞……这样的提问使得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 如果把提问改成“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东西?每样东西分别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学生回答起来就有重点了,有的回答我看到了花,花有2盆,还有的提出新问题:“为什么不能是我和小明看到了2盆花?”教师这样层层深入地提出问题,组成问题的阶梯,激起一个个思维的浪花,实现一个个求知欲望的满足,能使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积极而有序地得到提升.
三、提出的问题要有灵活性
提出问题是教学活动的导入环节,要求教师在活动开始时,创设教学需要的情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求的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提问不但要掌握恰当时机,而且应注意如何表述. 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有灵活性,总能让学生朝着不同方向去思考,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去描述他们心里所理解的问题. 当遇到学生回答问题不准确或不正确时,切不可把学生的发言“一棍子打死”,更不可当堂讽刺、挖苦学生,而应该因势利导. 这就需要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有洞察事物的本领,有随机应变驾驭教学的能力. 要使提问具有灵活性,还要了解学生的感知特点、注意规律和记忆规律. 随机应变地提出问题,使师生关系融洽、配合默契,共同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开展双边互动,以教师的提问为契机,为学生的提问创造条件.
四、提出的问题要有扩展性
扩展性是指顺延、伸展,不是就事论事、就题论题,而是要促使思维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 在习题教学中,老师要采用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拓展、深化所学的新知识. 教学中可以利用数学知识的联系来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推理,以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五、提出的问题要有互动性
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出足够思考的时间和学生提出问题的时间. 要让学生自主地建构问题,自主地设计问题解决的方案,自主地进行问题解决,自主地对问题解决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 师生双方要有互动. 此时教师的角色要发生根本的转型. 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和占有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和学习者. 这就要求改变教师单纯传递知识的教学做法,从而激励学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提出的问题要真正让学生具有话语权,教师要学会“沉默”,少教授,多平等地参与. 很多情况下,教师要在学生面前坦率地承认自己的不足,与学生共同研讨和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本身也是不断充实、丰富、完善自己的过程.
以上几点并不是孤立的,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可以灵活应用. 教师有针对性地及时提出问题,增强提问意识,创设数学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可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其思有方向,求有目标,获有新知,用有创造.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师的提问有以下几种现象:
(1)提问缺乏主动性. 教师提出问题后几乎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思考的时间和学生提出问题的时间,几乎就是老师提问题,学生答问题. 学生几乎没有主动提问题的意识,而教师反复重复和打断发言等现象普遍存在.
(2)提问缺乏艺术性. 由于问题过于呆板、机械,或者语言表达缺乏艺术性,把数学问题设置成了判断题,致使学生很多时候变成了“应声虫”,异口同声地“是”或者“不是”. 尤其是新教师,常常犯这样的错误.
(3)提问随意性较大. 在一堂数学课中有的教师提问多达十几、二十几个,少则一两个有时甚至没有. 根据什么设置问题?需要设置多少问题?一些教师对此是模糊的、随意的.
(4)提问深度把握不准. 有些问题过于浅显,不能反映思维的深度,有些问题过于深奥,学生不知所云,不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提问缺乏思考的价值. 有些问题缺乏探究性,不能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事实性问题比例比较高,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进行分析的问题比较少.
基于这样的现状,笔者认为应以课改理念去“洗涤”,不断地优化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提问,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增强教师的提问意识.
一、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针对学生知识出现的断层和新旧知识的衔接点. 例如:在讲授苏教版数学第一册的“认识钟表”时,首先出现两个钟面的挂图(一个不到七时,一个已经过了七时),我提问: “这兩个钟面上的时间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的目的是想激起学生的思考,以便探求新知识. 再由于所提出的问题本来就是这节课要解决的新问题,针对性很强,学生思维的起点和方向很容易定位,和这节课刚刚学过的内容“认识整时”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学生还提出了“怎样表示七点一刻”的问题,进而引出下一个新的内容“认识大约几时”.
二、提出的问题要有阶梯性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对小学的课堂还不是很适应. 比如一年级的新生在学习“认识0~5”时,先出示挂图,我问:“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但是回答的内容角度不同,有的回答我看到了2盆花,有的回答我看到了花,有的回答我看到了有人在跳舞……这样的提问使得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 如果把提问改成“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东西?每样东西分别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学生回答起来就有重点了,有的回答我看到了花,花有2盆,还有的提出新问题:“为什么不能是我和小明看到了2盆花?”教师这样层层深入地提出问题,组成问题的阶梯,激起一个个思维的浪花,实现一个个求知欲望的满足,能使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积极而有序地得到提升.
三、提出的问题要有灵活性
提出问题是教学活动的导入环节,要求教师在活动开始时,创设教学需要的情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求的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提问不但要掌握恰当时机,而且应注意如何表述. 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有灵活性,总能让学生朝着不同方向去思考,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去描述他们心里所理解的问题. 当遇到学生回答问题不准确或不正确时,切不可把学生的发言“一棍子打死”,更不可当堂讽刺、挖苦学生,而应该因势利导. 这就需要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有洞察事物的本领,有随机应变驾驭教学的能力. 要使提问具有灵活性,还要了解学生的感知特点、注意规律和记忆规律. 随机应变地提出问题,使师生关系融洽、配合默契,共同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开展双边互动,以教师的提问为契机,为学生的提问创造条件.
四、提出的问题要有扩展性
扩展性是指顺延、伸展,不是就事论事、就题论题,而是要促使思维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 在习题教学中,老师要采用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拓展、深化所学的新知识. 教学中可以利用数学知识的联系来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推理,以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五、提出的问题要有互动性
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出足够思考的时间和学生提出问题的时间. 要让学生自主地建构问题,自主地设计问题解决的方案,自主地进行问题解决,自主地对问题解决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 师生双方要有互动. 此时教师的角色要发生根本的转型. 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和占有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和学习者. 这就要求改变教师单纯传递知识的教学做法,从而激励学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提出的问题要真正让学生具有话语权,教师要学会“沉默”,少教授,多平等地参与. 很多情况下,教师要在学生面前坦率地承认自己的不足,与学生共同研讨和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本身也是不断充实、丰富、完善自己的过程.
以上几点并不是孤立的,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可以灵活应用. 教师有针对性地及时提出问题,增强提问意识,创设数学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可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其思有方向,求有目标,获有新知,用有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