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孔子以“仁”为本的道德教育思想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F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孔子把以“仁”为本的伦理道德思想和“克己复礼”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开创了中华民族道德教育的先河。探析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于丰富新时代的道德教育研究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孔子 仁 礼 道德教育
  
  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比较完整思想体系的人物,其倡导的“仁”的道德教育思想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享有盛名。有的学者认为,“在中国所有的道德哲学家中,孔子是最重要的。事实上,我们可以说孔子规定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可见,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一、以“仁”为本——孔子道德教育的核心和逻辑出发点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一个关键词是“仁”。《礼记•中庸》指出:“仁者,人也。”《论语•颜渊》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这些都是对“仁”所作的最通俗最基本的解释。孟子曰:仁也者,人也。谓能行仁恩者人也。在孔子看来,“仁”不仅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更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他的道德教育思想正是在这一出发点上建立起来的。
  孔子强调“仁”的基本内涵是“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并非偶然,这种思想的产生有其客观的历史背景。殷商时代正处于奴隶社会时期,当时普遍实行人殉制,奴隶主经常把大批奴隶作为祭祀的牺牲品或陪葬品。春秋之际,秦国仍然保留人殉制。孔子不仅强烈地反对人殉制,甚至对俑殉制亦持反对态度,“谓为俑者不仁,不殆于用人乎哉”(《礼记•檀弓下》),并怒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梁惠王》)。据《论语•乡党》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可见,在孔子心中人的价值是最重要的。这表明,孔子以“仁”为本的道德教育思想首先是以肯定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作为理论前提的。
  二、“克己复礼”——孔子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践途径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是围绕“仁”而展开的,“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而“仁”的内涵又极其丰富。如,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首先孔子把“仁”看作是人之为人的最基本品质,同时又指出“仁”的情感基础源自“亲亲”(指父母兄弟之间的血缘关系)的朴素情感。仁首先是一种血缘的亲情之爱,而“仁者爱人”就是将这种爱推而广之到社会,把建立在血缘亲情之上的爱传递给社会上的其他人,即“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泛爱众”表现在爱父母方面即是“孝”;表现在爱兄弟方面即是“悌”;表现在爱朋友方面即是“信”;表现在爱民族爱国家方面即是“忠”。自此,孔子将“孝悌”、“忠信”等诸多优良品质涵盖在“仁”的观念之下,同时在践行“仁”的过程中,又提倡坚持“孝悌”、“忠信”等原则。总结众多践行“仁”的原则,孔子以“仁”为本的道德教育思想是通过“克己复礼”得以实践的。
  实际上,“克己复礼”是实践“仁”的一种双维度的思维模式。作为第一维度的“克己”针对的是个体的“修身”;作为第二维度的“复礼”针对的是国家的“治世”。“克己”要求个人恪守道德准则,实现内在的超越;“复礼”要求社会以德治世,实现外在的超越。在孔子的思想中,一个完全的道德品质应该是“仁”与“礼”的完美统一。而“仁”的实现要借助“礼”。 “仁”是人内在的本质核心精神,是对“礼”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实质的概括总结;而“礼”是客观存在的一整套社会行为规范,它是实行“仁”所依据的行动指南。“克己”就是用礼义压制和约束个人动物性的本能和欲望,使其行为符合“礼”的规定,即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行、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最终将守礼的举动转变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无意识行为。
  三、“为政以德”——孔子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政治化转向
  在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中,“仁”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内涵,“礼”是为人成圣的基本路径,而其道德教育思想的最终目的却是为其政治思想服务的。正如孔子所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如果君王能够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那么,“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论语•雍也》)因此,教化民众,使之守礼做人,也就成为孔子以“仁”为本的道德教育思想的最终的政治性目的。因为孔子所理解的人的存在不仅仅是道德性的存在,更是政治性的存在。如孔子“君子、圣人”式的道德理想人格的设计和“超凡人圣”的道德实践基本上都内植了“礼”和“仁”的基本精神。而按照孔子的说法,“礼”的核心就是实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式的、有着严密等级秩序的社会系统。孔子的以“仁”为本的道德教育思想贯穿着“仁”的精神,以亲亲为基点,以忠君和爱民为归宿。显然,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的终点还是服务于其政治思想的。“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是几千年来儒家学派做人的基本信条,儒家经典《大学》所提出的“修齐治平”的实践方式正是对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下学而上达”(《论语•宪问》)的最好诠释。
  总之,孔子以“仁”为本的道德教育思想企图通过“仁”的教化来实现政治统治的思想,却忽视了伦理道德与政治之间的巨大差异,但其道德教育思想中有关君子道德修养的方法仍然在中外道德教育史上绽放着夺目的光彩。对于道德价值被经济理性严重冲击的现代社会而言,这种道德教育的可操作性值得道德教育研究广为借鉴。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从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出发,针对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主动性的问题,探讨一种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建构主义理论的支架式教学方式,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通过笔者的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方式可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又可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 使学生乐在学中,达到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 支架式教学 英语学习    一、高职高专学生英
期刊
摘 要 在当前广电行业数字化、产业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广电行业新的技术模式和业务模式对于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样也对一切业务和应用的基础——电源提出了更多要求和新的挑战。  关键词 UPS电源 配电机房 应用与维护    在向数字化和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DVB(数字视频播出)、IPTV(网络电视)、DBS(直播卫星)等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数字电视中心(或IDC)机房的业务目前
期刊
摘 要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行和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采用,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着教育教学的环境、过程、方式、方法,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本文阐述了新的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应如何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模式,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满足时代的新要求。  关键词 多媒体网络教学 大学英语教师 新要求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200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分析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育的现状开始,探讨了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需要理念创新,并给出作者在计算机网络教学实践中创新探索,通过对比试验,说明新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为计算机网络教学提供了新模式。  关键词 中职教育 计算机网络 教学创新 实践探索    一、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现状  当前,很多院校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法,采
期刊
摘 要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是关系到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积极作用,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就业指导    一、前言  随着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情况已成为
期刊
摘 要 本文重点探索医学大学生学习压力的相关因素与管理建议,试图探求医学大学生应对压力的心理机制,以期有助于对医学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及应对研究。  关键词 医学大学生 学习压力 因素分析 建议    一、医学大学生学习压力基本概况  据笔者对其所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学生个人咨询记录的统计发现,因就学习压力的单一原因来咨询的学生占来访学生人数的10%左右,而来访者中约30%的学生谈及来访原因涉及
期刊
摘 要 陶行知的一生是“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一生。他关于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师德观要求我们懂得将自已的生命融入教育事业之中,能够意识到自身肩负的历史重任,热爱学生并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人生最重要的职责。  关键词 提高 德育 教育    “修”,即整治,提高;“养”,即培养,陶冶;师德修养则是指教师经过锻炼改造活动,而形成的道德品质和达到的师德境界。师德师风所包含的内容,自古就是“教
期刊
摘 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应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并不断转变、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育人为本,面向全体,终身学习,全面发展”教育理念。让历史教学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学生的成长需求。  关键词 教师 树立 素质教育 观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对传统教育观念提出了史无前例的挑战。当今世界各国无不高度重视教育的改革,关注素质教育和国民素质
期刊
摘 要 字体与色彩、图形共同构成了视觉传达设计的“铁三角”,字体设计作为“铁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字体设计教学不仅仅是学习字体视觉形式的表现方法,更应该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种思维将与我们的设计生活息息相关。  关键词 字体设计 教学 连贯性 空间拓展    一、字体设计教学的连贯性  20世纪90年代初,许多高等院校设立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或研究方向,以前的
期刊
摘 要 由于家庭结构的日益“核心”化,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长期处于众星捧月的地位,使多数幼儿形成了自我中心,只知获取,不懂给予,众人为我的心理倾向。教孩子做人,首先要赋予他们一颗善良、仁爱的心灵。为了不让祖国未来花朵的爱心枯竭,我们不仅要给予他们关爱,还要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因此,我们应不失时机地创设各种机会,抓住各种有利的契机在孩子的心灵中播撒爱的种子。  关键词 爱 教育教学 生活 家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