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解题教学中如何实施呈现思维过程的教学

来源 :数理化学习·高一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vme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对于一问题的解决,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解法,或是有更巧妙的方法.如何从学生角度出发,将一题多解或用更巧妙的方法构造的思维过程呈现出来,让学生们体验解题的挫折与快乐的同时收获着.
  在新课程教学中,变“以教定学”为“以学定教”;变“重结果”为“重结果更重过程”.在呈现思维过程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一个成功的表演者,更要做一个成功的知识传播者.
  一、寻找思维切入点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每一个对象都有其外在的表现.数学对象的外在表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其代数表现;一种是其图形表现,包括几何图形、表格等形式.外在表现是本质属性的反映,通过对数学对象的外在表现的分析可以揭示数学对象的本质.可以说每一个数学对象的外在特征都可以成为一个思维的切入点.
  例1 求函数 y =1+x1-x 的值域.
  分析:本例虽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其从一些细微处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的思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还是很有价值的.定义域为[-1,1] .
  思路1: 特征1—x范围已知,求y可用逆求法,即求出x=
  y2-1y2+1进而得y∈
  [0,+∞).
  思路2:特征2—由y2= f (x ) = 1+x1-x =
  21-x-1 的图象是双曲线和其单调性或图象易求得结果.
  思路3: 特征3—由x∈
  [-1,1)想到“三角换元”,令x=cosθ,θ∈ (0,π]
  从而得到y=cotθ2,由θ∈
  (0,,π],得θ2∈
  (0,π2],从而y≥0.
  思路4:特征4—由y2=1+x1-x分式形式联想到“斜率”,它表示A(1,1)与B( x,-x )(其中x∈
  [-1,1))两点的斜率,由图象易知 y≥0,即得.
  思路5:特征5—在二元方程中,x范围已知,y未知,故以x为主元,y为次元(这里用了主元分析法即以已知的为主元,未知的为次元),于是有
  f (x) = (1+y2) x +1-y2 , x∈[-1,1), y恒大于0, 所以
  f (-1)≥0
  f (1)>0 , ∴ y∈
  [0,+∞).
  教学中,教师若能帮助学生寻找问题的特征,举一反三,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形成是很有好处的.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会不断提高.
  2.帮助学生学会使用构造法,培养思维创新能力
  任何事物都有其本质的一面,数学也不例外.可根据其问题的条件或是特征,用已知元素,已知关系,可思维过程中构造一个相关的对象或是新的数学形式,为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构造一个合理清晰的数学框架,使数学问题成功解决.
  可以说构造一个辅助问题是一项重要的思维活动,运用数学的基本思想,经过认真的观察和分析,深入的思考,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一个等价的问题,把原问题划归为一个已知解决的问题,去考虑一个可能相关的的问题,或者去先解决一个更特殊更一般的问题.最终使数学问题得到解决的方法.本质来说是一种创新解法,教师就需要循序渐进的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们掌握构造法的基本方法,如何入手,如何在创造性思维中突破自我,体验解题的喜悦.
  如,已知: a,b,c为三角形的三边长,且其周长为1,求 a+b-c+
  2b+c-a+3c+a-b 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三角形的面积.
  如,已知a,b都是正数,求证:
  a2+b22
  ≥a+b2
  ≥ab≥
  21a+1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在教材中由联想引发构造的素材非常丰富,只要引导学生多留心,多观察,多积累,多思考,学生的构造能力也会很快得到提高的,从而真正的提高思维创新能力!学习更上一层楼.
  3.让学生学会解题反思,提高解题自我调控能力
  解题反思是提高解题能力的一个重要保证.但学生的解题反思能力不是天生就会的,要靠教师在教学有意识地引导启发.对学生的反思能力的培养,不仅培养反思的能力,更要培养反思的意识和养成反思的习惯.
  例3 已知三角形ABC中,三内角为A、B、C,
  求证: cos2A+cos2B+cos2C+2cosAcosBcosC=1.
  反思:
  ①sin2A2+ sin2B2+
  sin2C2+2sinA2
  sinB2sinC2=1.
  ②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③cotAcotB+cotBcotC+cotCcotA=1.
  ④cosA+cosB+cosC=1+4sinA2sinB2sinC2.
  ⑤sin2A+sin2C-2sinAsinCcosB=sin2B.
  ⑥cos2A2 +cos2C2+2cosA2cosC2sinB2=cos2B2…
  教师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求证后得到些反思,引导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长期下去,学生不收获都难.
  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又要重视知识和思维的重现过程,积极的让学生参与,使课堂教学活泼热闹,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从感官、心理、情感上的多多体验.让学生学到所学,提高自我创新思维,在有限时间内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能力.
其他文献
例 向含有1 mol HCl和1 mol Mg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 mol·L-1的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V)间的关系图(如图1所示)正确的是( )  图1  常规分析::向含有1mol HCl和1mol Mg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mol·L-1的Ba(OH)2溶液时,可以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Ba(OH)2+2HCl=BaCl2+2H2O
课本中不少例题都很经典,而解题难度不大,往往大多数教师不重视例题教学,更不重视例题的解题方法,这就导致复习中一些教师盲目找题,既不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又不考虑其知识结构,忽略了知识点与知识面之间的纵横联系,以致不能提高复习效果,如果教师重视例题的挖掘,并且诱导学生分析这些题内在涵义,探索出一般规律和新的结论,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了潜力,又激发了学生的教学学习兴趣.  一、挖掘其多解性,激发
高中数学中有许多题目,求解的思路不难,但解题时,对某些特殊情形的讨论,却很容易被忽略.也就是在转化过程中,没有注意转化的等价性,会经常出现错误.本文通过以下例子,剖析致错原因,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加强思维的严密性训练.  例1 (1)设等比数列  {an}的前n项和为Sn.若  S3+S6=2S9,求数列的公比q.  错解:因为S3+S6=  2S9,所以a1(1-q3)1-q  +a1
期刊
防止电气误操作闭锁装置是为了避免“误入带电间隔、带负荷误拉(合)隔离开关、带接地开关(接地线)合隔离开关、带电合(挂)接地开关(接地线)、误分合断路器”等恶性事故的发生,以满足变
目的 探究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术期护理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师选择合理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88例接受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的患者,依据
观赏凤梨‘凤粉1号’是以合萼光萼荷(Aechmea gamosepala)A050为母本,曲叶光萼荷A064(A.recurvata var.recurvata)为父本,采用常规杂交育成的新品种,植株小型,叶色深绿,花序
抗日战争期间,北平中国大学地下党的活动是遵照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争取胜利的方针,主要工作是组织自己的同乡、同学和亲友中有爱国思想的人学习进步
期刊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这节课是高一学生在学习完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会用五点法作图后学习的知识.本节课是旧教材高中数学第一册第四章第9节“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第3课时,是新教材人教版必修4第1章第5节第1课时;它是函数图象伸缩平移变换的特例,是初等数学一般函数图象变换的基础,是高考的热点、难点;它是在完成了“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五点作图法,图象的三种基本变换
学生在学习椭圆和双曲线,在解决动点的轨迹或者轨迹方程中遇到了一个较明显的困难就是不知道怎么去分类讨论,以及如何考虑全面.本文结合曲线方程课的实例做了简要介绍.  数学发展的历史表明,每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其中都有丰富的经历.教师应从数学研究和数学实验的过程中进行设计,学生的思维不一定真实的重演了人类对数学概念探索的全过程,但确确实实可以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等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