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途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flyi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寻求途径 交给方法 悟中求知 提升能力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这就充分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当今的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下面就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谈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第一,从课题入手学习课文。因为题目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或是中心思想的高度集中。它是课文画龙点睛之笔,学生接触课文,最先看到的是题目。正确地理解课题,从中得到学好这篇课文的启示是非常重要的。我在培养训练学生理解题意时,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一)辨别课文的体裁
  从一篇课文的题目中,通常可以看出属于哪一类型:写人的、写事的或写景状物的。如《修鞋姑娘》、《少年闰土》、《黄继光》等是写人的,《飞夺泸定桥》、《十里长街送总理》、《千里跃进大别山》等是写事的,《桂林山水》、《梅雨潭》、《蟋蟀的住宅》等是写景状物的。
  (二)看题思文
  知道文章是什么类型后,想想如果是写人的文章,就应该去想:“文章围绕谁写了什么事?”“谁是怎样的人?”带着这两个问题再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如《修鞋姑娘》一课,就应该想:课文围绕修鞋姑娘写了什么事,修鞋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从这两个问题入手,学生能很快把握全文。如果是记事的文章,就应根据题目初步了解课文是写什么事,应围绕这件事弄明白哪些问题。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就应明白:“董存瑞为什么炸暗堡?”“怎样炸?”“结果怎样?”《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中就弄明白:“谁送总理?”“为什么送?”“怎样送?”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就能很快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是写景状物的文章,就应该抓住那个:“物”有什么特点?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如《桂林山水》一课,抓住了桂林山奇、秀、险,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来写。《蟋蟀的住宅》一课,抓住了蟋蟀住宅向阳、干燥、隐蔽、有门、有阳台的特点来写。
  (三)练习巩固
  学生有了解题的基础知识后,教师要不失时机的给学生创造分析题目的机会。每上一篇新课文前,按照已掌握的解题方法,预习课文,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这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其二,从抓中心词入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钻研文章中重要的词语。通过精读深思,咀嚼品味,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咬文嚼字,要求学生不人云亦云随声附和,而要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见解。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在课内让学生学习时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中,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如:我在教《琥珀》一课时,我让学生按自己提出的问题深入阅读,学生质疑——阅读——讨论——解疑,学生读得积极主动,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想想文中哪些词语写得好,好在哪里。学生边读边想、边划、边写,然后各抒己见,纷纷谈出自己的想法。有的说:“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这两句话写得好,也连得好。“热辣辣”突出了气候的炎热,“厚厚的”写出了松脂多。如果没有前一句写“天热”这个条件,就不会有后一句写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的情况。有的说:“厚厚的松脂”与后面写松脂从树上滴下来的句子关系很密切。因为松脂是粘稠的,一般不容易滴下来,只有在交待了“厚厚的”才会有松脂为什么从树上滴下来,可见作者考虑得周到。也有的同学说:“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一句中的“刚好”用得十分准确。因为当蜘蛛与苍蝇离得很近的时候,松脂正好落在它们身上,这是非常偶然的事,是一种巧合,“刚好”这个词把这种巧合和偶然性表现出来了。
  其三,从中心句入手学习课文。中心句是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不少的课文中有中心句,如能准确抓住它,将更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如《红玫瑰》一课中的中心句是:“我爱这带着晨露的玫瑰,更爱这眼前善良纯洁的小姑娘。”《海底世界》一课中的中心句是:“海底真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啊!”《梨花满咸阳》一课的中心句是:“咸阳人民那美好的道德情操,即使在商品经济大潮中,也没有泯灭,它放射出更可贵的光辉。”我们可以围绕中心句展开思维:“作者为什么说更爱眼前的这位小姑娘?”“为什么说海底世界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景色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物产丰富又表现在哪里?”“作者为什么赞美咸阳人民?”只要找出作者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句子,就能准确地抓住文章的中心。
  四、从抓过渡句子入手学习课文
  因为过渡句把文章的前后两个部分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它在文章中往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能准确抓住过渡句,学生学起课文来就显得得心应手了。如《伟大的友谊》一课的过渡句是:“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的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的合作。”《刻骨铭心的国耻》一课的过渡句是:“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在这些过渡句中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恩格斯在生活上是怎样帮助马克思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事业上是怎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作者为什么凭吊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怎样凭吊的?”只要找准过渡句,学生就能准确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当然,阅读课文的方法很多,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学情,针对具体的课文,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切不可千篇一律。总之,要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感受阅读是一件高兴之事,学会阅读,主动阅读,达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刘家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王升主编—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其他文献
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的以法治国名相。  诸葛亮从建安二十三年入川定蜀到建兴十二年病卒,其间二十年来,以法治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历史功绩。二十年来,东西两川国富民丰,老百姓安居乐业,兵多粮足,政通人和,一派清平繁荣的历史局面。西蜀出现了空前的巩固和安定,为他的南征北战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诸葛亮早已被历代史籍所称颂和被后代各阶层人士所推崇,但他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成功的法治实
期刊
【摘要】真正有效的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而体验是一切心智活动的前提与基础。在教学中常有这样的事情,同一种类型的题目,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产生错误。症结就在于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没有引导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没有使他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亲历亲为,能力没有得到锤炼和提高。  【关键词】历史教学 体验中学习  根据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形象思维的特点,我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一点体会,就是尽量让学生去体验历史过
期刊
情感是语文教学中的催化剂,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将情感教育渗透其中。现代教学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情感的培养,情感培养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是情感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人文教育的重要体现。  1.基本途径  (1)深入挖掘教学内容的情感内涵。我们在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是发现,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是作者经历了深厚情感体验把积累的情感和知识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课文中作者
期刊
【摘要】讨论教学法就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为实现某个教学目标或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合作探讨,并因此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交流情感,发展思维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法的合理运用可有效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别论述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实施讨论教学法的好处以及讨论课实施具体办法和讨论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讨论教学法 教学实效 实施办法 精心设计 合理运用  怎
期刊
【摘要】资金是大学持续性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大学发展理念现实化的物质条件。筹款的出发点是大学发展目标,筹集成功的关键是其有效性。美国公立大学加州大学筹款活动正是在其新的发展理念指引下,取得较好成绩,值得我国公立大学所借鉴。  【关键词】美国公立大学 筹款运动 加州大学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编号:XJK012BJB003)。  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文件指出,“目前
期刊
【摘要】秦代统一文字是文化发展的进步,在造就了小篆辉煌的同时,书法艺术的多元性依 然得到了发展。  【关键词】秦代 统一文字 书法发展  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秦始皇听取丞相李斯“罢去不与秦文合者”[1]而统一文字这一史实,关于其与书法发展的关系上看,有人说其约束了书法艺术的多元性发展,说始皇推行的是暴政。我们不能一刀切说谁是谁否,应回到秦代那个特定的历史阶段辩证地探讨其功与过。就书法而言,秦代应
期刊
【摘要】科学学习过程中,无论与他人合作的过程,还是科学探究的过程,还是教学评价的过程都离不开表达。科学课程目标中也明确指出:“能用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方式表述探究的过程和结果”。然而从教学实践来看,农村中学学生在表达方面的能力是非常欠缺的。面对这日益突出的矛盾,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通过赏析、对比、实践等策略来提升学生科学表达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表达能力策略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
期刊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中小学生几千个课时学习语文,结果却不会读写,岂非绌绌怪事。” 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的根源在于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太少。传统课堂教学往往是一种“静听”式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处于被动的“静听”状态,学生几乎没有自主学习活动的余地。  现代社会对人的语文素养要求越来越高,故此,新课程标准倡导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原则,强调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展的过程,提出要改变课程
期刊
【摘要】本文对设疑法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本文从巧、精、度,注意知识的联系,恰 当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教师的主导作用等方面对设疑法进行了论述,认为设疑法在政治课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正确使用设疑法在教学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 设疑法  疑,即疑问。古人云:“学则需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疑问是思维的种子,是探索的动力。设疑,就是设置疑问,它充分体现了教师
期刊
一、互阅互评  “互阅互评”是作文互阅的第一个层面。通过互阅互评,学生作文得失的反馈变得及时有效,教师批改作文的强度也减轻了,可以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更多方面的指导。笔者认为很多教师实施“互阅互评”的做法时,对学生的互评要求方向不明,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效果也就不大,因此,学生互批互评前的指导工作尤其重要。  1.巧用课内教材,一课一得渗透作文技巧  人教版教材中写作的知识点比较零散,教师首先要能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