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能听到吗?
你问为什么要记下这些?
是啊,为什么呢?好像并不是为补偿少年时被中止的发明幻想。还是和电影有关吧。多半是奢望——在有生之年赶上另一个新时代(之前是数码摄像机的出现):从演员到场景,都由电脑虚拟设计而成,凭一人足以完成一部电影。
你先看这里:
从音乐、绘画、舞蹈、雕塑、建筑、戏剧、文学到电影,之后是全感。全感是……
抱歉,错了。应该是这儿:
若干年后,你进入全感舱(全息交互感应舱)……不,实际上你只能待在其中,根本无法离开它而活下去。外面是环境极端化的某星球,或是原始资源早被消耗一空的地球。
交互感应装置可以把你的虚拟化身与你的行动、意识同步起来,它会代表你出现在一个公开的虚拟世界中。同时,你将通过它得到无异于真实的全部感官反馈。
你可以品尝地球时代的各种佳肴,味觉与嗅觉的体验完整无缺。只是吞咽进去的,是健康系统根据你的状态调制而成的营养素。它们可能不再来自于植物或动物。
你也可以參观画廊,并在进入前选择是否会遇到他人。在那里,一幅古典绘画引起你的关注。情感及思绪的变化信息传向周围。一些有着相似感受的人会因此加入到知觉共鸣圈内,这让精神体验变得更为强烈。
是啊,艺术终于实现了无阻碍地传播!没有地缘、没有商业、没有政治。
只要人们愿意,大可依此设想下去。还可对那时异化的生存方式、对身体及伦理道德的蜕变表达不屑或非议。
不排除一种可能,到那时,婚姻、家庭、族群乃至国家都成了历史概念。人类的数量变得稀少,为私利而起的冲突也在减少。人们适应了用富有精神性的活动来改善彼此的关系,并普遍认同一种独自且保持距离的生活方式。
对,我们确实不必太过担忧或寄望于人类未来的命运。从过去望见未来,不妨想想坐马车的人。若提前置身于飞越云层、穿梭海底的机器中,该有怎样的诧异呢?
在未来,有一项活动也许会占据许多人一天中的多数时光,暂且叫全感吧。它的起源正是在今天仍处于污名化中的电子游戏。
还是先让我再解释下全感舱吧。
想象一下,你悬浮在透明云体的包围之中,也就是置身于无数双向信息触发点所构成的场内。
这个念头最早来自二十年前的西藏。还记得吗,当初我是怎样机缘巧合地当上了录音师。新奇感还没消失,就被高原特有的风声搞得近乎崩溃。上午静如真空,下午却像掉进混凝土搅拌车的大滚筒。我不停寻找避风处,一个草垛、一道沟坎,甚至撑起衣襟做挡风墙。然而收效甚微,无休止的风声几乎毁掉了所有声源。
在拍摄现场,我知道导演一定是在不停祈祷——出现吧,出现吧!而我在一旁求告的是——停下吧,停一下!
我开始设想一种能消除风声的拾音器,像手电光那样投射到声源处。而声源就相当于震源。你可以把声波想象成浮在空中的无数细小晶体吗?只要把它们变化的数量和布局,复制了再做还原,就能得到完美的原声了。当然,用什么做载体、如何绕过路上的障碍、以及怎样分拣所需信息……不得而知。
全感舱就是类似的拾取、还原装置。不但处理声音,还有全部的感官信息,甚至是意识。
现在,我们可以假想进入全感的情形了。
首先选择脚本,写实的、历史的、魔幻的……
你可以作为关键人物,参与并左右重大事件的走向。也可以做闲云野鹤,看天看地,看人看事。
你可以体会生老病死过程中的所有,但不会有真的伤害发生。
你可以让时间暂停,以便下次回归时接续上。也可以遵从让人类永远臣服的时间性,再次踏入之前的场景,见证物是人非。
你可以扮演任何现成的角色,或者走一条独有的路。
那么,谁来规定对白?谁来引导你的命运,并让你的遭遇变化多端呢?
全感应当有编剧或导演。但,需要为每位参与者分别配上作者吗?人脑能应对即时演变的事态的繁杂性吗?参与者能像职业演员那样维护剧情的连续及完整吗?
有一阵,深入到细节的遐想让我感到了无解,再加上无法预知科技的支持,只好将问题抛回给那些未来人。
说起来,这不过是两年前的事。
最近,一些消息让已被淡忘的“未来”重新被拉近到眼前——VR出现、AI完胜所有人类棋手。以及,AI开始深度自我学习,科学家们在尝试用意识控制物体……
对我来说,值得关注的是:全感的设计与此时的艺术创作还有多少联系?艺术的目的似乎也将被改变。
更该关注的则是参与者,那些原本出现在传统艺术活动中的被动的接受者。
电影作为艺术如今已无人质疑,尽管在文学强大的哺育下仍谈不上完全独立。人们体会、谈论电影时更倾向于借助固有的文学方式。唯有少数创作者才意识到,电影的成年期已至。
多数人对电影脱离文学而独自生长的渴望无动于衷。这就意味着,我们还需要付出更多的等待与努力,直到人们转变观念。让他们从被动的观看,转为主动参与。让他们将自己的生命经验和情感记忆,积极地加入进电影的释放过程。
电影创作者需要做的是,营造另一种特殊的时间场。弱化作者的诉求,放弃文学化的线性情节与有限主题。电影应抵达一种无法由语言来转述或重铸的境地。成为一段有别于聆听与阅读的,仿若清醒梦境的时光。
这会是新的、等待探索的秘境吗?也许是早已有人走过的路,只是被茂密的植物遮住了。无论怎样,有一个目标要坚定不移地追求下去。就是,让电影成为电影。
与此同时,在几乎无法察觉的地方,游戏被推举为继电影之后的第九艺术。大概除了游戏从业者,很少有人会正视和认同这一点。遥想当年,电影被发明不久后的境遇,也大抵如此吧。
还记得你曾引述过某位预言家的话吗: “0和1是魔鬼的咒符,它将以此毁灭世界。”好像是2000年前后,整个作家的世界都在为该不该用电脑替换掉纸笔而沸沸扬扬。
低俗放纵,沉迷颓废,逃避现实,精神鸦片……这都是与游戏有所关联的词汇,看起来仿佛那个魔咒还在加剧。
而在我看来,试图唤醒并拯救那些游戏者,与让制作者放弃逐利都是近乎无用的努力。相似的情形一定也在其他时代同样存在着。关心人类精神建设,肯舍弃名利的创作者,从来也不多见。
值得欣慰的是,仍有青年在源源不断地加入进来。他们不忌制作品质的粗陋,一心追求着艺术与自由的表达。巧合的是,他们也称自己为“独立作者”。他们……
你在听吗?
喂,你还在吗?
喂,喂!
我的网断了吗?
……
能听到吗?
你问为什么要记下这些?
是啊,为什么呢?好像并不是为补偿少年时被中止的发明幻想。还是和电影有关吧。多半是奢望——在有生之年赶上另一个新时代(之前是数码摄像机的出现):从演员到场景,都由电脑虚拟设计而成,凭一人足以完成一部电影。
你先看这里:
从音乐、绘画、舞蹈、雕塑、建筑、戏剧、文学到电影,之后是全感。全感是……
抱歉,错了。应该是这儿:
若干年后,你进入全感舱(全息交互感应舱)……不,实际上你只能待在其中,根本无法离开它而活下去。外面是环境极端化的某星球,或是原始资源早被消耗一空的地球。
交互感应装置可以把你的虚拟化身与你的行动、意识同步起来,它会代表你出现在一个公开的虚拟世界中。同时,你将通过它得到无异于真实的全部感官反馈。
你可以品尝地球时代的各种佳肴,味觉与嗅觉的体验完整无缺。只是吞咽进去的,是健康系统根据你的状态调制而成的营养素。它们可能不再来自于植物或动物。
你也可以參观画廊,并在进入前选择是否会遇到他人。在那里,一幅古典绘画引起你的关注。情感及思绪的变化信息传向周围。一些有着相似感受的人会因此加入到知觉共鸣圈内,这让精神体验变得更为强烈。
是啊,艺术终于实现了无阻碍地传播!没有地缘、没有商业、没有政治。
只要人们愿意,大可依此设想下去。还可对那时异化的生存方式、对身体及伦理道德的蜕变表达不屑或非议。
不排除一种可能,到那时,婚姻、家庭、族群乃至国家都成了历史概念。人类的数量变得稀少,为私利而起的冲突也在减少。人们适应了用富有精神性的活动来改善彼此的关系,并普遍认同一种独自且保持距离的生活方式。
对,我们确实不必太过担忧或寄望于人类未来的命运。从过去望见未来,不妨想想坐马车的人。若提前置身于飞越云层、穿梭海底的机器中,该有怎样的诧异呢?
在未来,有一项活动也许会占据许多人一天中的多数时光,暂且叫全感吧。它的起源正是在今天仍处于污名化中的电子游戏。
还是先让我再解释下全感舱吧。
想象一下,你悬浮在透明云体的包围之中,也就是置身于无数双向信息触发点所构成的场内。
这个念头最早来自二十年前的西藏。还记得吗,当初我是怎样机缘巧合地当上了录音师。新奇感还没消失,就被高原特有的风声搞得近乎崩溃。上午静如真空,下午却像掉进混凝土搅拌车的大滚筒。我不停寻找避风处,一个草垛、一道沟坎,甚至撑起衣襟做挡风墙。然而收效甚微,无休止的风声几乎毁掉了所有声源。
在拍摄现场,我知道导演一定是在不停祈祷——出现吧,出现吧!而我在一旁求告的是——停下吧,停一下!
我开始设想一种能消除风声的拾音器,像手电光那样投射到声源处。而声源就相当于震源。你可以把声波想象成浮在空中的无数细小晶体吗?只要把它们变化的数量和布局,复制了再做还原,就能得到完美的原声了。当然,用什么做载体、如何绕过路上的障碍、以及怎样分拣所需信息……不得而知。
全感舱就是类似的拾取、还原装置。不但处理声音,还有全部的感官信息,甚至是意识。
现在,我们可以假想进入全感的情形了。
首先选择脚本,写实的、历史的、魔幻的……
你可以作为关键人物,参与并左右重大事件的走向。也可以做闲云野鹤,看天看地,看人看事。
你可以体会生老病死过程中的所有,但不会有真的伤害发生。
你可以让时间暂停,以便下次回归时接续上。也可以遵从让人类永远臣服的时间性,再次踏入之前的场景,见证物是人非。
你可以扮演任何现成的角色,或者走一条独有的路。
那么,谁来规定对白?谁来引导你的命运,并让你的遭遇变化多端呢?
全感应当有编剧或导演。但,需要为每位参与者分别配上作者吗?人脑能应对即时演变的事态的繁杂性吗?参与者能像职业演员那样维护剧情的连续及完整吗?
有一阵,深入到细节的遐想让我感到了无解,再加上无法预知科技的支持,只好将问题抛回给那些未来人。
说起来,这不过是两年前的事。
最近,一些消息让已被淡忘的“未来”重新被拉近到眼前——VR出现、AI完胜所有人类棋手。以及,AI开始深度自我学习,科学家们在尝试用意识控制物体……
对我来说,值得关注的是:全感的设计与此时的艺术创作还有多少联系?艺术的目的似乎也将被改变。
更该关注的则是参与者,那些原本出现在传统艺术活动中的被动的接受者。
电影作为艺术如今已无人质疑,尽管在文学强大的哺育下仍谈不上完全独立。人们体会、谈论电影时更倾向于借助固有的文学方式。唯有少数创作者才意识到,电影的成年期已至。
多数人对电影脱离文学而独自生长的渴望无动于衷。这就意味着,我们还需要付出更多的等待与努力,直到人们转变观念。让他们从被动的观看,转为主动参与。让他们将自己的生命经验和情感记忆,积极地加入进电影的释放过程。
电影创作者需要做的是,营造另一种特殊的时间场。弱化作者的诉求,放弃文学化的线性情节与有限主题。电影应抵达一种无法由语言来转述或重铸的境地。成为一段有别于聆听与阅读的,仿若清醒梦境的时光。
这会是新的、等待探索的秘境吗?也许是早已有人走过的路,只是被茂密的植物遮住了。无论怎样,有一个目标要坚定不移地追求下去。就是,让电影成为电影。
与此同时,在几乎无法察觉的地方,游戏被推举为继电影之后的第九艺术。大概除了游戏从业者,很少有人会正视和认同这一点。遥想当年,电影被发明不久后的境遇,也大抵如此吧。
还记得你曾引述过某位预言家的话吗: “0和1是魔鬼的咒符,它将以此毁灭世界。”好像是2000年前后,整个作家的世界都在为该不该用电脑替换掉纸笔而沸沸扬扬。
低俗放纵,沉迷颓废,逃避现实,精神鸦片……这都是与游戏有所关联的词汇,看起来仿佛那个魔咒还在加剧。
而在我看来,试图唤醒并拯救那些游戏者,与让制作者放弃逐利都是近乎无用的努力。相似的情形一定也在其他时代同样存在着。关心人类精神建设,肯舍弃名利的创作者,从来也不多见。
值得欣慰的是,仍有青年在源源不断地加入进来。他们不忌制作品质的粗陋,一心追求着艺术与自由的表达。巧合的是,他们也称自己为“独立作者”。他们……
你在听吗?
喂,你还在吗?
喂,喂!
我的网断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