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企业改制后,根据工作需要补充了一大批青年员工。年轻人思想活跃,价值取向多元化,共青团工作获得了新突破、取得了新成效,但与国有体制时相比较,也面临新的问题和矛盾。如何找准改制企业共青团工作的难点、痛点和解决对策,成为一项新的课题。
一、改制企业团组织工作现状
(一)面对工作大环境的改变,少数人价值观念出现偏移。改制企业团组织离开国有企业安稳环境后,少数团员青年的企业归属感减弱,在收入不稳定和生存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更多将工作的价值取向转向经济定位来衡量。一旦出现个人目标短期无法实现或遇到挫折,就感觉个人能力在现有环境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容易选择跳槽等简单方式加以解决。
(二)面对公司改革发展的波动,部分青工无所适从。改制后,企业生存和发展与市场影响息息相关,改革成功与否时刻经受市场的一次次现实评判。青年员工虽然还是按部就班工作,但面对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和挫折,缺少共担责任的信心和底气,容易产生迷茫思想,进而导致个人的学习、工作积极性下降。形势任务教育虽然经常开展,但部分青工反映,信息传递不全面,宣传发动缺少力度,更多的是感受到壓力和负面信息,直面挑战的教育动员似乎更像是望梅止渴。
(三)工作条件和环境的改变,增加了团组织工作的难度。脱离国有企业,改变的不仅是体制和生存环境,管理意识和方向也同样发生一定改变,共青团工作同样不能独善其身。领导对于团组织作用的定位与重视程度,会对共青团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影响颇深;团组织经费在企业困难时期受到压减和限制,同样会加大工作的难度;团干部身兼数职的现实情况,也限制了工作开展的实际效果。
二、主要原因分析
通过对以上情况的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又有客观方面的原因。
(一)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和改制企业的项目单一性,让企业经营创效难度加大,势必会直接影响青年员工的个人收入。
(二)改制企业中原国有企业员工队伍逐渐老化,改制前后的落差,势必造成一些员工自我约束力下滑、自我提高的动力减退,无形中会将消极影响波及到后入职的青年员工。
(三)各基层单位都想把青工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尽可能让他们承担更多的工作,但部分青工思想上没有正确认识和充分准备,工作中难免出现不适应和出差错的情况,会对青工个人信心造成一定打击。
(四)新时期青年思想比较活跃,不同企业间的相互攀比意识较强,有相当数量的青工比的是收入待遇,而忽略了个人奋斗精神和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坚守。
(五)大量青工力量的集中补充,会导致人员梯队成长相对减缓,容易使部分长期在基层工作的人才产生厌倦、迷茫的情绪,失去进取的信心和学习的动力。
三、加强改期企业团组织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改制企业共青团组织是企业中先进的青年群众组织,是企业青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家园,是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为更好做好改制企业共青团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因势利导,用青年更接受的方式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紧紧依靠国有企业宣传教育的法宝,结合市场发展规律和企业发展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更具实效的形势任务教育。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为主线,进一步提高青工政治站位,自觉践行“两个维护”。坚持团员青年的政治学习制度化、日常化,结合微信、微博等青年易接受的网络平台,立足宣传共青团工作、发出青年心声的定位。在做好传统企业文化教育的同时,注重“朋辈教育”,让具有相同背景或是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让宣教更具现实意义,增强可接受度,以达到良好现实教育的目的。
(二)因材施教,多渠道建立健全青年成长成才机制。结合企业重点工作,组织实施岗位练兵、业务竞赛、创新创效、技术革新等青工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号手岗队”(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年突击队)的创建和评选表彰工作,汇聚青年动能与活力,引导青年岗位建功。认真落实开展“推优入党、推优荐才”工作,配合人力资源部门建立各级青年人才库,结合“导师带徒”活动发现和培养青年中的优秀人才,选树先进青年典型,让企业更加充分看到青年的价值和能力,从而形成良性人才培养、发展机制。
(三)因地制宜,提升团服务能力和服务青年实效。及时了解掌握青年工作、学习、生活、婚恋上的现实问题,适时开展青年动态调查分析,积极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做好青年的心理健康疏导工作,加强青年安全意识、奉献意识培养,助力青年健康发展。积极开展小型化、多样化的文体活动,丰富青年的业务文化生活,帮助青年找准自己的位置和努力方向,实现人生价值,让收入留人逐步转化为企业文化留人。推动团干部联系青年工作,形成常态化联系,使共青团称为反馈青年心声的“第一信号”。
(四)因人成事,全面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提升团干部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通过基层团组织规范运行和对标定级机制的开展,培养“提笔能写、开口能说、遇事能办”的高素质团干部队伍,为企业管理和团组织建设培养和输送“新鲜血液”,为共青团工作活力提供坚强保障。深化基层团组织品牌建设,用品牌项目凝聚团员青年,用品牌项目建设检验团员青年创新能力,有效增强团的基层组织活力。全面推进青年志愿者活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倡导时代新风正气,培养青年自主意识、社会参与意识。
一、改制企业团组织工作现状
(一)面对工作大环境的改变,少数人价值观念出现偏移。改制企业团组织离开国有企业安稳环境后,少数团员青年的企业归属感减弱,在收入不稳定和生存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更多将工作的价值取向转向经济定位来衡量。一旦出现个人目标短期无法实现或遇到挫折,就感觉个人能力在现有环境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容易选择跳槽等简单方式加以解决。
(二)面对公司改革发展的波动,部分青工无所适从。改制后,企业生存和发展与市场影响息息相关,改革成功与否时刻经受市场的一次次现实评判。青年员工虽然还是按部就班工作,但面对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和挫折,缺少共担责任的信心和底气,容易产生迷茫思想,进而导致个人的学习、工作积极性下降。形势任务教育虽然经常开展,但部分青工反映,信息传递不全面,宣传发动缺少力度,更多的是感受到壓力和负面信息,直面挑战的教育动员似乎更像是望梅止渴。
(三)工作条件和环境的改变,增加了团组织工作的难度。脱离国有企业,改变的不仅是体制和生存环境,管理意识和方向也同样发生一定改变,共青团工作同样不能独善其身。领导对于团组织作用的定位与重视程度,会对共青团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影响颇深;团组织经费在企业困难时期受到压减和限制,同样会加大工作的难度;团干部身兼数职的现实情况,也限制了工作开展的实际效果。
二、主要原因分析
通过对以上情况的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又有客观方面的原因。
(一)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和改制企业的项目单一性,让企业经营创效难度加大,势必会直接影响青年员工的个人收入。
(二)改制企业中原国有企业员工队伍逐渐老化,改制前后的落差,势必造成一些员工自我约束力下滑、自我提高的动力减退,无形中会将消极影响波及到后入职的青年员工。
(三)各基层单位都想把青工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尽可能让他们承担更多的工作,但部分青工思想上没有正确认识和充分准备,工作中难免出现不适应和出差错的情况,会对青工个人信心造成一定打击。
(四)新时期青年思想比较活跃,不同企业间的相互攀比意识较强,有相当数量的青工比的是收入待遇,而忽略了个人奋斗精神和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坚守。
(五)大量青工力量的集中补充,会导致人员梯队成长相对减缓,容易使部分长期在基层工作的人才产生厌倦、迷茫的情绪,失去进取的信心和学习的动力。
三、加强改期企业团组织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改制企业共青团组织是企业中先进的青年群众组织,是企业青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家园,是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为更好做好改制企业共青团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因势利导,用青年更接受的方式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紧紧依靠国有企业宣传教育的法宝,结合市场发展规律和企业发展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更具实效的形势任务教育。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为主线,进一步提高青工政治站位,自觉践行“两个维护”。坚持团员青年的政治学习制度化、日常化,结合微信、微博等青年易接受的网络平台,立足宣传共青团工作、发出青年心声的定位。在做好传统企业文化教育的同时,注重“朋辈教育”,让具有相同背景或是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让宣教更具现实意义,增强可接受度,以达到良好现实教育的目的。
(二)因材施教,多渠道建立健全青年成长成才机制。结合企业重点工作,组织实施岗位练兵、业务竞赛、创新创效、技术革新等青工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号手岗队”(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年突击队)的创建和评选表彰工作,汇聚青年动能与活力,引导青年岗位建功。认真落实开展“推优入党、推优荐才”工作,配合人力资源部门建立各级青年人才库,结合“导师带徒”活动发现和培养青年中的优秀人才,选树先进青年典型,让企业更加充分看到青年的价值和能力,从而形成良性人才培养、发展机制。
(三)因地制宜,提升团服务能力和服务青年实效。及时了解掌握青年工作、学习、生活、婚恋上的现实问题,适时开展青年动态调查分析,积极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做好青年的心理健康疏导工作,加强青年安全意识、奉献意识培养,助力青年健康发展。积极开展小型化、多样化的文体活动,丰富青年的业务文化生活,帮助青年找准自己的位置和努力方向,实现人生价值,让收入留人逐步转化为企业文化留人。推动团干部联系青年工作,形成常态化联系,使共青团称为反馈青年心声的“第一信号”。
(四)因人成事,全面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提升团干部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通过基层团组织规范运行和对标定级机制的开展,培养“提笔能写、开口能说、遇事能办”的高素质团干部队伍,为企业管理和团组织建设培养和输送“新鲜血液”,为共青团工作活力提供坚强保障。深化基层团组织品牌建设,用品牌项目凝聚团员青年,用品牌项目建设检验团员青年创新能力,有效增强团的基层组织活力。全面推进青年志愿者活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倡导时代新风正气,培养青年自主意识、社会参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