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沈从文的散文《辰溪的煤》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_r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众多作家描写煤和煤矿工人的散文中,沈从文(1902—1988)的《辰溪的煤》(原载《湘西》,商务印书馆1937年出版)当是最为独到、精彩的一篇。这既是出于他对于煤炭资源的特殊珍爱,对于煤矿工人的特别感情,也由于那里是他的故乡,他从小就熟悉煤炭以及煤矿的种种情形。
  《辰溪的煤》一开始就对家乡煤炭资源的丰富情况有详细的描写:
  湘西有名的煤田在辰溪。一个旅行者若由公路坐车走……旅行者一瞥的印象,在车站旁所能看到的仅仅是无数煤堆,以及远处煤堆间几个黑色烟筒。
  地方为产煤区,似乎无处无煤,故山前山后都可以见到用土法开掘的煤洞煤井。沿河两岸常有百十只运煤船停泊,无时不有若干黑脸黑手脚汉子,把大块黑煤运送到船上,向船舱中抛去。
  然而,令沈从文扼腕痛惜的是,在“国内許多地方的煤田都丢送给日本人了”的情况下,湘西宝贵的煤炭资源却得不到重视。他说,当地人宁可烧柴草,而不喜欢用煤,只好以极低的价格将煤运到外地。因此,“在当地交货两块钱一吨还无买主。运到一百四十里距离的沅陵去,两毛钱一百斤很少有人用它”。“廉价的燃料,只好用本地民船运到五百里外的常德,每吨一块半钱到二块六毛钱”。对此,他无限感慨地说:“这种热力大、质量纯的燃料,于是同过去当地的青年优秀分子一样,在湘西竟成为一种肮脏累赘毫无用处的废物。”作者由煤及人,对压抑青年人才的痛惜,对弃置地下富源的感叹,深蕴了他对旧制度的痛恨。
  那么,家乡的矿工又是怎样的呢?《辰溪的煤》用一句话概括:“富源虽在本地,到处都是穷人”。而挖煤人则处在穷人层中的最底层。作者把煤窑比喻为地狱。
  若到一个取煤的斜井边去,就可见到无数同样黑脸黑手脚人物,全身光裸,腰前围一片破布,头上戴一盏小灯,向那个俨然地狱的黑井爬进爬出。矿坑随时可能坍陷或被水灌入。坍了、灌了,这些到地狱讨生活的人,自然也就完事了。
  下井挖煤的十分穷困,每天只能靠一点点收入,一家人挤塞在一个破烂、狭窄、又湿又脏的小房子里住,无望无助地混下去。
  他们既得不到任何帮助,又无任何期望。作者讲:“读书人的同情,专家的调查,对这种人有什么用?”这沉甸甸的发问,振聋发聩,令人“想得很远很远”。
  作者还如泣如诉地向读者介绍了后坡某煤矿公司第三号井矿工向大成一家的悲惨遭遇。这个44岁的煤工,每天要坐箩筐下降到43丈的井下工作12小时以上,收入只有1毛8分钱。老婆给人补衣,生7个孩子死了5个,只剩下两个女儿。大女儿“13岁时就被驻防军排长看中,出了两块钱引诱破了身”。15岁就去卖淫,16岁被用26块钱“押给一个老怪物”,“在河边一个小房子里接待当地军、警、商、政各界”嫖客,“五毛钱关门一回”。不久嫖客争风吃醋,把她痛打一顿,把她“裤子也扒脱抛到河中去”。走投无路的大女儿“咽了三钱烟膏,到第二天便死掉了”。而同样命运的二女儿也将重蹈姐姐的覆辙。这还不算,在活地狱中挖煤的向大成后来也“在煤井里被煤块砸死了”,公司只给了12块钱“安埋费”了事。沈从文特别强调,这种情况在辰溪县不是个别的:“这种家庭是很普遍的,故事是随处可以掇拾的。”
  至此,作者愤怒地写道:“这就是我们所称赞的劳工神圣”,“这种人永远用血和泪在同样情形中打发日子,地狱俨然就是为他们而设的。他们的生活,正说明‘生命’在无知与穷困包围中必然的种种。”他还说:“读书人面对这种人生时,不配说‘同情’,实应当‘自愧’。”作者对煤矿工人的热爱,对旧制度的愤怒,以及深深的社会责任感跃然纸上,它像一把重重的锤子,敲击着读者的心灵。
  沈从文不是悲观论者,他基于深彻的洞察力,在发出“这应当是谁的责任”这一诘问之后,明确指出了希望的所在:“答复这个问题,应在青年本身。”要“有一群结实精悍的青年,心怀雄心与大愿来担当这个艰苦伟大的工作”。作者寄希望于青年人,依靠他们去创造美好的未来,这是沈从文一贯的思想,也是历史的结论。
  今天,作者的家乡已旧貌变新颜,湘西大地的煤矿已不再有当年那样的惨景,沈从文所希望的“使多数人活得稍像活人一点儿”也成为现实。五十多年前沈从文所讲的青年人,今天已经老态龙钟了,他们为改变湘西面貌出了力,洒了汗,流了血。今天的青年人应该继续奋斗,为自己、为湘西、为祖国的美好未来不停顿地奋斗!
  (1998年11月5日)
其他文献
暮色渐起的时候,河水不再喧哗了。夕阳的余晖落在河面上,闪着幽暗的光泽。  我来自万里之遥的长江之滨,一脚踏进这条河流,心绪起伏不定,抬眼看去,隐约之中,天和地的距离好像不再那么遥远了,似乎伸手便可触摸到天空的穹顶。风,轻柔地掠过水面,缓缓地升起来,丝丝缕缕拂过我的脸颊和脖颈。河面薄雾浮动,河水流动的节奏和韵律透出迷离的声响,仿佛唱诗班那悠扬的魔音注入我的肌肤,环绕于骨骼和灵肉之间。  这就是莱茵河
期刊
我曾零零星星读到过徐迅的一些散文作品,每每被那些富有灵性的篇章俘获。这回看到《响水在溪——徐迅散文自选集》,较为集中地阅读他的散文作品,还是第一次。缓缓地翻动书页。那些浸润了山光水色的文字便漫了过来。我被作家营构的散文世界感染了。  徐迅的散文是情怀之作。作为有着乡村背景的城市人,徐迅保持着对故土、对亲情深厚的眷恋。他散文创作的触须,始终连接着那一片曾经哺育过他的土地和乡村,并借以构筑了作家心中的
期刊
“爸爸会做面了”!女儿将我做的油泼面图片发到家族群里,立刻引起不小的轰动,兄弟姐妹侄子外甥纷纷点赞。  我是安徽人,喜欢吃米饭。老婆是陕西人,喜欢面食。我长的瘦,她长的胖。我喜欢吃肉,她喜欢吃素;我喜欢咸,她喜欢辣;我喜欢酱油,她喜欢醋。我大学毕业分到陕北煤矿工作,食堂里经常做面食,看着一尺多长、两指宽的面条顿时没了胃口,看着周围人呼哧、呼哧地吃的正香,我非常茫然,要了一碗面,吃了几口就放下了筷子
期刊
一  午后四点的阳光静静地照在街面上,几只麻雀在地上蹦蹦跳跳地觅食。老梅半躺在自家小超市外的竹椅里,一边悠闲地喝茶,一边看他新婚的妻子秀云正在弯腰给一个老人称红枣。她那一对饱满的大奶半掩半露,老梅心里一阵激动。想年过半百的自己又摊上比自己小了十岁、依然像一朵鲜花的女人,老梅的心里惬意极了。  老人走后,秀云喜滋滋地走到他跟前,弯下腰小声说:“刚才秤红枣时,我搁在九两上,少给他一两红枣。”  “啥,
期刊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给荆永鸣所出的第一本书写了序言。那本书叫《心灵之约》,是一本散文集。二十多年后,我这是第二次为荆永鸣的书作序。让我没想到的是,这次要写的,是纪念永鸣的意思,因为永鸣已经离开了我们。永鸣小我七岁,是我的一个从煤矿里走出来的小老弟。按理说,我应该走在永鸣前头,他应该在我后面向我招招手才对。然而不承想,他不等向我招手,就一个人先自扬长而去,来了个一去不回头。这个老弟,哥对你可是有意
期刊
村口的等候  老母总是和我有着高度的默契,一如她在村口的等候。  二十多年前,我刚大学毕业,在远离家乡数百里的异地教书。这样一来,回家就成了一种奢望,老母也难得见我一面。因那时的通讯不便,老母无法确定我回家的日子,我也没法告知远在乡下的老母。我乘坐的长途客运车快中午时才能到达村口。我一下大巴,远远地看见村口站着的竟然是老母!  我三步并作两步,快速走到老母面前:“妈,您咋知道我回来?”老母只是一个
期刊
我看着一张深蓝色的卡片沉思了,这是“临时入井许可证”,十厘米宽,八厘米高,是神东集团大柳塔煤矿安全管理办公室所发的进入煤矿深处的通行证。如水一样湛蓝的“临时入井许可证”,让我想起在大柳塔煤矿更衣室更换工作服的场面,日常的装束被橘黄色的工装替代了,水靴、矿帽、口罩、手套,把我们模式化了,模式成大柳塔煤矿的一员,模式成刚强、勇敢的矿工。  把蓝色的“临时入井许可证”挂在胸前,依次上车,驶入煤矿巷道,直
期刊
和梁东老结识近三十年,这期间,梁老的教育指导,使我如沐春风;他的人格魅力给我的影响如露润青草;他对我的帮助和关照则如春雨润膏。这些思之温暖,回想难忘。识荆之初,是《中国煤炭报》创刊不久,即一九九一年九月,该报刊有一篇《诗言志,书载情》介绍梁老先生的文章,尽管文章不长,但吉光片羽,令我倾慕不已。当时我正任江西天河煤矿副矿长,我因“文革”之乱未能读几年书,只好在工作之余自学诗、书、画,因此对很有成就的
期刊
《黑色沃土,金色的花》这本书里的评论文字,以前我零星读过,做杂志主编时也编发过几篇,但如此集中研读还是第一次。这本书收录成善一煤矿文学评论文章42篇,里面既有他对中国煤矿文学全景式的评述,也有他对煤矿作家与作品个体微观上的研究。对于一位95岁高龄仍然关注煤矿文学的老作家来说,这本评论集可以说是他毕生研究煤矿文学的结晶,是他的一本呕心沥血之作。  煤矿是能源基地,也是文学创作的源泉。煤矿独特的生活与
期刊
居家隔离的日子,除了一日三餐,时时牵挂着的便是疫情下的武汉。对于武汉,并不陌生,十多年前的一次畅行,让别后的武汉依然时时萦绕在怀。而今,因为这场突发而且极为猛烈的冠状肺炎疫情,却将遥远而熟悉的武汉以一种担心和牵挂的方式再次沉重地拉进了我的视线里,每天在关注武汉中饱受煎熬、度日如年。曾经傲然鼎立的武汉已不再是一个独立的武汉,它将全国人民的心都牵到了那里,以至我们所有的人把一个民族的悲与欢、希望和未来
期刊