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及“林译小说”若干疑问探究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M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林译小说”已成为中国翻译史上的一个专有名词。然而,林纾和“林译小说”,存在诸多值得商榷的疑问。本文拟从这些疑问入手,结合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分析这些疑问被长期忽略或是故意忽略的原因,揭示翻译行为与社会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的紧密联系,并反观“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关键词:林纾 林译小说 译者主体性 中华文化外译
  林纾不识外文,却被奉为“译界大师”;“林译小说”由口述者和他共同完成,口述者作为真正的译者却常被隐身;“林译小说”已成为“意译”风格的范本,然而这“意译”笔法究竟由谁造成亦众说纷纭。本文拟从林纾及“林译小说”的若干疑问入手,分析其被学术界忽略的原因,揭示特定历史时期下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形式、翻译行为与社会意识形态的紧密联系,反观“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下的中华文化外译。
  一、林纾其人其译
  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自号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人,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一生以独特的方式在译坛上辛勤耕耘。“林译小说”成为中国翻译史上一个专有名词。
  1899年,林纾与王寿昌合作,以“板藏畏庐”刊印《巴黎茶花女遗事》揭开了宏伟翻译事业的序幕。此后长达25年间,他与合作者译介了多达11个国家、98位作家的179种作品,总字数逾千万,即平均每年6—7部译作问世。其翻译速度也为业界称颂,“限一时许就千言”,“运笔如风落霓转”(薛绥之、张俊才,2010),日译4小时,文字达6000余字,脱手成稿。
  二、关于林纾及林译小说的若干疑问
  但林纾和“林译小说”现象存在不少疑问,学界或避而不谈,或视而不见。
  1.不懂外语的翻译家
  不懂外文的林纾听他人口授,靠自己深厚的中国文字功夫将小说记录下来。翻译涉及语言转换,通晓双语是译者的必备条件。不懂源语只通汉语的林纾算不上是真正的译者,因而,林纾的翻译充其量只能算“语内翻译”(高查清,2015),只是对合作者的口述汉语再加工,充当编辑与润笔的角色。
  然而学界似乎有意掩盖这一事实。“译才并世数严、林”(陈福康,2000),王佐良(1981)也将林纾誉为“我国近代翻译界的两个先驱”之一。当代学者亦认为林纾是“当之无愧的译界泰斗”(袁进,1993),“开始了翻译世界的文学作品的风气”(陈子展,1982),在译介域外小说中的“贡献是难以估量的”(陆建德,2016)。人们实在难以将杰出的翻译家与不懂外语的林纾联系起来。
  2.口译者的隐身
  林译小说离不开口译者的功劳。与林合作的口译者有近20人。在双语转换过程中,口译者功不可没,却被群体性忽略。《巴黎茶花女遗事》与魏易合译,林纾以“冷红生”署名自行刊印,后大多译作均交由商务印书馆发行。商务的封面往往用红色字体醒目地印着“林译小说丛书”,而合作者的名字只出现在最后一页,且位列林纾之后。直至现代,林纾与合作者译介的小说,仍以“林译小说”冠名,而非更客观的“林某合译小说”。
  历史上不乏口述者与笔录者合作的作品。《大唐西域记》就是玄奘根据旅途亲身经历和见闻口述,由门人辩机笔录并整理而成。在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本中,著作者一栏只有玄奘一人。现代有些版本,有些仍是“玄奘著”,也有些版本,如广西师大版、商务印书馆版、中华书局版,均改为“玄奘述、 辩机撰”,还了笔录者应有的地位。师哲的《我的一生:师哲自述》,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也注明了“师哲口述、师秋朗笔录”。上述作品在处理口述者和笔录者排名时,正好与“林译小说”相反。林译小说口译者在作品中的重要位置被隐身,置于无关緊要的地位,实属异常。
  3.林译小说与不忠标签
  林译小说也因改动和增减较多遭到许多质疑,但学界常将赞美送给林纾, 却把错译和删改的过失算在口译者身上, 颇失公允。林纾本人也竭力推脱责任,称:“鄙人不审西文,但能笔达,即有讹错,均出不知。”(陈平原、夏晓虹,1997)寒光、郑振铎认为“讹误”都是“口述者的过失”,林纾“吃人的亏不浅”。钱钟书也帮林纾推诿:“助手们事后显然也没有校核过林纾的写稿。”咨实则把译文质量归咎为口述者的作品选择。(薛绥之、张俊才,2010)林纾对于林译小说中的不忠现象真的是无辜的吗?
  合译者毛文钟(观庆)提到:“林氏……十分固执,中文稿一经写定, 口译的人如发现了什么不妥之处,要求他修改, 就难如登天, 纵然以不符合原书本意为理由, 向他力争, 他老先生的倔脾气一发, 往往也会置之不理。”(秦瘦鸥,1986)魏易之子魏惟仪提到:“林先生不太了解译书必须忠于原文,不可随意篡改,往往要把自己的意思加进去,自然不免有时会与父亲发生争执。”(魏惟仪,1987: 73)
  双方当事人及其拥护者都在为自己一方辩解,以求与“不忠”标签脱开干系。事实仍有待深入探究,但学界可能有意模棱两可,因而也就不去追求孰是孰非了。
  三、有意回避疑问的原因分析
  为何面对林纾与林译小说诸多疑问时,学界似有掩耳盗铃之嫌呢?笔者尝试挖掘这一现象存在的原因。
  1.林纾与合作者的特点
  林纾博学强记,古文造诣颇深,创作为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所推重,名气越来越大,并由此得以入职京师大学堂,因而在当时晚清社会的学界也算得上重要人物。
  林纾的合作者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据郭杨(2008)统计,从关系上来看,口译者多为林纾的老乡、晚辈或学生。笔者发现,论社会地位和文学造诣,合译者虽精通外语, 且绝大多数都有留学经历,但文学功力大多不佳,对欧美作家作品的文学地位和艺术价值不甚熟悉。仅有少数能舞文弄墨,但仍难敌林纾。因此,出版社从商业利益出发,为尽可能地吸引更多的读者而大打林纾的招牌,难免会牺牲合作者应有的译者地位了。
  2.序跋与译者主体性彰显   林纾每译一书,都会撰写译序、跋尾,或评介内容,或补充翻译心得,或阐述译书原因,或告诫读者,体现其翻译救国的良苦用心,对原作的尊重和对读者的负责,也充分展示了他在原作选择、翻译策略、翻译动机等方面的主体性。因此,林纾在翻译过程中自觉承担译者的责任,超越了“润笔加工”的角色。
  “《黑奴吁天录》跋”中,林纾有言:“吾书虽俚浅,亦足为振作志气,爱国保种之一助……”(薛绥之、张俊才,2010)其爱国保种的翻译动机跃然于纸上。同时,他还解释了删改原文的原因:“是书为美人著, 美人信教至, 语多以教为宗。故译者非教中人, 特不能不为传述,识者谅之”。他认为宣扬基督教不是中国传统文学的题材内容,不符合当时的主流诗学,因而采用了归化策略。林纾在引导读者方面同样彰显着强烈的译者主体性。《撒克逊劫后英雄略》序中,他提醒读者关注原作语言之巧妙:“此书亦然,述英雄语,肖英雄也;述盗贼语,肖盗贼也;述顽固语,肖顽固也。虽每人出语,恒至千数百言,人亦无病其累复者,此又一妙也。”(薛绥之、张俊才,2010)
  “译者的主体性不仅体现在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也体现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翻译策略和在译本序跋中对译作预期文化效应的操控等方面。”(查明建、田雨,2003)林纾虽无法直接参与双语转换,但对作品的理解、译语文本的形成等方面都进行了再创造,他有意识的文本选择、强烈的译介动机、用心良苦的书写策略以及对作品接受效果的关注都彰显着“不是译者胜似译者”的强烈主体性。
  3.介绍外国文学的目的
  如果说《巴黎茶花女遗事》是出于个人情感原因,那么林纾后来浩瀚译介事业的直接动力,则要归因于时代对小说的召唤了。晚清社会,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危在旦夕。1902年,梁启超正式提出以启蒙国民、挽救民族为目的的“小说界革命”,并指出:“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中国群治腐败的总根源“惟小说之故”,因而,“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只有“新小说”才能有“吾国前途”。(陈平原、夏晓虹,1997)当时,中国文学形式库中的小说处于危机状态,翻译小说便居于小说的中心地位。大量译介域外小说不仅是转型期的必然需求,也肩负起了引进“新小说”“改良群治”的重任,号召国民学习西学,救国保种。彼时林纾思想进步,支持新政,在诸多作品中主张改革儿童教育,兴办女子教育,宣传爱国思想。因而,他的译介实质上也成为参与社会、改造文化、经世济民的实业活动,即他自己所言,“畏庐居士……正欲吾中国严防行劫及灭种者之盗也”。(陈平原、夏晓虹,1997)可见,林纾的翻译活动遵循主流进步意识形态,把握住了翻译在译语文化中的社会和政治功用。
  4.林译小说的历史贡献
  在中国文学多元系统中,小说长期处于边缘地位,是“君子弗为”的“街谈巷语”。林译小说,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异域风情的题材和典雅通透的文笔俘获了晚清读者,改变了国民对西洋小说的偏见和轻视,使翻译小说成为新小说学习的典范,提高了小说在中国文学的地位。“中国人轻视小说及小说家的习俗和陋见,由林氏而革除;小说的价值和小说家的身价,由林氏而提高。”(薛绥之、张俊才,2010)林译小说顺应潮流而生,迎合了转型期人们对新文学的需求,促进了文学的现代转型。
  林译小说在语言层面上的贡献也是不可低估的。林纾虽是古文家,古文创作时恪守严格的古文文法,却不排斥白话文创作。他素来对《水浒传》《红楼梦》等白话小说赞不绝口,奉之为“白话之圣”“教科之书”(薛绥之、张俊才,2010)。晚清翻译小说肩负着“开启民智”的政治目的,首先赢取读者,林译小说遵循这一时期的翻译规范,语言风格趋于通俗化,甚至出现不少白话口语。钱钟书指出:“林纾译书所用的文体是他心目中以为较通俗、较随便、富于弹性的文言。它虽然保留着若干‘古文’的成分,但比‘古文’自由得多。”(薛绥之、张俊才,2010)翻开林译小说,读者可以看到许多白话俗语,如“阿姨”“便宜”等,还可发现不少新词和外来词,如“民主”“神经”“咖啡”等。可以说,林译小说半文半白的独特风格,为“五四”前后的白话文改革搭建了一座承前启后的桥梁。
  四、几点启示
  在晚清这一转型期,翻译活动已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而是与社会政治目的紧密结合,被赋予特定的历史使命,肩负着救国保种、开启民智、改造社会的重任。林纾将满腔的爱国热情和跟随革新的进步思想倾注于译介活动中,与主流翻译规范不谋而合。通过与口译者的合作,他肩负起了不逊于译者的历史使命,表现出了强烈的主体性。因而,林纾的译者身份,既是时代的选择,也是他个人的主动选择。林纾和林译小说现象似乎也在向传统的译者定义提出挑战,即译者应是一个历史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以有不同的界定和诠释。
  另一方面,林纾不懂外文,本是个缺憾,却获得意外成就:他与合作者创造了中国翻译史上的林译小说神话,译本广为传颂。这种成就应当归功于他们独特的“翻译+创作”的合作模式。创作者不懂外语,可以完全跳出源语束缚,更有利于译语的地道性、流畅性和可读性。由林译小说的成功反观当今的中国文化走出去,似乎可为学界困惑的“由谁译、怎么译”问题略指迷津。中国文化要真正走出去,首先得让中国文化“走进”异国大门,“走进”异国读者的心中,否则便是我们一厢情愿地“走出去”,难免会四处碰壁。我们不妨借鉴林译小说“翻译+创作”的译介模式,先由精通汉语和译语的译者完成跨语际转换,再由不懂汉语的译语文学功底深厚者进行润色和作序,完成整个翻译过程。一旦译作因其地道的译文和本族语作家的影响力获得读者青睐,中国文化就不再是一意孤行的“走出去”了,文化传播的目的也会逐步实现。
  参考文献:
  [1]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 陈平原,夏晓虹.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1897—1916)[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3] 陈子展. 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1982.
  [4] 高查清. 林纾的合作翻译模式反思[J]. 江汉学术,2015(6):96-103.
  [5] 郭杨. 林译小说口译者小考[J]. 中国文学研究,2008(4):40-42.
  [6] 陸建德. 文化交流中“二三流者”的非凡意义——略说林译小说中的通俗作品[J]. 社会科学战线, 2016(6):135-142.
  [7] 秦瘦鸥. 小说纵横谈[M]. 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
  [8] 王佐良. Two Early Translators Reconsidered [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1(1):3-14.
  [9] 魏惟仪. 我的父亲——魏易.[A] 季季编. 1982年台湾散文选[C].台北:前卫出版社, 1987: 69-82.
  [10] 薛绥之,张俊才编.林纾研究资料[C].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11] 袁进. 译界泰斗与逊清遗老——林纾与《林纾评传》[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34.
  [12] 查明建,田雨.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 2003(1):19-24.
  基金项目: 2018年度杭州市哲社课题基地项目“林纾及林译小说若干疑问探究”(编号:2018JD21)
  作 者: 黄四宏,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与翻译等。
  编 辑:曹晓花?E-mail:erbantou2008@163.com
其他文献
摘 要:哈姆雷特的航海经历极大地推动了其个性的转变。他在出海前所发表的愤世嫉俗的言论与返程之后的言行形成强烈对比。较之以往,哈姆雷特显示出更多对生活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的包容度。最终,尽管他的生命结束了,其试图化解人类困境的勇气却并不因此而失去力量和光彩。同时,哈姆雷特的海上旅行也体现了其为丰富自身阅历、不囿于现状、开阔视野所做出的努力。  关键词:航海旅行 性格转变 理智与情感 激情与持久  在其海
期刊
摘 要: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带给读者直面困难的勇气和奋发向上的力量,会影响读者的童年,甚至一生,正如任大霖的作品对肖复兴的影响。本文从编辑的视角,以中篇儿童文学小说《我的狼妈妈》为例,浅析儿童文学作品的魅力,以及带给读者的启示和正面引导,从而更好地引导读者珍爱亲情,引发对亲子关系的思考。  关键词:《我的狼妈妈》 儿童文学 作品温度 激励读者  《我的狼妈妈》是一部关于亲情的儿童小说,略带
期刊
摘 要:心理学专家彭聃龄教授提出,人格(性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情感、思想及行为的独有模式,这个特别的模式包括了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统一而稳定的心理本质。从这个特定的角度看,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中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的形象就是一个典型的体现。在家族所有叫作奥雷里亚诺的成员中,他具有鲜明的独特性。他的性格特点表现在自卑、缺乏爱的能力,专注冷静、有勇有谋、具有反抗精神,孤僻、偏执等三个方面,这三个
期刊
摘 要:“孝”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西方人的孝亲观念较为淡薄,但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依然能够有所体现。在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问题虽非矛盾中心,但家庭伦理冲突往往是悲剧发生的诱因之一,且伦理冲突造成的悲剧往往具有巨大的震撼力量。本文拟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出发,试探析其中反映出来的孝亲观念,并通过词源、宗教、社会等角度探寻其成因。  关键词:莎士比亚 悲剧 孝亲观
期刊
摘 要:英雄故事是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的一个重要主题,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少数民族题材动画作品塑造了一系列極具代表性的英雄形象,本文以动画短片《苗王传》、《丑小老头征服龙王爷》,与动画电影《英雄江格尔》为例,分析少数民族题材动画是如何以动画形式对少数民族经典英雄形象进行塑造的。  关键词:少数民族题材动画 英雄 神话  神话与传说是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的一个主要的故事来源,神话、传说中的“神”与主人公也
期刊
摘 要: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艺术批评发展非常活跃的时期,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陆机所写的《书赋》与王僧虔所写的《文赋》均为这一时期的重要艺术论著。通过对这两部不同艺术门类的论著在美学范畴、文体样式以及遣词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二者内在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书论与文论,乃至书法与文学的关系。  关键词:《文赋》 《书赋》 情感 形式 对比研究  文学和书法,一个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时间艺
期刊
摘 要:菲利普·罗斯是20世纪美国文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位犹太裔作家,《鬼作家》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他的作品描写的多为犹太人在美国社会中的挣扎困惑,极具张力。在《鬼作家》中,罗斯通过设置相似又存在对立性质的人物形象,描写人物面临的伦理价值的冲突困境,对他们的崇高身份进行消解,使得文本更富张力,表现出更深的内涵和魅力,也突显出自己的创作理念。  关键词: 《鬼作家》 张力 人物形象 伦理道德 身份消解 
期刊
摘 要:在20世纪里,中国新诗真正冲破了两千多年的古典模式,开始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现代诗学几乎是与新诗共生的。本文通过论述中国现代诗学发展的简况,旨在理清其演变和发展的脉络和轨迹,对中国现代诗学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和轮廓。  关键词:中国新诗 现代诗学 发展  一  中国诗学不仅是诗歌及诗歌现象的阐释者,而且也是诗歌创作的动力和“向导”。“中国现代诗学的发生几乎是与新诗同步的。”“新诗的开山人胡
期刊
摘 要:“积淀说”是李泽厚提出的重要实践美学理论,在其早期著作——《美的历程》中已多有展现。作者以社会历史积淀因素对具体艺术门类和作品进行考量,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宏观地阐释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多处体现其实践美学思想。“积淀说”的出现,拓宽了美学所涉领域,其虽然有众多局限之处,但仍对我国新时期的美学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关键词:积淀说 美的历程 实践美学  作为李泽厚的重要美学著作,《美的历程》
期刊
摘 要:自从工业社会以来,机器就开始进入人类的物质生活领域。近些年,机器已经进入了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在我国以微软小冰发行诗集为代表性事件,学界就此现象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全盘否定人工智能写作现象并不是明智之举,这一现象告诉我们,若是一直停留在写作这一层面,被机器人替代只是时间问题;而若我们注重文学性,创作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那么其中所包含的创造性和情感性就是我们筑起的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优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