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下钛夹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临床疗效分析56例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7792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观察胃镜下钛夹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因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56例,在胃镜直视下直接用钛夹对溃疡出血灶进行钳夹止血。结果:56例患者均止血成功,止血率96.4%(54/56),共使用钛夹数目162枚,胃镜下操作时间平均每例20~30分钟,止血后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胃镜下钛夹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灶直接钳夹止血,止血准确、快速,效果好,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法。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出血止血胃镜钛夹
  消化性溃疡出血是常见的临床症状,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进一步成熟,目前止血方法有:包括内镜直视下进行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或硬化剂、局部喷洒止血药物、微波烧灼、止血夹止血、高频电凝止血和高频氩气止血等,故内镜止血已越来越成为首选的止血方法之一,尤其使用钛夹在内镜下止血已被广泛采用,并且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就对56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在胃镜下采用钛夹钳夹止血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6月对56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行胃镜下钛夹钳夹止血治疗,其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24~65岁;十二指肠溃疡32例,胃溃疡16例,复合型溃疡8例,予抑酸剂、止血药物常规治疗并及时输血纠正贫血后,仍不能有效止血,故行胃镜下钛夹钳夹溃疡出血灶止血。
  仪器和设备:高清胃镜和钛夹持夹器及钛夹,高压冲水器。
  手术方法:术前准备同胃镜检查,术中行心电监测及输液。进镜后首先寻找出血部位,如果胃内存血较多,采用高压冲水即可观察到出血部位;张开钛夹,对准病灶钳夹,钳夹时一定要连同病灶两侧的正常组织进行钳夹,确定止血夹已夹牢病灶及完全止血后退镜结束治疗,胃镜下操作时间平均每例20~30分钟,所有病例术后常规给予抑酸、保护胃黏膜等药物治疗,随着溃疡出血灶的愈合,钛夹自行脱落排出。经验是:最好把整个溃疡面均钳夹住,钛夹使用的数量要根据病灶的大小决定。在夹闭所有出血灶后,再次高压冲水观察病灶,如无出血,即可退镜。
  结果
  56例患者用钛夹162枚,平均2.8枚,平均每例操作时间20~30分钟,及时止血率96.4%(54/56),止血未成功2例分别为(直径>3mm的动脉出血及胃小弯病变出血各1例),止血成功者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回复良好,术后3~4周复查胃镜,钛夹均已脱落,病灶愈合。
  讨论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手段较以前更为多样化、简单化、有效化,目前,经内镜金属夹钳夹术已成为公认的消化道急性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1]。经内镜金属夹止血主要应用在血管直径<3mm的病灶出血的治疗上,尤其适用于消化性溃疡畸形动脉性出血,肿瘤出血、消化道息肉内镜切除后的出血治疗或预防出血的治疗,目前多主张传统的保守治疗无效后行钛夹钳夹止血,金属钛夹止血的机制与外科血管缝扎相同,是一种物理性机械方法,其止血作用相当于外科血管钳,可准确地、机械地钳夹出血灶,截断血流,封闭创口,達到马上和永久止血的目的,局部经炎性过程形成肉芽组织,有利于创口的愈合。熟练的医师能够很快在镜下发现溃疡出血灶,调整好镜头的角度,在助手的配合下使用钛夹钳夹出血灶,操作和配合熟练后,对小的出血灶可以1次钳夹止血成功,本组平均操作止血时间20~30分钟,患者能够耐受操作,操作结束后也无明显不适,近年大量研究表明止血夹治疗消化道出血疗效可靠,国内文献等[2]报道其止血率多为>90%,并且不引起黏膜变性,不影响溃疡的修复和愈合。术后3~4周,内镜复查见溃疡面愈合良好。应用金属夹治疗前首先要确定适应证。有学者根据经验认为,恶性溃疡出血周边组织质硬或质脆、弥漫性黏膜出血、直径>3mm的动脉出血,均不适合于金属夹止血;胃小弯病变出血者由于操作角度受限,钳夹牢固性差,也不适用于金属夹治疗;对于溃疡底部血管性出血,虽然血管性出血已停止,但是若实施夹闭,引发再出血的风险会增大[3]。但是随着钛夹型号的不断丰富,在临床上发现,部分>3mm的血管性出血也能通过选择适当的钛夹以及多钛夹连续钳夹达到止血的目的,对胃小弯及溃疡底部出血,随着术者操作的熟练程度增加,风险也相应地减小。治疗时视野要清晰,充分暴露出血灶,术者要技术熟练。金属夹张开要充分,角度尽量与病灶成直角[4],钳夹迅速,力度适中,以免损坏金属夹持放器装置。金属夹治疗后应用生理盐水反复喷洒,以确认是否完全止血。必要时可在病灶周围喷洒去甲肾上腺素。内镜治疗后。继续抑酸治疗,可加强治疗效果和减少再出血的危险性,特别是溃疡性出血。用内镜金属止血夹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活动性出血安全可靠,止血迅速。
  总之,随着内镜技术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内镜止血已成为目前消化道出血止血的首选方法。其他内镜下治疗如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注射止血机制通常认为是由于注射后黏膜下血管收缩、局部压迫及血小板聚集所致,虽然极少引起组织损伤,但是作用时间短,再出血率高;鱼肝油酸钠等硬化剂可使血管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瘢痕化及血栓机化,但有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使溃疡面扩大,甚至有穿孔的危险;微波、电凝、激光、热探头等治疗均是利用热能及热效应,使组织蛋白凝固而止血,对组织损伤大,甚至可引起消化道大出血。本文显示金属钛夹止血成功率96.4%,与文献报道的成功率相近,并无明显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究大鼠Walker—256移植瘤中Cyclin E的表达水平同荷瘤大鼠接受化疗治疗后生存率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Walker—256移植瘤模型,利用随机表按照安全随机法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阿霉素组、紫杉醇组、丝裂霉素组。分别以生理盐水、阿霉素组、紫杉醇组、丝裂霉素予以治疗。绘制各组大鼠的生存曲线、并检测各组大鼠移植瘤内Cyclin E的表达水平。以方差分析统计各组之间Cyclin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脑血管意外偏瘫侧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人工髋关节治疗脑血管意外偏瘫侧股骨颈骨折患者28例。23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5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结果:按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22例(78.6%),良5例(17.9%),差1例(3.5%)。结论:对脑血管意外偏瘫侧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可早期下床活动,避免骨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避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reteplase,r—PA)与尿激酶(urokinase,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观察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阿替普酶治疗组和尿激酶治疗组两组各30例,觀察溶栓再通时间、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病死率等。结果:与尿激酶组比较,阿替普酶3小时、6小时的血管溶栓再通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及峰值时间比较,差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术后发生再狭窄的相关因素以及相关对策。方法:选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577例,对其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其性别、年龄、既往史和个人史。根据其是否有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以及再发心绞痛而分别分为两组,使其同一因素的两组有可比性。比较不同因素两组各自发生再狭窄的几率。结果:有急性心梗、糖尿病和再发心绞痛患者发生再狭窄的几率分别为12.88%、17.58%和12.05%,明显高于无急性心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胃复安联合安定多次注射预防化疗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15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进行72次化疗疗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7次,化疗前30分给予格拉斯琼、胃复安、安定;试验组35次,在对照组基础上,从化疗开始后,每间隔8小时给安定10mg静脉注射、胃复安10mg肌肉注射,至化疗结束。结果试验组有效率85.7%,完全控制率34.3%;对照组有效率57.1%,完全控制率8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吸入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噻托溴铵组、茶碱缓释片组。噻托溴铵组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18μg,1日/次,茶碱缓释片组口服茶碱缓释片,0.1/次,早晚各1次。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12周的临床症状评分、动脉血氧分压(PaO2)、6分钟步行距离(6MWD)以及肺功能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噻托溴铵组在临床症状评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分散片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22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對症治疗和舒利迭,治疗组给予口服阿奇霉素联合舒利迭,两组均以4周1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及肺功能均有显著改善(P0.05)。  治疗方法:两组均进行抗炎、解痉、平喘、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舒利迭(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剂TM 50/250μg)每次1吸,2次/
期刊
摘要 目的:提高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对16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均酚卞明口服2周后行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1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重大手术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00±20分钟,平均出血量100±30ml;瘤体平均直径3.2cm(1.5~6.2cm)。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嗜铬细胞瘤。平均随访2年,除5例血压仍高外,其余患者高血压及代谢紊乱症状消失。结论: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嗜铬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吸引装置(VSD)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收治11例有皮肤、软组织感染、缺损及部分足趾坏疽的糖尿病足患者,采用抗感染、降血糖及局部有效清创及截趾后,采用VSD治疗,待局部控制感染,肉芽覆盖创面后,行创面直接缝合、二期游离植皮或皮瓣修复创面。结果:11例患者,2例创面直接缝合,5例一期植皮全部成活覆盖创面,3例局部皮瓣转移修复,1例因创面太大行交腿皮瓣修复治疗。结论:持续负
期刊
摘要 目的:比较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及门冬胰岛素(MDI)与胰岛素泵(CSII)两种强化治疗方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6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A、B两组,A组31例,B组34例。A组早或晚定时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3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B组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泵入胰岛素基础输注量(门冬胰岛素)、3餐前泵入餐前大剂量。比较治疗后两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