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容中西的黄士陵绘画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tal_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士陵擅长书画篆刻,以篆刻成就最大,也最为知名;书法也自成面目;其绘画虽关注者寥寥,却以兼具西法而成为中西融合画法的先行者。黄士陵的绘画存世不多,主要藏于广东、港澳地区的博物馆及私人手中,约略可分为两大类型:其一是描绘青铜器的博古图,多饰以花卉折枝;其二是单纯的花卉草木写生,以岭南花木最为常见。若波(黄新波)《黄士陵的印与画》(载1960年10月16日《大公报·艺林》)、马国权《晚清印坛巨擘黄牧甫》(载《看似寻常最奇崛~黄士陵篆刻书画艺术》,临时澳门市政局文化暨康体部,2001年)都简略讨论了黄士陵绘画中西融合的特色:陈滢《岭南1368~1949花鸟画流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以专门章节论述黄士陵的绘画,认为其特色在于熔铸“金石味”,但未提及中西融合的问题。
  黄士陵的绘画带有西画的影响,但并不是由素描等西画基础方法入手的,而是与流传于民间、受西画影响的擦笔划以及18、19世纪广州民间画家所绘制的外销画密切相关。马国权分析了黄士陵的青铜器博古图的画法:“他以自己熟悉的摄影技术呈现阴阳向背的效果,通过写生,用逼真的渲染方法,参考前人全形墨拓的章法,把这些古器物描绘出来,而且往往施以金绿等色,以表现古铜器的光泽和彩斑,古雅而又富丽。”值得注意的是,黄士陵不仅青年时期在南昌从事过照相馆店员的工作,而且其八弟厚甫即是一位擅长人像的民间擦画家,厚甫以照片为基础进行摹写擦画,并薄施淡彩,画风写实逼真,现在广泛印刷流传黄士陵画像即出于其手,不难看出黄士陵博古图画法与其非常近似。黄士陵的花卉折枝写生,与当时岭南地区最为盛行的居巢、居廉没骨画法并无关联,却与欧洲博物馆如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所藏的18、19世纪的“岭南植物画”有着一目了然的亲缘关系。“岭南植物画”出于广州地区民间画家之手,是欧洲植物学家定制、符合其要求的外销画,透视法、明暗关系均加以强调,是中国传统工笔花卉与西方水彩画法结合的产物,科学制图的特点比较明显。黄土陵的花卉写生与这些“岭南植物画”相比,更为松淡雅致,画法富有传统文人画气息;但另一方面,又与当代学院式的工笔花卉画非常接近,因此他的画法就又显得很“现代”。
  当时士人即有认为黄士陵的绘画取法西洋的看法。黄士陵的《秋艳图轴》(1899年作,新加坡香雪庄陈之初旧藏,上海朵云轩2004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2006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拍品)是51岁时为其好友婺源俞旦(伯惠)所作,传世尚有众多黄士陵为俞旦所刻的印章。其题跋云:“陵最爱岭南华木,限於天时水木,不能移植江左,常以为恨。故每得佳种必为之传神。当镫影月光南园华木交斜粉壁,岂非天然图画乎?此正陵濡豪伸纸时也。历久积多,渐为同好所知,於是索画者纷来,而议之者亦纷起。或以为师缘者粉本,或谓模范泰西,或曰纤小,或日板滞,甚者更以为不画藏拙,皆搔痒不著之谈。伯惠与陵交久知深,因其索画聊相为言之。时己亥重阳士陵并志。”如黄士陵的转述,“模范泰西”、“纤小”、“板滞”等都是当时士人指责其绘画非文人画正宗之辞,而黄士陵则强调自己的实践是“写生”的古法,也是从中国绘画的自身传统为自己辩护。
  但黄士陵对西画是有所了解和研究的,并且有自己的独到的理解。《博古图轴》(广东保利拍卖公司2005年夏季拍卖会拍品)是他为弟子易廷宣(德三)所作,专门题写了一段题跋:
  “中国画法务意,西国务理。中国古人务理,今人务意。理可学而能,意不可以求而至。理足而意趣自至也。犹之解经,必先求训诂,不求训诂,则为空疏迂阔之论矣。今之从事写意画法者,其弊亦类此。德三世兄深于此道,因其嗜痂,故敢白其所以然。德三将必以陵言为不谬也。士陵记。”
  黄士陵认为当时中国普遍流行的写意绘画是“务意”,而西国绘画与中国古画(写意画法之前)是则是“务理”的。但“理可学而能”,“理足而意趣自至也”,而“意不可以求而至”,因此他认为习画需由“务理”入手。他甚至以中国传统治学方式为喻,研究经籍首先从文字训诂入手,再对经籍进行解说,否则难免成为“空疏迂阔之论”。而当时写意绘画之弊端犹如不求训诂的解经,一味“务意”而无“理”,成为无根之萍。
  《四季花卉博古图四屏》(1898年作,广州红棉山房藏,见《看似寻常最奇崛一黄士陵篆刻书画艺术》)的题跋进一步讨论了写意与工笔画法:“工笔画法为写意家所鄙薄久矣。彼其言曰:写意若写字,然多一分学力则多一分是处。此语诚然,既日写意,则写一草宜一草之意,写一花宜得一花之意。今之能写者盖寡,能写而不失其意者则又加寡,工已不可得,又安所谓意哉。吾不能从之矣。牧甫并志。”此图是黄士陵赠友人欧阳务耘之作,尚有众多黄士陵为欧阳务耘所刻的印章传世。
  大约当时以正宗文人画立场指责黄士陵者不在少数,因此黄士陵在为好友、弟子作画时在题跋中一再为己辩护,并指斥文人写意画的弊端。他与当时一般文人画家鄙薄西画不同,把西画和中国古代写意画之前的古画都定义为“务理”,带有中西融合的色彩,并且贬斥当时的写意末流,这些都与后来的康有为有惊人的相似处。稍后于黄士陵,康有为游历欧洲时,于1904年写作《义大利游记》,推崇西洋写实绘画,将其比拟于中国“宋元写真之画”,并贬斥中国“近世之画衰败之极”。康有为在1918年作《万木草堂藏画目·自序》时,进一步提出:“中国自宋前,画皆象形,虽贵气韵生动,而未尝不极尚逼真。院画称界画,实为必然,无可议者。今欧人尤尚之。”他反复强调要“合中西”,以西画之长补国画之短,这一思想对其两位入室弟子徐悲鸿和刘海粟都产生了影响,从而成为20世纪中国绘画变化发展中一个最重要的方向。
其他文献
北京永乐2007年春季拍卖会将于5月15日在北京喜来登长城饭店隆重举行。是次拍卖会囊括了近现代和当代逾400件书画艺术精品,最低估价三千八百余万人民币。拍卖预展将于5月13日至14日于北京喜来登长城饭店举行。    130件扇面极为瞩目    本场拍卖最令人瞩目的是海外藏家珍藏的近130件扇面作品,大部分已与原藏家结缘逾半世纪,几乎汇集了近现代各绘画流派主要代表人物的精心佳构。傅抱石《泛舟赏琴》描
期刊
南京正大(盘龙)拍卖公司全国明清古典家具、瓷器、玉器、书画联合拍卖会,将于2007年5月20日在南京夫子庙状元楼酒店盛大举行。明·清古典家具专场汇集苏作、京作、广作等不同地域风格的精品。具有时代和地域的显着特征。其中部分拍品为海外回流,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由于藏家多年的倾心搜罗和精心整理,使得如此众多精美的古典家具得以完整保存。拍卖会首推珐琅彩佛塔一对,其次为明万历黄花梨对柜,书画玉器瓷杂专场精品纷呈
期刊
乾隆御用(或称御定、御制)腰刀、宝剑,是清代冷兵器的代表作,它继承了我国古代刀剑的传统式样和做法,又反映了当的的历史特点和工艺水平。这些刀剑制造工期之长,标准之高,要求之严,在,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且工艺精细,装饰名贵,充分体现了乾隆时的奢侈和富有。  根裾故宫博物院现存实物和档案记载,乾隆皇帝共命令内务府造办处制作了四批带款识的御用刀剑。  第一批,刀三十把,剑三十把,总计六十把。乾隆十三年(17
期刊
近年的艺术品市场热潮,拍卖公司急剧增加,每季拍卖场次也日趋密集。在这个资源极度短缺、群雄争霸的拍卖市场环境下,新拍卖公司介入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但目前的市场活跃程度仍然吸引新兴及其他境外拍行加盟进来,不愿错过良机,竞争更加激烈。  今年春拍的首槌其实由刚成立的长风拍卖敲响,其隶属于南京长风堂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老板是2004年斥资6930万人民币买下《杜甫诗意百开册页》的南京企业家杨休。而出资者也是
期刊
黄士陵在广东前后居住了十九年,从初年应张之洞邀请来广东刻书,到光绪末年决定返回安徽老家,这段时间他在广东,依靠一帮朋友的支持和供养,使他的艺术生活能够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在他留存的作品中,为这些友朋所创作的占了很大一部分,数量甚至在他自用印章之上。这里就他的作品(包括印章和书画,信札等)中出现的粤中名士作个大概的勾勒,这里只涉及作品数量在数方以上的友朋。对于仅有一二作品的人物则暂付阙如,盖作品少
期刊
在怀冰堂藏的关良(1900—1986)作品中,有一个小卷子,画幅长二尺馀,高五寸,写五个人物,题“丁酉年为子复兄写五种京剧人物,即希笑而教之。良公”。钤“关良”朱文方印。卷首为李砚山(1898—1961)题“游戏三昧,子复画师以关良写剧中诸相小卷嘱题。李砚山书”。钤“砚山书画”、“尘定轩”朱文方印。跋尾亦为李题“此种图画不假笔墨,不动渲染,超科意象之外,自成妙谛。所谓无作妙力自在成就者耶。庄视之则
期刊
客观而言,黄士陵被公认为篆刻巨擘,与吴昌硕南北并峙,不过近三十年间事。正当缶翁流风稍歇,黟山派以广州为据点,辐射全国,日益得到现代印家赞赏、模仿、学习,并尝试从牧甫精湛印艺中吸取养份,光其余绪。试观今日印坛名家,取镜秦汉之余受牧甫启迪者触目皆是,大有非儒即墨之概,他已是传统经典,供后人借古开今。  黄士陵,字牧甫,亦作穆甫、穆父,别署黟山人,晚号倦叟、倦游窠主。安徽黟山人。幼失怙恃,但少年劬学,工
期刊
此次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中国古代书画专场有品相极佳的董其昌名作《为玉俭写秋山图》;“静观居藏傅抱石、张大千精品专场”荟萃了两位大师各时期的九幅代表佳作;中国油画专场隆重推出艺术大师陈逸飞先生创作于1972年的代表作(《黄河颂》,它的出现将掀起油画界与艺术品收藏界的关注热潮;瓷器部分有备受藏家们青睐的明青花精品和一件清雍正粉彩御用香炉,以及18件波士顿美术馆委托拍卖的中国清早期瓷器;古籍善本更堪称
期刊
20世纪日。年代起,施蛰存先生开始做结束工作了,其中一项工作就是生前散书,有年轻朋友去看他,他就会让他们从他的书架挑喜欢的书拿走。那时我经常去北山楼,有时是送一些新书去给他看,有时是代他买了雪茄送去,更多时候就是去聊天,每次去,老人总会让我挑几本旧书,或送我一些瓦当拓片等小玩意。    施先生年轻时醉心于西方现代派文学,他早年的创作受西方文学的影响很深。在他的藏书中,有相当一部分西文书,以英文为主
期刊
龙作为吉祥瑞气之象征,一向为国人听尊崇,其原本为古代氏族社会的图腾标志,集飞禽走兽、海潜于一身。因此,几千年来,龙演化为常用的装饰题材,普遍出现于玉器、铜器、瓷器等器物上。瓷器上以龙为装饰,可追溯到东汉时期,宋代以后龙纹装饰出现渐多,至青花瓷器烧造成功,瓷器上的龙纹大增。龙纹很少单独使用,传说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故龙纹常与云纹、火纹、水纹衬托配合,体现其登天潜渊之特性。明清两代是龙纹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