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显微外科中的临床作用分析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显微手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5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统计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痊愈率分别为17.78%、73.33%,优于对照组的46.67%、51.11%,干预组住院时间、患者依从性、患者满意度分别为(16.83±7.43)d、(95.82±3.23)分、(94.36±4.53)分,优于对照组的(19.36±11.47)d、(79.39±11.80)分、(84.25±5.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显微手外科应用临床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抑制并发症,提高治疗康复效果,促进患者依从,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护理干预; 显微手外科; 并发症; 风险管理
  显微手外科是医院显微外科应用于手外科的特殊诊疗项目,利用光学放大设备,进行手外科组织移植、续接、修复等精细手术。显微手外科收治各种手部损伤如断腕、手部烧伤、断指等,随着社会危险因素的不断增多,其收治患者例数逐年上升[1]。双手作为日常生活重要器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手部损伤致形态、功能缺失,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显微手外科手术路径复杂,技术难度较高,其预后临床护理难度较大,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的综合护理能力,其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治疗与康复效果。经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手外伤形态、功能恢复需要医患共同努力,但显微手外科患者出于对后期预后的担忧,常带有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不良的心理波动,加之对手外伤了解不足,提高了医患配合的难度,严重影响护理质量。本次研究应用护理干预于显微外科临床护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显微手外科2012年3-10月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9例,女31例;年龄10~63岁,平均(38.6±11.4)岁;病情:手部严重缺损伤58例、断指伤32例。按照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热缺血时间、断指保留方法、病情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1)根据显微手外科急诊护理路径、患者手损伤病情,配合医师完成相应的检查、救护工作,包括止血、伤口处理、输血、补液等;(2)根据手术指征,于患者行显微外科手术时,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手术前的准备(皮试、阿托品肌注,地西泮肌注,禁水食,等)、基本的宣教,于手术时配合完成麻醉、监护设备准备等,于手术中密切监护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与症状,若见异常及时通知医师配合处置[2];(3)于手术后,根据手术情况、患者病情、医嘱以及患者及其家属情况给予常规护理,内容如下:①基础护理,基本的保暖(热水袋、电热毯)、维持室温,促进损伤组织复温,科学安放患肢,减少触碰,给予软垫支持;②用药护理,手外伤术后用药主要包括抗感染、促血管扩张、局部扩张血管药物等,严格遵照医嘱操作,掌握适应证、禁忌证、使用方法包括量与使用时间[3];③监护,手外伤术后患肢组织较敏感,病情发生变化的可能性较大,应利用肉眼、皮肤温度监测仪等,对患者皮肤温度、血流情况、脉搏等加强监控,加强并发症预防工作,出现异常通知医师及时处置;④配合家属医嘱开展饮食、生活护理,安排科学、有规律的作息,等,饮食禁辛辣,防气胀,宜食水果蔬菜,睡前饮用200 mL热牛奶等[4]。
  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内容包括:(1)于患者就诊时,给予心理支持,以微笑的服务、富有感染力的肢体语言、积极的言语、专业的职业素养、高效的团队配合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信心,促患者及其家属配合急诊救护工作顺利开展,迅速完成病情的诊断、创口的处理、术前的准备工作[5];(2)开展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于患者术前给予高效的教育宣传,重点突出手术的目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情况、注意事项,消除患者顾虑、提高治疗信心,于手术开展时,利用口语、肢体语言、眼神等促进患者配合,消除后者紧张、恐惧情绪;(3)于术后加强护理干预,包括:①提高基础护理标准,如增设病房空调、暖气等保暖设备,给予注射、用药、插管等操作时,注重护患交流;②创造温馨、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病房墙面设施以暖色调为宜,控制人员流动,禁止喧哗,进出时避免响动,维持地面清洁、环境整洁,可适当摆放绿色盆景、播放舒缓的音乐等[6];③注重风险管理,针对年老体弱者加强监护,注重语气和缓,顺意而为,促进患者提高依从性,以配合完成护理工作;针对年龄较小,情绪异常者,注重交流方式,以鼓励、引导方式促进患者配合;积极排查安全隐患,预防并发症;④注重功能恢复,据患者恢复情况,结合功能恢复锻炼医师,指导患者完成康复锻炼,促进患肢功能恢复[7]。
  1.3 观察指标 住院时间、并发症、患者依从性、患者满意度评分。
  1.4 疗效判定 根据医院显微手外科治疗质量评定标准,由医师评定:(1)痊愈:治疗与护理效果达到预期,无伤残、死亡、严重并发等不良结局;(2)显效:基本达到预期,无死亡,患肢功能基本恢复;(3)有效:存活,患肢存活、功能基本恢复,但已达到伤残标准;(4)无效:肢体功能未恢复,死亡,或严重并发,预后未达到预期[8-9]。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 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与并发症比较 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痊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相关指标比较 干预组住院时间、患者依从性、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基护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显微手外科护理其操作技术性、实践性较高,护理难度较大,护理从收治患者开始,包括急诊救护、围手术期护理以及术后临床护理。目前,随着经验的积累与技术条件的成熟,术前护理路径已经基本确立,以抗休克、止血、处理创口、抗感染为主要目的,抑制伤情进展;此外断指的保存技术已较为成熟,手术成功率较高,从单指到十指完全离断再植均能全部成活,并恢复良好外形及功能,存活率达到90%[10-12]。本次研究中90例患者手部功能、形态均得到一定恢复,其中手术功能恢复到以前水平者达到76例,其余患者手术也获得成功,但功能受到一定影响。
  手外科护理受患者因素影响较大,其术后患处肌肉、血管、骨等组织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有精准的护理操作、合理的用药等护理辅助,以达到促进组织愈合,恢复正常形态功能的目的。有研究表明,断指再植存活率受保存方式、血栓形成、热缺血时间、受伤水平、血管危象、是否静脉嫁接、年龄等因素影响,其中可受护理控制的主要因素为血管危象,后者主要表现为血循环障碍[13-15]。
  本次研究中,通过综合护理干预,于术前、围手术期、术后,对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全面的教育宣传、良好的病房环境、康复性锻炼,可有效促进患者医嘱依从性提高,配合各项护理工作顺利开展,规避风险禁忌,保持平稳、积极的心理状态。干预组住院时间、并发率、痊愈率、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此外基础护理次数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未增加护理人员体力负担。
  参考文献
  [1]陈雪.显微手外科手术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1):291-292.
  [2]蔡文.活血化瘀法在显微手外科术后血管危象防治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7):297-298.
  [3]张晓英.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手术前后的护理[J].当代医学,2010,16(9):112-113.
  [4]叶兰英,朱桂娟,季邦菊,等.断指再植患者心理问题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5):1431-1432.
  [5]朱桂娟.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理进修杂志,2012,27(3):232-233.
  [6] Takyuki A,Toyoaki M,Alison S,et al.Isolation of putative progenitor cells for angiogenesis[J].Science,2013,293(145):964-967.
  [7]蔡仁祥,周礼荣.断指再植和拇指再造术后的计划性康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6):2000-2001.
  [8] Ohtsuka T.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nailfold capillary abnormalities in patients with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J].Int J Dermatol,2011,49(14):75-76.
  [9]卢飞.断指再植术后甲皱微循环检测与分析的临床意义[D].郑州:河南科技大学,2012.
  [10]朱振标.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影响因素分析[D].长沙:中南大学,2011.
  [11]张文静.自残性断指再植患者的术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4(8):152-153.
  [12]蔡红.26例断指再植术的手术配合及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12(21):96.
  [13]潘瑜.聚焦解决模式在改善手足外科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中的价值[J].海南医学,2012,11(21):69-70.
  [14]龚细玲.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重点[J].中外医疗,2011,1(14):160.
  [15]文建平.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途径和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5):47.
  (收稿日期:2014-08-15) (本文编辑:陈丹云)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讨RhoE与EGFR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月本院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59例,运用RT-PCR方法对进行检测,测定RhoE与EGFR的表达情况,结合患者其他指标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在食管鳞癌和正常的食管组织中,EGFR相对的表达量分别是(0.581±0.174)、(0.347±0.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术后MDA、NADPH氧化酶p22phox活性的影响,从而探讨其在氧化应激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8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包括双抗血小板、抗凝、调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200 mg/d静滴。分别测定入院即刻及治疗后2
期刊
【摘要】 线粒体凋亡通路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从线粒体的释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Bcl-2家族蛋白中促凋亡和抑制凋亡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控制着cyt-c等物质从线粒体的释放,在线粒体凋亡通路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临床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细胞凋亡相关,有望通过作用于线粒体通路中诸多调控蛋白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靶点来阻断凋亡继续进行,从而治疗
期刊
【摘要】 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共同来源于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化。骨细胞是由嵌入骨基质的成骨细胞分化而来,但在研究骨细胞功能时发现骨细胞有去分化为成骨细胞的趋势。本文结合最新研究,简要介绍成骨细胞、骨细胞和脂肪细胞与它们关键性基因的相关性,着重叙述成骨细胞向脂肪细胞横向分化及可能机制,同时叙述了成骨细胞向骨细胞分化相关研究,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 成骨细胞; 脂肪细胞;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用于提高手外科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将200例手外伤患者按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采用PDCA循环法的整体护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检验两组患者护理服务的效果和及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整体护理和满意度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DCA循环法应用于手外科护
期刊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中重型颅脑损伤后脑脊液及血清中S100B蛋白随时间的水平变化,研究血清及脑脊液中S100B蛋白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对照组人群48例,测定其血清及脑脊液中S100B蛋白水平。选取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GCS 6~12分)96例,分别于伤后的1、3、5、7、14、21 d取血及脑脊液,检测其S100B水平,比较伤后不同时间的S100B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中重型颅脑损伤后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碳酸氢钠联合制霉菌素治疗小儿鹅口疮的临床效果,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2月-2013年9月本院入院治疗的242例0~6个月鹅口疮小儿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21例。对照组患儿单独涂布制霉菌素,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2%的碳酸氢钠涂布于患处,每天涂布3~4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复发率和临床总有效率,并比较两组患
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比较鹰嘴解剖形接骨板与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尺骨鹰嘴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2013年8月-2014年8月对术后患者进行完全随访。将6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法,试验组采用鹰嘴解剖形接骨板固定法。术后通过完全随访,追踪患者的康复情况,包括肘关节功能评定、骨折愈
期刊
【摘要】 目的:比较LMA(Supreme)喉罩和气管插管复合静脉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ASAⅠ~Ⅱ级、无严重心、肺功能异常,无口咽部疾患及困难气道,择期LC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喉罩组置入LMA(Supreme)喉罩全麻,气管插管组置入加强型气管导管全麻。观察插管(喉罩)期间、手术期间、拔管(喉罩)期间血压、心率变化情况;手术期间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吸入噻托溴铵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呼吸与危重二科就诊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8例,随机分成吸入噻托溴铵药物组和不吸入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6周,分别测定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肺功能(FEV1、FEVl/FVC、FEVl%预计值)和血清炎性介质(IL-8、TNF-α)的浓度。结果:(1)两组治疗前FEV1、FEVl/FVC、F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