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传统高中作文教学结构模式是: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样的教学方式收效甚微。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形成良性循环,进而达到乐于作文的境界,必须重视语言的输入与输出。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是语言学习的两个终端行为,在语言习得中都起重要的作用。要让学生的写作言之有物、言之有据,必须给予学生大量的语言输入,才能使学生有良好的语言输出,而阅读是最好的语言输入形式。
二、课本单元话题下的以读促写教学模式
1.学习迁移的原理
学习迁移指的是一种知识、技能的学习对另一种知识、技能学习的影响。教师自觉地运用学习迁移原理,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学习,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当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思维组块”,学生面临相关的读写任务时,就能利用这些“组块”,促成知识的沟通和运用,形成迁移能力。
2.单元话题下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
教科书是以话题为核心,组织和安排听、说、读、写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以单元话题作为写作的主题,运用好教材中已有的阅读材料,合理加工和补充契合写作主题的阅读文本,通过读、写、说三大环节的训练,帮助学生完成写作任务。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话题输入。
以图片、视频、小故事等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同时输入一些与话题相关的词汇与句型。
环节二:强化输入。
1.“读”的活动
通过学习阅读文章,學习相关文章结构、词汇、句型等,为后面的“说”和“写”做好语言知识方面的准备。
2.“说”的活动
让学生运用阅读中所学的词汇、句型等,以话题为中心展开对话、讨论等说的活动,与同伴交流想法,进一步熟悉相关话题下的词汇与句型表达。
环节三:语言输出。
这个部分即是“写”的活动。教师通过设计诸如句子改写、仿写句子、挖掘写作模板等练习,使学生对词汇、句式结构等加以巩固,并为学生搭建好写作支架。“写”的活动是将阅读成果转化为写作内容,最终实现阅读信息的真正转述以及由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转换。
环节四:合理有效的评价。
在整个以读促写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方便有效的评价标准,包括自我评价、同伴互评与教师评价。
三、案例分析
人教版高中英语Book 2 Unit 3 Using language板块中的Reading, speaking and writing部分。
1.教学背景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计算机”,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为“语言运用 Using language”的第二部分,是读、说、写的语言技能整合。
2.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话题输入
展示叮当、阿童木和变形金刚的图片,引入本课主题——android。启发学生说出机器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然后自然地引出阅读主题——踢足球的机器人Andy。
环节二:强化输入
(1)“读”的活动
首先,获取课文信息,根据文章特点,将阅读问题设计成了高考听说考试Role play的题型。让学生与同桌合作,先将中文翻译成英语问题,然后回答问题。其次,分析文章结构identity(身份),appearance (外表),function (功能)。这既培养了学生的篇章结构意识,也为后面的写作做好铺垫。再次,引导学生归纳文章中的重要短语,做好语言输入。最后,让学生完成Andy的档案(name, appearance, size, character, ability, job),既是抓细节信息的阅读训练,也为后面的“说”(设计自己的机器人)作好铺垫。
(2)说的活动——转述阅读文本信息,强化语言输入
要求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共同设计一个机器人。A学生和B学生完成关于机器人的名字,外表,大小,性格,功能等信息的对话。对话内容包括。C学生边听边记下这个机器人的信息,完成它的名片。D学生根据以上三个学生提供的信息,写一篇小短文介绍这个机器人。在小组活动中,由于成员各有任务、合作互助,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热情,并为后面的独立写作做好铺垫。
环节三:语言输出
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写一篇介绍你自己的机器人的文章?然后要求学生阅读书上的文章,找出机器人的功能。接着让学生划出文章的写作佳句并归纳写作模板。最后让学生根据写作模板,模仿文章句型,独立完成介绍自己的机器人的功能的文章。
环节四:合理有效的评价。
(1)自我评价
给学生提供评分细则,让他们主动关注文章语言,学会评价自己的文章,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评价项目包括content, structure, language use, mechanical skills.
(2)小组评价
每个小组派代表做presentation,同时让各组的学生根据所给的评分标准对作文进行打分,给予评价,同伴互评能让学生及时了解易错点,纠正定势思维。
(3)教师评价
教师做最后的点评,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语言,在活动中体会到成功。
四、案例反思
听和读是信息输入的能力,是从外部言语到内部言语的内化过程。说和写是用言语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是从内部言语到外部言语的外化过程。教师可以用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方式,从阅读中挖掘写作素材,借鉴其中的美词、佳句和篇章结构,为写作搭建支架,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合理分配读写时间
一节课要完成读、说、写三个任务,并对学生作品进行展示与点评,必须合理分配时间。课本中Using Language中的阅读文本比较短,阅读任务多为泛读,读写结合可以安排在一节课内完成。但在一些单元中,如果阅读文本难度较大,篇幅也较长,教师可用学案的方式让学生提前预习,或分两节课完成教学任务。
2.强化输入
任务的设计必须为最后的输出服务。在本节课中,笔者通过文本阅读与说的活动,使学生不断地接受信息的输入,反复操练;并通过搭建写作支架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了词汇、句型以及写作模板,最终帮助学生实现了把从阅读中学到的语言知识迁移到写作实践中。
长期以来,传统高中作文教学结构模式是: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样的教学方式收效甚微。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形成良性循环,进而达到乐于作文的境界,必须重视语言的输入与输出。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是语言学习的两个终端行为,在语言习得中都起重要的作用。要让学生的写作言之有物、言之有据,必须给予学生大量的语言输入,才能使学生有良好的语言输出,而阅读是最好的语言输入形式。
二、课本单元话题下的以读促写教学模式
1.学习迁移的原理
学习迁移指的是一种知识、技能的学习对另一种知识、技能学习的影响。教师自觉地运用学习迁移原理,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学习,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当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思维组块”,学生面临相关的读写任务时,就能利用这些“组块”,促成知识的沟通和运用,形成迁移能力。
2.单元话题下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
教科书是以话题为核心,组织和安排听、说、读、写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以单元话题作为写作的主题,运用好教材中已有的阅读材料,合理加工和补充契合写作主题的阅读文本,通过读、写、说三大环节的训练,帮助学生完成写作任务。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话题输入。
以图片、视频、小故事等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同时输入一些与话题相关的词汇与句型。
环节二:强化输入。
1.“读”的活动
通过学习阅读文章,學习相关文章结构、词汇、句型等,为后面的“说”和“写”做好语言知识方面的准备。
2.“说”的活动
让学生运用阅读中所学的词汇、句型等,以话题为中心展开对话、讨论等说的活动,与同伴交流想法,进一步熟悉相关话题下的词汇与句型表达。
环节三:语言输出。
这个部分即是“写”的活动。教师通过设计诸如句子改写、仿写句子、挖掘写作模板等练习,使学生对词汇、句式结构等加以巩固,并为学生搭建好写作支架。“写”的活动是将阅读成果转化为写作内容,最终实现阅读信息的真正转述以及由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转换。
环节四:合理有效的评价。
在整个以读促写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方便有效的评价标准,包括自我评价、同伴互评与教师评价。
三、案例分析
人教版高中英语Book 2 Unit 3 Using language板块中的Reading, speaking and writing部分。
1.教学背景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计算机”,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为“语言运用 Using language”的第二部分,是读、说、写的语言技能整合。
2.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话题输入
展示叮当、阿童木和变形金刚的图片,引入本课主题——android。启发学生说出机器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然后自然地引出阅读主题——踢足球的机器人Andy。
环节二:强化输入
(1)“读”的活动
首先,获取课文信息,根据文章特点,将阅读问题设计成了高考听说考试Role play的题型。让学生与同桌合作,先将中文翻译成英语问题,然后回答问题。其次,分析文章结构identity(身份),appearance (外表),function (功能)。这既培养了学生的篇章结构意识,也为后面的写作做好铺垫。再次,引导学生归纳文章中的重要短语,做好语言输入。最后,让学生完成Andy的档案(name, appearance, size, character, ability, job),既是抓细节信息的阅读训练,也为后面的“说”(设计自己的机器人)作好铺垫。
(2)说的活动——转述阅读文本信息,强化语言输入
要求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共同设计一个机器人。A学生和B学生完成关于机器人的名字,外表,大小,性格,功能等信息的对话。对话内容包括。C学生边听边记下这个机器人的信息,完成它的名片。D学生根据以上三个学生提供的信息,写一篇小短文介绍这个机器人。在小组活动中,由于成员各有任务、合作互助,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热情,并为后面的独立写作做好铺垫。
环节三:语言输出
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写一篇介绍你自己的机器人的文章?然后要求学生阅读书上的文章,找出机器人的功能。接着让学生划出文章的写作佳句并归纳写作模板。最后让学生根据写作模板,模仿文章句型,独立完成介绍自己的机器人的功能的文章。
环节四:合理有效的评价。
(1)自我评价
给学生提供评分细则,让他们主动关注文章语言,学会评价自己的文章,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评价项目包括content, structure, language use, mechanical skills.
(2)小组评价
每个小组派代表做presentation,同时让各组的学生根据所给的评分标准对作文进行打分,给予评价,同伴互评能让学生及时了解易错点,纠正定势思维。
(3)教师评价
教师做最后的点评,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语言,在活动中体会到成功。
四、案例反思
听和读是信息输入的能力,是从外部言语到内部言语的内化过程。说和写是用言语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是从内部言语到外部言语的外化过程。教师可以用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方式,从阅读中挖掘写作素材,借鉴其中的美词、佳句和篇章结构,为写作搭建支架,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合理分配读写时间
一节课要完成读、说、写三个任务,并对学生作品进行展示与点评,必须合理分配时间。课本中Using Language中的阅读文本比较短,阅读任务多为泛读,读写结合可以安排在一节课内完成。但在一些单元中,如果阅读文本难度较大,篇幅也较长,教师可用学案的方式让学生提前预习,或分两节课完成教学任务。
2.强化输入
任务的设计必须为最后的输出服务。在本节课中,笔者通过文本阅读与说的活动,使学生不断地接受信息的输入,反复操练;并通过搭建写作支架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了词汇、句型以及写作模板,最终帮助学生实现了把从阅读中学到的语言知识迁移到写作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