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柴小刚是新潮美术的代表画家之一,通过他的艺术,我们可以反观新潮这种特征,柴小刚作品中的那种炽热的表现主义因素,来自他对生命的新生活的渴望,以及对荒诞处境的不甘心。
—— 栗宪庭《对荒诞的自我解嘲》
表现主义的根本的精神特征就是强调生命的存在,强调对死亡的不甘心,这样的生活态度被柴小刚的艺术体现出来了。
——吕澎、易丹《中国现代艺术史》
柴小刚的作品常常于炽烈的表现性中见出一种荒诞和诙谐。他的《呐喊——过去的憧憬与今天的呼唤》则以重涂的笔触、浓烈的色彩、炽热的情感企图对历史和现状作“挥斥方遒”式的评制。
——高名潞等《中国当代美术史1988-1986》
柴小刚
1983年 江苏省人物画展 南京。
1984年 六人油画展 南京。
1985年 江苏青年艺术周·大型现代艺术展 南京。发表油画《未竟之渡》、《扶梯上的神秘主义》、《分歧点的原型》和《迷惘人的独白》。
1986年 红色·旅第一驿展 南京,江苏省油画研究会年展 南京,作品《绿苹果》。
1987年 全国现代艺术研讨会幻灯展,珠海。《未竟之渡》、《扶梯上的神秘主义》发表于香港《九十年代》1987年第7期;《绿苹果》发表于《江苏画刊》1987年第4期;《散步》参加江苏省油画研究会年展 南京。
1989年《我弹拨郊外风中的音响》、《极限》入选《中国现代艺术大展,北京》;被编入《中国当代艺术史1985-1986》;栗宪庭撰写的《对荒诞的自我解嘲——柴小刚的艺术风格析》刊发于《江苏画刊》,发表作品7幅。
1990年 个人艺术传略和作品被编入《中国现代艺术史》7幅作品被编入画册《理性绘画》;译著《西方当代美术》(与周庆荣合作)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
1992年 编辑《艺术潮流》杂志 北京。被编入《中国大陆中青代美术家百人传》。
1993年 后89中国新艺术展 香港,入选作品《对视》、《两位熟人》、《扶梯上的神秘主义》、《未竟之渡》。
1995年 《圣地》发表于香港《收藏家》杂志。
1996年 《圣地》、《拉萨夏季的傍晚》、《圣地情侣》、《临近雅鲁藏布江的涧》、《负水的经师》、《城墙上的村落》、《年湮代远的墙》等作品分别发表于台湾《艺术家》、《雄师美术》、《典藏艺术》等专业艺术杂志;《植树的喇嘛们》发表于台湾《1996年华人艺术拍卖年鉴》。
1997年 沈淑莉撰写的《柴小刚——宇宙灵魂的探索者》刊发于台湾《中国文物世界》,3幅作品《浴》、《圣地情侣》等入选;《城墙上的村落》发表于《油画》;《智者的处境》被编入《中国——八九后艺术》;个人艺术传略被编入《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2》。
1998年 亦甄撰写的《真行的虚拟——柴小刚油画作品解读》刊发于香港《今日中国》,发表作品5幅;《嗅》、《圣地上空的漂行》、《漂行的智者》、《标准笑容》等作品发表于《美术文献》。
1999年 99南京——当代油画学术交流展 南京;禁城主题展 伦敦,入选作品《拉萨》。
2001年 别处艺术展 徐州,入选作品《水果》、《水果Ⅱ》;《扶梯上的神秘主义》被编入《中国当代美术史1949-2000》。
2003年 后八九中国新艺术展 香港;《扶梯上的神秘主义》被编入《中国当代美术史1949-2000》。
2004年 《年湮代远的墙——柴小刚油画风景集》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 。
2006年 作品专栏著录于《典藏今艺术》(台湾)、《收藏家》、《上海生活速递》。
2007年 自转——红色旅十年回顾展南京;《正果》著录于台湾《华人艺术家拍卖年鉴》;《景内景外》著录于《85美术运动》。
2008年 798同堂异梦展 北京;《祖先的罗曼史》系列、《先知》等10幅作品发表于《美术焦点》。
2009年-2014年 《变形记》《家谱》发表于《炎黄地理》2014年第7期。
—— 栗宪庭《对荒诞的自我解嘲》
表现主义的根本的精神特征就是强调生命的存在,强调对死亡的不甘心,这样的生活态度被柴小刚的艺术体现出来了。
——吕澎、易丹《中国现代艺术史》
柴小刚的作品常常于炽烈的表现性中见出一种荒诞和诙谐。他的《呐喊——过去的憧憬与今天的呼唤》则以重涂的笔触、浓烈的色彩、炽热的情感企图对历史和现状作“挥斥方遒”式的评制。
——高名潞等《中国当代美术史1988-1986》
柴小刚
1983年 江苏省人物画展 南京。
1984年 六人油画展 南京。
1985年 江苏青年艺术周·大型现代艺术展 南京。发表油画《未竟之渡》、《扶梯上的神秘主义》、《分歧点的原型》和《迷惘人的独白》。
1986年 红色·旅第一驿展 南京,江苏省油画研究会年展 南京,作品《绿苹果》。
1987年 全国现代艺术研讨会幻灯展,珠海。《未竟之渡》、《扶梯上的神秘主义》发表于香港《九十年代》1987年第7期;《绿苹果》发表于《江苏画刊》1987年第4期;《散步》参加江苏省油画研究会年展 南京。
1989年《我弹拨郊外风中的音响》、《极限》入选《中国现代艺术大展,北京》;被编入《中国当代艺术史1985-1986》;栗宪庭撰写的《对荒诞的自我解嘲——柴小刚的艺术风格析》刊发于《江苏画刊》,发表作品7幅。
1990年 个人艺术传略和作品被编入《中国现代艺术史》7幅作品被编入画册《理性绘画》;译著《西方当代美术》(与周庆荣合作)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
1992年 编辑《艺术潮流》杂志 北京。被编入《中国大陆中青代美术家百人传》。
1993年 后89中国新艺术展 香港,入选作品《对视》、《两位熟人》、《扶梯上的神秘主义》、《未竟之渡》。
1995年 《圣地》发表于香港《收藏家》杂志。
1996年 《圣地》、《拉萨夏季的傍晚》、《圣地情侣》、《临近雅鲁藏布江的涧》、《负水的经师》、《城墙上的村落》、《年湮代远的墙》等作品分别发表于台湾《艺术家》、《雄师美术》、《典藏艺术》等专业艺术杂志;《植树的喇嘛们》发表于台湾《1996年华人艺术拍卖年鉴》。
1997年 沈淑莉撰写的《柴小刚——宇宙灵魂的探索者》刊发于台湾《中国文物世界》,3幅作品《浴》、《圣地情侣》等入选;《城墙上的村落》发表于《油画》;《智者的处境》被编入《中国——八九后艺术》;个人艺术传略被编入《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2》。
1998年 亦甄撰写的《真行的虚拟——柴小刚油画作品解读》刊发于香港《今日中国》,发表作品5幅;《嗅》、《圣地上空的漂行》、《漂行的智者》、《标准笑容》等作品发表于《美术文献》。
1999年 99南京——当代油画学术交流展 南京;禁城主题展 伦敦,入选作品《拉萨》。
2001年 别处艺术展 徐州,入选作品《水果》、《水果Ⅱ》;《扶梯上的神秘主义》被编入《中国当代美术史1949-2000》。
2003年 后八九中国新艺术展 香港;《扶梯上的神秘主义》被编入《中国当代美术史1949-2000》。
2004年 《年湮代远的墙——柴小刚油画风景集》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 。
2006年 作品专栏著录于《典藏今艺术》(台湾)、《收藏家》、《上海生活速递》。
2007年 自转——红色旅十年回顾展南京;《正果》著录于台湾《华人艺术家拍卖年鉴》;《景内景外》著录于《85美术运动》。
2008年 798同堂异梦展 北京;《祖先的罗曼史》系列、《先知》等10幅作品发表于《美术焦点》。
2009年-2014年 《变形记》《家谱》发表于《炎黄地理》2014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