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小学校师德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muo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是办好教育的基础与前提,抓好师德师风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党的旗帜,通过抓好学校党建来引领学校各项工作,以立德树人为首要任务,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形成独特的校园管理文化,以文化润泽心灵,以活动搭建平台,铸造高尚师魂,着力提升教师思想道德水平。
  当前,中小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水平向好,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个别教师漠视教育法规,利用身份谋私利,课内不出力,却校外办班;对学生关爱不够,歧视甚至体罚伤害学生的现象屡见不鲜,以致网络上时常曝光个别教师如何虐待学生等恶性事件;还有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专注度不够,个别教师不守本份,不思进取,甚至从事第二产业创收,教书育人的本职反倒尴尬地成了“副业”,这种现象在农村中小学表现得更严重一些。总之,对当前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势在必行。
  那么,新形势下,该如何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方式,提高师德水平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探索尝试:
  一、以党建引领,创设“三个平台”
  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是灵魂,党建工作是实现师德提升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领导要抓好学校党建工作,大胆创新,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创设提升教师师德素养和专业发展的平台。
  1.创设理论学习平台
  学校大力开辟师德学习阵地,认真建好用好“师德师风宣传”和“党风廉政建设”两个宣传橱窗;学校领导利用每周的教职工例会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专题学习;学校建立“学校微官网”和“学校工作交流微信群”;定期出版校园期刊,共享学习内容,分享学习成果。
  2.创设党建活动平台
  (1)以“党建助学”活动为契机,以点带面,通过组织党员开展“党员引领·全员结对·精准扶智”结对帮扶活动,要求党员教师与两个落后班级结对帮扶,每位教职工与至少两名后进生结对帮扶,从扶“志”到扶“智”,在常态化的教育帮扶活动中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从而提升师德水平。
  (2)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由政教处和团委具体组织开展“日行一善”活动,教职工做好表率,立善心、做善事、积善德,有行动,有笔记,学校办公室收集好人好事美图美照,进行跟踪采访报道,弘扬师德师风正能量。
  3.创设争优平台
  以有关教育法律法规为依据,建立师德考评机制,细化评估指标及评分标准,形成相对稳定而具有活力的教师师德评价机制,每年分别评出年度“十佳先进工作者”“十佳班主任”“十佳教师”,每学期分别评出“教学能手”、“教改先锋”和“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所有奖项都与教职工个人年度积分挂钩,由学校辦公室收集先进事迹进行采访宣传报道。
  二、立足校本,打造“三个论坛”
  学校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建好“三个论坛”即“班级管理与育人”论坛、“教书与育人”论坛和“课堂改革与备课组建设”论坛,营造“修身·明德·示范·育人”的师德修养氛围,从思想根源上自觉抵制各种违反师德的言行,以实际行动来践行我们的诺言:铭师德,美育人,好好教!
  1.打造“班级管理与育人”论坛
  可以在学校“微官网”中建立“班级管理与育人”论坛栏目,每个月由政教处组织全体班主任及宿管理员等定期集中召开会议,甄选典型案例安排有作为敢创新的班主任作典型发言,分享成功的管理与育人经验,倡导向优秀“看齐”的意识,自觉摒弃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师德素养。
  2.打造“教书与育人”论坛
  在学校“微官网”中建立“教书与育人”论坛栏目,每个月由教务处组织全体任课教师定期集中召开会议,安排典型发言,探讨教学方法、教学困惑以及课堂教学管理中如何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等问题。
  3.打造“课堂改革与备课组建设”论坛
  在学校“微官网”中建立“课堂改革与备课组建设”论坛栏目,每周定期由学校科研处组织相关备课组教师集中召开会议,引导全体教师积极投身教改,培养钻研与奉献精神。
  三、着眼品性修养,培育“五种心灵”
  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培育“五种心灵”,即忠心,对党和人民忠诚,对教育事业忠贞,勤勉工作,甘于奉献;良心,是职业良心,不论亲疏不分良莠,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善待自己的工作;热心,热忱对待每一位学生家长,加强沟通,特别要为留守儿童的家长解决后顾之忧;爱心,是对学生有一颗慈爱之心,用爱心去感化教育学生,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律己之心,就是常思教育之惑,常怀律己之心,心中有戒,对法纪心存敬畏,时常诫勉自己,杜绝有损教师形象的违法乱纪的言行,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从教。
  路漫漫其修远兮。一所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甘将心血化时雨,润出桃花一片红。让我们手执“奋进之笔”抒写新时代“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师德观,不断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努力成为新时代学生求知路上的领航人!
其他文献
一、创设情境 品味诗词  古诗文教学首先要求的就是能有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学生能如临其境,很快地融入那诗情画意之中。因此,笔者便利用多媒体声像集合的特点制作了许多优美的画面,选取了与教学内容相符的音乐,积极努力地创造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视觉美、听觉美,融入一个美的氛围之中,为学习古诗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例如,我在教学《泊船瓜洲》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演示了一幅美丽的月夜图,有宫殿,嫦娥,玉兔等的
期刊
一、潮汕英歌舞简介  英歌舞又称“英歌”“秧歌”“因歌”“鹰歌”,流行在粤东及闽南地区。英歌舞是汉族具有男子群体舞风采的民间舞蹈,始于明朝中叶,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顽强的生命力,它涉及人物主题,以《水浒传》中梁山泊好汉攻打大名府的故事为内容,是一种集中武术、舞蹈、戏剧为一体的民间舞蹈。  二、潮汕英歌舞艺术特征  英歌舞具有大阵势的广场舞蹈形式,独具特色,其场面恢宏,画面多样,其参与者众多,普及面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做的首先是让孩子们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从事数学学习。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法,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让我体会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故事教学,可以使学生更易于接受数学、更愿意接受数学、更乐于学习数学、更喜欢学习数学。故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着神奇的教育力量。  数学课中,在不同的环节运用数学小故事,可以起
期刊
那天,我正津津有味地在讲台上讲着。突然,一声惊叫:“有老鼠!”——打破了课堂的平静。我转过头,生气地望着发出尖叫的孩子。“真的有老鼠!我们都看到了!”坐在前排的两个孩子“信誓旦旦”地说。听他们这样一说,教室里马上躁动起来,学生纷纷埋下头,在课桌下到处张望。我停下了讲课。  “哇,在这里!”“这里也有!”这下,教室里乱成了一锅粥。  我微笑着望着大家,任由大家“折腾”——许多孩子都离开了座位,或弯着
期刊
一、小班户外情境性区域运动研究的意义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发育良好的身体、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刚入园的小班幼儿体力较弱,身体活动能力较差,自我控制水平不高,注意力也不易集中,在户外区域运动中,他们往往不知从何玩起,没有活动的积极性,运动能力也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我们需要通过创设情境性的区域运动环境,通过教师的有
期刊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专业技术人才作为人才队伍骨干力量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起着重要支撑作用。为此,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完善激励机制,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可见国家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  为提升我国在产品制造方面的国际竞争力,2016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同
期刊
摘 要: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要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知识,引导全员和主动参与。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探究性学习 发现 参与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它是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的更新。开展探究性学习是当前教育界研究领域的一个崭新课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它能充分展示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易于参与并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语文学科
期刊
园本培训是立足本园实际,抓住幼儿园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研讨并加以解决,重视持续地关注某个有意义的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从促进幼儿发展入手,实实在在地帮助教师有效地提高专业化水平。园本培训作为教师培训的一项组成部分,是一种由幼儿园自行策划、自行组织、自行考核的教师培训模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其核心是培训的自主化和培训的个性化,是以幼儿园为培训单位的一种最直接的培训形式。我们
期刊
一、乡镇小学计算教学的内容  1.严格教学  教学大纲在计算教学中要求三个层次。熟练掌握最重要的口头计算,如表格中的加號和减法,乘法和除法;对于除此之外的基本计算,要求一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以及乘以一位数乘法和多位数计算要更加熟练;对于三位乘法,多位乘法,只需要计算。在我们小学的教育过程当中,在中低年级当中,计算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为了善于计算,首先要确保计算正确。如果计算错了,其它就没有意
期刊
马克思曾说过,“技术的发展将引起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的改变”。[1]在整个社会系统的结构中,教育只是一个子系统,是整个社会系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教育系统的变革,往往都与信息技术发展息息相关。信息技术的发展成了教育变革的导火索。对于现代教育的发展来说,信息技术的影响是深刻的。信息技术通过改变人们对于信息处理能力,从而提高人们的理性程度,进而影响着社会组织结构的具体表现形式。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突飞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