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平面内两点间距离公式求一类问题的最值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ajia0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平面内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教学愈来愈显得重要,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来求一类最值简捷方便.
  关键词:平面内两点间距离公式;求最值;数形结合;简捷方便
  《中学数学杂志》2010年第6期第62页例3:求+的最小值.该题原解答中是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解决的,当0  本文利用上述公式,可以解决形如±这类问题的最值. 请看几个例子.
  例1 求+的最小值.
  解:原式可变形为+. 上式表示点P(x,0)到点A(0,1)及点B(4,2)的距离之和.
  如图1,作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A′(0,-1),连结A′B交x轴于点P,则PA+PB最小,最小值为线段A′B的长度A′B==5.
  容易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1,当y=0时,x=,故当x=时,原式的最小值为5.
  说明:(1)原题解答分为以下三大步:①变形原式;②指出变形式的几何意义;③求出变形式的最值并指出相应字母的取值.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时,无需讨论相应字母的取值范围.
  例2 代数式++达到最小值时,x,y值各是多少?(选自“2005我爱数学初中夏令营数学竞赛题”)
  解:原式=++,即++①.
  若令点A(0,-2),B(3x,0),C(2y,1),D(4,3),则上式①等价于AB+BC+CD.
  如图2,当点A,B,C,D四点共线时,原式有最小值,最小值是线段AD的长度,AD==.
  图2
  容易求出直线AD的解析式为y=x-2② .
  把B(3x,0)代入式②得0=×3x-2,解得x=.
  把C(2y,1)代入式②得1=×2y-2,解得y=.
  故当x=,y=时,原式有最小值.
  说明:本题难点解析:根据变形式①很容易得出本题的答案,但是变形式①是如何想到的呢?这是难点. 根据变形式①的前一步骤,设A′(0,2),B(3x,0),C(2y,1),C′(2y,0),D′(4,2),则原式=A′B+BC+C′D′,作出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A(0,-2),将线段C′D′向上平移一个单位长度到CD位置,这时C(2y,1),D(4,3),原式等价于AB+BC+CD.
  例3 求y=-的最大值. (自编)
  解:变形原式:y=-,上式表示点P(x,0)到点A(0,1)及点B(4,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 连结BA并延长交x轴于P,则 可知PA-PB最大,此时y最大值=AB==. 容易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1,当y=0时,x=-4,故当x=-4时,函数y的最大值为.
  例4 求y=-的最大值. (自编)
  解:变形原式:y=-=-=-.
  上式表示点P(x,x2)到点A(3,2)及点B(0,1)距离之差的绝对值,连结AB并延长交抛物线y=x2于点P(如图3),则y=PA-PB=AB为最大,y最大值=AB==. 容易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1,把P(x,x2)代入y=x+1中得x2=x+1,可解得x=或x=(舍去),故当x=时,y的最大值为.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对必修5第二章解三角形复习题二A组第5题的多种解法的分析与比较进行细致阐述,并由此通过课堂解题教学发散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分析与反思,强调学生解题时要深入挖掘题目信息,广泛建立与已有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的联系,增大解题智慧,拓展解题方法。  关键词:解题教学;解三角形;发散思维;一题多解
期刊
摘 要:探究学习是数学课程主推的基本学习方式之一,尤其对于偏向技术性和运用性的中职数学,探究更是这些职业高中学生实现数学知识的自我建构,以及达成学以致用的最佳途径. 因此,基于教学主题和重点,设计出既能提升学生探究兴趣,促进学生思维间的碰撞,又能让学生获得较为直观和形象体验的各种情境,是中职学生学好数学这个基础学科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新知识;探究教学;情境创设  经历长久的搪塞性教育后,这种曾
期刊
摘要:“若有两两不共面的三条直线,则存在无穷多条直线,它们与已知的三条直线都相交”是立体几何中的结论,本文利用特殊图形、坐标化方法、特殊点等方式对这一结论的精确证明进行探寻,进而得出问题的确切证明.本文还将结论与两条异面直线时的情形相类比,并对探寻问题的思路进行反思。  关键词:立体几何;无穷;任意;异面直线
期刊
摘 要:与两曲线同时相切的直线即为两曲线的公切线,公切线可分切点相同和切点不同这两种情况. 比较两曲线大小,可通过数形结合思想,用公切线加以解决.  关键词:比较两曲线大小;公切线;数形结合思想  在平时的解题中,笔者发现:公切线在比较两曲线大小时发挥着非常好的中介作用,大大优化了此类试题的解题过程,给我们全新的解题视角,现分两类举例说明.  [?] 切点相同型  当切点相同时,公切线可很好地处理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几个教学案例的展示、分析、随感、改进,展现在例题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解题时的策略调整、变式探究和本质揭示,挖掘问题的内涵与外延,充分地消化吸收,使得例题的教育教学价值实现最大化.  关键词:例题教学;策略;变式;本质;教学价值  高三数学课,以复习课为主,在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的现实情况下,很多的概念、定理、公式、知识和方法都需要通过一定量的题目进行有效训练,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期刊
摘 要: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很广,在学生的学习中,教师要培养他们发现实际生活中数学知识的能力,并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融入课堂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获得更多的数学技能.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把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课堂学习环节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  关键词:教学环节;学法指导;数学基础;运用技能  数学学科是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最广,和现实密不可分的学科,在很多学生的心目中,他
期刊
摘 要: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下,进行集体认识的过程.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需要而顺势产生的. 本文以《空间向量及其加减运算》为案例,浅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关键词:空间向量;教学设计;教学感悟  教学过程是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十分复杂的动态性总体,是教师和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下,进行集体认识的过程.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又互为客体.学习总是与一定知识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
期刊
摘 要:本文从2009年全国高考卷I的一道向量高考试题联想到解决向量问题的常规通俗的解决方法即代数法和几何法,挖掘和探索高考试题的解决途径,探讨向量问题的一题多解和变式训练,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向量;变式;教学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许多有价值的题目,教师不能就题论题,而应认真挖掘题目的丰富内涵和背景,通过对一个有价值的基本问题
期刊
摘 要:笔者对于一次试卷讲评课的作了新的尝试,遴选部分学生,通过指导其评阅试卷、总结错误和经验,让学生对试卷进行讲评,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对此次新尝试进行了思考和小结,探讨了用发挥榜样作用与自我归纳和反思这两种教学方式,带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优越性. 其中还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的转变,即从传统的教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对教师的高要求.  关键词:轻负高效;
期刊
摘 要:数列问题是历年来高考和各级数学竞赛命题的热门课题之一,它既具有函数特征,又能构成独特的递推关系. 在中学阶段,周期数列问题的一般解法是列举前有限项观察其周期性,再利用其周期求解,显然,列举前有限项的方法只能解决一些最小正周期不大的数列问题,对于最小正周期较大的数列我们就不易解决了,而且,由数列有限项得出它是周期数列的结论也缺乏科学证明,因此有必要对数列中的周期类型做一些探讨,从而解决相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