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华人眼科专家李培飞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uin6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外的山西籍华侨华人,如果就人数而言,的确不如南方沿海省份的多。山西的侨务工作,因此被称为“第三世界”也不为过。但山西籍的海外华侨华人从事科学技术的不少,在各自领域表现突出,则让世人刮目相看,再不敢以“第三世界”称之。例如,在微波波谱领域做出许多先驱性贡献的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任之恭,是山西省沁源县河西村人;被称为“试管婴儿之父”,多次获诺贝尔奖提名的美籍华人生殖生理学家张民觉,是岚县王狮乡艾蒿沟村人;从事医药研究50年终于发现治疗麻风病新药的美籍华人药理学家张耀德,是洪洞县龙马乡赵村人;足迹遍布四大洲设计多个大型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的美籍华人自动化专家侯桢生,是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崇宁堡人……
  本次要介绍的这位“海外晋人”科学技术专家,是专攻眼科的美籍华人李培飞,他是山西省万荣县光华乡北火上村人。



  李培飞原名李呈章,1926年出生于万泉县(今万荣县)光华乡北火上村。他出身的家庭不属“大户人家”或“官宦门第”,而是地地道道的靠种地为生的农户。但他就是特别勤奋,坚信知识能改变一切,要摆脱贫困也非有知识不可。一生务农的父母看到他特别喜欢读书,也就全力以赴给予支持。在他“闯”出来之后,邻里乡亲羡慕地说:“李家好风水,出了个大‘状元’!”但他的大哥李呈祥、二哥李呈明依然是“面向黄土背朝天”,在家乡务农一切如故。
  万荣县归运城市管辖,地质复杂,断层遍布。在新中国成立前,干旱、大风、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连绵不断。人畜饮水,靠的是下雨时积蓄下来的坡池水、窖井水。走出黄土地,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可能是最初给予李培飞学习动力的朴素思想。
  1943年,李培飞考入国立山西大学医学院,专攻“冷门”眼科,成绩优秀。1949年毕业,大陆解放前夕,被派往台湾大学医学院实习。而后赴美在阿拉巴马大学、哈佛医学院进一步深造,边研究边工作,于20世纪50年代获医学博士学位。
  李培飞在治疗青光眼方面有高深造诣。后长期就职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Albany)医学院眼科。曾先后发表论文50余篇。
  至于当时为何选择攻读眼科,人们没有机会听他自己的解释。也许他在读《孟子》时,看到孟子在《离娄章句上》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译为白话:“观察一个人,再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了”)深以为然。也许他被艺术大师达芬奇所说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感动。总之,他认识到保护眼睛、治疗眼疾对于人类至关重要。于是,他选择了“冷门”眼科,并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作为国际知名的眼科专家、外科医生,李培飞教授接待过亚洲和欧洲各国的大量病人,指导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同行。在他50年的职业生涯中,推动了医学激光技术走向前沿。他在奥尔巴尼医学院率先成立了青光眼服务和实验性眼显微外科学实验室。 他还供职于纽约州医疗委员会,担任纽约州首府区分会主席,中美医疗协会主席。
  1986年,他与志同道合人士共同创建了中美眼科学会(Chinese American Eye Society),并被推举为第一任学会主席。另外,他还是亚太眼科学院创始成员(1958年)和第一届青光眼激光手术国际研讨会的主席(1983年)。
  時刻牢记自己是华夏儿女、三晋之子的李培飞教授,对中国和山西怀有深厚感情,千方百计为祖国四化建设效力。中美建交后,他曾数次来华访问交流:第一次在1976年,第二次在1980年,第三次在1985年11月,到广州主持国际眼科会议。他曾以个人身份,向山西医疗界赠送手术器械及幻灯资料。山西医学院聘请李培飞博士为名誉教授,山西省眼科医院聘请他为眼科客座教授。奥尔巴尼(Albany)医学院与山西医学院(医科大学)的合作交流项目,一直由李培飞教授担任主持人。
  这里有必要提到与李培飞教授有关的两个学术团体:一个是华美协进社(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一个是中美眼科学会。
  华美协进社总部坐落在纽约曼哈顿市,系1926年由当时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著名教育学家约翰·杜威、孟禄和中国知名学者胡适、郭秉文等共同创建的,是非营利的民间文化机构。旨在通过各项教育与宣传活动,来介绍中国文化与文明,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它是中美关系发展的结晶,也是中美人民理解与友谊的象征。
  李培飞生前在美国踊跃参加华美协进社的交流活动,积极向中国提供科技信息、技术和资料。他为山西所做的一些好事,就是通过华美协进社这个平台得以实现的。
  中美眼科学会成立于1986年,是美国华侨华人中专攻眼科的人士所组成的学术社团,学会除了及时交流本行业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以外,尤为关注和推动中美眼科科学技术的的交流。其成员(眼科专家)虽然远在美国,却时时刻刻关注着中国眼科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多次资助年轻眼科医师到海外学习深造,为中国眼科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学会成立伊始,他就担任首任会长,注入很多心血积极参与策划及开展各项活动。在他去世以后,学会经常采用各种方式来纪念他。例如,2009年9月,北京大学眼科中心举行了中美眼科学会友谊学术专题报告会,邀请著名的神经眼科学专家Edward Wong教授,进行了为期一个星期的学术报告。主办方明确宣布:此次大会是为纪念著名美籍华人眼科专家李培飞教授而举行的。



  中美眼科学会还于1992年设立旨在推动中国眼科科研事业发展的最高奖项——“金钥匙奖”。奖励在中国眼科科学研究工作中有创造性的新发现、新理论,对眼科学的发展有重大意义研究成果的眼科工作者。该奖项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常委会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并在全国大会期间颁发,全国每年获此奖励的仅限一人。山东省眼科医院院长史伟云教授、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院长、厦门眼科中心眼科研究所所长黎晓新教授等,都是“金钥匙奖”获得者。无论是颁奖方还是获奖方,他们在隆重的颁奖仪式上,抚今追昔,都不会忘记一个人,即学会的首任会长李培飞教授。
  不久前,山西医科大第一医院院史办在《医院介绍·历史回眸》一文中,忆述1957年山大一院成立眼科的往事。当时眼科病房设在七病房,有病床45张。由范雪定担任眼科主任及医学院眼科教研组主任。而眼科设备只有一台裂隙灯和一些简单的手术器械,用于一般诊察方法。关键时刻对于山大一院创建眼科提供助力的,就是美籍山西老乡,他是范雪定教授山西大学的同学。1980年,李培飞教授来到一院进行学术交流,慷慨给山大一院赠送了一部关于青光眼的录像带(小电影)和一台用于检查眼底的间接检眼镜。这在当时无异于雪中送炭。
  2009年5月13日,原奥尔巴尼医学院眼科教授、山西医科大学国际交流项目主任、居住在佛罗里达州萨拉索塔市的李培飞教授因病辞世,享年83岁。他心爱的妻子茱莉娅(祖籍山西汾阳),已先他故去;现在夫君也跟随而来,一对山西伉俪在天堂相聚再无分离相思之苦了。李培飞教授弥留之际,在两个儿子——保罗·李和安德鲁·李的陪伴、守护下,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在殡仪馆悼念李培飞教授的仪式上,有一项不同一般的“特殊”安排,就是家属希望前来悼念的亲朋好友以捐赠代替献花,所有捐赠献给位于中国城中心的茱莉娅·W·李图书馆基金或者李培飞博士奖学基金。
  为了帮助中国培养眼科人才,推动中国眼科科学技术的发展,亲属还筹建了李培飞博士奖学基金。在追悼会上利用来宾献花的机会募集资金,来充实李培飞博士奖学基金,这真是个高明的“创意”。无论是逝者还是生者,其用意一目了然,就是要继续为推动眼科医学教育再出一把力。这确实令人钦佩和感动!
  老一辈“海外晋人”又少了一位成就卓著、德高望重的优秀专家。来自亚洲欧洲的眼科患者,感念他的高超医术使自己重见光明;那些来自世界各地、在他身边学习或工作过的眼科同行,更是难忘他的指导教诲之恩;山西的父老乡亲当然也深切怀念他,因为他心系乡梓,不忘故土,曾经助力家乡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其他文献
阎逢春  阎逢春,是中国戏剧现代舞台上的一位大師级人物。他穷其一生潜心于蒲剧表演艺术的实践与创新。生前,不但在舞台上赢得晋、陕、豫、甘一带人民的赞誉,还把精湛的表演艺术带至京、津、沪以及福建等地;死后,他精彩的表演剧目和精益求精的表演特技,还有一系列见解独到的谈艺录,至今为戏剧表演同行和广大观众所念念不忘。他全部人生的仅仅五十八个春秋,为中国剧坛特别是蒲剧艺术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宝贵遗产。阎逢春用坎坷
期刊
在風雨如磐的革命战争年代,有一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隐蔽战线。这条战线的人员心中怀着坚定的信仰,以对党组织无限的忠诚,隐藏在敌人内部,战斗在敌人心脏,为党秘密搜集、传递情报,完成党组织交给的特殊任务,为革命的成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特殊贡献。路纪宇同志就是其中优秀的一员。热血青年  路纪宇同志于1917年12月18日出生在运城西门外西关镇(今运城市盐湖区西城街道)一个路姓富裕中农家庭。8岁进入运城省立
期刊
发动学潮  罗灌中原名罗宿,又名家年、连年,化名洛支,字灌中。1904年出生在屯留栗村一个中农家庭,从小聪明,好学不倦。1920年考入县城高小,1923年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在省立一中共产党人彭真等人的引导下,他不断学习马克思、列宁的理论著作,多次参加学生反帝、反封建统治的爱国运动。罗灌中  1925年,阎锡山搞的“保境安民”“增收房税”遭到工农大众和学生的不满,太原各大中学学生齐集省立一中,举
期刊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这是宋朝廉臣包拯留给后世的名言。从古至今,有贤德和智慧的帝王将相、基层官吏都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治国道理,非常注重廉政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事业之初,提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革命纪律,获得群众的拥护。在抗战时期,创建和发展晋冀鲁豫根据地的过程中,边区党、政、军也始终将反贪斗争和廉政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书写了建设廉洁政府和军队的光辉篇章,今天的我们需要继
期刊
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桓英教授是我认识的一位特殊党员,她的特殊之处,一是年老,一是年轻。说她年老,是因为她的年龄大,1921年出生,与党同龄,今年已经整整100周岁了;说她年轻,是因为她党龄并不长,到今年12月才满4年党龄。但在我心里,无论她入党与否,都能称之为我们党员的榜样,值得我们去敬仰和学习。耄耋之年入党  我还记得,当记者问到为何在
期刊
随刘邓大军南下,后勤供给立战功  我是山西武乡县夏家沟村人,1938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入党。1946年春季,武乡县独立营升编为二野十五军四十三师一二七团,我任该团粮秣管理员。不久,我们在刘邓首长的率领下开始了南下战斗的征程。先后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艰苦转战鄂豫皖,投身淮海战役,勇渡长江天险,参加两广战役等。其中在解放鲁山、清华、汤阴、郑州等地的作战中,因我完成后勤保障任务突出,组织上记
期刊
我的母亲韩育琴(乳名灵爱),1922年7月31日生于山西省安泽县(现名古县)一个小山村充满慈爱的家庭。爱国、开明、兴学扶贫的外祖父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1937年,赞成从洪洞县玉峰山普润中学(女生部)辍学的母亲弃笔从戎参加革命,投身抗日战争。1938年母亲参加八路军离开家乡后,外祖父曾长途跋涉到八路军在沁县的联络处去看望过母亲,母亲没想到,那一次却是她与外祖父的最后诀别:在县城沦陷后,回到山村务农的
期刊
厦门大学是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倾资创办的。坐落在东南沿海厦门岛的东南端,与金门、台湾仅一水之隔。1937年7月1日改为国立,素有“南方之强”之称。曾在厦门大学就读,是我一生的荣幸,也是我年轻时期最刻骨铭心的一段人生经历。  据统计,厦门大学从成立至今,共为国家、为社会输送了40多万毕业生,其中不乏各行各业的才俊精英。我是厦门大学中文系1959级的毕业生,不敢自诩为人才,但却是蒙受母校
期刊
抗战时期,尤其是1941年,由于日本侵略军的进攻,国民党顽固派的封锁,加上华北地区连年发生自然灾害,各抗日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和人民生活陷入困难。为了战胜困难,坚持抗战,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鼓舞下,各抗日根据地的生产运动搞得热火朝天。  在大生产运动中,引人注目的是一批女性英模的崛起。在“生产也是抗战”的号召下,她们放开脚步,剪掉发辫,纺纱织布,开荒下种,活跃在民族解放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期刊
沁河两岸有许多地名叫某壁,诸如:秦壁、马壁、王壁、郎壁、孔壁、里壁、郭壁等,唯王壁逸群绝伦,一听就很霸气,一看就很有故事,稍加思索顿觉意味深长,自然就和古代国家、帝王、军队、战争、城垒、城墙、王氏等联系在了一起,究其历史可追溯到秦朝或更远的夏、商、周时代。01 王壁的前身及由来  王壁(当时不叫王壁,且以王壁代称)地处沁水东北部30公里处,夏时属帝都畿内,为冀州所治;商殷属郤国(晋城、济源一带)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