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热点话是指最能体现作文题目中写作重点难点的关键性问题。它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层次写作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共性;设置;导议;运用
Make use of a little bit hot topic stir up a student writing interest
Liu Zhao-de
【Abstract】A little bit hot words is most ability the body is in the composition title now writing point crux of decisive problem.It is to the writing interest which stir up a student, induce a student aggressive on his/her own initiative investigate layer writing the target have a prominent function.
【Key words】Total; Constitution; Lead an argument; Usage
热点话是指最能体现作文题目中写作重点难点的关键性问题。它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层次写作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热点话题教学生先议后写作文,学生一定能写出情文并茂的好文章。
1.热点话题的共性
1.1激发性:是指热点话题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并使之产生强烈情感和写作热情的共性。激发性产生于多种元素。首先,中学生习作文题的显著特点是蕴含着鲜明丰富的情感因素,具有激发学生情感的导向性。热点话题是从其情感因素的核心—写作重点难点中脱颖而出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焦点、感点、闪光点。它深刻触及到学生的道德、审美、理智等情感领域,直接体验着学生对思想、学习、生活地认识态度意志能力,广泛涉及到学生对学校、家庭、社会问题地理解和思辨方式。其次,热点话题是学生认识文题时遇到的难点、疑点、分歧点或模糊点,很容易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并与其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相互作用,这能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而形成探索反射,吸引学生寻根求源,从而产生令人惊喜的激发效果。
1.2知识性:是指热点话题以其灵活的表现形式诱导学生获得丰富的作文信息和写作知识并迅速转化为写作能力的共性。学生习作文题中的重点难点是学生作文时应该掌握运用的知识点。热点话题是这些知识点的载体,因而它们丰富可靠的知识性。
1.3科学性:是指热点话题巧妙地发挥了教师主导因素和学生主体因素的相互作用,教学生先“语”而后“文”的共性。这一共性具体体现热点话题的“设置—导议—运用”过程中,其核心可以“三化”概括之:
1.3.1教学环节的严密性:设置是导议的前提,导议是运用的基础,运用是设置和导议的归宿,三个教学环节用热点话题一线贯穿,形成了完整严密的教学结构。
1.3.2教学功能的多样化:设置就是“设疑”,是利用热点话题创设“问题情景”。从心理学角度看,只有这种带探索因素的问题情景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成为学习的“乐之者”,这就优化了教学目标。导议的功能在于“质疑”,是利用小组班级等多边议论方式,启发学生多层次分析探究创设的问题,使之多渠道接收情感信息和知识信息,从而优化了教师的指导过程。
1.3.3教学方式的高效化:首先,热点话题取之于文题,用之于写作,简便易行,实用高效,有法可依。数次训练之后,学生完全有能力提出深谙话题,五光十色的热点话题,真正掌握议写的主动权。其次,热点话题的利用重在一个“议”字。“议”学是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高效“催化剂”,先议后写,以议助写,是作文教学的优化方略。
2.热点话题的设置
热点话题一般分讨论题和辩论题两类。
2.1讨论题的设置:讨论题包括导引题、对比题、趣味题、抽换题、选择题、反向题等。下面略举几例,意在抛砖引玉。
2.1.1引导题:是找准写作难点的突破口设置的话题,可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认识难点的本质,进而解决难点。如《生活中的一道考题》—“为什么说生活是个大课堂?”、“中学生应该怎样对待生活的考验?”
2.1.2对比题:是把一个重点化解为两个有鲜明对比度的话题。学生写讨论时,我设置以下两题供学生讨论,如《懦夫?》①甲乙两队打的落花流水,乙队是有骨气的强者吗?为什么?②乙队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他们是窝囊废、是懦夫吗?为什么?此两题触及了学生的道德观和理想观,学生情感一触即发,极易引导学生对到底什么样才是“懦夫”的正确认识。
2.1.3趣味题:是用修辞手法设置的话题。如《标点符号的自述》—请同学们分角色描述和演讲:“标点符号的‘自画像’”、“标点符号的就职演说”。
2.2辩论题的设置:辩论题把写作重点难点变换为分歧点或争议点之后形成的话题,专供学生辩论使用。设置辩论题一要选择设置的角度,二要使之具有可辩性。如: “哥哥结婚要钱,该不该让弟弟辍学打工?”等。
3.热点话题的导议
导议过程一般有“导入—议论—调控—反馈—深化”五个步骤。
3.1导议中的教师: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导入话题要以情激情,即利用热点话题的情感因素,对学生朦胧的心理世界发出深情的呼唤或给予富有哲理性的叩击,以营造出适合导议那种话题的良好氛围或情景,但导语应少而精,不可喧宾夺主。指导学生议论时要充分发挥调控功能,激励学生勇于展示其丰富多彩的心理世界并诱导其艺术精感的冲动,以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与作文信息不断产生认知“谐振”,使之达到“情”与“知”的同步。
3.2导议中的学生:学生是导议活动的主体。他们参与讨论、反馈信息、自由发言是导议活动的主线。其间学生既有处于迷津的焦虑,又有解开疑团的顿悟,还有心灵与智慧的撞击。这些情感与知识的交流最后能够形成导议的高潮—自由发言,自由发言是导议的深化过程。以上文(二、2)中的例子为例,一个学生地发言最精彩感人。他(他家就有未娶过门的嫂嫂)激动地说:“哥哥是母亲的亲骨肉,难道弟弟不是母亲的亲骨肉吗?难道弟弟就该为哥哥的婚事放弃学业、前途,甚至牺牲一切吗?这公平吗?如果小强仅仅为此而辍学,这多象另一种形式的骨肉相残呀!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理解父母对儿女操办婚事的心情,也知道老人们的难处,但为解决眼前的困难而去违反教育法规,这值得吗?… …”。
4.热点话题的运用
导议结束,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说”的能力有效地转化为“写”的能力,具体途径是:
4.1借鉴:把导议中的精华部分(最优作文信息)借为己用,但要防止生搬硬套。
4.2创新:导议后又触发了新的灵感且有深度,要大胆运用,使文章有独具匠心之美。
4.3综合:既有借鉴,又有创新,使文章的思想性和文彩更完美,更鲜明。例如在小小说的写作导议课上,学生运用综合方法,创造性地总结出了写小小说的“小、少、巧、深、妙”的“五字诀”,很多学生写出了十分精彩的小小说,并有在刊物上发表的习作。
总之,利用热点话题开展作文教学活动,变单向师生交往为多向交往,由教师的“一言堂”变为师生的“群言堂”;学生由单独写作时的心理紧张和苦闷到参与议论时感到集体的温暖和学生写作时的快乐,这一系列改革,就促进了师生间情感的沟通,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热情。正如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中学生月刊》(初中版)
[3]《语文报》(初中版)
[4]《教育学》《心理学》
[5]《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1-12期)
[6]《中小学教师论丛》(1995年辑、山东教育出版社)
收稿日期:2008-6-24
【关键词】共性;设置;导议;运用
Make use of a little bit hot topic stir up a student writing interest
Liu Zhao-de
【Abstract】A little bit hot words is most ability the body is in the composition title now writing point crux of decisive problem.It is to the writing interest which stir up a student, induce a student aggressive on his/her own initiative investigate layer writing the target have a prominent function.
【Key words】Total; Constitution; Lead an argument; Usage
热点话是指最能体现作文题目中写作重点难点的关键性问题。它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层次写作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热点话题教学生先议后写作文,学生一定能写出情文并茂的好文章。
1.热点话题的共性
1.1激发性:是指热点话题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并使之产生强烈情感和写作热情的共性。激发性产生于多种元素。首先,中学生习作文题的显著特点是蕴含着鲜明丰富的情感因素,具有激发学生情感的导向性。热点话题是从其情感因素的核心—写作重点难点中脱颖而出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焦点、感点、闪光点。它深刻触及到学生的道德、审美、理智等情感领域,直接体验着学生对思想、学习、生活地认识态度意志能力,广泛涉及到学生对学校、家庭、社会问题地理解和思辨方式。其次,热点话题是学生认识文题时遇到的难点、疑点、分歧点或模糊点,很容易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并与其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相互作用,这能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而形成探索反射,吸引学生寻根求源,从而产生令人惊喜的激发效果。
1.2知识性:是指热点话题以其灵活的表现形式诱导学生获得丰富的作文信息和写作知识并迅速转化为写作能力的共性。学生习作文题中的重点难点是学生作文时应该掌握运用的知识点。热点话题是这些知识点的载体,因而它们丰富可靠的知识性。
1.3科学性:是指热点话题巧妙地发挥了教师主导因素和学生主体因素的相互作用,教学生先“语”而后“文”的共性。这一共性具体体现热点话题的“设置—导议—运用”过程中,其核心可以“三化”概括之:
1.3.1教学环节的严密性:设置是导议的前提,导议是运用的基础,运用是设置和导议的归宿,三个教学环节用热点话题一线贯穿,形成了完整严密的教学结构。
1.3.2教学功能的多样化:设置就是“设疑”,是利用热点话题创设“问题情景”。从心理学角度看,只有这种带探索因素的问题情景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成为学习的“乐之者”,这就优化了教学目标。导议的功能在于“质疑”,是利用小组班级等多边议论方式,启发学生多层次分析探究创设的问题,使之多渠道接收情感信息和知识信息,从而优化了教师的指导过程。
1.3.3教学方式的高效化:首先,热点话题取之于文题,用之于写作,简便易行,实用高效,有法可依。数次训练之后,学生完全有能力提出深谙话题,五光十色的热点话题,真正掌握议写的主动权。其次,热点话题的利用重在一个“议”字。“议”学是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高效“催化剂”,先议后写,以议助写,是作文教学的优化方略。
2.热点话题的设置
热点话题一般分讨论题和辩论题两类。
2.1讨论题的设置:讨论题包括导引题、对比题、趣味题、抽换题、选择题、反向题等。下面略举几例,意在抛砖引玉。
2.1.1引导题:是找准写作难点的突破口设置的话题,可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认识难点的本质,进而解决难点。如《生活中的一道考题》—“为什么说生活是个大课堂?”、“中学生应该怎样对待生活的考验?”
2.1.2对比题:是把一个重点化解为两个有鲜明对比度的话题。学生写讨论时,我设置以下两题供学生讨论,如《懦夫?》①甲乙两队打的落花流水,乙队是有骨气的强者吗?为什么?②乙队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他们是窝囊废、是懦夫吗?为什么?此两题触及了学生的道德观和理想观,学生情感一触即发,极易引导学生对到底什么样才是“懦夫”的正确认识。
2.1.3趣味题:是用修辞手法设置的话题。如《标点符号的自述》—请同学们分角色描述和演讲:“标点符号的‘自画像’”、“标点符号的就职演说”。
2.2辩论题的设置:辩论题把写作重点难点变换为分歧点或争议点之后形成的话题,专供学生辩论使用。设置辩论题一要选择设置的角度,二要使之具有可辩性。如: “哥哥结婚要钱,该不该让弟弟辍学打工?”等。
3.热点话题的导议
导议过程一般有“导入—议论—调控—反馈—深化”五个步骤。
3.1导议中的教师: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导入话题要以情激情,即利用热点话题的情感因素,对学生朦胧的心理世界发出深情的呼唤或给予富有哲理性的叩击,以营造出适合导议那种话题的良好氛围或情景,但导语应少而精,不可喧宾夺主。指导学生议论时要充分发挥调控功能,激励学生勇于展示其丰富多彩的心理世界并诱导其艺术精感的冲动,以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与作文信息不断产生认知“谐振”,使之达到“情”与“知”的同步。
3.2导议中的学生:学生是导议活动的主体。他们参与讨论、反馈信息、自由发言是导议活动的主线。其间学生既有处于迷津的焦虑,又有解开疑团的顿悟,还有心灵与智慧的撞击。这些情感与知识的交流最后能够形成导议的高潮—自由发言,自由发言是导议的深化过程。以上文(二、2)中的例子为例,一个学生地发言最精彩感人。他(他家就有未娶过门的嫂嫂)激动地说:“哥哥是母亲的亲骨肉,难道弟弟不是母亲的亲骨肉吗?难道弟弟就该为哥哥的婚事放弃学业、前途,甚至牺牲一切吗?这公平吗?如果小强仅仅为此而辍学,这多象另一种形式的骨肉相残呀!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理解父母对儿女操办婚事的心情,也知道老人们的难处,但为解决眼前的困难而去违反教育法规,这值得吗?… …”。
4.热点话题的运用
导议结束,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说”的能力有效地转化为“写”的能力,具体途径是:
4.1借鉴:把导议中的精华部分(最优作文信息)借为己用,但要防止生搬硬套。
4.2创新:导议后又触发了新的灵感且有深度,要大胆运用,使文章有独具匠心之美。
4.3综合:既有借鉴,又有创新,使文章的思想性和文彩更完美,更鲜明。例如在小小说的写作导议课上,学生运用综合方法,创造性地总结出了写小小说的“小、少、巧、深、妙”的“五字诀”,很多学生写出了十分精彩的小小说,并有在刊物上发表的习作。
总之,利用热点话题开展作文教学活动,变单向师生交往为多向交往,由教师的“一言堂”变为师生的“群言堂”;学生由单独写作时的心理紧张和苦闷到参与议论时感到集体的温暖和学生写作时的快乐,这一系列改革,就促进了师生间情感的沟通,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热情。正如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中学生月刊》(初中版)
[3]《语文报》(初中版)
[4]《教育学》《心理学》
[5]《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1-12期)
[6]《中小学教师论丛》(1995年辑、山东教育出版社)
收稿日期:2008-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