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新媒体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其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也迅速推广开来,出现了很多的内容融合、终端融合、机构融合、网络融合模式及现象,在传媒教育界,更多的是体现在多学科融合方面,学术研究思路更开阔、研究方法更灵活,一些理论研究的新范式与新形态日益形成。在媒介融合趋势下,新媒体技术在教育行业不断得以应用,推动了教育层次的逐步提高,教学模式更具开放性与兼容性,在方法上更突出实用性。在媒介发达的传播格局中,构建新的适应新时代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教育持续发展的保障。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目前是澳门科技大学的第三大学院,该学院突出教学实践性,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性。本期栏目组荣幸邀请到该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志庆教授,请他谈谈自己在传媒教育行业的一些亲身体会和独特之见。
张志庆:男,1961年9月生于山东省青岛市,文艺学博士。现任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任澳门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华侨大学、西北政法大学、青岛大学兼职教授。曾于2011年6月-7月到波士顿大学和北美中华基督教学者协会访问;2009年5月到2010年5月在英国剑桥大学英语系(Faculty of English)作访问学者。2014年代表山东大学参加教育部教育管理中心组织的“第十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主讲的《外国文学》获一等奖。在澳门科技大学为全校本科生开设选修课“世界文学名著选读”;为人文艺术学院传播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开设“媒介/文化与传播专题”“全球化与传播”。主要学术专著:《继承与叛逆中的生存》《欧美文学史论》,主编《城市发展中的文化记忆》等。近几年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在核心期刊(CSSCI)发表学术文章十余篇。先后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有《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美学及其当代价值》《宗教与当代艺术》《网络时代的文艺传播研究》《澳门城市文化创意现状及未来建设研究》《澳门文化与城市形象研究》等。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张院长,您好,很高兴能采访到您!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是澳门科技大学最年轻的学院,但通过近十年的努力,贵院已经发展为澳门科技大学的第三大学院,请谈谈贵院的发展情况及办学理念。
张志庆:您好,我也很高兴接受贵刊的采访!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2008年迎来第一届学生,明年(2018)是建院10周年。目前,我院在校生1500多名,有传播学、设计学、美术学、电影管理与制作等学科,具有本、硕、博三级学位,拥有“多媒体新闻制作教学实验室” “金木工设计实验室”“世外陶苑:陶艺实验室”,正在建设和计划建设“数位建构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在教学方面,我们不同的学科在不同层次有不同侧重。如传播学,全面强调研究方法的系统学习;设计学本科阶段和硕士研究生阶段侧重动手能力和策划执行能力的培养;美术学绘画专业方向在硕士和博士阶段都安排了写生和实习;电影管理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业界管理或创作经验。为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我院按照学校统一要求,定期进行课程检视。目前,正在参加有英国质素认证机构进行的“大学质素核证”(IQA)。教学管理上,我们完全实行和贯彻学分制,并且每学期按照GPA成绩设立“院长优秀奖”等奖项。教学与考核注重多元化,经常采用小组讨论和报告等方式。在科研方面,我们对教师科研成果的发表以鼓励、奖励为主,希望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指导学生。在学科建设方面,我们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充分利用澳门的地域优势,迅速建设和提升学科及其水平。在师资方面,我们力求国际化、多国籍化。我院传播学师资力量很强,绝大多数老师在美国、英国等海外名校获得博士学位,目前有8位全职博士生论文指导教师,还有10多位兼职指导老师。
记者:近些年,随着全球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澳门和大陆的互动和交流越来越频繁,在学术合作与交流方面,贵院和大陆有哪些互动呢?通过互动交流各自都取得了哪些成绩?
张志庆:多年来,我院与海内外很多学术机构和组织有着持續不断的交流,和中国内地的互动更多,尤其是这一两年,中央政府和教育部给了澳门很多政策的倾斜和实实在在的支持,澳门特区政府也一直鼓励澳门与内地的交流。我院在不同学科与内地高校和其它组织建立了多种形式的联系,如与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共建教育部伙伴基地“澳门传媒研究中心”;与南京艺术学院合作成立“南艺澳门中心”;与景德镇陶瓷大学合作成立“澳门陶瓷研究中心”;聘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武汉大学等高校的教授前来授课;邀请内地业界知名人士,如著名导演、演员,著名画家、书法家、记者,著名企业家等前来讲座。通过这些交流,大大增进了内地和澳门之间的互相了解,推动了我院乃至澳门的学术发展。比如,我们邀请的学者很多是内地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的著名教授,有的还是国务院学科评议组的召集人或委员,他们的课堂教学、他们给我们的建议都是很有采用和参考价值的,有的学者还在我们这里就教学环境、学生状态等方面做调查,形成报告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而我们一贯的学分制教学,学术管理委员会决策体系,低成本而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简单、直接、宽容的学院文化氛围以及澳门的多元文化、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国际化开放环境等,相信对内地学者有所启发。
记者:澳门具备开放包容的国际舆论环境,依您这么多年的教学实践及对学生的培养,请谈谈这样的舆论环境对学生的学习观念、学习方法以及日后就业有什么促进,或者说有什么帮助呢?
张志庆:澳门作为一个中西文化交融的国际都市,无疑会让每一个来此求学的内地学生感受到社会文化的差异性,有学生曾跟我说,他们甚至会感受到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但如果慢慢适应了这种差异性,就会体会到澳门在漫长的特殊历史中形成的稍嫌缓慢但极为有序的社会生活节奏以及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这种情境对青年学子来说应该是有利的。首先,一些学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平复自己急躁、甚至功利的成长诉求,享受学习过程本身。其次,内地学生在这里感知多元的、但很平和的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景观,他们借助澳门这个窗口了解世界的多元与变化,这有助于他们尽快培育开阔视野与成熟心态,并能相对成熟地规划未来发展。比如,我们有些学生在大二的时候就对未来深造或求职方向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记者: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整合营销传播”这个专业,以及此专业应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才能适应当今传媒业的职业要求?
张志庆:整合行销传播是传播学硕士学位课程的专业之一,目的在于培养可以胜任整合行销、数字行销、跨文化行销以及全球行销传播领域相应工作的专门、高级人才,因此在目前的科目中,除了专业基础课,我们还依据相关领域日新月异的需求变化,开设了全球化与传播、消费者洞察、创意策略与执行等科目,我们希望学生通过这些科目的学习,可以将广告、公共关系、新媒体传播技术、全球传播等诸多领域的专业知识有效结合,并应用于未来实践。在一些专业科目的讲授中,老师们不但重视理论的传授,还很注重结合新近发生的重要案例、新闻事件进行介绍与分析,不断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记者:您正在主持的科研项目《网络时代的文艺传播研究》是时代所需,请您谈谈当前网络时代的文艺传播有哪些特征?目前存在什么问题?您认为最需要完善哪些方面才能使文艺传播走健康发展之路?
张志庆:从传播学角度看,媒介一体化,是世界进入网络时代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而媒介一体化,带来文化全球化的强大趋势。我们必须意识到,现代的全球化不同于古代的全球交往,不仅仅范围大大扩大,更重要的是,它影響生产方式,也重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文化全球化带来文化的同质化(Homogenization)。在传统意义上,文化被视为一个与场所相联系的空间概念,文化是具有明确清晰的边界和客观确定的真实存在。现在,在数字化时代,文化与场所的联系越来越小,去地域化,文化不再是纯粹性和真实性概念,而要在混合、流动的语境中被考虑,被重构。换句话说,全球化意味着文化的整合,超越民族性的世界文化正在形成。
在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文艺传播出现了两个极端的现象。一方面,网络时代相较于大众媒介时代,文艺传播的成本和难度大大降低了,例如出版成本的降低,以及人们无时无刻不接触网络,从而降低了传播难度。网络媒介使得大众能较为容易的、广泛的接收到文艺作品及其带来的影响,且模糊了区域化的界限,网络数字化的阅读平台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也能实现互动交流。文艺传播受众多,范围广。
另一现象就是网络文艺的娱乐功能极度扩大化。网络媒介是大众可以人人参与的,由于大众的审美水平参差不齐,由于网络文艺的商业化操作,娱乐性的甚至低俗化的内容更容易得到广泛关注和传播。我们注意到,虽然网络时代使得信息的传播变得更方便,但是精英文学仍旧没有达到很好的传播效果,精英文学还是只在一小部分精英群体中传播。例如最近出现的中国网络文学“海外热”现象,“热”的只是一部分快餐式的流行文学,仅仅满足读者阅读的“快感”。以满足生理快感为基础的娱乐化文艺作品,其民族性特征、价值性深度都是有限的。精英文艺的缺席,更进一步促成低俗网络文艺的流行。我们应该倡导,文艺创作者自觉加强基于民族优秀文化的创作及其网络传播;倡导形成“文艺经典崇拜”的文化环境和网络氛围,从而抵制庸俗作品的流行,提升大众的审美素养。2017年3月,鲁迅文学院召开有关网络文学的研讨会,会上有学者提出,改变以玄幻、言情为主的网络小说现状,借鉴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文艺重写神话”的思路,以神话谱系为坐标,以神话原型为根基,重写-再造神话,写出当代的创世神话。这是很好的思路。当然,如何使得精英文艺“非精英化”,即保持质量又放下身段,走向大众,影响大众,依然是大家共同的、未竟的课题。
记者:贵院积极追求“实战实践”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新闻传播实战与实践,为今后的职业道路积极铺垫,这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和举措?
张志庆:“实战实践”是我院所有课程都强调的,尤其是在本科生教育阶段。就传播学而言,首先,在课程设置中,我们已经贯彻了实战实践的理念。例如,我们开设的影音制作、多媒体制作、电脑辅助新闻等科目,实践性很强,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学生的评估结果显示,这些科目比较受他们的欢迎。再如,我们的课程安排中有实习一项,计入学分,要求学生到专业相关的单位进行实习,并安排老师监督实习情况。学院鼓励老师们在一些科目的讲授中理论与实践并举,关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动向,不断更新授课案例,邀请业界人士参与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我们建立了“多媒体新闻制作教学实验室”,配备了专门教师与技术人员,不断增加和完善设备;第三,我们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机会。例如,我们与澳门电视台、澳门日报、澳门气象局、香港文汇报等以及内地的新闻机构、企事业单位合作,为学生拓展实践空间;第四,我们拥有自己的学生记者团,每年都会改善组织架构、更新成员。记者团负责《今日科大》纸质版和网络版的编辑与发行。
张志庆:男,1961年9月生于山东省青岛市,文艺学博士。现任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任澳门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华侨大学、西北政法大学、青岛大学兼职教授。曾于2011年6月-7月到波士顿大学和北美中华基督教学者协会访问;2009年5月到2010年5月在英国剑桥大学英语系(Faculty of English)作访问学者。2014年代表山东大学参加教育部教育管理中心组织的“第十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主讲的《外国文学》获一等奖。在澳门科技大学为全校本科生开设选修课“世界文学名著选读”;为人文艺术学院传播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开设“媒介/文化与传播专题”“全球化与传播”。主要学术专著:《继承与叛逆中的生存》《欧美文学史论》,主编《城市发展中的文化记忆》等。近几年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在核心期刊(CSSCI)发表学术文章十余篇。先后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有《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美学及其当代价值》《宗教与当代艺术》《网络时代的文艺传播研究》《澳门城市文化创意现状及未来建设研究》《澳门文化与城市形象研究》等。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张院长,您好,很高兴能采访到您!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是澳门科技大学最年轻的学院,但通过近十年的努力,贵院已经发展为澳门科技大学的第三大学院,请谈谈贵院的发展情况及办学理念。
张志庆:您好,我也很高兴接受贵刊的采访!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2008年迎来第一届学生,明年(2018)是建院10周年。目前,我院在校生1500多名,有传播学、设计学、美术学、电影管理与制作等学科,具有本、硕、博三级学位,拥有“多媒体新闻制作教学实验室” “金木工设计实验室”“世外陶苑:陶艺实验室”,正在建设和计划建设“数位建构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在教学方面,我们不同的学科在不同层次有不同侧重。如传播学,全面强调研究方法的系统学习;设计学本科阶段和硕士研究生阶段侧重动手能力和策划执行能力的培养;美术学绘画专业方向在硕士和博士阶段都安排了写生和实习;电影管理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业界管理或创作经验。为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我院按照学校统一要求,定期进行课程检视。目前,正在参加有英国质素认证机构进行的“大学质素核证”(IQA)。教学管理上,我们完全实行和贯彻学分制,并且每学期按照GPA成绩设立“院长优秀奖”等奖项。教学与考核注重多元化,经常采用小组讨论和报告等方式。在科研方面,我们对教师科研成果的发表以鼓励、奖励为主,希望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指导学生。在学科建设方面,我们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充分利用澳门的地域优势,迅速建设和提升学科及其水平。在师资方面,我们力求国际化、多国籍化。我院传播学师资力量很强,绝大多数老师在美国、英国等海外名校获得博士学位,目前有8位全职博士生论文指导教师,还有10多位兼职指导老师。
记者:近些年,随着全球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澳门和大陆的互动和交流越来越频繁,在学术合作与交流方面,贵院和大陆有哪些互动呢?通过互动交流各自都取得了哪些成绩?
张志庆:多年来,我院与海内外很多学术机构和组织有着持續不断的交流,和中国内地的互动更多,尤其是这一两年,中央政府和教育部给了澳门很多政策的倾斜和实实在在的支持,澳门特区政府也一直鼓励澳门与内地的交流。我院在不同学科与内地高校和其它组织建立了多种形式的联系,如与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共建教育部伙伴基地“澳门传媒研究中心”;与南京艺术学院合作成立“南艺澳门中心”;与景德镇陶瓷大学合作成立“澳门陶瓷研究中心”;聘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武汉大学等高校的教授前来授课;邀请内地业界知名人士,如著名导演、演员,著名画家、书法家、记者,著名企业家等前来讲座。通过这些交流,大大增进了内地和澳门之间的互相了解,推动了我院乃至澳门的学术发展。比如,我们邀请的学者很多是内地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的著名教授,有的还是国务院学科评议组的召集人或委员,他们的课堂教学、他们给我们的建议都是很有采用和参考价值的,有的学者还在我们这里就教学环境、学生状态等方面做调查,形成报告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而我们一贯的学分制教学,学术管理委员会决策体系,低成本而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简单、直接、宽容的学院文化氛围以及澳门的多元文化、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国际化开放环境等,相信对内地学者有所启发。
记者:澳门具备开放包容的国际舆论环境,依您这么多年的教学实践及对学生的培养,请谈谈这样的舆论环境对学生的学习观念、学习方法以及日后就业有什么促进,或者说有什么帮助呢?
张志庆:澳门作为一个中西文化交融的国际都市,无疑会让每一个来此求学的内地学生感受到社会文化的差异性,有学生曾跟我说,他们甚至会感受到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但如果慢慢适应了这种差异性,就会体会到澳门在漫长的特殊历史中形成的稍嫌缓慢但极为有序的社会生活节奏以及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这种情境对青年学子来说应该是有利的。首先,一些学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平复自己急躁、甚至功利的成长诉求,享受学习过程本身。其次,内地学生在这里感知多元的、但很平和的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景观,他们借助澳门这个窗口了解世界的多元与变化,这有助于他们尽快培育开阔视野与成熟心态,并能相对成熟地规划未来发展。比如,我们有些学生在大二的时候就对未来深造或求职方向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记者: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整合营销传播”这个专业,以及此专业应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才能适应当今传媒业的职业要求?
张志庆:整合行销传播是传播学硕士学位课程的专业之一,目的在于培养可以胜任整合行销、数字行销、跨文化行销以及全球行销传播领域相应工作的专门、高级人才,因此在目前的科目中,除了专业基础课,我们还依据相关领域日新月异的需求变化,开设了全球化与传播、消费者洞察、创意策略与执行等科目,我们希望学生通过这些科目的学习,可以将广告、公共关系、新媒体传播技术、全球传播等诸多领域的专业知识有效结合,并应用于未来实践。在一些专业科目的讲授中,老师们不但重视理论的传授,还很注重结合新近发生的重要案例、新闻事件进行介绍与分析,不断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记者:您正在主持的科研项目《网络时代的文艺传播研究》是时代所需,请您谈谈当前网络时代的文艺传播有哪些特征?目前存在什么问题?您认为最需要完善哪些方面才能使文艺传播走健康发展之路?
张志庆:从传播学角度看,媒介一体化,是世界进入网络时代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而媒介一体化,带来文化全球化的强大趋势。我们必须意识到,现代的全球化不同于古代的全球交往,不仅仅范围大大扩大,更重要的是,它影響生产方式,也重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文化全球化带来文化的同质化(Homogenization)。在传统意义上,文化被视为一个与场所相联系的空间概念,文化是具有明确清晰的边界和客观确定的真实存在。现在,在数字化时代,文化与场所的联系越来越小,去地域化,文化不再是纯粹性和真实性概念,而要在混合、流动的语境中被考虑,被重构。换句话说,全球化意味着文化的整合,超越民族性的世界文化正在形成。
在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文艺传播出现了两个极端的现象。一方面,网络时代相较于大众媒介时代,文艺传播的成本和难度大大降低了,例如出版成本的降低,以及人们无时无刻不接触网络,从而降低了传播难度。网络媒介使得大众能较为容易的、广泛的接收到文艺作品及其带来的影响,且模糊了区域化的界限,网络数字化的阅读平台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也能实现互动交流。文艺传播受众多,范围广。
另一现象就是网络文艺的娱乐功能极度扩大化。网络媒介是大众可以人人参与的,由于大众的审美水平参差不齐,由于网络文艺的商业化操作,娱乐性的甚至低俗化的内容更容易得到广泛关注和传播。我们注意到,虽然网络时代使得信息的传播变得更方便,但是精英文学仍旧没有达到很好的传播效果,精英文学还是只在一小部分精英群体中传播。例如最近出现的中国网络文学“海外热”现象,“热”的只是一部分快餐式的流行文学,仅仅满足读者阅读的“快感”。以满足生理快感为基础的娱乐化文艺作品,其民族性特征、价值性深度都是有限的。精英文艺的缺席,更进一步促成低俗网络文艺的流行。我们应该倡导,文艺创作者自觉加强基于民族优秀文化的创作及其网络传播;倡导形成“文艺经典崇拜”的文化环境和网络氛围,从而抵制庸俗作品的流行,提升大众的审美素养。2017年3月,鲁迅文学院召开有关网络文学的研讨会,会上有学者提出,改变以玄幻、言情为主的网络小说现状,借鉴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文艺重写神话”的思路,以神话谱系为坐标,以神话原型为根基,重写-再造神话,写出当代的创世神话。这是很好的思路。当然,如何使得精英文艺“非精英化”,即保持质量又放下身段,走向大众,影响大众,依然是大家共同的、未竟的课题。
记者:贵院积极追求“实战实践”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新闻传播实战与实践,为今后的职业道路积极铺垫,这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和举措?
张志庆:“实战实践”是我院所有课程都强调的,尤其是在本科生教育阶段。就传播学而言,首先,在课程设置中,我们已经贯彻了实战实践的理念。例如,我们开设的影音制作、多媒体制作、电脑辅助新闻等科目,实践性很强,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学生的评估结果显示,这些科目比较受他们的欢迎。再如,我们的课程安排中有实习一项,计入学分,要求学生到专业相关的单位进行实习,并安排老师监督实习情况。学院鼓励老师们在一些科目的讲授中理论与实践并举,关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动向,不断更新授课案例,邀请业界人士参与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我们建立了“多媒体新闻制作教学实验室”,配备了专门教师与技术人员,不断增加和完善设备;第三,我们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机会。例如,我们与澳门电视台、澳门日报、澳门气象局、香港文汇报等以及内地的新闻机构、企事业单位合作,为学生拓展实践空间;第四,我们拥有自己的学生记者团,每年都会改善组织架构、更新成员。记者团负责《今日科大》纸质版和网络版的编辑与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