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山水画传统意义的缺失

来源 :参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u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山水画作为我国的一门传统艺术,有其独特的绘画语言,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审美法则。如今,在西方绘画理念的影响下,山水画的笔墨意趣与精神内涵逐渐消失,山水画的传承也出现了问题。时代的发展给传统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是其最核心的精神内涵不应缺失。山水画也是如此,“气韵”作为其最核心的精神内涵,不该缺失。画者要通其理,勤于手,修养其心志,必得非凡之气。气韵就是画家意志品质的象征,是一种风格内涵,是画家的精神追求,是自我文化修养和时代文化气息的体现。
  关键词:山水画 气韵 传统意义
  “气韵”最早出现是形容人物的精神形态。到了南朝,谢赫在其古画品录中将“气韵生动”放在首要位置,这一理论确立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核心内涵,也是艺术创作追求的一种境界。谢赫所提到的“气韵生动”是作为鉴赏当时人物画的审美法则。到五代时期,山水画迅速发展,开始成为当时画坛主流,气韵也开始向山水画上转化。自此,气韵开始借助于笔墨体现在山水画上。
  无论哪种类型的水墨画,都是由笔、墨、色、纸这些元素组成,但要让人产生美感,在这些元素之外还需一种东西,那就是“气韵”。让人感觉画山是山、画桥是桥、画树是树而缺少一种内在的精神气质,就是缺少所谓的气韵,这和西方的素描有什么区别。失去传统绘画核心精神内涵的山水画,只是以型写形,而不能传神,无异于机械运动。佛曰:“万物皆有灵性”,山石、桥看似没有生命,山水画何尝不是人的一种主观精神状态的表达,不同的艺术家给山石赋予了不同的精神气质。无论哪种精神气质,都是“气韵”的不同表现。总之,气韵就是画家意志品质的象征,是一种风格内涵,是画家的精神追求,是自我的文化修养,是时代的文化气息。每个艺术家学画的功夫不同,个性不同,自我修养不同,所以气韵借助于笔墨所呈现出的韵味也不尽相同。而现如今,有些作品缺乏气韵,其根本原因是不得法理,对古画临摹甚少,甚至缺少文化修养,以画画为营利手段。这样就失去了艺术追求的根本目的,作品自然也就显得江湖气,甚至有些作品就像用毛笔画的素描,毫无生气可言。所以,画者要通其理,勤于手,修养其心志,必得非凡之气。
  古人常将“气韵”归于自得天机,所以认为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能够达到“气韵生动”非常人所能。这样就造成了一种误区:非天资聪明之人无以达此境界。“气韵生动”并非玄乎之,完全可以加以修炼而得之。唐志契说:“气韵生动,与烟润不同。气有笔气、墨气、色气、运用活泼,生动自然。烟润不过点墨无痕迹,皴法不生涩而已。”若达“气韵”无外乎以下几种方法。第一,通读画论,研究古画就要知其理。古人画画大都写名川大山而来,所以其对物体的观察以及跃然纸上的过程都有理可循。第二,多临古画。临摹多了,自然气韵与笔墨融合。第三,要知文史,正如北宋郭若虚评价文人画:“人品既己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人品即高,虽游戏间而心画形矣”。画家的笔墨抒发,其实就是源于自己内在精神的表达。品性高者,画作自然非凡。第四,要游览名川,其实就是多写生。既得画理,又通晓笔墨之法,当然要加以实践。凡身临其境,品格高盛者方可领略其神,通达内心,笔墨必然瀟洒。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遵循传统并不是循规蹈矩,时代的发展带来新的时代文化精神,山水画的传统格局也受到不小的冲击。山水画能够存在也有其不变的核心内涵,这才是山水画生存的根本,但也并不是说要完全忽视现代的视觉形式。山水画的核心精神内涵和当代的视觉形式能够完美结合,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千万不能一味地追求当代的视觉艺术,还是应踏踏实实做好传统山水画研究,给后人带来正确学习山水画的思路。只有立足于传统,山水画才能叫正统的中国派山水画。
  当然,这里所说的传统,是指笔墨应当随古代的,而不是形式照搬古代的。因为当今社会是多元化的、开放的,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文化信息五花八门,没有经过历史的沉淀过滤,很多都是垃圾,甚至有的学了终生受害。有部分好的作品也是从古代传统中来的,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对于古代的优秀经典作品我们应认真学习,学习就该学习经典的作品,也不一定是要临摹,可以多读优秀作品,不强求做到每个人都去临摹,学多了反而会乱,古人也是如此,学习传统而成功。李可染的老师是黄宾虹和齐白石,他也看过两位老师的画,也并没有去临摹,只是得到老师们的指点。生在南宋的画家赵孟頫,在元代成就很高,他不学宋代画,而是学习北宋前期五代、唐代和魏晋南北朝的画。所以我们更应该学习经典。笔墨当随古代的同时,注重中国画的气韵。写生是达到现场的气韵生动并结合传统的笔墨,这就是一幅好画儿。
  (作者简介:王慧,女,硕士,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山水)
其他文献
雨中百合  一颗硕大的雨滴  打在了百合的唇上  她的头  轻轻地荡了荡  接着是  两滴、三滴、五滴  ……无数滴  她的头,就这样  荡来荡去  这样的清晨  我却看不见半缕忧伤  只看见,一缕生命的阳光  沉甸甸的灵魂  夏日的街市  車来车往,人影幢幢  昏暗的灯光下  忽然闪过一个无臂老者  顿时勾住了我的目光  热闹中,他独自席坐在寂寞的一角  用脚趾夹起那支硕大的毛笔  在那张有些褶
期刊
文学创作的一个永恒性主题就是人性,在沈从文的《边城》中,人性的美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这篇小说当中,作者通过“人性”构建出一个温馨而美丽的理想社会,这是一个充满美和爱的天国——边城茶峒。这是一个民风淳朴、景色宜人、山清水秀的地方,每个人都有着质朴的天性,纯真的内心。而正是每个人身上具备的人情美和人性美,使得边城这个美丽的世界更具魅力。边城里不仅有几十年守着渡口任劳任怨渡人过河的七十岁老船夫,他的
期刊
摘要:汪曾祺小说创作具有丰富的文人笔法和深层内涵。在《大淖记事》中,汪曾祺对大淖景物的描写具有风俗画的特质,其写作笔法来自倪云林的平远小景的构图方法。小说中的人物,例如刘号长来自汪曾祺童年时对鲍团长这一真实人物的记忆。小说的写作资源来自日常、来自民间,以其独有的民间性实现了小说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大淖记事》 创作资源 平远小景 童年记忆  对于汪曾祺作品的研究,历来有学者从作品所散发出来的人
期刊
摘要:在“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保护生态,推动生态建设越来越被广大村落提到重要日程,“生态环境”作为乡村存续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在乡村建设中起着基础建设框架的作用。因此,在村庄进行“美丽乡村”建设中,必须把生态放在突出位置,治理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保护和开发本村生态资源。  关键词:前南峪 生态发展 现状 原因分析 模式构想  一、前南峪建设之初发展状况  (一)基本生活无保障  
期刊
摘要: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幼儿园教师工作职责中的重要任务。作为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对于这门课的认识和理解是必不可少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实训实践是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的授课内容之一,然而对于铜仁幼儿师范学校来说,只有幼儿园实训基地,在校内没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训室。本文从三个方面来阐述铜仁幼儿师范学校幼儿园环境创设室内实训室的建设,分析建设实训室的原
期刊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这一重要的治国理政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从中可以看出,文化建设既是实现伟大梦想的重要途径,也是其重要内容。  关键词:寿县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 探索  群众文化,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是当前整个文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加快,农民的文化需求也不断提高。本文尝试以寿县已建成的
期刊
2017年,《參花》杂志创刊60周年。一本面向大众的纯文学期刊,能活到60岁,很多人都感叹实属不易。是的,回头看看,过去众多的文学期刊都不见了,黄掉的、转型的,各自逃命。《参花》在辉煌和风雨中,不忘初心,一直挺立。《参花》之所以还在开放,其主要原因就是有一群人在坚守,在坚守这块文学净土。  过去从省级到县级文化馆,文学创作和文学辅导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例如《参花》杂志当年就是吉林省文化馆文学工作的
期刊
摘要:在设计色彩课程中,把握好色调教学对提升学生的色彩意识和修养以及运用创新有着关键性作用。在传统的实训当中,色彩静物写生是主要的训练手段,但在绘画练习过程中锻炼色彩能力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并不能与专业更好对接。因此,作者以“收集—提取—重构—创新”为主导思路,利用信息手段综合实训。  关键词:色调 收集 提取 重构 创新  一、色调的概念  色调是指画面色彩构成的倾向与基调,即指各种色彩不同
期刊
摘要:花是世间最美的产物,是人们在休闲活动中十分普遍的休闲对象。男子簪花是宋代特有的休闲文化现象。从宫廷到民间,社会上对簪花行为是肯定、赞赏的,有时甚至向往和追捧。这其中蕴含着身份等级荣宠的宣示、社交礼仪的表达和休闲审美的需求等几层意义,反映了宋代社会全民的精神认同和审美归宿。  关键词:休闲 宋代 男子簪花 意义  簪花是宋代特有的社会风尚。不仅有来自于国家层面的重视和推广,也有民间发自内心的审
期刊
不知道為什么,行走在小黄村寨的时候,总会有异样的感觉。那是初夏时节,6月12日,邀上好友佩香,从高增搭上卡车出发,一路颠簸,历经一个半小时,到达小黄大门。走下台阶,顺河走,渐渐地,呵,如梦一般的鼓楼群在眼前拉开了帷幕。小河岸上,扶风的细柳,婀娜多姿,在游人肩上轻轻晕染了一抹如烟般的绿黄。玲珑飘逸的石桥,酒醉的诗人一般,横跨在绿蓝的河上,无尽洒脱。山,陡如门,将村寨搂在怀中,古色古香的木墙掉进了河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