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我国民族团结面临的挑战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_b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的民族关系是和睦的,民族团结是巩固的,这充分说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强大的,我们的民族政策是正确的,我们的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是有成效的。但也要看到,我国民族问题依然面临着挑战。
  关键词 民族问题 宗教 挑战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民族问题的主要特点
  民族问题是复杂的综合性问题, 主要表现为民族之间在直接或间接(以国家这一政体为媒介) 的问题中所出现的, 包括民族矛盾在内的涉及民族利益和发展的一切问题。它可以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 并且贯穿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全过程。民族问题具有很大的普遍性,总的来说,民族问题的主要特点有:
  1、长期性。民族的自身发展规律决定了民族问题的长期性。江泽民同志就曾指出:“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民族问题的解决不能一蹴而就,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民族问题存在的历史长期性, 按照民族与民族问题的发展规律,正确引导和妥善处理。”
  2、复杂性。民族问题与政治、经济、宗教和社会等问题互相渗透、相互交织在一起,诱发民族间矛盾的因素很多,这一些因素之间往往存在连带反应,民族问题的解决也就需要多层面的考虑。
  3、重要性。民族问题与我国的繁荣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国家统一、繁荣,则民族团结,民族事业繁荣;民族问题众多,民族矛盾难以解决,国家分裂、民族纷争, 则国家发展滞后,最终各族人民遭殃。所以,国家统一、人民团结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基本保证。
  4、敏感性。民族成员具有共同的心理素质和民族精神与情感,他们有共同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这种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遇到刺激就会很快作出反应, 往往通过民族情绪表现出来。
  民族问题的实质紧紧围绕着民族发展、民族间关系、民族与国家的关系这几个层面。民族问题是单一民族国家或多民族国家都面临的问题。所以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家的民族政策、民族利益的均衡等问题都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就我国的国情而言,我国的民族问题除具有一般民族问题的特点之外,还具有一些中国特色。
  二 、我國民族团结面临的挑战
  首先,因我国的迅速崛起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国外的一些势力利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舆论宣传等手段,对我国进行渗透、干扰和破坏,企图阻止或破坏我国的发展;破坏我国的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我国的民族问题面临着来自国际特别是周边的严峻挑战。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民族问题具有复杂性、尖锐性、严峻性和长期性。
  其次,我国大多民族地区处在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各种社会问题有可能影响到民族团结。关乎民族群众利益的问题都可能影响到民族群众的感情。真正弥合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的政策必须是可以让绝大部分民族群众受益的政策。
  再次,城市中的人口流动问题。这种问题开始于市场经济引发的人口流动,并随着多民族人口交叉流动的增加而日显突出。由于文化背景、信仰、风俗习惯等原因,流入城市的少数民族人口比较喜欢聚居,带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城市人与少数民族之间因风俗习惯不同常常引起误会以至摩擦。
  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民族问题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有着特定的、相应的形式和内容。因此考察民族问题也应该具有动态的眼光。我国民族问题面临的挑战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只有处理好我国的民族问题, 我们的国家才可以稳定、团结,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
  (作者:贺艳洁,燕山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孙玉凤,燕山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杨波,燕山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何云峰,湛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参考文献:
  [1]金炳镐主编: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2]冶芸,郑志峰.“社会资本论”视阈下宗教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J].社科纵横.2012年第3期.
  [3]李龙海.民族融合、民族同化和民族文化融合概念辨正[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
  [4]马戎.中国民族问题的历史与现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
  [5]张三南,谢丽萍.论民族主义与帝国模式的终结[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09年第3期.
  [6]贺艳洁.21世纪国际关系中民族问题的历史根源和走向[J].商品与质量. 2012年7月.
  [7]李德洙,叶小文.当代世界民族宗教[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8]谢丽萍,张三南.新闻媒介与民族主义情绪的传导[J].新闻爱好者.2011年10月.
  [9]闫顺利.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哲学反思[J].阴山学刊.2009年第1期.
  [10]孙志璞.论自然诗化的民族传统[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1]张三南.论民族主义的建构、重构与解构[J].世界民族.2009年第4期.
其他文献
摘 要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是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中央《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保证。本文从加强制度、破解难题入手,就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进行了浅显的思考。  关键词 干部教育 培训 质量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做好安全生产教育工作、坚持治理“三违”、开好班前会、提高班前会质量、培养职工良好的安全工作习惯、不断提高职工素质、做好质量标准化工作等几个方面着手,详细地论述了如何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关键词 安全教育 班前会 “三违”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D261.2 文献标识码:A  煤炭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管理
期刊
摘 要 数字技术革命所催生的新媒体以其特有的开放性、互动性、兼容性等特质,在给青少年道德教育发展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给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成为当前青少年德育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当前应借鉴传统道德教育的优势,不断创新和拓展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利用新的教育载体探索多样化有效的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开创新形势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新局面。  关键词 新媒体 青少年 思想道
期刊
摘 要 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入手,探讨了社会支持的概念、来源、测量及功能,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社会支持 健康  中图分类号:C912. 6 文献标识码:A  社会支持是人类最基本的沟通方式,在人际网络提供的各类社会支持之下,经历人生大小事宜。多数学者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有益身心健康。社会支持一方面对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作用,另一方面更好地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  一、社
期刊
摘 要 大学章程建设是关于一所大学办学权威性的“基本法”,是大学战略规划的重要方面。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关于加强章程建设的要求。大学章程建设的重要凸显。本文在我国大学战略规划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大学章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关于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大学 战略规划 大学章程  中图分类号:G757 文献标识码:A  一、相关概念
期刊
摘 要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研究传统文化是现实生活的需要,更好的总结历史经验,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本文就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的几个问题,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现代化 积极意义 消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G040 文献标识码:A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实质  毛泽东曾经说过:“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
期刊
摘 要 把握生态危机的实质,是应对生态危机的关键所在。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性危机,人性危机是人与自然发生了本质断裂,因此,要把生态从危机中拯救出来,必须先将人从人性危机中解救出来。而要实现人的解救,必须消除人与自然界的本质断裂,摆正人与自然的位置,重新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关键词 生态危机 人性危机 人与自然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自工业文明产生以来,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发
期刊
摘 要 网络信息组织方法——大众分类法,能够弥补在网络信息时代智能化信息处理系统的不足,在网络信息组织工作中加入大众偶然的、非理性的活动,这让网络信息的传播与使用更具个性化,更符合用户需要。现在很多的博客网站、信息服务网站、高校等都会运用到这一技术,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标签,方便大家找到更多符合自己要求的信息。当然这种方法也有其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但就长远的发展来看,还是值得借鉴的。
期刊
摘 要 注册入学的高职生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群体与普通的高校学生有他自身的特殊性。通过调查发现注册入学高职生自我评价消极,而他們身上也有自身的积极品质。针对注册入学学生应该从教学模式、人文关怀、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消除歧视等方面注重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关键词 注册入学 积极心理品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注册入学的高职生是高等教育的重
期刊
摘 要 在深入贯彻十八大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同时,竹溪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动竹溪在青山绿水中快速崛起,不断建设生态美丽竹溪。  关键词 绿色 生态 竹溪  中图分类号:S750 文献标识码:A  一、依托绿色资源,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一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围绕茶叶、魔芋、烤烟、贡米、黄姜、蔬菜等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生态、高效、观光、多功能农业,逐步将传统农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