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中的文化隐喻探讨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le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影视行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在追求影视的商业价值时,最不能忽略的是影视艺术中的文化隐喻,这才是促进一部影视作品向优秀作品迈进的重要举措。影视艺术中的文化隐喻可以为人们营造更深刻的审美感受。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影《大鱼》的主要内容以及其讲述的母题,最后着重介绍了《大鱼》当中的文化隐喻。
  关键词:影视艺术;文化隐喻;电影;《大鱼》;母题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1-0088-02
  一、引 言
  人类在追寻与漂泊之间不断探索着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人类从古至今从未停止的一项活动。对于每个生命来说,说者不是单纯的静态的存在,同时他们也会朝着某个方向移动、前进,活着,即为追寻生命的过程。正如德尔菲说的箴言“认识你自己”,这句话仿佛给我们带来了这种困惑,人们所要做的,就是去寻找最终的答案。
  好莱坞导演蒂姆·波顿执导的《大鱼》改编自尼尔·华莱士的同名小说《大鱼》,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追寻”的问题。电影通过一个美丽的亲情故事,为我们展现了不一样的情怀。父亲爱德华在年轻的时候,喜欢给儿子威尔讲一些关于自己的传奇,他说自己在阿拉巴马旅行推销时,遇到了许多光怪陆离且荒诞的事情。在威尔长大之后,他渐渐觉得,这些故事都是父亲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编造的,这是他掩饰真实自我的一种方式,所以父子之间的关系就渐渐疏远了。后来得知父亲得了癌症,他的人生要走到了尽头,儿子威尔又重新回到了父亲的面前,想通过这些荒诞的故事,去了解一个真正的父亲。儿子走进了父亲所描绘的神话世界当中,通过跟随儿子的脚步,读者也渐渐透过父亲的神话世界,看到了更深层次的生命意义。
  二、解剖影片中的幻想部分
  2004年,《大鱼》这部影片上映,蒂姆·波顿带着自己的童心和观众见了面。也正是因为这丰富的童心,使得这部电影表现出耐人寻味的奇幻色彩。这种魔幻现实主义始终根植于蒂姆·波顿的心中,他又将这部分的内容移植到爱德华的性格当中,于是便有了可以舒展于整体之上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这些故事无一不与幻想、现象有着关联。
  与《魔戒》这类电影不同,《大鱼》这部作品并没有选择完全的架空背景,而是在幻想与真实之间穿梭。使得幻想与真实不断交错。他并不在现实之外,而是在现实之中构建了一个平行的时空,主人公爱德华的人生也没有完全脱离现实生活,而是来自于生活的点滴,他的幻想与这个世界都是相关的。例如父亲故事当中的所有人物都有现实的原型,在他熟练的幻想中去寻找一个较近的距离,并且强调着它的影响力。那些根植于现实生活而又与社会生活大不相同的世界,更是激发了观众的兴趣,使之有了一种对生活、生命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在影片当中, 父亲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融入了幻想的部分,使得本应该平淡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他从他的幻想之中寻找到了温暖,电影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层的关系,变得更加缤纷多彩。蒂姆·波顿虽然并没有刻意地去营造某个怪诞的场景,但是却可以让观众站在缥缈的空中,与现实遥遥相望。这与高科技所创造的画面无关,与蒙太奇的剪接也无关,更不关乎主人公的脸蛋,它生动地将最枯燥与残酷的生活,在幻想中以另一种姿态绽放出来,使故事变得更加真实且具有魅力。
  在影片中,导演利用了幻想与想象的方式为电影创造了基本的情调,丰富了电影的表达形式。在有限的空间里缔造出无限的价值,使得人们对日常生活更具有体验的快感。即使在这样的故事下,也蕴含着童话的精髓体现,一部影片要想打动人心并不难,重点在于能否抓住人们的审美心理。人类在心灵深处有什么样的渴望,导演就应该去捕捉这样的瞬间。例如,人与自然相处,人自身存在的价值以及回家的感覺。正如同主人公最后幻化成鱼,回归自然,游到遥远的地方,这样的归宿也是对主人公内心最真挚渴望的描写。在影片中无论是怎样的想象,都是利用一种轻松的方式,为人们揭示着生命的真谛。
  在这样利用幻想进行叙事的方式下,大众对于这种娱乐方式已经逐渐认可,魔幻电影为人们带来了逃避生活的空间,通过体验这样一部别开生面的影片,寻找到缓解压力的虚无感。《大鱼》却将这种虚无感利用魔幻与现实主义结合的方法,不仅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同时也为人们体会生活打开了一条通道。
  三、《大鱼》当中的文化隐喻
  《大鱼》这部作品无疑是一部十分值得人们探索的作品,它不仅包含了光怪陆离的故事情节,让我们可以随着情节的变更而感受各式各样绝美的美国自然景象,而且在这部影片中,它有着诸多的文化隐喻。首先,就从这个电影的名称开始说起,只是这个名称就大有来头,同时也饱含争议。主要是因为这些都是从影片的特性与故事中提取出来的。这部影片的英文名称叫《Big fish story》这事实上,就是一句美国的俗语,有夸张童话或是弥天大谎的意思。因为男主人公所讲述的事情都是由他幻想出来的,没有现实依据。其次,这个名字和男主人公爱德华本身的幻想经历有关,他说自己曾遇到过一条大鲶鱼,所以也可以说是因此得名。最后,男主角爱德华就曾经幻想过自己就如同躺在小池塘里的大鱼,他有一颗想要外出闯荡的野心。
  影片之所以用大这个形容词来限定鱼,这是因为导演蒂姆·波顿希望可以以此来肯定男主人公的高尚品格,之所以小鱼可以成为大鱼,是因为它能够巧妙地抵挡各种诱惑,不被人类生吞活剥。同时,在这样的结构框架下,导演也希望通过“大鱼”这样一个影片名称去为人们传递一个真理:不要随随便便就被眼前短暂的美好诱惑住,应该坚定自己的目标,努力向前奔跑,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除此之外,在影片中,大鱼还象征着自由和追寻,充满挑战与无拘无束的生活。主人公就是一条这样的大鱼,他渴望自由、喜欢冒险,在无意之中来到了幽灵镇,在这个相当于世外桃源的小镇上,他感受到了美好。但是,镇长说他来早了,这句话就十分具有暗示性,年轻的爱德华不应该就被这样的世外桃源给迷惑了,而是应该去追寻更具有挑战性的生活,在大城市中去接受先进文明的挑战。于是,虽然人们费尽心机地挽留爱德华,但是他还是选择了离开小镇,朝着先进的城市生活迈进。   每个英雄的历险都少不了一场浩瀚的死亡之旅,他们会走入死亡的幽谷,或是被怪物吞掉,或是被活埋。但是死亡并不代表着追寻的结束,而是一种重生的开始。英雄的死亡是为了迎接重生。获得重生力量的英雄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冒险追求,这也是新的生活方式、价值观迸发的源头。当周围的世界开始出现新的面貌时,人们迎来了希望,正如萧瑟的冬季过后是生机盎然的春天,正如对重生的渴望是人类最本质的追求。事实上,重生也有着诸多含义,例如精神和人格的重生,即便是表面的物质生活的改善,也是具有重生意味的。无论重生是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追寻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类精神中包含着对重生的渴求,也对此坚定着信念。爱德华在旅途中不断探索,不断扔掉一个旧的自我,去迎接一个新的自我,追求的本身就是一个个过去的死亡和一个个未来的降生。
  在爱德华的追寻道路上,不同的阶段,都有着不同的意向。例如在幽灵镇中,爱德华在夜里看到了一条蛇正在逼近一位仙女,蛇在神话学中被认为是可以返老还童的生命,所以蛇就带着死亡与重生的意味。而蛇和女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告知了人们生命延续的意义,即死亡与重生之间的反复循环。不仅如此,正是因为有了蛇的诱惑,夏娃才吃了智慧果,懂得分辨善恶,虽然蛇使得这个世界开始被善恶给限定,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蛇开启了一扇让人探索和追求的智慧之门。再例如爱德华在马戏团做苦工时,表演“狮口脱险”的节目,正是对应了在《圣经》当中约拿入鱼腹的故事,暗示着绝处逢生。爱德华在马戏团历经了三年的折磨,其意志、体格都得到了锻炼,同时他也收获了爱情。当衣冠楚楚的爱德华向其最爱的女子求婚时,观众看到的少年已经蜕变成了一个男人。
  在即将走向生命终点之时,爱德华将自己的整个身体放进了浴缸当中,浴缸中满是水,他在其中就如同接受着洗礼一般,如同一个孩子回到了母亲最温暖的子宫中一样。在这里,水是生命之源泉,同时也是纯洁的代表。因为水有足够的清澈性,所以它也象征着新的生命。爱德华在弥留之际,他的儿子威尔也终于看到了父亲夸张的童话故事背后,所要传递的生命的本真。儿子威尔进入了父亲的意识当中,去接过了父亲的交接棒,为父亲继续走着这一条探索之路。在故事当中,爱德华经历了死亡与复活,他在沉入河流之后,完成了对自己的洗礼并变为一条大鱼向着更遥远的方向游去。自然作为人的家园,父亲也算叶落归根,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完成了他生命精神的探索之旅。
  他真正地融入到了意识之流当中,不再受到尘世枷锁的束缚,心之所在,亦是自由之所在。這也象征着生命精神的回归,他的重生亦能够获得永生。在影片的尾端,爱德华的孙子在讲述着爷爷的故事,威尔也真正地意识到了父亲讲述自己故事的魅力,只有不停地讲述,才能够使得故事变为自己的本身,在他时候不断流传,这样他就可以真正地永垂不朽了。
  四、结 语
  人类最原始的感情在于对自我生存的追求,最原始的关怀是自我保护。所以,人类在不断地进步,但是对于死亡依然带有恐惧感,这也是人们自然而然亲近神话的根源。神话就是以这样的方式,为我们构筑了人的激情与想象力,真正地实现心灵与世界的统一。爱德华就是充分地感受到了神话的魅力,所以,他也愿意将自己的人生交放在色彩斑斓的神话当中。当爱德华的肉体回归自然之时,他的生命价值也得到了重生,这种生命的体验与超脱精神,正是《大鱼》为我们构建的最本质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彭文祥.媒介:作为艺术研究解释范型中的“第五要素”——基于媒介文化新生态语境的美学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6).
  [2] 杨文火.从电影艺术到媒介素养——人工智能对电影教育的功能性改变[J].电影新作,2016(4).
  [3] 彭一飞.蒂姆·伯顿电影作品的语境分析[J].电影文学,2016(21).
  [4] 马亮,徐彦捷.生活,也可以是这样的——评蒂姆·波顿的电影《大鱼》[J].电影评介,2008(4).
  [责任编辑:传馨]
其他文献
【摘 要】:《新闻调查》是一档深度调查报道类的电视新闻节目,它与其他节目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将整个调查的过程呈现给观众。出镜记者在《新闻调查》这档栏目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用《一只猫的非常死亡》这期节目作为例子旨在分析出镜记者在采访调查过程中的多角色转换以及所起到的作用。  【关 键 词】:出镜记者;调查采访;深入报道;角色功能  【作者简介】:郜淅琳,女,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
期刊
摘 要:油画作为西方艺术典型现已延续了近千年,传入中国至今也已近百年。在与中国山水画的激烈碰撞与交融下,中国风景油画的发展日趋成熟,这也使得中国审美精神在油画风景中的体现日益鲜明。本文从山水画与风景画的融合来探讨、剖析油画风景中的中国审美精神。  关键词:中国审美精神;油画风景;山水画;两者融合  中图分类号:J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2-0149-02 
期刊
【摘 要】:2010年被称为互联网的微博年,中国互联网全面进入了微博时代。本文运用勒庞《乌合之众》的群体心理学,通过新浪微博的传播纪实,对微博的信息传播进行解读和分析,进而为微博这一新兴的互联网信息交互平台更好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 键 词】:微博;群体心理;《乌合之众》  【作者简介】:蔡楚泓,男,山西大学文学院新闻系新闻学专业,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学研究。  【责编介绍】:东方绪,男,今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兰州市主要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探究在校大学生如何使用微博这个平台进行信息传播交流,根据这种信息的传播与反馈,分析总结微博这种新的传播工具对兰州市大学生带来的影响。  【关 键 词】:微博;在校大学生;定量分析;抽样调查  【作者简介】:曹婷,女,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应用新闻学研究;张洁,女,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期刊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执着、坚定、追求、付出,一直怀揣着一颗感激的心总会把事情做得更好;始终保持着一种简单、质朴、纯净以及从容、淡定的生活态度,这样才会把生活过得像诗!  编者按:新的媒体时代,主持人被赋予了更重要的角色和更大的责任,既担负着引领主流文化的责任,又是连接节目和观众的纽带。随着新媒体的多领域普及和广泛运用,特别是对电视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主持人要有采、编、播、控等多种业
期刊
摘 要: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丰富了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方式,而这种网络直播的方式也为政府提供了一种与用户进行互动的新的契机。本文将借助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以山东潍坊交警直播执法为例,从微观角度对政务直播中政务“主播”与用户互的动行为进行思考。  关键词:互动仪式链;政务微博直播;互动思考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1-0030-02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互联网与政治的联系日益紧密,相对开放的网络环境为公众提供了意见的自由市场,拓宽了普通大众参与政治的渠道,由此打破了原先的政治权力格局,大众政治迅速崛起。以微博问政为代表的大众政治具有民粹主义的倾向,充分运用“名人效应”、社交化的情感动员模式传达大众的声音。大众政治是迈向民主政治的关键一步,但不能说大众政治就是完全的民主政治,大众政治也面临着一些发展困境。  关键词:互联网;大众政治
期刊
摘 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当代大学生的阅读更倾向于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手机阅读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新疆大学生手机阅读呈现出普遍性的同时,也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本文从阅读目的、阅读方式、阅读时长、阅读使用频率、阅读内容等角度,采用问卷调查等调研方式,以新疆大学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分析了手机阅读的现状及特点。  关键词:手机阅读;新疆大学生;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
期刊
摘 要:风险社会下媒介環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危机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本文以三星Note 7爆炸门事件为例,采用“情景式危机传播”理论分析此次危机,进而揭示三星在此次危机中出现的重大危机传播策略问题,并从四个阶段渐进式的提出企业应当做到的危机传播策略。  关键词:风险社会;危机传播;“三星Note 7爆炸”;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
期刊
摘 要:通过梳理文献、提出设想和小规模实证,此文对“有意义的他者”的存在以及产生根源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在大学学生心目中是存在的,而产生的根源是为了满足当代大学生实现自我认同感和更好融入社会的需要,其身份确立主要经由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两种途径。在“出现问题——‘镜像’模仿——自我说服——做出回应”模式下,“有意义的他者”充当了自我传播过程中的意见领袖角色,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职业观和爱情观,对大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