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堂观察的地理教研活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4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观察是一种科学的观察,将课堂观察引入地理教研活动中,有利于地理教研活动聚焦课堂,充分发挥同伴互助功能,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基于课堂观察的地理教研活动包括以下程序:主题确定、工具研制、集体备课、现场观课、观后研讨、活动总结。
  [关键词]课堂观察 地理教研 有效性
  课堂观察是一种科学的观察,是在一般观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技术,它有明确的观察目的,除了用个体的眼睛、心智之外,往往还要借助一些特制的观察工具,使观察者获得一般观察无法达到的对课堂中实物洞察的深度和广度。将课堂观察引入地理教研活动中,有利于地理教研活动聚焦课堂,充分发挥同伴互助功能,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下面以《问题解决式教学的有效性》教研活动为例加以说明:
  一、主题确定
  问题是地理教研活动的生命,只有在众多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在困惑中寻找到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才能引起教师的共鸣和思考,吸引教师自发参与到教研活动中,从中感受到教研活动带给自己的智慧。这样的教研活动主题有利于明确课堂观察的目的,突出课堂观察解决的教学问题,体现教研各成员共同的合作目标。
  案例:《问题解决式教学》教研活动主题的确定
  问题解决式教学,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即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理解问题、讨论问题,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问题解决式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我们把《问题解决式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大家认为,传统的听评课有诸多弊端,比如听课时缺少主题,针对性不强,评课时由于缺少了课堂观察记录,泛泛而谈,不能深入,因此,有必要改变传统的听评课方式,加强研究,运用课堂观察技术对课堂教学中教师实施问题解决式教学进行科学的诊断。由此便开展了以“问题解决式教学的有效性”为主题的地理课堂观察活动。
  二、工具研制
  在复杂的课堂情境中进行课堂观察,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工具才能进行有效的观察记录。集体研究课堂观察工具,有利于发挥地理教研成员的集体智慧,夯实理论基础,激发教师教学研究意识,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设计能力和合作研究的水平。
  案例:《问题解决式教学的有效性》课堂观察工具的研制
  研制课堂观察工具必须要有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因此,教研成员广泛收集与问题解决式教学有关的文献资料,通过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析与整理,使大家对问题解决式教学的定义、理论基础等方面有较全面的了解,同时广泛寻找与问题解决式教学有关的案例材料,从实践层面了解问题解决式教学的实施策略。在此基础上,学科组成员集体讨论问题解决式教学有效性的观察点,明确问题解决式教学的实施情况可从所用时间、问题表述、问题类型、提问方式、回答情况等方面进行课堂观察。
  三、集体备课
  日常的教学问题只有经过设计才能转化为课例研究。基于课堂观察的地理教研活动。与传统备课不同,要针对研究的主题,先由执教者进行“研究型备课”,结合课例,做好研究主题的教学设计。然后,地理教研各成员通过集体备课和说课,执教教师同其他地理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提出修改建议,完善教学设计,在这一过程中明确课堂观察应注意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案例:《问题解决式教学的有效性》集体备课
  本节课课题是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水资源》,以下是《问题解决式教学》集体备课过程。
  首先,执教教师进行说课,结合课例中应用问题解决教学的实例,说明设计的意图。如,采用什么方法解决北方的缺水问题?这个问题采用了描述性问题,具有较强的探究性,意在帮助学生弄清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不均匀的途径。
  接着,地理教研成员对执教者的设计提出优化意见。如,有的教师说,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难度,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有的说,本节课设置的问题较多,有些问题可直接由老师讲解等等。
  最后,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确定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各成员研究课堂观察应注意的问题,明确观察分工,有老师提出,问题类型可由观后进行整理,以减少工作量,更好地进行课堂观察,大家采纳了他的意见。
  四、现场观课
  主要任务是观察与记录。观课时每位教研成员要选择好观察位置,不影响教师的上课及学生的听课,要如实地记录所看到的与听到的种种现象,一般不宜当场花时间对现象进行分析或做出判断,以免遗漏一些重要的信息,为了便于课后整理与研究,可带进录像机,对全课进行录像。
  案例:《问题解决式教学的有效性》现场观课记录
  本次观察研究中,我们采集了整节课上教师几乎所有提问及学生的回答、教师的理答情况,以备课后作出更客观准确的分析与研究。以下是几位老师观课后整理好的部分地理课堂观察记录:
  问题解决1:
  问题表述:水资源属于自然资源的哪一种?
  问题类型:判断性问题
  提问方式:自由回答
  回答情况:生:属于可再生自然资源。
  所用时间:1分钟
  问题解决2-10略
  问题解决11:
  问题表述: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南水北调工程有几套方案?
  2.南水北调西线方案通过哪几条河流调水到黄河,解决什么地区的缺水问题?3.南水北调中线方案起点的水库是哪一座?4.哪一条线路实施起来最难,哪一条最轻松?为什么?
  问题类型:描述性问题、论证性问题
  提问方式:举手者回答、未举手者回答、补充回答
  回答情况:生12:西线、中线、东线方案。生13:南水北調西线,通过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入到黄河,解决华北、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生14:丹江口水库。生15:中线最难。师:为什么?生15:不,是东线。师:为什么?生15:要经过很多的河流。师:别的同学考虑怎样?生16:最难的是东线方案。师:为什么?生16:要进行抽水。师:别人考虑得怎样?生17:经过河流要开挖隧道。师:西线呢?生1:西线比较难。师:西线虽然路程短,但要穿过地形区,如横断山脉等,工程量巨大。师:工程量最小的是东线,为什么?生18:利用京杭大运河。   使用时间:10分钟
  五、观后研讨
  课堂观察后观课者与执教教师应对课堂观察记录进行反思与分析,对所有问题进行逐一的分析与归类,选择了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具体剖析并进行相应的讨论。议课时,要求立足于观察到的证据,再作必要的推论,杜绝即席式发挥。
  案例:《问题解决式教学的有效性》课堂观察观后研讨
  师1:从量上来看,本节课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共有14个,与教学设计创设的问题情境一致。教师在学生解决问题交流的过程中采用了追问的形式,达10次以上。从学生的发言来看,全班46个学生,共有18个学生发言。从整个教学过程看,教师过多以问题展开教学。
  执教者:我也觉得问题较多,有些问题不是课前预设的,是课堂上临时提出来的,变成“满堂问”。
  师2:从质上来看,所提14个问题中,属于判断性问题的有两个,论证性问题有四个,其他属于描述性问题。个别题目出现指向性不明确,致使学生无所适从。
  执教者:描述性问题较多,缺少思维含量。
  师3:从提问的方式来看,主要采用举手者答的形式,其次是补充回答。从整体上看,教师没有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执教者:教学中我急于赶进度,怕教不完,而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师4:从学生的回答情况来看,对于判断性问题、描述性问题,学生能比较准确地答出,但对于论证性问题,学生回答的准确率不高。
  六、活动总结
  地理教研在专题研讨活动中,要注意资料的收集,如教师的教学设计、观察记录、教师发言等,教师个人或集体合作撰写课例分析,教学案例,教学经验总结、论文等,落实教研活动的成果,最后形成的解决问题策略为每位教师所共享。
  案例:《问题解决式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
  1.问题设置要贴近学生思维能力的“最近发展区”
  地理问题解决式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置必须贴近学生思维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对问题的广度、深度、难度,教师一定要有适当的宏观调控,注意问题的思维含量,提高问题的质量,不能过于简单化和复杂化,
  2.倡导学习形式的多样性
  问题解决式教学是一种相当重要的教学形式,但不能独霸课堂,挤占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问题解决式教学应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相配合,把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两者进行整合,力求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3.注重提问操作的技巧性
  教师的备课不仅是备自己,更要备学生,了解学情也是提高课堂提问效率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把握提问机会,学会提问,力求做到三点:(1)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2)提问面要广,不能局限于几个学生;(3)教师提问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做出调整。
  4.关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
  在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面对学生的回答时,要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及时捕捉课堂上动态生成的信息,特别对学生错的答案,要及時进行引导,启发点拨,促进学生问题的解决。
  总之,开展基于课堂观察的地理教研活动,能够把地理课堂观察与地理教研活动进行有效的整合,今后应不断探索运用课堂观察技术于地理教研活动的途径,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其他文献
本文讨论了唐代绝句体田园诗的概况,对其内容、风格的变化特点作了考察和分析,将它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并简要说明了唐代田园诗的一般发展规律,指出田园诗的变化发展与整个社会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道德是重政治服务,轻经济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是社会的中心问题,道德的经济服务功能就特别突出。本文从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市场经济行为和价值取向入手
[摘 要] 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有直接关系,利用生活实例开展教学是提升初中化学课堂参与度的有效策略之一。[关键词] 初中化学 生活实例 提升 课堂参与度[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6)11 0094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有直接关系。参与度较高的课堂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热烈,教学能够照顾全体学生;参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安南磨房村是个多民族杂居的小山村,存在复杂的汉语现象。本文主要从该村的语言状况分析其双语类型、形成因素以及汉语之间的相互干扰。
【摘 要】新常态一词的提出,预示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无论是企业或个人,传统的守旧思想,已经不能在新的经济环境中得到更好的发展。那么,如何抓住新常态下经济的发展趋势,结合政策的引导方向,新常态又在哪些领域中提高经济转速,社会在新的经济环境中又将面临怎样的困难与挑战,以上是本文分析的重点。  【关键词】新常态;政策取向;趋势特征  一、前言  新常态作为经济深化改革的核心,它是顺应时代
联网、大数据和越来越多的智能物流系统均属于未来的挑战。如何将这些议题在实践中落实实施,Ehrhardt+Partner(E+P)公司表示,尽管复杂性高,但仍是可以掌握的。
【摘 要】消费者有关品牌具体感知所形成的对于品牌的认识就是品牌形象,不同的品牌形象会形成不同的品牌定位,一个企业想要获得竞争市场中的地位,应致力于研究消费者心中品牌形象如何形成以及如何利用该品牌形象,服装品牌也理应如此。文章针对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展开调查,主要研究点为:服装品牌形象感知要素以及各要素的不同比例与服装品牌形象建立之间的关系,并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所得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希望对我国服装
【摘 要】财政税收是保证国家及各级政府职能有效发挥,保持国民收入合理性公平性,使政府为国家和人民做好服务的必要基础,要保证财政税收作用与价值的良好发挥,完善科学的财政税收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基于此,本文将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针对如何进一步完善中国的财政税收制度这一问题展开分析与探究,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财政税收;制度;完善;改革  良好的财政税收制度能够为财政税收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也经历过这样曲折反复的认识过程。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完善对社会主义市场
【摘 要】农业经济的发展是提高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支柱,也是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国家为了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了大量的支持,取得了当前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稳定增长的好形势。如何继续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农业发展;农村经济;良好形势;巩固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要求政府相关部门采取措施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经济,缩小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