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a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能力最简单的就是表现在交往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就是《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是完全统一的”。无论是口头说,还是平时写作文、演讲,无非是把自己大脑中储存的语文信息调出来写在纸上。同时,在聆听别人讲话时,能否听得懂或在朗读课文时抓得住文章的要点等,与我们平时储存在大脑中的语言基础有很大的关系。语言能力基础较好的学生,不用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听懂得别人讲话,在朗读时抓得住文章的要点;语言能力较差的学生就比较吃力,听不懂或抓不住要点。所以,一个对典故一无所知的人,是否能够真正读懂杜甫的诗、辛弃疾的词;一个对成语一窍不通的人,能否充分领略到魏巍、秦牧散文的魅力,都是很难的。
  俗话说的好“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学生语文素质下降的关键,是缺少语言这“米”。虽然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把学生引导在课堂的“五大”环节(写作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轨道上,一点不漏,并且反复传授,学生也铭记在心,但仍然无法把这“米”做出熟饭来。
  在语文的教学中,只有在不断积累语言,不断熟悉语言,把那些值得我们储存的“米”——语言的精华,存放在大脑中进行“氧化”才能转变为自己语言能力的养料,不断提高语言素养。把语言积累作为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环节是势在必行的。正如古代荀子曾说“不记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要把教学的重点真正转移到引导学生多读点书,多背点范文,多写点文章上来,我们教师的观念变了,学生的意志就增强了,对祖国五千年的文化精髓进行积累,由少而多,聚滴水而成大海,为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学生如何有效地积累语言,提高自身语文能力呢?通过多年的实际教學与成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多聆听,在听中积累语言
  “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所获得的知识,其中60%来自视觉,20%来自听觉,15%来自触觉,3%来自味觉。”听的作用仅次于看,它是汲取知识,积累口语材料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听话时,主体必须在一瞬间利用强化记忆储存信息并依靠快捷灵敏的直觉思维活动,才能在接收言语声波的同时理解语意并评判话语。由此,要有效运用各种手段让学生多听。在课堂上,我们都能做到让学生带着疑问聆听教师的讲解、范读等,使其边聆听边思索,边领悟边积累。但对于课外的聆听、思索则为我们平时所忽视。俗话说:身边的一切皆学问。平时,让学生收听广播,看电视,听别人争辩等,都能促进其边听边思考,并能从中有收获,不断提高语文能力。如有一名初中生在家听见别人在辩论百家姓中的“仇”一字多音读法是否正确,于是就利用工具书查字典,消除自己的疑惑。这位学生的语文认识能力就得到巩固、提高。所以,要重视教导学生边聆听边思考身边的一切“声音”的习惯,从中获得提高自己语文能力的信息平台。
  二、熟读多诵,在读诵中积累语言
  广泛阅读是积累语言经验、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教学中有课内、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基础、是先导,课外阅读是继续、是扩大。在课内应该训练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课外语文学习提供举一反三的规律性指导。
  阅读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这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学生在进行阅读时,有时逐个破译每个文字符号代码,而利用直觉思维密切相关的预见、猜测、期待等手段简化阅览过程,从而迅速敏锐地把握作品实质。跳读、翻读、猜读、倒读等往往是预见、猜测、期待的外在表现,可以活跃学生的直觉思维。有了速读做基础,广览也就好办了。广泛浏览、转益多师,能拓展学生阅读范围,扩大其视野,丰富其感知对象,增加其词汇、句式的储备,丰厚其语感图式。从而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创建语感桥梁。
  琅琅成韵的诵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与阅览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间对语言那种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
  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自己说话时,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鲁迅先生曾有过形象的描述:“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倘若盯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的确,只有广泛涉猎,遨游于书山学海之中,才能使储备充盈丰富,使见识广博而深刻,真正达到“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三、勤练笔,在写作中积累语言
  熟读背诵是通过语言的输入增加大脑皮层的语言信息,作文训练则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作文是高层次的积累语言。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可以写出事能感人、情能动人、理能服人的优秀作品来,都是经过无数次的“尝试——错误”的学习过程,正确的尝试不断保留,错误的不停的放弃才能得到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勤奋、不断地练习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正如许特立同志有一句名言:“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就是说,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勤动笔,多加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语言材料的积累,而语言材料积累的过程,既是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语文能力的过程。
  总之,以上三点都是息息相关的,对语言积累成败有着关键性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其他文献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把教学过程转变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体作用。设计恰当的教学情境,对于课堂教学起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这种气氛会给教学带来好处,同时也有助于完成教育任务。  一、精心设疑,创设问题情
期刊
【摘 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全球化、终身化的时代背景,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以人为本”,“以素质教育为己任”已成为整个社会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  【关键词】开方式课堂 注重情感 尊重学生  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认为。除了适当地强化基础知识,保证学生们具有扎实的基础功底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不断激发学生们的积极
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优良种源广西桐棉成熟种子为起始材料,以无菌实生苗顶芽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诱导、伸长、增殖和不定根诱导及其发生的解剖学观察并进行了炼苗和
【摘 要】高中数学数列问题是考试中常见的内容,数列问题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的能力。目前我国相关学者对数列试题的研究着重于解题形式,没有触及到数列试题的根本。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之上分析了数列试题的特点提出了具体的解题方法,希望可以为数学教师和学生起到参考性作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列试题 策略  高中数学数列试题在考试中占有一定的比重,高中数学教师和学生对此都非常重视,但是在学习的过程
本论文以围场县北沟营林区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在林分结构和生物量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得到结论如下:对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进行直径、树高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显示:(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指导和培养。教师必须坚持不懈地从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入手,教会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教师必须适时、适宜地对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自主反馈的训练和指导,教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调节、自我监控,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探究 自主学习 自主创新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
【摘 要】微课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创新应用,以微课助力物理翻转课堂和微课助力传统物理课堂两个方向的应用较为突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微课可以提升物理实验教学效果、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以及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等作用。  【关键词】微课 中学物理 教学 创新 研究  随着信息时代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应用的进步,微课已经逐渐走入各个国家的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微课教学
产品名称:M7系列32路8盘标准型NVR产品型号:TC-NR1032M7-S8公司全称: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网址:www.tiandy.com一、研发背景UI是英文User’s Interface的缩写,字
【摘 要】一套数学试题分为选择题与非选择题,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选择题所占的比例在不断的增加。因此,在高考中数学是否能拿到高分,探究选择题的解法是非常有必要的。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高考二轮复习中,教师要着力实施分层教学。文章将从高考数学选择题的特点入手,分析实施分层教学的具体实例,从而提高学生的高考竞争力。  【关键词】数学 选择题 分层教学 解法  在第二轮复习中,高三学生的学习状态已趋于稳
【摘 要】在现代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应该和学生的学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而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则往往孤立于学生而存在。不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习惯于将自己当做课堂教学的核心,在教学的时候不考虑学生的感受,这样的教学会严重的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在现代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必须要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