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fa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要学习和发扬。而学校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如何让传统文化精髓与教育教学工作实实在在地融为一体?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融入语文教学当中,寓教于乐,让孩子更好的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德国语言学家雅克布·格林说过:“构成民族界限的,不是河流,也不是山脉,而只能是跨越河流和山脉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传统文化已然成为支撑这个民族精神的脊梁。
  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实是中华文明的民族精神史。屈子投江,苏武手持旌节牧羊十八年,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宁死不屈……在一篇篇激扬的文字中,我们看到的是一颗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不屈的民族英魂。语文教师应该及时抓住文本中传统文化的教学契机,触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传承。
  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民族精神的精华,它将一直熠熠生辉,流芳百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则是语文教师备课前就应该考虑的。语文学科既应当是培养语言本事的学科,又应当是培养情感的学科。在教学中,应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学习当中呢?
  一、在课堂上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语文课堂,肩负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注重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把诗歌情感的体会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结合起来。比如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涉及到三国周瑜的英雄事迹。这个学生都耳熟能详,于是很自然的感受到词人渗透在字里行间(如“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等)的钦佩与仰慕之情,再结合词人此刻自身的处境,惭愧与苦闷便容易理解了。如此,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积累,同时也很自然地做到了学科间的渗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在诗歌鉴赏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中国传统节日更是蕴含着中国人特别的情感与风俗习惯,而当这两者融为一体时,老师如加以引导,学生便会受到很好熏陶与感化,也就又迈出了传承传统文化的一小步。比较阅读,让学生体会同是写一个节日,诗人的情感却并非完全一样。比如,在一次测试中,要赏析“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珑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黄庭坚的《清明》)的思想情感。学生结合注解,理解了这首诗是由清明扫墓联想到人的生死问题,齐人与介之推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丑恶的鞭挞,表明自己人生的价值取向。
  三、在作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写作是最能显现学生文学素养的一个环节,因此在作文的教学中,我更是注重与传统文化,尤其是与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结合起来。这不仅能使学生作文主题变得深刻,内容变得丰富,更加是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情感熏陶,思想教育。比如在评讲“磨难与成功”话题作文时,用历史人物身上所渗透的精神来给学生上生动一课。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里就提到的勾践便是经受磨难,克服磨难,最终走向成功的典型例子。比如通过训练话题作文“感恩”,使学生懂得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尊师重道”、“孝敬父母”等。
  代表传统文化的圣贤君子堪称人格典范,以他们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典籍传承着仁、智、勇兼以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我国著名学者吴宓先生曾提出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是“涵养心性,培植道德,通晓人性,谙悉世事,表现国民性,增长爱国心,确定政
  策,转移风俗,造成大同世界,促进真正文明。”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应时刻牢记的教育指导思想。
  传统文化不是故纸堆里的煌煌巨著,而是一代代华夏儿女生生不息的传承;不是可以转手滥采、一夜暴富的矿藏,而是我们须臾不得离身的空气和养料;不是语文学习的全部,却是语文学习的骨架和支撑。
  总之,传统文化融入了课堂,可以进一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培育学生终身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的綜合素养的终极教育目标。
  文化是行为的内驱力,而传统文化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硕果。在教学中,通过教学的案例与传统文化进行融会贯通,以及传统文化的熏陶,重现相关的历史情境,使学生透过历史现象,领略传统文化的真谛;在古往今来中感触生动形象的传统故事,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利用情境教育,结合信息化手段,更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的大量传统形象,激发学生的爱国、敬业情怀,德育效果显著。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高中英语教学普遍以教师、教材为中心,课堂教学注重教师讲,学生记的模式。自从“自主学习”这一概念的出现,给高中英语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自主学习”有两层含义,一是学生的自主,二是教师的自主。本文着重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包括在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三方面达到自主。在目前核心素养的理念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改要实现的重要目标,也是目前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
期刊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再加上独生子女入学的高锋期,一部分学生出现了不懂得尊重同学、尊重老师,甚至不懂得尊重父母等现象,厌学的学生也越来越多。这些都跟情商太低有关。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特定情况下,情商可以弥补智商的不足,促进智商的发展。作为语文教师要让语文课堂承担情商的培养。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让情商尽显威力。下面是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尝试:  一、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唤醒情感 
期刊
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当今新课程改革和提倡素质教育的推动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很多教师的一致追求,也成为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为只有有效地自主学习,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核心地位,教师的引领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而不是以前的填鸭式教学。有效的自主学习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自我探索、自我答疑解惑所带
期刊
每当下班的铃声响起,我拎起包就溜出办公室,因此,同事们给我取了一个响亮的绰号:“溜得快”。哪想到走到操场,大家才发现我的学生早已空无一人,比我还“溜得快”呢!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溜得快”的班主任,无论我教哪一级哪一班,几乎该读的教师子女,所有的关系生都要钻头觅缝挤进来。我班的学生人数永远是学校的“超级大班”。并且就这样一个“溜得快”的“超级大班”不时创造一些奇迹。无论是卫生、两操、文艺、体育样样拔尖
期刊
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及时间内,采用科学且适宜的教学方式,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優化。  关键词: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课堂教学的优化,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学会知识、学会应用并学会创新。所以,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如何能够运用
期刊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文本中,不管是描写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还是抒写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美好情感,抑或是永恒的童真童趣友谊和爱,还是对人物美好品行的礼赞,都是美的素材,美的资源。作为语文老师,如能充分运用文本中蕴藏着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能使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美,感受作品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自觉地去追求美,创造美。当然,在不同的文本中,美的形式是不同的,在教学过程
期刊
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教学直观化和形象化的重要措施,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当今世界各国的物理教学,尽管在内容、要求、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加强实践环节,加强实验教学却是共同的作法。在物理实验教学方面,为了加强实验教学,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结合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我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创新谈点认识和做法。  一、引导实验创新  引导学生进行发明
期刊
新课程的实施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逐渐深入人心,被广大教师所认同。但是,有的教师的课堂教学仍然没有走出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也有一些教师过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歪曲了探究性学习的含义,否定了接受性学习的作用,借口注重能力培养,轻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这种新旧课程观念和教学形式之间的差异和碰撞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教学矛盾和冲突,制约着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导致学生的素
期刊
内容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语文教学直接影响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满怀热情、主动地参与学习,本人从兴趣培养、榜样作用、适时有效的启发三方作出了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课标 兴趣 榜样 启发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學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构建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
期刊
关键字:高效课堂 发言能力 民主和谐  怎样让高效课堂更有效这一主题,一直以来都是我们这些从教人员共同追求和努力探讨的目标。轰轰烈烈的新课改要求教师上课时要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局面,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实践中我发现,要想让课堂出现这种积极互动的场面并非易事。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课堂教学更有效呢?如何才能调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