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比较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501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教学的比较法是指在历史教学中,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不同维度的比较,找出它们的联系和区别,从共性中总结出规律,从不同点中寻找特殊性的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比较法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高中历史; 比较法教学 ;方式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比较法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方法。从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来看,仅仅满足于要求学生记住某一历史事件的背景经过结果意义等是不够的。应该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中,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并从一系列历史概念中,寻找出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另外,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设计了大量比较类的思考题或练习题,在高考命题中,比较类也体现在各种题型中。所有这些都要求历史教学应重视比较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比较法,教会学生怎样进行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就成为了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所谓历史教学的比较法是指在历史教学中,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不同维度的比较,找出它们的联系和区别,从共性中总结出规律,从不同点中寻找特殊性,避免混淆,达到准确记忆的目的。科学地运用比较法进行历史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的发展,全面地认识、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1 比较教学四步骤
  运用比较法进行历史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具体说来,它包括四个步骤。
  1.1 确定命题。比较首先要有命题、有中心。确定命题应以命题在实现教学目标中的价值为标准,看命题是否具有可比性。本例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运动有联系,可以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提高能力。
  1.2 个案分析。比较的基础应该是分析。个案分析是对单个历史现象的分析,即对被比较的两个或多个历史现象分别进行分析,尽可能理清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
  1.3 综合比较。综合比较是比较法中最具实质性的一步。这个步骤要求能从彼此相异的比较对象中找出相同点,从彼此相似的比较对象中找出不同点。其思维过程大致是:明确比较对象;确定比较项;寻找异同点。在比较命题中,比较对象都是已知的,按题意比较即可;而在遇到特殊比较命题,也就是只有一个比较对象的命题时,要先明确另外的比较对象。同理,比较项已知的按题意比较,未知的则要按历史现象的前因后果来确定。历史现象发生前的比较项主要有历史条件、原因、背景、导火线等;历史现象本身的比较项主要有人物、内容、经过、方式等;历史现象发生后的比较项主要有结果、性质、意义、作用、局限性、影响、危害等。当然,在作比较的时候没有必要比较所有的比较项,根据题意的需要确定几项即可。
  1.4 揭示规律。比较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异同点的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罗列异同点的水平上。在历史比较教学中常见的比较命题有“谈谈你的认识”、比较“说明了什么”等。这种“下结论”、“谈认识”、“作说明”都要求论从史出,并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揭示了一定的历史发展规律。
  2 比较教学的方式
  在历史教学中,比较法的具体方式很多。历史教师应熟悉、掌握各种各样的方式,并能根据教学的需要,或单独或综合地使用这些比较法。
  2.1 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是最常用的两种比较方式。
  纵向比较是从时间的角度出发,对同一民族、同一区域、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发展层次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如把美国的独立战争和南北内战作比较。从性质上看两者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但各自的表现形式、斗争对象、影响却又不尽相同。这两者的比较着重于使学生理清它们有哪些联系和区别,深刻地理解历史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还有中国近代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的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等,都是纵向比较。
  横向比较是从空间角度,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历史现象进行的比较。如在“亚洲觉醒”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亚洲觉醒'中印度为什么会以'非暴力不合作'的形式出现?”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得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印度特殊的宗教信仰氛围,甘地本人的特殊经历等等。通过这样的比较,帮助学生了解了这一时期亚洲民族民主革命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从而加深了对各国革命性质、特点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2.2 宏观比较和微观比较。这是从比较对象所包含的内容角度来划分的。
  宏观比较是对不同历史现象进行贯通或者高度概括性的比较,其目的是获得对历史系统的规律性的认识。如,中西方封建制度的比较,中国旧民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等,都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整体把握历史现象的宏观比较。
  微观比较则是对各种特殊的历史现象或局部的、个体的历史问题进行的具体比较。对历史现象的经济、政治、思想各个不同侧面的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观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比较都属于微观比较。如希特勒和拿破仑的比较,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比较等就属于这一类比较。
  2.3 事实比较和反事实比较。这是从比较对象的历史真实性角度来分类的。
  事实比较是对已经发生的真实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通常情况下,历史比较都属于事实比较。
  而反事实比较是在比较命题中假设一部分与史实不符的因素,然后进行比较。通常是增加或减少某些因素。如:“如果西方大国有力地制止了法西斯国家局部扩张,就有可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事实上,西方大国并没有制止。增加这一前提是为了分析其作用,通过反事实比较,认识西方大国绥靖政策的危害。又如:“如果没有天京变乱,太平天国本可以成功”;“如果不存在黑人奴隶制,就不会发生美国内战”等命题人为地取消了历史上实际作用的因素,目的是为了证实和衡量该因素的作用,通过反事实比较,深化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认识。
  除了以上介绍的方式,历史比较教学所采用的方式还有很多,教师应该从教学过程中总结和探索更多方式方法,并将其合理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去。
  在历史教学中合理运用比较法教学,不仅可以把枯燥乏味的历史教材变得丰富有趣,还能使教师在教学中有较大的回旋余地,更好地驾驭教材,引导学生,从而取得事半功倍教学效果的效果;同时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并提高他们多方面的能力,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的最根本体现,也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般认为,阅读能力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想象力、鉴赏力、记忆力和阅读速度等。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在思想上对阅读教学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自读与教读相结合,
期刊
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地学。课本让学生看,概念让学生抽,思路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得,错误让学生纠。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敢于提出置疑,实实在在地还学生的主体地位。  1. “活”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要想提高积极性,使学生情感活跃起来,教学的引入就要
期刊
学生开始学习化学的年龄是十五、六岁,这个时期学生在生理、心理上逐渐向成人靠近,智力接近成熟,开始了辨证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同时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敏感的自尊心、薄弱的自控力和善变的可塑性。他们敢说敢干、追求独立和自主,希望自己的个性能得到大家的承认。但是,情绪极易波动,当取得一些成绩时,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受点挫折就悲观失望,极端痛苦。这些现象对C、D级学生来说由为明显。因此,教师就尽量
期刊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采用愉悦、有趣的教学形式,会使学生学得快,掌握得好,能够对信息技术课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更强烈的求知欲,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勇于探索,大胆想象,敢于创新,最大程度上挖掘他们的潜力。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 激情引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激情,是寻求新知最重要
期刊
重要的、难懂的概念、规律,一直是部分学生学习的严重障碍,影响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进取精神,如何消除这种障碍呢?我认为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四方面抓起。  1 讲究方法,注重实用良好的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老师讲课要注重方法的实用性,使学生尽快有效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如:类比法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可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难懂的概念、规律和方法。不少学生对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常常理解不正
期刊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古诗文阅读评价中要求: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显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在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那么如何让学生记诵、积累、品味这些宝贵的优秀文化遗产,在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扬的名篇佳作中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情的熏陶呢?笔者在古诗文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几点古诗文诵读的教学方法。  1. 整体感受,读准文句 朱熹说:读书“须要读得字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已经十年了 ,十年的成长经历,有苦有甜,有欢乐有悲伤,有彷徨也有思考。经历了成长的痛苦转变,在新课程的引领下逐步感悟到教育事业的真谛。我相信新课改的未来一定是光明的、温暖的、我们的梦寐以求的阳光普照开满鲜花的未来。我愿在新课改的路上带着梦想与学生一起成长。  【关键词】新课程;引领;成长  Take me to grow the new curriculum  Qi Hui  【
期刊
【摘要】由于高中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存在着客观的差异,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就存在着客观的差异。因此,在整个高中数学教学中继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而“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标;分层次教学  “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
期刊
课程综合化已成为当今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高中历史教学应融入地理课知识,以历史地图为切入点,讲授新课时采用科际联系,总复习时适时设计综合课题,探索出史地学科综合的模式。  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殊语言,也是地理学科的重要标志性语言。阅图、识图、解图能力是学习地理的重要能力,是地理教学中被首要培养的能力。  历史地图是用地图语言表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空间状态的特殊形式。反映了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特定地理环境中
期刊
【摘要】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使用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使乐学落到实处。  【关键词】初中数学 ; 多媒体教学 ; 学习兴趣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的工具学科,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