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更高,全面发展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瞬息万变的发展。当下,传统教育的边界正在被消解和重构,学生从单一的知识技能学习转向基于培养核心素养为基础的综合能力学习,教师的教学更加注重“因材施教”、适应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需要。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教育变革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创新面临巨大挑战。本期《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我们邀请中小学校长共同探讨基础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议题一:疫情背景下,“教育+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困境是什么?对策有哪些?
秦昌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很多学校顺时而动,努力为学生解决居家学习的实际困难。但是新的教学模式也面临着如何提高线上教学的时效性,如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如何提高教師的课堂调控能力、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等诸多问题。教研活动是教师日常相互借鉴、交流的重要手段。特殊时期,传统的教研活动无法开展,教师们面临一定的困难。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适时而变,化疫情之危为发展之机,转变教研形态,以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开展与“停课不停学”相呼应的在线智能教研活动。在线智能教研是帮助教师掌握在线教学的实践性知识、应对在线教育的新挑战的教研,是基于全新场景的在线教学知识、策略、方法的专业指导。
思想是行动的灵魂,我们首先开展全员线上视频会议,使教师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做足线上教育教学的思想准备。
线上教学开展以来,我们通过视频直播教研,开展了“三清四明”常规在线智能教研。“三清”着眼于今日教学,分享今日精妙的课堂片段、微课程,解决今日困惑的教学问题,萃取今日汇聚的教学成果;“四明”即放眼明天:明确明日的教情学情、解构明日的教学内容、策划明日的课堂活动、商讨明日的作业设计。此项教研活动的坚持,有效解决了线上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等问题,让教师们长知识、增技能,基本形成了线上教学的实操技能。后期,远程协作教研、线上线下混合教研等新型教研活动竞相兴起,各个年级教研团队积极主动探寻新技术,在线上智能教研中抱团取暖、专业引领、精准帮扶,全力助推教师成长。
面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高阶要求,教研形态应向个性化、精准化、质量化方向发展。
2020年秋季学期,我们在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研的基础上,又构建了教师梯级式成长体系,积极派教师外出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帮助青年教师从合格到优秀,帮助骨干教师从优秀到卓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利用智能平台,将教师教研的时间轨迹、路径轨迹、行为轨迹、成长轨迹等纳入大数据分析,结合教师性别、年龄、任教学科、专业能力等基础数据,给予教师更科学的教研建议。总之,学校只有紧跟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努力践行智慧教育,才能全面育人、优质发展。
堵琳琳:这场由疫情带来的未来教育“试验”,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信息技术手段的强大魅力和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可操作性。同时,在线教学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和短板也引发我们思考:线上教学对人的发展存在什么价值?如何将在线教学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应用到线下教育?
第一,学校必须凸显为国育才、立德树人的功能。回归到教育的根本价值上来,教育是要促进“人”的发展,逐步丰富生命的意义。未来学习面临的网络空间不仅存在着正义、勇敢和善良,也夹杂着邪恶、丑陋与粗鄙;线上学习可以实现知识的积累和增长,虚拟的人际社群却很难促进学生的德性养成与社会化成长。学校教育要回答什么学习内容有价值、哪种价值观可以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等问题,进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返校复课后,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德育活动,帮助学生提升思想品格、塑造健全人格。如“弘扬抗疫精神,激发奋进力量”“居安思危,安全伴我行”等主题升旗仪式,帮助学生了解如何树立网络与生活中的安全意识。
第二,培养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形成面向未来的学习力。重返校园后,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从学习参与者转变为设计者,是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在线教学过程中,我们把自我成长力、自主学习力作为班级管理的侧重点,比如以“自主学习学法指导”系列教育开启每日晨会,每日唤醒学生自纠学习习惯、自我调整学习状态、自主管理班级的行动力。回归线下学习之后,学校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学习的价值,特别是加强“好习惯+好方法”的培养,做一个自主、负责的学习者。
第三,借助大数据进行学习诊断,充分实现因材施教。凭借大数据的积累和分析,教师可以因材施教,改变班级授课制下教学整齐划一的状况,这为存在“大班额”现象的学校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可能。回归线下学习之后,我们依然沿用“K12+钉平台”的网络技术资源,通过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把握学生的能力基础,进行教学内容的再设计,课外还能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互动指导。
第四,教学方式的改良优化与平台创设,丰富学生实践体验。“加强实践”是近年来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方式改革的一大着力点,也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一条重要路径。我校一直在积极探索基于情境及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实践活动。伴随着信息化校园建设的推进,我们逐步开始探索数字化环境在实践性学习活动中的应用空间,比如线上线下的实践性作业设计,把实践性学习的评价纳入K12综合评价平台,完善实践性学习在网络空间中的过程性记录机制等。
第五,探索课堂教学流程再造,促进深度学习发生。未来的社会生活面临更为复杂的挑战,需要教师去探索如何让最有价值的学习发生。教研组的研究要由“教师怎么教”转向“学生怎么学”,对以往的典型经验进行转化演绎、迭代设计、探索课堂教学流程再造,引发学生深度学习。在这方面,我校进行了初步尝试,比如数学教研组在教学流程改进的研究中,形成了“问题导学—互助解惑—检测评价—小结反思”的新路径。
议题二:当前家校关系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因势利导,化危为机?
郭光恒:纵观当下,家校关系在总体和谐的同时也时有紧张、尴尬,近期网络上热议的“家长退群”“家长该不该给孩子检查作业”等话题直接反映了这些问题。 家庭教育更多立足于孩子个体和家庭自身,解决的更多是个性问题。家长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没时间,工作节奏快,没有时间陪伴、教育孩子,对教师和学校寄予了太多的期望;二是不会教,许多家长没有受过系统的家庭教育培训,仅凭着过去的一些简单经验带领孩子走上颠簸的人生旅程;三是应变差,防意外冲击的思想准备不足,比如新冠疫情带来的变数、孩子沉迷于手机网游不能自拔等。
学校教育更多立足于学生群体和班级教学,既要解决个性问题,又要解决共性问题。学校教师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无奈之苦,每天面对几十个性格各异的学生,要做到明察秋毫,既要学生接受,又要家长开心;二是能力之困,面对时代的快速进步、学生的变化,自身学习不足,缺少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三是力量整合不足,缺少指导家庭教育的方法和调动家长参与的智慧。
当今时代,教師不仅要把学生教好,还要把家长带好;家长不仅要面对紧张的工作,还要跟上学校教育的节奏,做好配合。家校关系出现一些小挑战、小矛盾很正常,重要的是要看到所面临的新机遇和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化挑战为机遇,家校携手创未来。
思想共识。家长、教师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应该携手共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而非相互推诿或袖手旁观。唯有家庭教育厚植成长根基,学校才能使其枝繁叶茂。思想观念的差异是家校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面对孩子的教育,教师、家长只有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才能跟上时代节奏,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沟通多元。我们可以开展多层次的家长培训,还可以通过微信、QQ等渠道与家长开展多角度的沟通,让家长多理解、支持学校。比如我校特别注意收集家长面临的典型问题,开办“一心有约”专栏,对家庭教育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收到了良好效果。在教学上为家长提供更优质的大数据作为参考,深受家长欢迎。
全面参与。家长对学校、班级工作参与越多,就越能理解和支持学校工作,就越能了解孩子。教师不仅要带好学生班,也要带好家长班,通过家长进学校、进课堂等方式,丰富学校课程,让家长了解课堂教学,不断增进家校关系的融洽度。
规范办学。家校关系中的许多矛盾都是因为学校办学欠规范而引起的,比如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在班级群表达方式不当等,都会让家长产生抵触心理,这就需要学校切实注意规范教学行为。
换位思考。随着家长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对教育的期待更加多元,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更高,基础教育承担了太多“基础”之外的东西,这也是引发矛盾的重要原因。作为家长,要主动承担起与教师、学校沟通的责任,形成更好的共识。
袁月娥:家校共育,目标在“育”。真正的家校合作,需要学校尽可能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热情,争取家长对学校管理和发展的认同,也需要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使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随着家校合作不断深入,手段、方式不断丰富,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加持,让家校共育持续升温,局面不断向好,但机遇背后也潜藏着一定的挑战。机遇与挑战共存,成为家校共育的新常态。
打破传统壁垒,家校沟通多样化。随着网络平台的多元化发展,家校交流更加便捷。借助微信群、QQ群、钉钉群等,家校沟通可以节省时间,实现资源共享,拉近彼此的距离。可是,由于家长认知水平不同,有的钉钉群、微信群成了家长发广告、投票的平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组建钉钉群、微信群之初,就要明确交流群的意义,提出发布内容的准则,让家长群成为孩子快乐成长的见证席、温暖传递的新闻区、正能量的传播场。
区位优势辐射,家教水平现代化。依托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优势,以及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的“三高家庭”生源背景,可以借助家长资源,开发富有校本特色的家长课程,例如开设“家长名家讲坛”栏目,借助家委会的力量,组织家长积极报名。每位家长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次的家长讲堂活动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教育资源,同时也是对课内知识的补充。
互联网渗透,形象宣传舆论化。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当学校与家长出现沟通不畅、存在矛盾点时,家校问题可能被放大,令学校遭遇信任危机。学校要利用网络平台及时宣传本校的教学理念、各种活动等,以展现学校良好形象,提升家长对学校的认可度。同时,要不断完善学校的管理章程和制度,主动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赢得家长对学校的信任。
家校沟通便捷,责任边界模糊化。家校交流更加便捷的当下,个别教师把分内的工作转嫁给家长,如让家长代替自己批改孩子作业等。个别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孩子的责任就移交给了学校和教师,自己可以当“甩手掌柜”。家校双方的理解出现偏差,就会造成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责任边界趋于模糊,影响家校共育的效果。
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唤醒家长的责任意识,让家长与学校保持一致的目标观念,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学校要建立家委会,选拔一些有大局意识、有领导力和有号召力的家长加入。
其次,要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意识和能力。学校可以创新家长培训形式、搭建平台,让家长们有机会向教育专家提问学习,有机会倾听其他家长教育子女的经验,有机会参与孩子的教育工作和班级教育的评价工作。
家长与教师有效配合,形成家校共育的整合优势,有助于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只有各方不缺位、不错位,疏通家校共育不同步、不合拍的堵点,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取得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
刘建国:教师的师德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学生是否有爱心、是否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是否爱岗敬业等几个方面。有的教师专业素养不高,上课只会照本宣科;有的教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缺乏耐心……采取以下措施,解决好以下问题,能够促进家校关系良性发展——
做好新生入校的适应工作。每年新生入校时,我经常听到家长对教师说这些话:“孩子交给您了,不听话、打骂都可以,就当是自己的孩子。”可是一旦孩子出现问题,比如教师真体罚了孩子,家长肯定不乐意,甚至会向上级部门投诉。还有的家长表示:“我的孩子在小学学习成绩很好,可是自从上了初中,学习成绩就下降了,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都没有及格,是孩子智力有问题还是老师的原因呢?”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耐心地引导家长,让家长不要焦虑。孩子上初中以后,学科增加,压力变大,每一门学科的学习方法,都需要孩子们逐渐去摸索。孩子们适应快,再加上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基础,肯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一般来说,期中考试后,大多数孩子就能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了。 家校沟通的渠道要畅通。家校沟通的方式有很多,如建立家长委员会、召开家长会、开展家长志愿服务活动等。学校要多渠道、多层次搭建家校交流的平台,及时沟通,消除误解。家校沟通,我们特别强调,教师要抽出时间进行家访,密切家校关系,全面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促进家校协同,提升育人成效。
家校双方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当学生在学习、交友、心理等方面出现问题,教师请家长到校沟通时,要心平气和,找到和家长探讨学生教育问题的最佳方式。当学生间发生冲突时,家长一定要通过教师协调来解决问题,不可自作主张直接介入。
师德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质量的保证。作为教师,一定要严格自律、谨言慎行,努力赢得家长的信赖、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家长要尊师重教,通过正常的渠道向学校反映问题。如果是教师的师德有问题,学校也不能置之不理,要认真调查,秉公处理。如果我们做到这些,家校关系会更和谐。即使在教育教学中遇到一些小问题,家长也会给予谅解和支持。
最好的家校关系是:到位而不越位,帮忙而不添乱,补台而不拆台。在教育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家长永远是学校的同盟军,是班主任工作的坚定支持者。对于学校来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永恒的主题,在师德建设和专业发展这两个关键点上要持续发力、永不松懈,这是我们解决一切问题的“牛鼻子”。只有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升了,教书育人的质量才会提高。
靳俊友:教育是寄托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期盼的民生工程。随着家长对优质教育的期待和要求越来越高,家校关系呈现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联系多,见面少——改方式。当前,家校合作的典型方式就是各式各样的家校微信群、钉钉群等,貌似频繁联系、热闹交流,实则家长与教师见面机会很少、關系疏远。如何解除“痛点”?我们一直秉持的观点是“有进步请家长,有问题去家访”。让老师真诚温暖的指引,陪同孩子克服成长中的困难、越过坎坷。我们还通过“心手相牵,共建省级文明校园”“家长推门课”“家长来监考”等活动,让家长参与学校的日常生活,见证学校发展、孩子成长的全过程;开通留守儿童家长热线,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心理状况;春节、假期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时,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向家长详细反映孩子在校的具体表现,和家长一起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标准高,要求低——担责任。在新时代背景下,很多家长工作繁忙,希望学校能够担当起孩子品行、成绩等各方面的教育责任。有的家长甚至对学校提出过高的要求,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择校现象严重。例如,歧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嫌弃农村的孩子卫生差、水平低,不让农村的孩子与城市的孩子在一个班。也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会识几个字、会算数就行。教师对孩子严要求就认为是体罚、虐待甚至伤害,家校矛盾突出,分不清各自的责任。
家长的责任是为孩子的成长创设良好氛围。我们要求家长认真遵守《家长家庭教育行为规范》,比如积极参与家校合作和社区活动,尊重教师和社区工作者,理性表达合理诉求,用好各类教育资源,在家庭、学校、社区协同育人中发挥作用。学校的责任是全面落实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教师的责任就是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家校应合作共育,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把立德树人落实到位。
成绩好,素质差——抓实效。个别家长只关心分数,忽视孩子全面发展,尤其是在做人、劳动教育方面。不让孩子干一点家务活,不少孩子到十四岁还不会洗内衣、袜子,导致孩子综合素质差、人际关系不和谐等。如何把家长引导到孩子的教育中来,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是我校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做到了“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教材、定任课教师和学员,学校就是家长学校,校长就是家长学校第一责任人;“四学”,即系统地学、快乐地学、灵活地学、针对地学,经费上合理安排、全力保障。新生入学时,家长入班,每学期不少于四次家校交流大会,除家长课堂和“家长心理坊”面对面交流外,我们还通过学校公众号等广泛发动家长学习家教知识,了解家教动态,提升整体素质。
迎接新时代挑战,解决当前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推进综合治理,保障家校合作有效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诉求。真正构建新时代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合力育人模式,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核心素养,使其成为时代新人。
胡源勇: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家长的受教育水平逐渐提高,家校关系也呈现一些新状况。对于家校共育工作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抢抓机遇、因势利导、化危为机,是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我有以下对策——
一是成立一个组织——家长委员会。这既是上级文件的要求,也是学校发展的必须。建立校级、年级和班级三级家委会,使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参谋、监督作用得以有效发挥,尤其是确保家长能够参与到教育教学改革、督导评价、学校管理和涉及学生利益的重要决策当中。例如,我校实行的服务性收费、代收费、大型活动或改革事项,事前均征求家长委员会的意见,从而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二是设立一项制度——家长开放日。学校每月设立“家长开放日”,并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一天家长可以深入校园,走进课堂听课,观摩升国旗仪式、社团活动等,全方位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师生教与学的过程,拉近家校间的距离。通过一天时间的体验,家长通常会更加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家长开放日”同时也是“校长接待日”,这一天校长尽可能不外出,让家长有与校长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机会。
三是搭建一个平台——家长学校。坚持办好家长学校,定期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对于转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用好省市家长学校的课程、专业师资等资源的基础上,学校坚持立足自身实际,将能否胜任家庭教育课,作为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采取外出研修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本校教师的培训力度;积极开发家长培训校本课程,除了面向家长的讲座培训以外,还针对单亲家庭等特殊群体,提供个性化的专业培训和指导。 四是开发一项特色课程——家长职业课程。家长们从事的职业五花八门,各个岗位的工作性质、技能要求都不尽相同、各有特色,这本身就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学校致力于依托家长资源,开展特色活动课程,定期邀请有一定专业特长的家长走进学校、走上讲台,为孩子们介绍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例如,邀请当医生的家长上“防蛀牙”“防近视”等课程;邀请当消防员的家长上“消防安全课”……对于父母被邀请讲课的学生来说,他们会为父母从事的职业感到骄傲,进一步增进亲子感情;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则扩展了知识面,增加了对社会职业的理解,形成了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
五是进行一项探索——家长义工。在家长当中遴选志愿者,组建义工队,是学校推进家校共育、建立新型家校关系的一项探索。主要做法是在新学期开学、大型活动等时机,组织家长到校,协助教师安排新生入学、维持路队秩序等。家长们在与教师们一起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切身感受到学校面临的困难、感受到教师的辛苦,真正做到换位思考,从而实现家校同心同向。
新的时代会产生新的家校关系。学校要紧跟时代步伐,发掘家校资源,创新工作方式,努力构建积极和谐的新型家校关系。
议题三:校长该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军:创新型人才是国家重要的人力资源,这种资源对于国家的发展前途、安全与福祉至关重要,疫情期间以及后疫情时代的“双循环”发展模式,更让我们感受到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意义。
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关键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教育转型升级与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五育并举”从一方面来说是要补齐体育、美育等方面的短板,从另一方面来说就是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值长板。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其核心成分是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是人的一种综合性思维能力,是抽象逻辑思维、直观形象思维、内省力、元认知等平衡发展、复合作用的结果,是一种有规律可循的、可培养的思维类型。
我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方面进行了探索。我们以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生命成长为核心,以“五育并舉”思想为引领,以“一专、多能、零缺陷”为育人目标,开发了“5+5+3”小海螺生命成长课程,以发展学生六大任务为目标——即培养学生有一个远大的梦、一条文化的根、一副健壮的体、一张自信的口、一颗聪慧的脑、一双灵巧的手。课程设计以基础、个性、超越、未来为课程文化建设理念,以“基础+特色”为课程建设的“内系统”,通过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特色课程进行镶嵌式整合,体现课程开发校本化理念。以“超越+未来”为课程建设的“外系统”,努力打破学科界限,促进课程融合,重点结合“月探究”主题融合课程,确定植爱月、读书月、劳动月、致远月、国学月、探索月、健美月、思齐月八个月主题,每月一个研究主题,低年级以“主题板块式课程”为主,中年级以上以“主题研究课程”为主,利用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设计,结合“海洋节”“科技节”等特色节日,开展一年级的“姓氏真奇妙”、二年级的“中国茶文化”、三四年级的“桥”等项目制学习活动。
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发现,个性中的兴趣和动机是使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内驱力,可以驱使个体专注于所从事的创造性活动。“小海螺生命成长课程”在整体建构中特别关注个性特长的选择性和发展性。另外,我们还开发了艺术创意类、智慧创造类等40余门选修课程,为学生兴趣发展创设良好发展空间。同时,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把提升“三阶思维”、构建益智课堂作为目标,把提升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应用能力作为我校课堂教学的重要评价指标。另外,我们提出课堂上的时间要更多地用在创造性活动以及比较性、分析性活动中;课堂要更加重视发散性思维、聚合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元认知能力的培养,积极构建“生本、对话、求真、累加”的课堂教学模式。
真正的教育公平不排斥卓越。教育均衡发展,最终追求的是优质均衡,不断实现教育过程的优化。我们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建设面向未来的无边界课程,努力打造无围墙的学校,不断提升学生创新思维,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积极探索与实践。
曹阳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政策依据,为基础教育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些年来,基础教育一直被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所困扰,无论是学校评价,还是对教师评价、学生评价,都被唯分数论异化,严重束缚了学校大胆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手脚。
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要把创新思维品质和创新习惯培养作为重中之重,从小培养孩子大胆探索科学知识,鼓励动手实践,实现学科融合与创新,加强过程性、开放性和综合评价,用科学评价引领教师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从“分数成功型”到“创新发展型”的转变。
第一,顶层设计,转变教师评价。把教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内容、方法和成效作为考核评价教师的主要内容,用评价教师的指挥棒,引领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改变长期以来死记硬背、求同唯一的僵化评价方式,以及为应对考试而刷题的功利性教学模式。
第二,更新观念,改革考试模式。借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经验,改革小学考试的命题理念、模式和方法,改变传统的知识记忆型考试模式,采用生活情境型、综合运用型、知识迁移型、项目融合型、动手实验操作型等考试模式,同时在评价标准上采用包容性、开放性、多元性评价,鼓励学生敢想敢试、勇于创新。在考核评价中加大过程性评价的比重,鼓励多次评价和激励性评价,防止把创造性思维扼杀在摇篮中。
第三,注重过程,强化科学监测。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科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科学学科的主体地位,开展科学学科教学的过程性和结果性测评,常态化监测科学学科教学质量,改变学校对科技教育、科学普及等不够重视的现状,营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第四,促进融合,开展项目学习。鼓励开展以科学内容为主题的系列项目性学习活动,开展以生活科学与社会发展为重点内容的综合实践学习活动。鼓励学校与科技馆、创新孵化组织、科技创新中心等开展合作,进行研学体验与实践,让学生感知、体验现代科技魅力,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造热情。
第五,丰富内涵,引领劳动评价。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劳动能力,设计适合各年级学生的劳动内容,尤其把“日常生活劳动”“传统生产劳动”“科技创新劳动”和“艺术创造劳动”等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劳动中创造、迸发创造性火花,从而形成科技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六,推动阅读,提升核心素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丰厚的阅读是创新思维的温床,学校可以通过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判断、想象、迁移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求异性思维、开放性思维等思维品质,为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让创新的幼苗根植丰厚阅读的营养泥土,使其枝繁叶茂、茁壮成长。
责任编辑:王妍妍
议题一:疫情背景下,“教育+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困境是什么?对策有哪些?
秦昌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很多学校顺时而动,努力为学生解决居家学习的实际困难。但是新的教学模式也面临着如何提高线上教学的时效性,如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如何提高教師的课堂调控能力、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等诸多问题。教研活动是教师日常相互借鉴、交流的重要手段。特殊时期,传统的教研活动无法开展,教师们面临一定的困难。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适时而变,化疫情之危为发展之机,转变教研形态,以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开展与“停课不停学”相呼应的在线智能教研活动。在线智能教研是帮助教师掌握在线教学的实践性知识、应对在线教育的新挑战的教研,是基于全新场景的在线教学知识、策略、方法的专业指导。
思想是行动的灵魂,我们首先开展全员线上视频会议,使教师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做足线上教育教学的思想准备。
线上教学开展以来,我们通过视频直播教研,开展了“三清四明”常规在线智能教研。“三清”着眼于今日教学,分享今日精妙的课堂片段、微课程,解决今日困惑的教学问题,萃取今日汇聚的教学成果;“四明”即放眼明天:明确明日的教情学情、解构明日的教学内容、策划明日的课堂活动、商讨明日的作业设计。此项教研活动的坚持,有效解决了线上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等问题,让教师们长知识、增技能,基本形成了线上教学的实操技能。后期,远程协作教研、线上线下混合教研等新型教研活动竞相兴起,各个年级教研团队积极主动探寻新技术,在线上智能教研中抱团取暖、专业引领、精准帮扶,全力助推教师成长。
面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高阶要求,教研形态应向个性化、精准化、质量化方向发展。
2020年秋季学期,我们在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研的基础上,又构建了教师梯级式成长体系,积极派教师外出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帮助青年教师从合格到优秀,帮助骨干教师从优秀到卓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利用智能平台,将教师教研的时间轨迹、路径轨迹、行为轨迹、成长轨迹等纳入大数据分析,结合教师性别、年龄、任教学科、专业能力等基础数据,给予教师更科学的教研建议。总之,学校只有紧跟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努力践行智慧教育,才能全面育人、优质发展。
堵琳琳:这场由疫情带来的未来教育“试验”,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信息技术手段的强大魅力和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可操作性。同时,在线教学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和短板也引发我们思考:线上教学对人的发展存在什么价值?如何将在线教学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应用到线下教育?
第一,学校必须凸显为国育才、立德树人的功能。回归到教育的根本价值上来,教育是要促进“人”的发展,逐步丰富生命的意义。未来学习面临的网络空间不仅存在着正义、勇敢和善良,也夹杂着邪恶、丑陋与粗鄙;线上学习可以实现知识的积累和增长,虚拟的人际社群却很难促进学生的德性养成与社会化成长。学校教育要回答什么学习内容有价值、哪种价值观可以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等问题,进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返校复课后,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德育活动,帮助学生提升思想品格、塑造健全人格。如“弘扬抗疫精神,激发奋进力量”“居安思危,安全伴我行”等主题升旗仪式,帮助学生了解如何树立网络与生活中的安全意识。
第二,培养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形成面向未来的学习力。重返校园后,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从学习参与者转变为设计者,是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在线教学过程中,我们把自我成长力、自主学习力作为班级管理的侧重点,比如以“自主学习学法指导”系列教育开启每日晨会,每日唤醒学生自纠学习习惯、自我调整学习状态、自主管理班级的行动力。回归线下学习之后,学校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学习的价值,特别是加强“好习惯+好方法”的培养,做一个自主、负责的学习者。
第三,借助大数据进行学习诊断,充分实现因材施教。凭借大数据的积累和分析,教师可以因材施教,改变班级授课制下教学整齐划一的状况,这为存在“大班额”现象的学校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可能。回归线下学习之后,我们依然沿用“K12+钉平台”的网络技术资源,通过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把握学生的能力基础,进行教学内容的再设计,课外还能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互动指导。
第四,教学方式的改良优化与平台创设,丰富学生实践体验。“加强实践”是近年来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方式改革的一大着力点,也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一条重要路径。我校一直在积极探索基于情境及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实践活动。伴随着信息化校园建设的推进,我们逐步开始探索数字化环境在实践性学习活动中的应用空间,比如线上线下的实践性作业设计,把实践性学习的评价纳入K12综合评价平台,完善实践性学习在网络空间中的过程性记录机制等。
第五,探索课堂教学流程再造,促进深度学习发生。未来的社会生活面临更为复杂的挑战,需要教师去探索如何让最有价值的学习发生。教研组的研究要由“教师怎么教”转向“学生怎么学”,对以往的典型经验进行转化演绎、迭代设计、探索课堂教学流程再造,引发学生深度学习。在这方面,我校进行了初步尝试,比如数学教研组在教学流程改进的研究中,形成了“问题导学—互助解惑—检测评价—小结反思”的新路径。
议题二:当前家校关系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因势利导,化危为机?
郭光恒:纵观当下,家校关系在总体和谐的同时也时有紧张、尴尬,近期网络上热议的“家长退群”“家长该不该给孩子检查作业”等话题直接反映了这些问题。 家庭教育更多立足于孩子个体和家庭自身,解决的更多是个性问题。家长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没时间,工作节奏快,没有时间陪伴、教育孩子,对教师和学校寄予了太多的期望;二是不会教,许多家长没有受过系统的家庭教育培训,仅凭着过去的一些简单经验带领孩子走上颠簸的人生旅程;三是应变差,防意外冲击的思想准备不足,比如新冠疫情带来的变数、孩子沉迷于手机网游不能自拔等。
学校教育更多立足于学生群体和班级教学,既要解决个性问题,又要解决共性问题。学校教师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无奈之苦,每天面对几十个性格各异的学生,要做到明察秋毫,既要学生接受,又要家长开心;二是能力之困,面对时代的快速进步、学生的变化,自身学习不足,缺少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三是力量整合不足,缺少指导家庭教育的方法和调动家长参与的智慧。
当今时代,教師不仅要把学生教好,还要把家长带好;家长不仅要面对紧张的工作,还要跟上学校教育的节奏,做好配合。家校关系出现一些小挑战、小矛盾很正常,重要的是要看到所面临的新机遇和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化挑战为机遇,家校携手创未来。
思想共识。家长、教师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应该携手共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而非相互推诿或袖手旁观。唯有家庭教育厚植成长根基,学校才能使其枝繁叶茂。思想观念的差异是家校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面对孩子的教育,教师、家长只有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才能跟上时代节奏,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沟通多元。我们可以开展多层次的家长培训,还可以通过微信、QQ等渠道与家长开展多角度的沟通,让家长多理解、支持学校。比如我校特别注意收集家长面临的典型问题,开办“一心有约”专栏,对家庭教育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收到了良好效果。在教学上为家长提供更优质的大数据作为参考,深受家长欢迎。
全面参与。家长对学校、班级工作参与越多,就越能理解和支持学校工作,就越能了解孩子。教师不仅要带好学生班,也要带好家长班,通过家长进学校、进课堂等方式,丰富学校课程,让家长了解课堂教学,不断增进家校关系的融洽度。
规范办学。家校关系中的许多矛盾都是因为学校办学欠规范而引起的,比如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在班级群表达方式不当等,都会让家长产生抵触心理,这就需要学校切实注意规范教学行为。
换位思考。随着家长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对教育的期待更加多元,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更高,基础教育承担了太多“基础”之外的东西,这也是引发矛盾的重要原因。作为家长,要主动承担起与教师、学校沟通的责任,形成更好的共识。
袁月娥:家校共育,目标在“育”。真正的家校合作,需要学校尽可能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热情,争取家长对学校管理和发展的认同,也需要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使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随着家校合作不断深入,手段、方式不断丰富,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加持,让家校共育持续升温,局面不断向好,但机遇背后也潜藏着一定的挑战。机遇与挑战共存,成为家校共育的新常态。
打破传统壁垒,家校沟通多样化。随着网络平台的多元化发展,家校交流更加便捷。借助微信群、QQ群、钉钉群等,家校沟通可以节省时间,实现资源共享,拉近彼此的距离。可是,由于家长认知水平不同,有的钉钉群、微信群成了家长发广告、投票的平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组建钉钉群、微信群之初,就要明确交流群的意义,提出发布内容的准则,让家长群成为孩子快乐成长的见证席、温暖传递的新闻区、正能量的传播场。
区位优势辐射,家教水平现代化。依托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优势,以及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的“三高家庭”生源背景,可以借助家长资源,开发富有校本特色的家长课程,例如开设“家长名家讲坛”栏目,借助家委会的力量,组织家长积极报名。每位家长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次的家长讲堂活动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教育资源,同时也是对课内知识的补充。
互联网渗透,形象宣传舆论化。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当学校与家长出现沟通不畅、存在矛盾点时,家校问题可能被放大,令学校遭遇信任危机。学校要利用网络平台及时宣传本校的教学理念、各种活动等,以展现学校良好形象,提升家长对学校的认可度。同时,要不断完善学校的管理章程和制度,主动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赢得家长对学校的信任。
家校沟通便捷,责任边界模糊化。家校交流更加便捷的当下,个别教师把分内的工作转嫁给家长,如让家长代替自己批改孩子作业等。个别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孩子的责任就移交给了学校和教师,自己可以当“甩手掌柜”。家校双方的理解出现偏差,就会造成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责任边界趋于模糊,影响家校共育的效果。
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唤醒家长的责任意识,让家长与学校保持一致的目标观念,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学校要建立家委会,选拔一些有大局意识、有领导力和有号召力的家长加入。
其次,要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意识和能力。学校可以创新家长培训形式、搭建平台,让家长们有机会向教育专家提问学习,有机会倾听其他家长教育子女的经验,有机会参与孩子的教育工作和班级教育的评价工作。
家长与教师有效配合,形成家校共育的整合优势,有助于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只有各方不缺位、不错位,疏通家校共育不同步、不合拍的堵点,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取得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
刘建国:教师的师德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学生是否有爱心、是否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是否爱岗敬业等几个方面。有的教师专业素养不高,上课只会照本宣科;有的教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缺乏耐心……采取以下措施,解决好以下问题,能够促进家校关系良性发展——
做好新生入校的适应工作。每年新生入校时,我经常听到家长对教师说这些话:“孩子交给您了,不听话、打骂都可以,就当是自己的孩子。”可是一旦孩子出现问题,比如教师真体罚了孩子,家长肯定不乐意,甚至会向上级部门投诉。还有的家长表示:“我的孩子在小学学习成绩很好,可是自从上了初中,学习成绩就下降了,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都没有及格,是孩子智力有问题还是老师的原因呢?”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耐心地引导家长,让家长不要焦虑。孩子上初中以后,学科增加,压力变大,每一门学科的学习方法,都需要孩子们逐渐去摸索。孩子们适应快,再加上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基础,肯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一般来说,期中考试后,大多数孩子就能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了。 家校沟通的渠道要畅通。家校沟通的方式有很多,如建立家长委员会、召开家长会、开展家长志愿服务活动等。学校要多渠道、多层次搭建家校交流的平台,及时沟通,消除误解。家校沟通,我们特别强调,教师要抽出时间进行家访,密切家校关系,全面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促进家校协同,提升育人成效。
家校双方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当学生在学习、交友、心理等方面出现问题,教师请家长到校沟通时,要心平气和,找到和家长探讨学生教育问题的最佳方式。当学生间发生冲突时,家长一定要通过教师协调来解决问题,不可自作主张直接介入。
师德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质量的保证。作为教师,一定要严格自律、谨言慎行,努力赢得家长的信赖、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家长要尊师重教,通过正常的渠道向学校反映问题。如果是教师的师德有问题,学校也不能置之不理,要认真调查,秉公处理。如果我们做到这些,家校关系会更和谐。即使在教育教学中遇到一些小问题,家长也会给予谅解和支持。
最好的家校关系是:到位而不越位,帮忙而不添乱,补台而不拆台。在教育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家长永远是学校的同盟军,是班主任工作的坚定支持者。对于学校来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永恒的主题,在师德建设和专业发展这两个关键点上要持续发力、永不松懈,这是我们解决一切问题的“牛鼻子”。只有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升了,教书育人的质量才会提高。
靳俊友:教育是寄托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期盼的民生工程。随着家长对优质教育的期待和要求越来越高,家校关系呈现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联系多,见面少——改方式。当前,家校合作的典型方式就是各式各样的家校微信群、钉钉群等,貌似频繁联系、热闹交流,实则家长与教师见面机会很少、關系疏远。如何解除“痛点”?我们一直秉持的观点是“有进步请家长,有问题去家访”。让老师真诚温暖的指引,陪同孩子克服成长中的困难、越过坎坷。我们还通过“心手相牵,共建省级文明校园”“家长推门课”“家长来监考”等活动,让家长参与学校的日常生活,见证学校发展、孩子成长的全过程;开通留守儿童家长热线,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心理状况;春节、假期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时,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向家长详细反映孩子在校的具体表现,和家长一起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标准高,要求低——担责任。在新时代背景下,很多家长工作繁忙,希望学校能够担当起孩子品行、成绩等各方面的教育责任。有的家长甚至对学校提出过高的要求,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择校现象严重。例如,歧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嫌弃农村的孩子卫生差、水平低,不让农村的孩子与城市的孩子在一个班。也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会识几个字、会算数就行。教师对孩子严要求就认为是体罚、虐待甚至伤害,家校矛盾突出,分不清各自的责任。
家长的责任是为孩子的成长创设良好氛围。我们要求家长认真遵守《家长家庭教育行为规范》,比如积极参与家校合作和社区活动,尊重教师和社区工作者,理性表达合理诉求,用好各类教育资源,在家庭、学校、社区协同育人中发挥作用。学校的责任是全面落实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教师的责任就是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家校应合作共育,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把立德树人落实到位。
成绩好,素质差——抓实效。个别家长只关心分数,忽视孩子全面发展,尤其是在做人、劳动教育方面。不让孩子干一点家务活,不少孩子到十四岁还不会洗内衣、袜子,导致孩子综合素质差、人际关系不和谐等。如何把家长引导到孩子的教育中来,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是我校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做到了“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教材、定任课教师和学员,学校就是家长学校,校长就是家长学校第一责任人;“四学”,即系统地学、快乐地学、灵活地学、针对地学,经费上合理安排、全力保障。新生入学时,家长入班,每学期不少于四次家校交流大会,除家长课堂和“家长心理坊”面对面交流外,我们还通过学校公众号等广泛发动家长学习家教知识,了解家教动态,提升整体素质。
迎接新时代挑战,解决当前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推进综合治理,保障家校合作有效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诉求。真正构建新时代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合力育人模式,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核心素养,使其成为时代新人。
胡源勇: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家长的受教育水平逐渐提高,家校关系也呈现一些新状况。对于家校共育工作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抢抓机遇、因势利导、化危为机,是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我有以下对策——
一是成立一个组织——家长委员会。这既是上级文件的要求,也是学校发展的必须。建立校级、年级和班级三级家委会,使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参谋、监督作用得以有效发挥,尤其是确保家长能够参与到教育教学改革、督导评价、学校管理和涉及学生利益的重要决策当中。例如,我校实行的服务性收费、代收费、大型活动或改革事项,事前均征求家长委员会的意见,从而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二是设立一项制度——家长开放日。学校每月设立“家长开放日”,并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一天家长可以深入校园,走进课堂听课,观摩升国旗仪式、社团活动等,全方位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师生教与学的过程,拉近家校间的距离。通过一天时间的体验,家长通常会更加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家长开放日”同时也是“校长接待日”,这一天校长尽可能不外出,让家长有与校长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机会。
三是搭建一个平台——家长学校。坚持办好家长学校,定期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对于转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用好省市家长学校的课程、专业师资等资源的基础上,学校坚持立足自身实际,将能否胜任家庭教育课,作为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采取外出研修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本校教师的培训力度;积极开发家长培训校本课程,除了面向家长的讲座培训以外,还针对单亲家庭等特殊群体,提供个性化的专业培训和指导。 四是开发一项特色课程——家长职业课程。家长们从事的职业五花八门,各个岗位的工作性质、技能要求都不尽相同、各有特色,这本身就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学校致力于依托家长资源,开展特色活动课程,定期邀请有一定专业特长的家长走进学校、走上讲台,为孩子们介绍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例如,邀请当医生的家长上“防蛀牙”“防近视”等课程;邀请当消防员的家长上“消防安全课”……对于父母被邀请讲课的学生来说,他们会为父母从事的职业感到骄傲,进一步增进亲子感情;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则扩展了知识面,增加了对社会职业的理解,形成了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
五是进行一项探索——家长义工。在家长当中遴选志愿者,组建义工队,是学校推进家校共育、建立新型家校关系的一项探索。主要做法是在新学期开学、大型活动等时机,组织家长到校,协助教师安排新生入学、维持路队秩序等。家长们在与教师们一起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切身感受到学校面临的困难、感受到教师的辛苦,真正做到换位思考,从而实现家校同心同向。
新的时代会产生新的家校关系。学校要紧跟时代步伐,发掘家校资源,创新工作方式,努力构建积极和谐的新型家校关系。
议题三:校长该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军:创新型人才是国家重要的人力资源,这种资源对于国家的发展前途、安全与福祉至关重要,疫情期间以及后疫情时代的“双循环”发展模式,更让我们感受到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意义。
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关键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教育转型升级与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五育并举”从一方面来说是要补齐体育、美育等方面的短板,从另一方面来说就是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值长板。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其核心成分是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是人的一种综合性思维能力,是抽象逻辑思维、直观形象思维、内省力、元认知等平衡发展、复合作用的结果,是一种有规律可循的、可培养的思维类型。
我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方面进行了探索。我们以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生命成长为核心,以“五育并舉”思想为引领,以“一专、多能、零缺陷”为育人目标,开发了“5+5+3”小海螺生命成长课程,以发展学生六大任务为目标——即培养学生有一个远大的梦、一条文化的根、一副健壮的体、一张自信的口、一颗聪慧的脑、一双灵巧的手。课程设计以基础、个性、超越、未来为课程文化建设理念,以“基础+特色”为课程建设的“内系统”,通过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特色课程进行镶嵌式整合,体现课程开发校本化理念。以“超越+未来”为课程建设的“外系统”,努力打破学科界限,促进课程融合,重点结合“月探究”主题融合课程,确定植爱月、读书月、劳动月、致远月、国学月、探索月、健美月、思齐月八个月主题,每月一个研究主题,低年级以“主题板块式课程”为主,中年级以上以“主题研究课程”为主,利用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设计,结合“海洋节”“科技节”等特色节日,开展一年级的“姓氏真奇妙”、二年级的“中国茶文化”、三四年级的“桥”等项目制学习活动。
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发现,个性中的兴趣和动机是使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内驱力,可以驱使个体专注于所从事的创造性活动。“小海螺生命成长课程”在整体建构中特别关注个性特长的选择性和发展性。另外,我们还开发了艺术创意类、智慧创造类等40余门选修课程,为学生兴趣发展创设良好发展空间。同时,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把提升“三阶思维”、构建益智课堂作为目标,把提升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应用能力作为我校课堂教学的重要评价指标。另外,我们提出课堂上的时间要更多地用在创造性活动以及比较性、分析性活动中;课堂要更加重视发散性思维、聚合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元认知能力的培养,积极构建“生本、对话、求真、累加”的课堂教学模式。
真正的教育公平不排斥卓越。教育均衡发展,最终追求的是优质均衡,不断实现教育过程的优化。我们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建设面向未来的无边界课程,努力打造无围墙的学校,不断提升学生创新思维,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积极探索与实践。
曹阳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政策依据,为基础教育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些年来,基础教育一直被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所困扰,无论是学校评价,还是对教师评价、学生评价,都被唯分数论异化,严重束缚了学校大胆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手脚。
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要把创新思维品质和创新习惯培养作为重中之重,从小培养孩子大胆探索科学知识,鼓励动手实践,实现学科融合与创新,加强过程性、开放性和综合评价,用科学评价引领教师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从“分数成功型”到“创新发展型”的转变。
第一,顶层设计,转变教师评价。把教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内容、方法和成效作为考核评价教师的主要内容,用评价教师的指挥棒,引领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改变长期以来死记硬背、求同唯一的僵化评价方式,以及为应对考试而刷题的功利性教学模式。
第二,更新观念,改革考试模式。借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经验,改革小学考试的命题理念、模式和方法,改变传统的知识记忆型考试模式,采用生活情境型、综合运用型、知识迁移型、项目融合型、动手实验操作型等考试模式,同时在评价标准上采用包容性、开放性、多元性评价,鼓励学生敢想敢试、勇于创新。在考核评价中加大过程性评价的比重,鼓励多次评价和激励性评价,防止把创造性思维扼杀在摇篮中。
第三,注重过程,强化科学监测。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科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科学学科的主体地位,开展科学学科教学的过程性和结果性测评,常态化监测科学学科教学质量,改变学校对科技教育、科学普及等不够重视的现状,营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第四,促进融合,开展项目学习。鼓励开展以科学内容为主题的系列项目性学习活动,开展以生活科学与社会发展为重点内容的综合实践学习活动。鼓励学校与科技馆、创新孵化组织、科技创新中心等开展合作,进行研学体验与实践,让学生感知、体验现代科技魅力,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造热情。
第五,丰富内涵,引领劳动评价。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劳动能力,设计适合各年级学生的劳动内容,尤其把“日常生活劳动”“传统生产劳动”“科技创新劳动”和“艺术创造劳动”等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劳动中创造、迸发创造性火花,从而形成科技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六,推动阅读,提升核心素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丰厚的阅读是创新思维的温床,学校可以通过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判断、想象、迁移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求异性思维、开放性思维等思维品质,为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让创新的幼苗根植丰厚阅读的营养泥土,使其枝繁叶茂、茁壮成长。
责任编辑:王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