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心理疾病叙事是鲁迅小说中的重要主题,心理疾病在鲁迅小说中以各种不同形式存在。鲁迅站在历史的高度,通过心理疾患形象,意在揭出痼疾,给黑暗的社会奋力一击,同时唤起民众对自身命运和民族精神状态的关注。
关键词:鲁迅小说;心理疾病叙事;体现;意义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课题《中国现代文学心理疾病叙事研究》(编号:16C0191)。]
文人通医、医人通文是文学史上一种特殊的现象,文学与医学历来就有联系,因为他们的直接对象都是人,文学医治人的灵魂,医学救治人的肉体,文学和医学永远是一个相互交叉的命题。因此,以疾病为表现的内容广泛地存在于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如契诃夫的《第六病室》、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加缪的《鼠疫》、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狂人日记》、巴金的《第四病室》、曹禺的《雷雨》等。其中,经典病态文学形象有茶花女、林黛玉、哈姆雷特、狂人等人。
疾病叙事是文学永远绕不开的话题,与现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大家几乎都是疾病叙事的高手,如鲁迅、萧红、郁达夫、巴金、路翎、余华等。其中有的作家跟醫学还有更密切的关系,如鲁迅、郭沫若弃医从文,余华曾经是牙医,毕淑敏同时兼有作家和医生的身份,等等。中国现当文学作品中涉及到的疾病几乎无所不包,从肺结核到癌症,从艾滋病到毒品,从流行病到心理疾病,疾病叙事充满了中国现当代文学。而其中,以心理疾病为表现内容的作品成为一个重要的闪光点,从曹禺的《雷雨》到张洁的《无字》,阁楼上的疯女人形象形成了一条脉络清晰的线索;从鲁迅的《狂人日记》到余华的《一九八六年》,阁楼上的疯男人形象也在现代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繁衍不息。鲁迅小说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
一、鲁迅小说中心理疾病叙事的体现
心理疾病在鲁迅小说中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迫害妄想症、抑郁症、心理变态等,以《狂人日记》中的狂人、《长明灯》中的疯子、《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头发的故事》中的N 先生、《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和《白光》中的陈士成等为代表。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在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弃医从文的主要原因是鲁迅觉得医术只能拯救人的身体,文学可以医治人的思想。在《〈呐喊〉自序》中,鲁迅指出:“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思想,鲁迅竭力希望用文学力量拯救国人的灵魂。因此,在鲁迅的作品中,无可避免地侧重于对于文学形象精神特征的分析,尤其是心理疾病剖析。同时,两年的医学学习不仅让鲁迅养成了严谨求实、观察入微、深入骨髓地在文学中描摹人物的习惯,也使得他侧重表现人物内心的疾苦,内心的疾苦积聚到一定程度,即是心理疾病的表现。
鲁迅从人学的角度,通过狂人、阿 Q、祥林嫂、孔乙己……这些患有心理疾病的艺术形象,对人性的本质不断进行深刻地观照和反思。
如鲁迅的第一部小说《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开山之作,“从表到里,无不带有明显的精神分析特征”,“甚至经得起精神病理学者的检查”。
“某君昆仲……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迁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姑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帷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
狂人是一位典型的被害妄想症患者。他的日记通篇“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作品中反复陈述着他的疑虑与恐惧,整夜失眠,敏感多疑,感知错乱,惶惶不可终日,一切对于狂人显然是确凿无疑的“吃人”征兆,这是典型的被害幻想症患者的体现。
《长明灯》则讲述了一个偏执型疯子的故事。疯子执意要吹熄城隍庙里据说是从梁武帝时就燃起的一直未熄灭过的“长明灯”,且定要亲自为之——“就因为那一盏灯必须吹熄。你看,三头六臂的蓝脸,三只眼睛,长帽,半个的头,牛头和猪牙齿,都应该吹熄……吹熄。吹熄,我们就不会有蝗虫,不会有猪嘴瘟……”疯子的偏执激起了全族人的阻挠和对抗,从而形成了两派偏执阵营,一方执意灭灯,一方执意护灯。
《白光》中描写了妄想作用下的幻听症状的精神病形象,年过半百的陈士成是一位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旧知识分子,十六次考试全部名落孙山,却屡败屡战,最后一次的落第使他的感知产生了错乱,“如一柄白团扇”的白光最终指引着陈士成葬身于城外的万流湖。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和封建文化教育的牺牲品,他深受封建思想的精神荼毒变得麻木、自卑和病态,“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孔乙己最终在肉体的毒打和心灵的虐杀中孤独地死去。
《祝福》里的祥林嫂则是一位饱受不幸生活事件打击和摧残的抑郁症患者。被迫改嫁、再度丧夫、痛失爱子、害怕死后被分成两半……祥林嫂的一生被亲人死亡的阴影所笼罩。“我真傻,真的”……只字不差的重复倾诉,回荡在鲁镇上空。五年的时间,“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祥林嫂呈现出无法克制的诉说和抑郁,一直深陷“下地狱”的恐惧中,直至她死在年三十人们的祝福声中灵魂才真正得以解脱。
二、鲁迅小说中心理疾病叙事的意义
鲁迅在入木三分地“再现”心理疾病的病症,运用疾病的隐喻功能和文学的象征意义,将所描绘的种种心理病态归因于抱残守缺的社会和民族的劣根性。而主要的表现就是通过描写众多身患疾病的小人物的悲哀,实现对几千年封建制度和伦理制度悖反的抨击,揭示了病态中国“根深蒂固的漫长而隐秘的封建伦理道德禁锢和20世纪初中国启蒙思想革命的悲剧性历史境遇”。正是在这样的书写下,《狂人日记》等文能够唤起读者的共鸣,产生巨大的影响。 小人物,最能反映社会的不公平和压迫,他们是受创伤最深的众数。其中的农民、知识青年和女性,是备受欺凌的代表。旧中国的农民固有的奴性思想使他们成为封建社会受压迫最严重的阶层,时刻忍受无尽的欺侮和剥削却不自知。在鲁迅的笔下,《阿Q正传》里阿Q等人的荒诞就是源于此。
接受了先进思想的知识青年,最清醒地感受到了中西文化的碰撞、古今文化的冲突,这些冲突和矛盾激烈地表现在知识分子身上,而他们本性的懦弱与妥协,使他们深刻感受到文化冲突的痛苦。如鲁迅的《在酒楼上》《孤独者》中的主人公,在向往自由和礼教的自我谴责的拉锯战中,内心的彷徨、无助,最终消磨掉残存的变革意志,挣裂了苦闷而又紧绷的神经。其他如狂人、陈士成、六顺这些疯狂的知识分子形象,象征了五四精神的狂猛力量,以及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带有浓重的五四启蒙色彩和绝望情绪。“对疾病或者是畸形病态身心的文学再现,大多表达出寻求社会病因和治疗方案的善良愿望”,鲁迅笔下的这些疯狂的知识分子形象,象征了五四精神的狂猛力量,以及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带有浓重的五四启蒙色彩和绝望情绪。
旧社会的女性,在男权社会的压制下,一生为礼教所束缚,承受着夫权、族权、男权、宗族势力的多重压迫,没有自由没有尊严,在突发的事件尤其是一系列不幸事件的冲击下,更容易呈现病态心理,《祝福》中祥林嫂就是典型代表。
而具有新思想的新时代女性子君(《伤逝》),大声地喊出了“我是我自己的,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可无奈过于浓黑的社会现实湮没了她的人生理想,最终落得被抛弃抑郁而死的下场。
鲁迅对这些小人物、底层人物的心理疾患的叙述,通过他们的矛盾癫狂的言语和惨烈的举止呈现出来的正是对国民心理状态和生存状态的展示。这些身患心理疾病的小人物身上裹挟着无可奈何的感伤,身上布满累累伤痕,具有忧郁气质,他们身上集中了灰暗的、阴惨的、悲苦的、沉痛的调子,一步一步地将人们引到悲观的境界里去,在悲哀之中深思。读者不由自主地会去思索捆绑在人物形象身上的精神枷锁是如何形成的。鲁迅借着这些心理疾病患者表达他揭露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罪恶的写作目的,并针对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和更漫长的历史文化进行批判。
《阿Q正传》明确指出,阿Q精神本身就是全民族共同的一种病态的精神状态,因此,对阿Q的治疗也就是整个民族的救治。其他的心理疾病患者也都有共同的特點,他们麻木不仁、奴性十足,让人觉得可怜又可恨。鲁迅为此愤恨不已,“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为病态的社会奔走呐喊,并进行不懈的探索和奋斗。通过塑造具有精神疾患的人物,不遗余力地揭出社会痼疾,给黑暗社会以奋力一击,心理疾病的隐喻功能正契合了鲁迅的启蒙意识。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鲁迅通过小说中的心理疾患形象艺术地强调对心理疾病的关怀和医疗干预,唤起民众对自身命运和民族精神状态的关注,是对彰显人本意识、弘扬自由平等精神的“立人”思想的重复也是超越,更是站在历史高度的忏悔与反思,这与我们当今世纪的人文关怀思想也是一致的。心理疾病叙事永远不会失去其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对心理疾病的关注将成为全人类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11.
[2]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5.
[3]鲁迅.狂人日记[A].鲁迅小说全集[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9.
[4]鲁迅.长明灯[A].鲁迅小说全集[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201.
[5]鲁迅.祝福[A].鲁迅小说全集[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150.
[6]宫爱玲.现代中国文学疾病叙事的诗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7]李永萍.神经衰弱与五四时期的小说创作[D].新疆大学,2011.
[8]丁琪.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疾病意象”探析[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05).
[9]姜彩燕.疾病的隐喻与中国现代文学[J].西北大学学报,2007,(04).
作者单位:
长沙医学院
关键词:鲁迅小说;心理疾病叙事;体现;意义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课题《中国现代文学心理疾病叙事研究》(编号:16C0191)。]
文人通医、医人通文是文学史上一种特殊的现象,文学与医学历来就有联系,因为他们的直接对象都是人,文学医治人的灵魂,医学救治人的肉体,文学和医学永远是一个相互交叉的命题。因此,以疾病为表现的内容广泛地存在于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如契诃夫的《第六病室》、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加缪的《鼠疫》、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狂人日记》、巴金的《第四病室》、曹禺的《雷雨》等。其中,经典病态文学形象有茶花女、林黛玉、哈姆雷特、狂人等人。
疾病叙事是文学永远绕不开的话题,与现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大家几乎都是疾病叙事的高手,如鲁迅、萧红、郁达夫、巴金、路翎、余华等。其中有的作家跟醫学还有更密切的关系,如鲁迅、郭沫若弃医从文,余华曾经是牙医,毕淑敏同时兼有作家和医生的身份,等等。中国现当文学作品中涉及到的疾病几乎无所不包,从肺结核到癌症,从艾滋病到毒品,从流行病到心理疾病,疾病叙事充满了中国现当代文学。而其中,以心理疾病为表现内容的作品成为一个重要的闪光点,从曹禺的《雷雨》到张洁的《无字》,阁楼上的疯女人形象形成了一条脉络清晰的线索;从鲁迅的《狂人日记》到余华的《一九八六年》,阁楼上的疯男人形象也在现代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繁衍不息。鲁迅小说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
一、鲁迅小说中心理疾病叙事的体现
心理疾病在鲁迅小说中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迫害妄想症、抑郁症、心理变态等,以《狂人日记》中的狂人、《长明灯》中的疯子、《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头发的故事》中的N 先生、《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和《白光》中的陈士成等为代表。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在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弃医从文的主要原因是鲁迅觉得医术只能拯救人的身体,文学可以医治人的思想。在《〈呐喊〉自序》中,鲁迅指出:“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思想,鲁迅竭力希望用文学力量拯救国人的灵魂。因此,在鲁迅的作品中,无可避免地侧重于对于文学形象精神特征的分析,尤其是心理疾病剖析。同时,两年的医学学习不仅让鲁迅养成了严谨求实、观察入微、深入骨髓地在文学中描摹人物的习惯,也使得他侧重表现人物内心的疾苦,内心的疾苦积聚到一定程度,即是心理疾病的表现。
鲁迅从人学的角度,通过狂人、阿 Q、祥林嫂、孔乙己……这些患有心理疾病的艺术形象,对人性的本质不断进行深刻地观照和反思。
如鲁迅的第一部小说《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开山之作,“从表到里,无不带有明显的精神分析特征”,“甚至经得起精神病理学者的检查”。
“某君昆仲……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迁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姑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帷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
狂人是一位典型的被害妄想症患者。他的日记通篇“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作品中反复陈述着他的疑虑与恐惧,整夜失眠,敏感多疑,感知错乱,惶惶不可终日,一切对于狂人显然是确凿无疑的“吃人”征兆,这是典型的被害幻想症患者的体现。
《长明灯》则讲述了一个偏执型疯子的故事。疯子执意要吹熄城隍庙里据说是从梁武帝时就燃起的一直未熄灭过的“长明灯”,且定要亲自为之——“就因为那一盏灯必须吹熄。你看,三头六臂的蓝脸,三只眼睛,长帽,半个的头,牛头和猪牙齿,都应该吹熄……吹熄。吹熄,我们就不会有蝗虫,不会有猪嘴瘟……”疯子的偏执激起了全族人的阻挠和对抗,从而形成了两派偏执阵营,一方执意灭灯,一方执意护灯。
《白光》中描写了妄想作用下的幻听症状的精神病形象,年过半百的陈士成是一位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旧知识分子,十六次考试全部名落孙山,却屡败屡战,最后一次的落第使他的感知产生了错乱,“如一柄白团扇”的白光最终指引着陈士成葬身于城外的万流湖。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和封建文化教育的牺牲品,他深受封建思想的精神荼毒变得麻木、自卑和病态,“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孔乙己最终在肉体的毒打和心灵的虐杀中孤独地死去。
《祝福》里的祥林嫂则是一位饱受不幸生活事件打击和摧残的抑郁症患者。被迫改嫁、再度丧夫、痛失爱子、害怕死后被分成两半……祥林嫂的一生被亲人死亡的阴影所笼罩。“我真傻,真的”……只字不差的重复倾诉,回荡在鲁镇上空。五年的时间,“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祥林嫂呈现出无法克制的诉说和抑郁,一直深陷“下地狱”的恐惧中,直至她死在年三十人们的祝福声中灵魂才真正得以解脱。
二、鲁迅小说中心理疾病叙事的意义
鲁迅在入木三分地“再现”心理疾病的病症,运用疾病的隐喻功能和文学的象征意义,将所描绘的种种心理病态归因于抱残守缺的社会和民族的劣根性。而主要的表现就是通过描写众多身患疾病的小人物的悲哀,实现对几千年封建制度和伦理制度悖反的抨击,揭示了病态中国“根深蒂固的漫长而隐秘的封建伦理道德禁锢和20世纪初中国启蒙思想革命的悲剧性历史境遇”。正是在这样的书写下,《狂人日记》等文能够唤起读者的共鸣,产生巨大的影响。 小人物,最能反映社会的不公平和压迫,他们是受创伤最深的众数。其中的农民、知识青年和女性,是备受欺凌的代表。旧中国的农民固有的奴性思想使他们成为封建社会受压迫最严重的阶层,时刻忍受无尽的欺侮和剥削却不自知。在鲁迅的笔下,《阿Q正传》里阿Q等人的荒诞就是源于此。
接受了先进思想的知识青年,最清醒地感受到了中西文化的碰撞、古今文化的冲突,这些冲突和矛盾激烈地表现在知识分子身上,而他们本性的懦弱与妥协,使他们深刻感受到文化冲突的痛苦。如鲁迅的《在酒楼上》《孤独者》中的主人公,在向往自由和礼教的自我谴责的拉锯战中,内心的彷徨、无助,最终消磨掉残存的变革意志,挣裂了苦闷而又紧绷的神经。其他如狂人、陈士成、六顺这些疯狂的知识分子形象,象征了五四精神的狂猛力量,以及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带有浓重的五四启蒙色彩和绝望情绪。“对疾病或者是畸形病态身心的文学再现,大多表达出寻求社会病因和治疗方案的善良愿望”,鲁迅笔下的这些疯狂的知识分子形象,象征了五四精神的狂猛力量,以及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带有浓重的五四启蒙色彩和绝望情绪。
旧社会的女性,在男权社会的压制下,一生为礼教所束缚,承受着夫权、族权、男权、宗族势力的多重压迫,没有自由没有尊严,在突发的事件尤其是一系列不幸事件的冲击下,更容易呈现病态心理,《祝福》中祥林嫂就是典型代表。
而具有新思想的新时代女性子君(《伤逝》),大声地喊出了“我是我自己的,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可无奈过于浓黑的社会现实湮没了她的人生理想,最终落得被抛弃抑郁而死的下场。
鲁迅对这些小人物、底层人物的心理疾患的叙述,通过他们的矛盾癫狂的言语和惨烈的举止呈现出来的正是对国民心理状态和生存状态的展示。这些身患心理疾病的小人物身上裹挟着无可奈何的感伤,身上布满累累伤痕,具有忧郁气质,他们身上集中了灰暗的、阴惨的、悲苦的、沉痛的调子,一步一步地将人们引到悲观的境界里去,在悲哀之中深思。读者不由自主地会去思索捆绑在人物形象身上的精神枷锁是如何形成的。鲁迅借着这些心理疾病患者表达他揭露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罪恶的写作目的,并针对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和更漫长的历史文化进行批判。
《阿Q正传》明确指出,阿Q精神本身就是全民族共同的一种病态的精神状态,因此,对阿Q的治疗也就是整个民族的救治。其他的心理疾病患者也都有共同的特點,他们麻木不仁、奴性十足,让人觉得可怜又可恨。鲁迅为此愤恨不已,“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为病态的社会奔走呐喊,并进行不懈的探索和奋斗。通过塑造具有精神疾患的人物,不遗余力地揭出社会痼疾,给黑暗社会以奋力一击,心理疾病的隐喻功能正契合了鲁迅的启蒙意识。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鲁迅通过小说中的心理疾患形象艺术地强调对心理疾病的关怀和医疗干预,唤起民众对自身命运和民族精神状态的关注,是对彰显人本意识、弘扬自由平等精神的“立人”思想的重复也是超越,更是站在历史高度的忏悔与反思,这与我们当今世纪的人文关怀思想也是一致的。心理疾病叙事永远不会失去其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对心理疾病的关注将成为全人类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11.
[2]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5.
[3]鲁迅.狂人日记[A].鲁迅小说全集[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9.
[4]鲁迅.长明灯[A].鲁迅小说全集[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201.
[5]鲁迅.祝福[A].鲁迅小说全集[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150.
[6]宫爱玲.现代中国文学疾病叙事的诗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7]李永萍.神经衰弱与五四时期的小说创作[D].新疆大学,2011.
[8]丁琪.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疾病意象”探析[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05).
[9]姜彩燕.疾病的隐喻与中国现代文学[J].西北大学学报,2007,(04).
作者单位:
长沙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